咬文嚼字:成語「咄咄怪事」中,「咄」字怎麼讀,是什麼意思?

2021-01-09 談藝錄

先奉上標題裡問題的答案:(1)《詩經》「噂沓背憎」,「噂」是當面歡笑聚談的意思,噂沓背憎指當面談笑背後罵;(2)成語「咄咄怪事」用以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咄」是表示吃驚的聲音,讀作duō。詳細解釋請參見相關字條,其他無興趣內容可直接忽略。

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今天是第167課,講《說文解字》「口」部漢字的六個漢字,分別如下圖:

(今天要講的六個漢字)

1、呭。讀yì。《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呭,多言也。從口,世聲。《詩》曰:『無然呭呭』」形聲字。本義是多言。常以疊詞「呭呭」形式出現。許慎引用的《詩經》這句話出自《詩經.大雅.板》,意是是:不要多嘴話短長。王筠的《說文句讀》稱:「『無然呭呭』,《大雅.板》文, 彼作『洩』《孟子》同。《言部》引作『詍』,《釋訓》釋文:『洩洩或作呭呭』」可見呭字很可能通「詍」或「洩」,《玉篇.口部》:「呭,呭呭,猶沓沓也。」比如劉鶚《老殘遊記》第二十二章:「你們這夥人正經事不理,只顧呭呭沓沓的令人叵耐。」

(濟南《老殘遊記》泥塑紀念館裡泥塑)

本義之外,呭字另有一義:樂。出自《廣韻.祭韻》:「呭,樂。」具體無詳細例子。

呭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呭字的小篆寫法)

2、嘄。讀音有三個:

(一)jiāo。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嘄,聲嘄嘄也,從口,梟聲」形聲字,本義是象聲詞。比如《太玄.樂》:「不宴不雅,嘄呱啞咋,號咷倚戶。」範望注稱:「王曰:『嘄呱啞咋,皆歡笑之聲也。』」嘄是歡樂聲的一種。

(二)jiào。讀這個音時,嘄同「叫」《集韻.嘯韻》:「叫,或作嘄。」比如《漢書.息夫躬傳》「如使狂夫嘄謼於東崖」顏師古注稱:「嘄,古叫字。」這句話的大意是:如果暴徒呼號於東方。

(三)dǎo。讀這個音時,嘄字通「禱」。《集韻.晧韻》:「禱,或作嘄」,嘄字在這裡取所通字的字義,就是祈禱的禱。

(祈禱)

嘄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嘄字的小篆寫法)

3、咄。讀duō。《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相謂也。從口,出聲」。形聲字。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稱:「謂欲相語而先驚之之詞。」什麼意思呢?就是想要跟人說話,先說「咄」,以引起注意。所以,咄的本義即表示引人驚詫或注意的嘆詞。比如:劉義慶《世說新語.黜免》:「殷中軍被廢,在信安,終日恆書空作字。揚州吏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大意是殷浩(被其少年時期的玩伴桓溫排擠)罷官之後,貶到信安,整日一言不發,只是在空中用手寫四個字,揚州(信安屬揚州管轄)當地的官吏去查看他寫什麼,見他只寫了「咄咄怪事」四個字罷了。這也是成語「咄咄怪事」的出處。咄咄怪事用以形容不合常理,難以理解的怪事。咄是表示吃驚的聲音。

(東晉名仕殷浩)

此外,咄還做一義,表示叱罵。比如《史記.滑稽列傳》:「郭舍人疾言罵之曰:『咄!老女子!何不疾行!」這是郭舍人罵乳母的話。

本義之外,咄還有另一個用法,指呵叱。《集韻.沒韻》:「咄,呵也。」《論衡.論死》:「病困之時,仇在其旁,不能咄叱。」大意是:生病睏乏的時候,仇人在他的面前,他也不能大聲呵叱。

咄的小篆寫法如圖:

(咄字的小篆寫法)

4、唉。這個字有三個讀音:

(一)āi。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的讀音。給的解釋是:「唉,應也。從口,矣聲。」形聲字。本義是嘆詞,表示答應。《廣韻.咍韻》:「唉.慢應。」比如《莊子.知北遊》:「狂屈曰:『唉,予知之,將語若』」大意是:狂屈說:「唉,我知道,我要告訴你。」作嘆詞講時,又可表示嘆息。比如《史記.項羽本紀》:「亞父受玉鬥,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曰:『唉,豎子不足與謀。』」司馬貞《史記索隱》稱:「唉,嘆恨發聲之詞。」(鴻門宴上)亞父接過玉鬥,扔在地上,拔出劍來撞碎了,說:「唉!這班小子沒法跟他們共謀大事!」

(鴻門宴)

本義之外,唉不作嘆詞時,意思是驚問。比如《管子.桓公問》:「舜有告善之旌而主不蔽也,禹立建鼓於朝而備訊唉。」尹知章注稱:「訊,問也;唉,驚問也。」大意是:舜有號召進諫的旌旗,君主就不受蒙蔽;禹把諫鼓立在朝堂上,可以準備人們擊鼓上告驚問。

(畫像磚裡的大禹)

(二)ǎi。指飽聲。《廣韻.駭韻》:「唉,飽聲」。

(三)ài。作嘆詞,表示傷感或惋惜。這個用法現代漢語常用。比如:唉!這一病就是一周,把工作都耽誤了。

唉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唉字的小篆寫法)

5、哉。讀zāi。《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哉,言之閒也。從口,聲。」形聲字。本義是語氣詞。桂馥的《說文義證》稱:「言之閒,即辭助。」《玉篇.口部》:「哉,語助。」有五種用法:(1)表示感嘆。相當於「啊。」比如李白《古風五十九首》之三:「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

(2)表示肯定語氣。相當於「啊」。比如《左傳.宣公十一年》:「對曰:『猶可辭乎?』王曰:『可哉。』」大意是:(申叔時)回答說:「還可以申述理由嗎?」楚莊王說:「可以呀!」

(3)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於「呢」或「嗎」。比如《詩經.王風.君子於役》:「君子於役,不知其期,曷至哉?」丈夫服役在遠方,沒年沒月心憂傷,不知何時回家呢?

(《詩經.君子於役》詩意)

(4)表示測度,相當於「吧」。比如《莊子.外物》:「君豈有鬥升之水而活我哉!」您肯以升鬥之水把我救活吧。

(5)表示祈使語氣,相當於「吧」。比如《詩經.召南.殷其靐》:「振振君子,歸哉歸哉!」大意是:我的丈夫真勤奮,快快回來吧!

本義之外,哉還有以下幾個用法:1、用作助詞。又有兩種細分:(1)形容詞後綴;(2)表示動態,相當於「了」。不再詳細舉例。

2、用作副詞。表示時間,相當於「才」。《爾雅.釋詁上》:「哉,始也。」比如《漢書.律曆志》:「後三十年四月庚戌朔,十五日甲子哉生霸。」

3、哉還通「災」,取所通字字義。即災禍、災難。

此外,哉還是姓。《萬姓統譜》有載。

哉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哉字的小篆寫法)

6、噂。讀zūn。《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噂,聚語也。從口,尊聲。《詩》曰:』噂沓背憎『」形聲字,只有噂沓組詞一種用法。出自《詩經.小雅.十月之交》:「噂沓背憎。」《毛傳》稱:「噂,猶噂噂;沓,猶沓沓。」鄭玄箋稱:「噂噂沓沓,相對談語。」噂的本義是大家一起說話,議論紛紛。《詩經》這句「噂沓背憎。」很有現實意義,後來也發展為成語,大意是:當面談笑背後憎恨。「噂」在這裡指對面談話。現代社會,「噂沓背憎」的人還大量存在。

(「噂沓背憎」之現代版)

噂字的小篆寫法如圖:

(噂字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167,部分圖片引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咬文嚼字"指出春晚三大差錯 專家:有的糾偏過頭
    《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表示,馮氏「春晚」對語言文字十分重視,態度嚴謹,下足功夫,所以今年「春晚」的差錯要明顯少於往年。不過他也表示,馮氏「春晚」並非無懈可擊,尚有幾處值得商榷。一處差錯出現在合唱《光榮與夢想》結束後,主持人張國立飽含激情地說:「這雄壯的歌聲,真是聽得讓人血脈pēn張啊!」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這4個字多寫成「血脈賁張」,實際上,正確的寫法是「血脈僨張」。
  • 《咬文嚼字》剖析熱詞:《詩經》裡的"懟"什麼意思
    原標題:最新一期《咬文嚼字》剖析當下熱詞的語義拓展   每年網絡上都會出現新的流行熱門詞語,「懟」字作為一個新的熱門詞,其使用率在近一段時間不斷飆升。網上甚至出現了懟人表情包。在最新一期《咬文嚼字》 中,語言文字領域的專家就該字的突然升溫,作了一番追根溯源的解釋。
  • 「卍」字在佛教中怎麼讀?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正所謂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你不好好了解說不定你都是一個假中國人,我們中國的文字也是存在著很多不同意義的文化的,有一些文字甚至很多人都不會讀,例如饕餮兩個字很多人就會讀成「pan chan",這個時候就要被取笑了,還有」卍「這個字對於佛教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字,但是很多人都不會讀。
  • 三點水一個金讀什麼怎麼念 淦字是什麼意思介紹
    三點水一個金是什麼字,讀什麼怎麼念?淦字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了解。  三點水一個金讀什麼怎麼念  三點水一個金,即三點水旁一個金子:淦,讀gàn,音同「幹」。  淦字是什麼意思介紹  淦,原意是指水滲入船中,引申為捕魚或打漁。可用於地名或人名。  如淦河:位於湖北鹹寧境內,是鹹寧境內三大水系之一,河上有50餘座橫跨橋梁,其中古代橋梁8座。另指淦水,在江西省境內。源出清江縣東南離山,北流經紫淦山入贛江。
  • 生僻成語「方枘圓鑿」怎麼讀?很多人開口就錯了
    然而,有些成語卻相對生僻,懂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今生活與古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習以為常的成語被滄海桑田的巨變所淹沒。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方枘圓鑿」,不光含義難懂,大部分人甚至都會讀錯。 一、怎麼讀?
  • 《咬文嚼字》糾錯春晚 張國立讀錯「血脈賁張」
    春晚主持人昨天《咬文嚼字》雜誌公布了他們對今年春晚「咬嚼」的結果,雖然較之往屆,差錯有所減少,但依然稱不上完美。比如言多必失的張國立。第一次主持春晚的張國立,這次可謂風頭出盡。張國立顯然想用「血脈賁張」這個成語,但問題是「賁」讀「fèn」。《咬文嚼字》執行主編黃安靖對青年報記者說,「血脈賁張」語出清代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三》:「亢陽鼓蕩,血脈賁張,故筋力倍加強壯。」表示血液流動突然加快,以致血管膨脹,青筋鼓起。漢語中並無「血脈噴張」的說法。張國立讀錯成語屬口誤,不料經過推敲的歌詞卻也會出錯。
  • 中國五大奇葩成語:最長的有16個字,「酒店猛狗」是什麼意思?
    中國五大最不像成語的成語:「想當然」、「空心湯圓」都是成語成語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要用到的,不論是書面還是口頭,吐兩個成語瞬間覺得逼格都高了點。成語是中華文化獨有的璀璨明珠,許多來中國旅遊的老外好不容易勉勉強強學習了中文,一個成語讓他們回到解放前。
  • 《咬文嚼字》挑刺馮氏春晚:血脈僨張"僨"不讀pēn
    原標題:《咬文嚼字》挑刺馮氏春晚:血脈僨張"僨"不讀pēn   《咬文嚼字》編輯部昨天公布了對馮氏「春晚」的語言文字「挑刺」結果。   在合唱《光榮與夢想》結束後,張國立深情地說:「這雄壯的歌聲,真是聽得讓人血脈pēn張啊!」此處屏幕上未出現字幕,有人認為應該寫成「血脈賁張」,正確的寫法應該是「血脈僨張」。
  • 《咬文嚼字》雜誌開闢「疫情聚焦」專欄
    《咬文嚼字》雜誌開闢「疫情聚焦」專欄上觀新聞  作者:  2020-02-15 冠狀病毒的「冠」怎麼讀。
  • 這個四字成語,一不小心就念錯,尤其第三個字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朗朗上口,簡明扼要,而且還有歷史背景故事。然而,許多成語都很容易讓人誤讀,從今天開始,小珏嘗試給大家聊聊那些容易讀錯、用錯的成語。「暴虎馮河」就是今天的出場的主角。一、注釋這個成語在今天看來,確實有些生僻。
  • 成語「疾言遽色」中,「遽」是什麼意思?
    與「遽」相關的有一個成語:疾言遽色,在這個成語中,遽是「倉猝」的意思。遽字的詳情如下:遽。有兩個讀音:(一)jù。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標註的讀音。給的解釋是:「遽,傳也。一曰窘也。從辵,豦聲。」形聲字。字的本義《說文》給了兩個解釋,先說第一個:「傳也。」
  • 「藁城」怎麼讀?什麼意思?一個字背後的文化與歷史
    「藁城」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讀不出來,這並不奇怪,因為「藁」是一個很特殊的字,「藁城」也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地名。今天,就來說一說「藁」字背後的故事。工人正在製作藁城戰鼓。藁城戰鼓表演及其製作工藝於2016年被評為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TAKEFOTO 供圖先說讀音。
  • 《瘋狂猜成語》一個隹和一個尤字是什麼成語答案一覽
    導 讀 看圖猜成語這個遊戲中一個圖片上面寫了一個隹字和一個尤字。這個圖片要求我們猜出一個成語名稱來。那麼這個圖片的正確答案是什麼呢?
  • 這麼奇怪的知識,不能我一個人增加,那些讓文案懵逼的成語……
    文案每天都在幹的一件事那就是,咬文嚼字。這個詞用的恰當嗎?這個詞出自哪裡?這個詞高級嗎?這個詞是成語嗎?在工作過程中,會發現好多看起來絕對不是成語的詞語,竟然是成語。今天就來分享一下這些「臥槽這也是成語?」的成語。
  • 成語「冒天下之大不韙」中的「韙」是什麼意思?
    前兩個歸《說文解字》「是」部,辵是「辵」部的部首漢字。詳情如下:1、韙。讀wěi。這個字1986年《簡化字總表》簡化為「韙」,現代漢語部首檢字,無「是」部,韙字歸在「日」部。《說文解字》給的解釋是:「韙,是也。從是,韋聲。《春秋傳》曰:『犯五不韙。』愇,籒文韙從心。」形聲字。韙(韙)的本義是「是,對。」
  • fgo槑怎麼讀 fgo槑是什麼意思
    在fgo的術階阿爾託莉雅,也就是c呆實裝了之後,fgo內的藍卡隊終於是揚眉吐氣了,可以說是一舉翻身,那麼,和wcba對應,最近一部分大佬們把雙術呆的隊伍叫做槑隊伍,你知道這個字要怎麼讀嗎?如果不清楚的話,不妨跟隨著筆者的步伐來看看哦!
  • 《說文解字》第345課:成語「跋前躓後」中,「躓」是什麼意思?
    先奉上標題中的問題:成語「跋前躓後」中,「躓」的意思是跌倒,被絆倒。躓字的詳細情況本課會講到——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足」部的兩個漢字:「躓(簡化後寫作『躓』)、跲」,這兩個字在《說文解字》的解說中是互釋字。
  • 成語「慘澹經營」中「慘澹」的意思是
    最近玩螞蟻莊園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1月14日螞蟻莊園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了?今天的問題是成語「慘澹經營」中「慘澹」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這道題的答案嗎?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蠶豆網帶來的螞蟻莊園1月14日答案了,感興趣的來看看吧。
  • 【古城文韻】那些與南皮相關的成語你知道嗎?(四)
    【古城文韻】那些與南皮相關的成語你知道嗎?每條成語的背後往往會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南皮作為千年文化古縣,在這片土地上形成的成語典故頗多,有的已收入《成語大詞典》中。
  • 《說文解字》第349課:成語「虎踞龍盤」中,「踞」是什麼意思
    先奉上標題中問題的答案:成語「虎踞龍盤」中,踞的意思是「蹲」,但這個「蹲」,是古文裡的「蹲」,詳情請見正文。接著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我們講「足」部的三個漢字:「踞、(足+荂)、躩」。這三個字都不是常用漢字,所以本課內容,重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