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12000多名村民「吃水難」

2020-12-17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4月1日訊(記者 蘇桂除 文/圖)「我們村沒有通上自來水管道,村民日常用水靠地下井,或花錢到鄰村去買水回來喝,居民生活使用的淡水,無法得到保障。」近日,家住瓊海市長坡鎮歐村村委會的村民符先生致電南國都市報瓊海新聞熱線18889995552反映情況。

  無獨有偶,同樣居住在瓊海市長坡鎮青葛村委會港下村的楊女士,也向南海網「問政海南」找領導欄目反映,因近海養殖海水下滲到村裡的淡水水井,導致井水水質由淡變鹹無法飲用。

  村民:村裡不通自來水,供水難保障

  長坡鎮歐村村民符先生說,他的老家位於長坡鎮歐村村委會營村,由於自來水管道未通進村,居民日常用淡水,無法得到保障,村民只能大半夜守在電機旁邊等水井裡的水溢出來後抽上來用。他說,水井時常無水可抽,有的村民只好花錢從鄰村運水回家裡來使用。

  「我們家被水源問題困擾了多年,往年挖的水井,從去年底開始因近海養殖,海水下滲破壞了水質。」楊女士說,她家也曾在比魚塘地勢高的地方挖過水井,打上來的水是淡黃色的。她說,村民只能靠已經被破壞水質的井水生活,吃喝用的水含鹽量高。

  記者在長坡鎮歐村村委會一處自挖的水井看到,一條藍色的抽水管向井裡延伸,井壁的四周長滿了青苔,井底清晰可見,少量的水源水面上還漂著一層雜質。

  長坡鎮歐村黨支部書記符之山告訴記者,長久以來,這一片區的村民都是挖地下水井,將水抽上水塔來使用。「從去年底以來,因受乾旱少雨影響,水井裡的水源嚴重不足。」符之山說,他也曾多次向長坡鎮政府反映。今年3月份以來,鎮領導已多次到村裡了解情況,市裡也叫來了專業測量隊,開展前期測量工作,準備鋪設自來水管入村。

  市水務局:計劃鋪設供水管網入村

  坡鎮有一座自來水廠,為何自來水管延伸不到歐村、青葛等村委會?長坡鎮鎮長符永亮說,長坡鎮墟東、西兩個區域實行的是集中供水模式,其他較遠的村莊實行自挖井建水塔供水。此前政府也撥款支持歐村、青葛、椰林等村委會挖井建水塔供水,但近來降水量少,加之水質受海水汙染,讓這三個村委會約12000多人口出現飲水難的問題。

  據瓊海市水務局副局長陳川介紹,今年2月份以來,市水務局正在著手解決長坡鎮青葛村委會、歐村村委會等村莊的供水問題,目前,該局計劃投資約550萬元,鋪設口徑為11公分共30公裡延伸長坡水廠管網,優先解決青葛村委會、歐村村委會兩個片區1216戶人口約5000餘人的飲水難題。

  「預計這兩個項目的最終設計成果4月10日前可完成,瓊海市財政局安排資金後,可安排項目實施建設,」該局農村飲水移民股麥興楷說,下一步將考慮將椰林村委會片區也納入解決範圍,再去做測量與設計。

相關焦點

  • 瓊海長坡「吃水難」村莊8月底將用上自來水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2日消息(記者 蘇桂除)瓊海長坡鎮歐村、青葛和椰林三個村委會的農村飲水問題,備受關注。4月2日,南國都市報曾以《瓊海長坡鎮三個村委會不通自來水,乾旱少雨水源不足 12000多名村民「吃水難」》為題報導此事。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明天近百名學生巔峰對決
    南國都市報10月24日訊(記者 黨朝峰)10月26日上午,由南國都市報主辦、南國學堂承辦、富力集團海南區域支持的「我和祖國共成長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待 邁雅河復美之日
    2019年,邁雅河區域生態修復項目啟動,村民們渴盼,還給當地一片鳥飛蟲鳴、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邁雅河綠色生態區。□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康景 黨朝峰 文/圖  曾經的「水中桃源」  被挖出上百個魚蝦塘  在整個邁雅河生態修復改造項目中,被納入900畝池塘和土地的海口美蘭區靈山鎮新管村委會南調村區域首批開工。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有力出力有技術出技術
    當天,可謂好事連連,基地那邊也傳來了好消息,再過10來天,村民入股種植的30畝菊花將迎來豐收。  □南國都市報記者 姚傳偉 文/圖  以勞力入股  年底可分紅  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妻子體弱多病,家裡的重擔全部落在趙會動一人身上。為了家人,這位堅強的中年男子跑過很多地方,也做了很多工種。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展示黎族舞蹈與時俱進風釆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22日訊(記者 陳望)9月22日,記者從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獲悉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他娶了個「神秘新娘」 ?
    南國都市報5月23日訊(記者陳康 文/圖)結婚不辦結婚證,說懷孕了卻不肯跟隨老公或家屬去醫院檢查;同居7個多月,女方自稱生孩子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小東海近日出現大量「綠藻」
    南國都市報3月14日訊(記者 林方岱)這幾天,大量綠色海藻隨著海浪被衝到三亞小東海附近的沙灘上,引起遊人擔憂水質問題,大家都不敢在綠色海藻附近區域遊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海鷹」騰飛鑄劍衛瓊島
    南國都市報記者 何慧蓉   通訊員 鄧松   A  「獵鷹」8年磨礪  歸來時已不是少年  2004年,19歲的吳騰飛在山西運城入伍,成為武警海南總隊的一名新兵。新兵訓練後,吳騰飛成為省委警衛中隊的一員。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因為我們是一家人
    南國都市報記者 張宏波  ●家人連遭不幸 父親殘疾弟弟患病 她成了頂梁柱  趙作帥的手機裡,有幾張她視若珍寶的照片,其中一張是全家福。父親、繼母前排落座,弟弟、大兒子站在後排,緊緊依靠。  照片裡的父親,雙手撐著拐杖,臉上泛著微笑,一副和藹模樣。「他很樂觀,這大概是他影響我最深的一種東西。」看著照片上的父親,趙作帥若有所思。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天283市民掃碼進報料群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孫春麗 文/圖)5月25日,海報集團熱線966123走進2019海南·定安端午美食文化節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今年可以過一個祥和的春節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訊(記者王洪旭 實習生陳逸航 文/圖)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逃犯「七十二變」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記者 陳棟  塵封往事 騙貸、銷贓、毆打拘禁前女友  1959年,李憲忠在黑龍江省的一個小縣城出生。初中畢業後,李憲忠走上社會開始闖蕩。  1996年9月,李憲忠經人介紹找到秦皇島市海港區某甲信用社張某甲,謊稱自己有一筆煤炭生意,需要向某甲信用社申請貸款50萬元。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走進小飛馬智慧谷
    □南國都市報小記者  俞縉  以前,我只在電視或公園裡看見過馬,卻沒騎過。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臨高13個單位被通報批評
    南國都市報2月22日訊(記者 孫學新)臨高紀委近日通報了春節期間明察暗訪全縣各機關單位節後上班紀律情況,通報批評了13個單位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近期雞蛋價格上漲近兩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6日訊(記者 易帆 王子遙)近日,據農業農村部監測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電動車安全頭盔佩戴率高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訊(記者 姚皓)1月7日早,陰雨天氣的海口路面上,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美蘭大隊國興中隊的執勤人員們依舊堅守在崗位上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亞沙村首棟樓房主體結構封頂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5月16日訊(記者沙曉峰 文/圖)5月16日上午9時,2020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窗口單位臨時服務地址 請收好!
    南國都市報8月8日訊(記者 陳康)萬寧市政務服務大廳定於8月12日-9月30日進行全封閉改造,各進駐單位窗口政務服務事項轉至臨時服務地點辦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大蜘蛛」將點燃視聽盛宴
    南國都市報10月9日訊(記者 孫學新)在世界頂尖的電子音樂節上大放異彩的不僅僅是藝人,還有閃耀在現場的各類頂尖舞臺。
  • 南國都市報創刊20周年|鐵桿讀者羅鳳靈:都市報以案說法更加通俗易懂
    □ 羅鳳靈(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我是羅鳳靈,在海南省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從事新聞宣傳工作,自2015年成為《南國都市報》通訊員隊伍中的一員,六載時光,一篇篇新聞報導見證了我和南國都市報共同成長的點滴歷程。第一條刊發在《南國都市報》上的稿件,我已經記不清是哪一篇了,但是我深知作為一名政法口線通訊員的職責,就是講好法治故事、弘揚法治精神,用生動的案例去解讀晦澀的法條,使老百姓更加喜聞樂見。通過《南國都市報》對重大典型案例的報導,把法律送到群眾身邊,提高群眾對法治事件的判斷力,讓越來越多群眾從對法律的懵懂無知到知法懂法,讓越來越多的人學會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