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節約,這是個好習慣,但是在有一件事上卻是越節約越損失越大,這就是很多人都不想浪費的隔夜菜。生活水平日漸好轉的現代人,餐桌上的食物越來越豐富,導致眼睛還餓著,肚子早已裝不下了。
怎麼辦?放冰箱裡,明天接著吃。
但這樣做的結果是:食物再次加熱口感已大不如剛做好的,還有個人人都關心的問題,吃這樣的剩菜剩飯,對身體好嗎?
擔心是有道理的,因為經常吃剩菜剩飯,真有可能給身體帶來這樣幾種危害。
1、引起食物中毒
在密閉的冰箱裡面,各種沙門氏菌、嗜鹽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橫行,有很強的汙染性。當食物再次從冰箱裡取出,未加熱或加熱的不充分,就很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症狀為發熱、噁心嘔吐、腹瀉,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脫水或休克症狀。
2、導致肥胖
太多的剩菜剩飯,超過了人的日常所需,為了不浪費,勉強自己下頓接著吃,這樣無形中攝入了過量的食物,胃越撐越大,時間長了,會導致身體發胖。很多疾病都與肥胖有脫不開的關係,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3、剩飯影響消化
很多食物在第二次加熱後,裡面的結構會產生變化,會難以讓人消化和吸收。經常食用剩菜剩飯,會發生消化不良的問題,致使胃病產生。有消化功能問題的人群或老人、幼兒最好不要吃這種生冷或再次加熱的食物。
4、增加癌變風險
亞硝酸鹽是一種超強的致癌物質,在剩菜剩飯中就容易產生這種物質,而且菜飯放的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含量越高。長期這樣吃這樣的飯菜,有患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危險。
5、造成營養不良
菜飯在多次的加熱後,裡面所含的各種水溶性維生素會消耗到幾近沒有,很多其它的營養物質也大量流失,不能給身體補充到足夠的營養。經常吃剩菜剩飯的人最後會身體素質下降,對身體有害無利。
看了這些,多少知道了,以為的節約,其實是在浪費,因為剩菜剩飯不僅沒有營養,還會給身體帶來這麼多的危害,再這樣吃下去,要心疼的是自己的身體了,也許不久就要花錢來治病了。
不過偶爾吃一次剩菜剩飯關係不大,但養成這樣的習慣就不好了。做飯還是得剛剛好,寧願少吃點,也不要做太多再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