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僻成語「方枘圓鑿」怎麼讀?很多人開口就錯了

2020-11-21 騰訊網

很多成語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被使用,豐富了我們的文化。然而,有些成語卻相對生僻,懂的人不多,用的人更少。一方面是因為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當今生活與古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些習以為常的成語被滄海桑田的巨變所淹沒。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個「方枘圓鑿」,不光含義難懂,大部分人甚至都會讀錯。

一、怎麼讀?

這個四字成語中,「方」和「圓」當然不會被讀錯,關鍵就在於「枘」和「鑿」。

「枘」字讀ruì,它的原意就是榫頭。我們現代家具連接方式很多,有人統計至少上百種。然而,在古代的家具、建築中,大量使用的是榫卯結構。兩件木結構的部分之上,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榫和卯相互咬合,起到連接作用。

這種連接方式是中國傳統木結構中最重要的方式,也是極為精巧的發明,不僅能夠承受較大載荷,而且還允許發生一定的形變。應用在建築上,可以抵抗地震,紫禁城、天壇祈年殿、山西懸空寺、應縣木塔等等都是它的代表建築。

至於說「鑿」,相信絕大部分朋友都不會讀錯。它念záo,也有人讀zuò。其實,後者是消失很久的舊讀,現在已經廢棄不用。不光此處讀záo,它也只有這一個唯一的讀法了。

二、什麼意思?

因為現在建築大多是磚混結構,家具連接也很少使用榫卯結構,所以這個成語也變得相對生僻起來。其實,我們解釋下就很好理解。剛才說了,枘是榫頭,鑿就是卯眼,它們互相咬合,才能讓兩個部件連接起來。

根據常識我們都清楚,榫頭和卯眼雖然是一凸一凹,但榫頭的外輪廓與卯眼的內壁形狀必須一致,才能連接緊密。這麼說來,方形的枘,圓形的鑿,自然無法連接,成語的大致意思便水落石出了。它通常用來比喻觀點格格不入,人和人互不相容,也可以用作圓鑿方枘。

生活方式和物品的改變,讓我們和古人的知識結構完全不同。在古代,類似的成語還很多,比如量鑿正枘、量枘制鑿都與榫卯結構相關。它們表達的意思都是榫頭卯眼需要完美配合,比喻辦事要從實際出發,不能沒有規矩,天馬行空。

三、成語來源

我們知道,成語都是固定的詞組,大部分都有精彩的來源故事,方枘圓鑿也不例外,這與屈原和宋玉有關。

屈原能被視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離騷》對其加分不少,「量鑿正枘」就出自這首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中。《離騷》很長,我們只節選相關部分: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醢。

在此處,屈原以枘與鑿的配合作比,展現了自己高潔的品德。屈子死後,宋玉在《九辨》中歌頌他的美德,這便是「方枘圓鑿」的來源:

圓鑿而方枘兮,吾固知其齟齬而難入。

宋玉是屈原的學生,繼承了老師的衣缽,相信也反覆研讀過《離騷》。他以方枘圓鑿比喻屈原的品德與朝中那些小人格格不入,是涇渭分明的。

四、成語用法

現代人用這個成語,似乎有些賣弄,但在古代卻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在《史記》中的《孟子荀卿列傳》中,司馬遷感嘆當時百家爭鳴,陰陽家鄒衍到處受禮遇,孔子、孟子卻備受冷落,這就是他們的理論並不為世人與人主認同,是「持方枘欲內圜鑿,其能入乎?」

在今天,榫卯結構已經並不流行,這個成語也不流行,但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卻值得我們深入探究,不斷學習的。

相關焦點

  • 方底圓蓋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近義詞有:方枘圓鑿,方底圓蓋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事物不投合。方底圓蓋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方底圓蓋(fāng dǐ yuán gài)成語釋義:方底器皿,圓形蓋子。
  • 我的世界:玩遊戲考驗很多知識,這些詞語不好讀,很多人會讀錯
    除了必備的生存技能以外呢,遊戲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生僻的字,雖然我們都了解,就算不知道這些字的讀音,對遊戲也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會顯得你不那麼專業,而且如果能夠通過遊戲來學習知識,豈不是一舉兩得?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了幾種容易被大家讀錯、甚至不知道怎麼來讀的詞語,看看你是否全部都認識呢?
  • 這個四字成語,一不小心就念錯,尤其第三個字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它朗朗上口,簡明扼要,而且還有歷史背景故事。然而,許多成語都很容易讓人誤讀,從今天開始,小珏嘗試給大家聊聊那些容易讀錯、用錯的成語。「暴虎馮河」就是今天的出場的主角。一、注釋這個成語在今天看來,確實有些生僻。
  • 漢文化博大精深,最生僻的五個字,能讀出來一個都是天才!
    其實生僻字並不是哪些筆畫複雜難認的漢字,相反這些字是筆畫非常簡單,甚至只有一個筆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很少被人使用,可以說基本用不到,這樣一來很多人就不認識這些字,也不會讀了,所以才叫生僻字。比如我們今天經常使用的「她」字,這個字在民國新文化運動之前就是生僻字,以前都沒人認識這個字,它的普及要感謝劉半農,為了能夠和男性的「他」區分開,他將這個「她」用來稱謂女性。
  • 西安一「生僻」的轄區,讀半邊也讀不出來,距市中心遠至50公裡
    西安是中國歷史上的長安,現在是陝西省的省會城市,也是中國西部最重要的中心城市,2019年西安區域GDP達到9000多億元,預計今年將突破萬億大關,躋身萬億城市行列,西安位於關中平原中部,自古以來,土地肥沃,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孕育了中國燦爛的中華文明,西安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城市,不僅旅遊業發達,西安的小吃也很受歡迎,今天我要說的是西安一「生僻
  • 歷史上有些人的名字你一看都懂,但保證一開口就會讀錯
    歷史上的許多人名你一看,字都懂,但保證一開口讀錯。不信,先來個簡單的。《水滸傳》裡面有一個好漢,綽號叫「船火兒」,名字叫張橫。張橫這個名字,你是不是讀成「zhāng héng」了?那麼,讀錯了。「橫」字應該讀第四聲:「hèng」。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張橫有一個弟弟,綽號叫做「浪裏白條」,名字叫張順。張橫、張順,哥倆一個溫順、一個蠻橫。所以,張橫的「橫」字應該讀第四聲:「hèng」。
  • 上下其手這個成語,真的是代表「猥瑣」嗎?其實很多人都用錯了
    有很多報刊媒體的撰稿人,都很喜歡不厭其煩地使用「上下其手」這個成語,來形容對異性的不檢點的騷擾行為。比如形容一個人十分「猥瑣」,就會說對方是上下其手。那麼為何人們願意用這個成語來形容一個人「耍流氓」呢?因為這個成語聽起來太過於生動形象,而人們又習慣性地從字面去理解成語的意思。
  • 寫作乾貨:使用成語,最好的方法是不使用成語
    他會說,應用是運用了很多成語的文章吧。其實不然,一篇文章太多成語,會涉嫌姿意賣弄、故弄玄虛、忸怩作態、矯揉做作、無病呻吟(正如此句堆疊的成語)。,第一要務就是傳情達意,使用生僻成語成為了一個毒點。比如丁公鑿井、金烏玉兔、岸芷汀蘭、臨食廢箸……這樣說起來,生僻成語是不是沒用了?當然不是,成語故事,先了解一下,後面再敘。
  • 慘綠少年就是遭人背叛?蛤蟆夜哭又是什麼意思,成語為何變冷門?
    當然現代中國人的成語水平比起古代的文化人還是差了一截,但是還是有很多好的成語伴隨著中國文化的傳承一代代地沿用了下來,在人們的語言運用中還是經久不衰,比如胯下之辱、多多益善、一諾千金、心想事成、七上八下、一勞永逸等都是大家經常掛在嘴邊的一些成語。
  • 成語接龍大闖關
    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瞞天過海,翻山越嶺……大中華成語博大精深,你所耳熟能詳一定不在少數,你不知道的也很多。遊戲精選3000多個成語,一共500多關逐步增加難度的關卡等你來挑戰,同時穿插幾百個富於歷史知識和教育意義的成語故事。真正做到趣味盎然,寓教於樂,讓童鞋們在玩中學,更在學中玩! 1. 精心挑選的海量詞彙,題目不斷增加中,目前已有500關。 2. 精選500則有趣的成語故事,過關就可以品讀哦。
  • 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有多少詩詞名句、俗語典故以及成語,被我們用著用著就用錯了?隨便舉個例子,比如有個成語叫「無奸不商」,本來明明是「無尖不商」,是一個褒義詞,形容賣米的商人量米時故意讓鬥裡的米冒尖,讓買米人受益。不知道為何流傳時,「尖」變成了奸詐了。
  • 成語「侯門似海」是什麼意思,背後的歷史典故讀懂,才會恍然大悟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成語,在寫作的的時候運用一些成語,也會提高我們文章的檔次。有很多成語我們耳熟能詳,但是也有一些生僻的成語,我們卻並不知道它們的意思。其實冷門成語也很有意思,只要我們讀懂背後的歷史典故,就可以熟練應用成語。今天的大話成語,我們來講2個成語,分別是戶限為穿和侯門似海,那麼這2個成語到底是什麼意思,看懂了典故,你就會豁然開朗。
  • 讀《成語故事》,陪孩子一起品讀智慧和文化
    學生時代的我就非常喜歡成語,清晰地記得,高中時候央求父親專門買了一本成語詞典,當時真是視若珍寶,如今竟愧感沒有全然深挖學習,荒廢了多少時間。  成語故事就是一個巨大的智慧寶庫,裡面囊括了包羅萬象、浩瀚無邊的素材和內容。
  • 這50個常用成語非常容易用錯,很多人連第一個都用不對
    生活中經常用到成語,但你真的用對了嗎?快來看看這50個最常被錯用的成語,算算你能用對多少個吧! 【誤用】常被錯用來代替「理直氣壯"。 28 休戚相關 【解釋】彼此間禍福互相關聯。 【誤用】常與「息息相關」誤用。
  • 成語接龍大闖關下載_成語接龍大闖關手機版下載【官方安卓版...
    智慧型語言文字遊戲,成語新玩法,絢麗動畫特效根本停不下來。亡羊補牢,守株待兔,瞞天過海,翻山越嶺……大中華成語博大精深,你所耳熟能詳一定不在少數,你不知道的也很多。遊戲精選3000多個成語,一共500多關逐步增加難度的關卡等你來挑戰,同時穿插幾百個富於歷史知識和教育意義的成語故事。真正做到趣味盎然,寓教於樂,讓童鞋們在玩中學,更在學中玩! 1. 精心挑選的海量詞彙,題目不斷增加中,目前已有500關。 2. 精選500則有趣的成語故事,過關就可以品讀哦。
  • 擁有生僻姓氏的明星,你了解幾個?
    大家都知道,中國是一個姓氏非常多的國家,除了百家姓裡的姓氏外,還有很多姓氏沒有記載到,有些姓氏更是比較生僻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娛樂圈中,擁有生僻姓氏的明星,你們可以讀出來嗎?再來,是被人稱為「四千年一遇美女」的鞠婧禕(jū jìng yī)。這個不光姓氏比較生僻,名字也不是那麼好讀啊,有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鞠婧禕的名字會讀成」jū jìng wěi「,我也是其中一個……最後,撒貝寧,央視名嘴,畢業於北大的高材生,智商情商都很高,主持了《今日說法》、《我們有一套》、《出彩中國人》等節目,更多次擔任春節聯歡晚會主持人。
  • 小學生作文爆紅全網: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無獨有偶,年僅3歲的「小神童」王恆屹不僅認識3000多個字,還能用成語形容主持人和嘉賓,用詞精準恰當,讓人刮目相看。所以大家發現沒,成語學得好的孩子,無論是在寫作上,還是知識面上,都要遠遠勝過同齡人。可以說,孩子每學會一個成語故事,就相當於精讀了一篇好文章。久而久之,孩子的知識面、閱讀力、理解力、思考力和寫作能力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市面上類似書籍很多,但在邏輯編排、版面設計、插圖質量上經得起推敲的作品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 小學生寫作文用錯成語,語文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分明就是「段子」
    01小學生寫作文用錯成語,語文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分明就是「段子」「早上出門,我們一家人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回家又殊途同歸」接著又喜滋滋地介紹了父母的身份:「每天在工地上指手畫腳的一定有我的工程師爸爸,我的媽媽呢,每天都在商店裡招搖撞騙,你肯定猜到了,她是一位售貨員……」讓陽傑沒想到的是,他信心滿滿寫出來的作文,卻因為用錯成語讓改卷老師笑到肚子疼:這哪是作文,和網絡段子有得一比。
  • 家長最容易讀錯的4個成語,第1個太「刁鑽」,第3個已深入人心
    除了課本上的內容,她還大量閱讀課外書,因此詞彙量比同齡孩子高出許多,甚至連一些難度較高的成語也掌握得十分紮實。 這天,妞妞放學後,照例拿起一本成語故事來讀,一旁的奶奶饒有興趣地湊了過來,看著書上「羽扇綸巾」四個大字,就順口讀了出來。
  • 2020甘肅教師招聘專業基礎知識備考:關於辨析成語運用的建議
    掌握成語辨析的方法相對簡單,需要考生在備考的過程中注重練題,邊練題邊積累,將常見成語熟記於心,建議考生在練題的過程中形成錯題集便於回顧知識。成語辨析題主要以選擇題題型出現(通常設置為從四個選項中選一個正確的或從四個選項中選一個錯誤的,抑或是給出6-7個使用成語的句子從中選出使用正確的幾個),在明確題幹後,我們可以使用排除法進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