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品」《妙先生》的誕生 | 幕後專訪

2020-08-14 電影情報處

採訪 / 白蘿蔔

撰稿 / 嘉棲


時針播回到2019年倒數第二天,電影《妙先生》「緊急」宣布撤檔,取消原定跨年夜公映的安排。

時間步入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所有人的計劃,整個電影行業被迫按下了178天的暫停鍵。《妙先生》這一等就是整整七個月。

毫無疑問 ,《妙先生》是特殊的。從內容層面看,作為國漫暗黑系列作品,其哲理化的表達引發了「意料之中」觀眾的爭議,這背後不僅僅代表了動畫內容的實驗性探索,也代表了彩條屋在動畫產業布局上的實驗性嘗試;從宣發層面看,院線公映只有7天就轉向網絡播出,其也可能創造了國產電影從院線到視頻平臺的最短窗口期。

很難說,這是否是基於疫情之後市場考慮的及時止損策略。

但可以肯定的是,七個月的時間,足以改變很多事。比如,彩條屋的總裁易巧已經在衝往新賽道的路上;當然,總還有些不變的,就像《妙先生》的銀幕光影會永遠留在觀眾心中,彩條屋的動畫產業探索並沒有停,至於動畫電影的未來,在每一部被看到的作品鋪就的腳下。


《妙先生》有少見的少年氣和俠氣

接過《妙先生》的棒,對於導演李凌霄來說,並不是一件輕鬆的活兒。

在熟悉國漫、且熱愛這種暗黑系風格作品的觀眾心中,「妙先生」代表著一種品質。這是咕咚動漫工作室早在2011年就開始開發的項目,原作者是不思凡,直到2014年,才以動畫番劇《妙先生之火澤睽笑人傳》之名在網絡播出,並受到大批網友的追捧。

動畫學院畢業的李凌霄就是擁躉之一,也是在那一年,他進入了咕動動漫工作室工作。那是動畫電影的草莽時代,但一群熱愛動畫的人蠢蠢欲動。

▲導演李凌霄

2015年《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成功,給了所有動畫人希望。「妙先生」IP的電影化也被提上了日程。不過,那時候不思凡正在創作《大護法》,兩個項目無法兼顧,需要另覓新導演。

於是,這個在監製劉敏看來,很有想像力的年輕人李凌霄被任命為導演;選中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他身上有一股少見的俠義精神——或許由於父親是警察的緣故,李凌霄生就一副愛憎分明的熱心腸,見義勇為的事兒沒少幹,以至於每年都要往醫院跑好幾回。

正是這樣的個性,賦予了《妙先生》屬於李凌霄的熱血特質。比如,在最初的劇本設定中,女主角殷鳳並沒有骨折,恰巧因為當時他又因為路見不平受傷折了手,所以,一邊敷著冰,一邊繼續畫的他,就把這股「疼痛」轉移到了殷鳳身上,當然,這是後話。


作為新人導演,壓力肯定有。如何能在繼承原作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是創作中最難的部分。李凌霄坦言,自己一開始是抱著學習的心態,但後來發現並不適用。於是,他只能重新打碎自己,選擇了「反抗」,反抗不思凡的影響。所幸,恰恰是在他選擇反抗的那些段落中,找到了自己。

這樣的困難,在總製片人易巧眼中,是可以預見的,畢竟「不思凡有他非常完整的審美和思考的體系,很容易會陷入到模仿他的困境中」。好在,《妙先生》在李凌霄的執導和編劇三弦的共同創作下,完成了一次全新的改編。

影片呈現了不一樣的風格特質。首先,從畫風來看,《妙先生》有著更多浪漫、唯美的畫面,這和不思凡標誌性的cult風很不一樣。很多觀眾在看完影片的評論中,都有提到被雲香的那一段故事所打動,加上蘇州評彈的烘託,成了整個影片中最浪漫的部分。在易巧看來,這正是李凌霄特質的體現。

其次,從主題上來看,《妙先生》有著更多的少年氣。如易巧所言,「在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對這個世界的一些探索,所以才會有尋跡者這樣的設定。如果說《大護法》是對外的,講的是和這個世界的對抗,那麼《妙先生》是向內的,講述的是人性層面的對抗。」

此外,從整部作品的氣質來看,《妙先生》體現了更多的武俠精神。影片中有很多的打鬥戲,李凌霄曾透露,僅僅片尾十分鐘大戰,就做了半年之久。

可以說,動畫作品中少見的少年氣和俠氣,正是《妙先生》這部影片最為珍貴的地方。即便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呈現會有點稚嫩,但在易巧眼中,這種氣質是這類型動畫電影最為重要的,也是最為獨特的。


動畫內容及彩條屋的實驗性嘗試

「六大國漫集結,助力電影《妙先生》上映。」

在7月底《妙先生》正式公映前,曾發布一版海報,如我們所熟知的「哪吒」、「大聖」等國漫人物在電影院集聚一堂,共同等待著光影歸來。


這樣的互幫互助在動畫行業裡已然成為了「明規則」。早在去年底,《妙先生》就和《大護法》來了一個聯動,發布了一版聯合版預告。某種程度上,這是行業內動畫人團結一心的體現,這樣的幫助,也有利於動畫行業的攜手向前。

如易巧所言,從導演、編劇,到製片人,後期製作……在動畫電影剛剛起步的時候,所有人都是抱著學習的心態,在一個學習的過程中,「誰也沒有比誰高一等,所以大家的心態都是比較平和的。」

他也希望把這種互相學習、互相幫助的心態延續下去。推出《妙先生》,就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去幫助的事情,「在《哪吒》和《姜子牙》的過渡期內,選擇《妙先生》,對我們來說是特別「不划算」的一件事,但我們需要大家去關注,去看到《妙先生》這樣的作品。」


眾所周知,作為光線旗下專注於動畫產業布局的公司,彩條屋自2015年成立以來就以其大踏步的擴張策略備受關注。在此之下,近幾年來的國產動畫電影市場上,如《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等取得不錯票房成績的動畫電影背後,都有彩條屋的參與。

當然,也有一些是屬於「另類」的「小眾」作品,《妙先生》就屬於這一類。這是彩條屋和咕咚動漫的第二次合作,他們的第一次合作,結緣於口袋巧克力的漫畫《昨日青空》。從2014年,雙方就開始接觸,到《妙先生》,兩個項目的創作過程是交替進行的。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青空》中某些比較超現實的橋段,正是出自很有想像力的李凌霄之手。

話說回來,對於不同類型的作品,易巧有著清晰的認知。如其所說,「不一樣的作品,需要有不一樣的評判標準,都是按《哪吒》那樣,那誰還會去做《妙先生》?」

在他看來,《哪吒》重要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超50億的票房,更是1.4億的觀影人次,「比以前提高了1億人次,這些以前不看動畫片的人,現在他們對動畫片有了新的認知,這是一個巨大的進步。他們以後進到電影院,也不會只看《哪吒》這一種類型動畫。」

因而,像《妙先生》這樣的具有一定觀影門檻的成人向動畫,只要不虧錢,他們就願意做下去。這是構成動畫電影「多樣性」的一種。

事實上,在去年底,《妙先生》舉辦的首映禮上,親自捧場的王長田就提到了影片的幾重「實驗性」特徵,「《妙先生》是動畫電影內容表達和風格探索的實驗,同時也是觀眾和市場的實驗,最重要的是人才的實驗。」

放到現在,恐怕還得加上一重,那就是「宣發形態」的實驗。在7月31日公映之後,8月7日,《妙先生》就上線了網際網路視頻平臺,短短不過7天的窗口期,《妙先生》又創造了一個歷史。至於其對於整個行業的影響,或許需要更多的時間去觀察。


對於《妙先生》本身而言,其強哲學的世界觀設定,暗黑系風格,拷問人性的主題,難免會造成一定的觀影差異,口碑的兩級分化是事實,這些爭議或許是「實驗」的必然結果,不算意料之外。

換句話說,能夠引發討論,才有更多的可能性。


動畫電影的未來還很長

從2015年項目啟動,到如今《妙先生》面世,走過了整整五年時間。對於在這個項目裡身兼數職的最重要創作者李凌霄而言,與《妙先生》有關的一切早已成長為他身心的一部分。

對於彩條屋來說,這也恰恰是其成立以來走到的第五年。成績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也經歷過曲折,更少不了一些外界的質疑。其實,早在彩條屋成立之初,易巧就曾說過願景,「以五年為期,前五年我們嘗試不同的作品,創造一些票房口碑還不錯的電影。」

不過,所謂實踐出真知。在一步一步走過之後,再去回顧過去五年的軌跡,易巧坦言,第一階段,「大家都不知道前路在哪裡,第一目標是希望動畫做的要有電影的樣子。」

從2016年開始,彩條屋進入了蟄伏期,「那對我們來說是很重要的一年,有成功有失敗,我覺得是正常的,我們所有作品都會集中在2019—2021年這幾年集中爆發,在那之前的幾年對我們來說非常難熬,但是我們有比較強的信念感。」

而在《哪吒》之後,易巧坦言,「可能大家對於我們會抱以更多的希望、熱情,但我們不能被熱情衝昏了頭腦。」

未來彩條屋最重要的兩個方向,一個是在產品層面,作品的數量、質量、票房需要過渡到一個穩定值的階段;並且在CG動畫、二維動畫、還有如《妙先生》這樣的動畫作品三方面繼續探索。

另一個則是在產業層面,如其所說,「《哪吒》聯合了67家公司才做完,這不是值得誇耀的事情,反而是非常悲哀的事情,說明我們行業的工業化、產業化做得並不好。」


當然,從現階段來看,這需要產業鏈各個環節的完善。以《妙先生》為例,導演李凌霄提到製作過程中的一大遺憾,「就是有很多人沒有一直走下去。」四五年的製作周期,能在這個片子裡一路堅持下來的人很少。

而這就是目前我們動畫行業和日本有差距的原因所在。在易巧看來,一方面,他們人員的個人經驗、技藝確實很強,所以能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做好;另一方面,因為他們一直從事這個領域,所以做的東西統一性會非常的強。

反觀國內,在製作層面,基層人員流動性過大,無形中增加了溝通和時間成本,從而會影響到作品的質量。


總的來說,動畫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在今年六月底,易巧做出了自己職業生涯的另一個選擇,直言「經歷這5年,我反倒更清醒,我們依然在產品時代。動畫是個慢行業,應該花更多5年去打磨好作品。好作品多了,產業自然就成了。」

想來,不管是從產品,還是產業層面來看,動畫電影要想走向光明的未來還會面臨很多挑戰。但慶幸,在當下,我們總能看到不一樣的動畫電影作品,被稱頌也好,有爭議也罷,只有一部一部作品的經驗堆積,才能登上更高峰。

就像對於《妙先生》,某豆瓣網友所言,「我們的每一次觀影選擇都決定了我們以後可以看到的內容,雖然還是實驗性電影,多多支持,動畫電影一定會越來越好。」

相關焦點

  • 國產成人動畫《妙先生》發布導演特輯
    作為復映後首批院線電影,國產成人動畫《妙先生》於近日發布導演特輯,首曝幕後不易創作。由於資源有限,主創人員幾乎都「身兼數職」,導演李凌霄更一人包攬全片從分鏡頭到原畫階段的設計。
  • 《妙先生》中的妙先生究竟是誰?
    這就是是電影《妙先生》的簡介。我最近剛剛把前段時間新上映的國產動漫電影《妙先生》給看完了,看完之後頗多感慨和感動,也不得不說,近些年來的國漫給我們了太多的驚喜了。《妙先生》這部電影的標籤是奇幻電影,不過感覺它更多的是部表達人性的現實片子。丁果是名尋跡者,和師傅為了拯救腐朽沒落的世界及探尋彼岸花的秘密,跟隨信仰者妙先生的指引踏上了徵程。
  • 豆瓣評分6.3的「妙先生」,口碑為何崩塌?
    但即便如此「妙先生」也沒有在票房上取得多大的成就,而且豆瓣評分也只有6.3分,而被其捆綁宣傳的「大護法」,豆瓣評分7.8。雖然「妙先生」de評分,仍在繼續當中,但根據已知的信息判斷,妙先生的最終評分,最好不會超過6.7分,最低不會低過5.8分。
  • 《妙先生》:一個實驗
    當然這一切問題主創並非渾然不知,但有一點他們非常堅定,那就是《妙先生》重新定檔上映後,觀眾們會更加聚焦在作品的內容之上,尤其是《妙先生》中探討人性善惡的主題正好與這大半年全社會的討論熱點有著某種重合。「殺好人救壞人,這是什麼奇怪的道理?」在《妙先生》的預告片中,一個小孩站在漩渦中吶喊出這句話。
  • 不太妙的《妙先生》:我們離成人動漫還有多遠?
    作為與《哪吒》同屬彩條屋影業出品的《妙先生》,自然引起了觀眾的好奇。而在《妙先生》的首映禮上,影片總製片人、同時也是彩條屋影業CEO的易巧先生說: 「宮崎駿很偉大,今敏也同樣偉大,所以我希望彩條屋未來,能經過跟新導演的不斷的合作,不斷開發一些新類型,能夠培養出我們自己的今敏。」
  • 《妙先生》先生不太妙啊
    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片名的妙先生,童聲男聲女聲老人聲精裝四合一,全片攏共以聲音的形式出場5分鐘左右,作用基本和我鋪墊世界觀一樣,沒啥卵用。這妙先生是啥?不知道。為啥男主是妙先生選中的?不知道。男主有啥特別之處?不知道。彼岸花為啥選善良的人寄生?不知道。尋跡者(我感覺有點像盜墓的)尋妙先生的嗎?
  • 《妙先生》:它不會讓人人都喜歡
    妙先生》改編自不思凡的同名短片,講述尋跡者師徒梁衍、丁果二人為追蹤彼岸花的行跡展開的一段現實又驚險的旅途。  其實早在2011年,彩條屋CEO易巧就已經關注到了不思凡導演的動畫短片作品《妙先生》,當時就有了做成動畫電影長片的想法,於是一邊在做動畫片《大護法》一邊啟動了《妙先生》的改編。
  • 成人向動畫《妙先生》丨不,應該叫「爛」先生
    作為影院復工後第一批電影的《妙先生》上映了。雖然頂著《大護法》姐妹篇的名頭,但《妙先生》卻沒有前者那麼好的運氣,在口碑和票房上紛紛敗北,甚至被不少動漫迷指責道:不該叫妙先生,應該叫「爛」先生。其實,《妙先生》早在去年年底就慘遭質疑。
  • 妙先生,輕微劇透!
    「善良本來就是一種犧牲,要麼自己犧牲要麼被人犧牲」妙先生承繼了大護法膽大的風格,不同於大熱的動漫的熱血團圓風,而是帶著一種看破世界的悲涼感,有彩蛋,算是升華。最後一朵彼岸花的誕生,是部分古代女性婚姻悲劇的縮影。配上蘇州評彈來描繪曾經的美好,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更有一種悲涼感。有一些冷漠又理性的臺詞
  • 動畫電影「妙先生」手繪海報
    動畫電影「妙先生」手繪海報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2020-08-01
  • 專訪|《妙先生》導演:暗黑童話的實驗裡,有國產動畫的光
    2019年的11月28日,李凌霄交出《妙先生》完整成片的那一天,正好是他30歲的生日,他實現了自己想在30歲擁有一部屬於自己的動畫長片的夢想。這也成了他人生的「高光時刻」。今年7月31日,動畫電影《妙先生》正式全國公映,這是李凌霄執導的第一部動畫長片。從籌備到上映,這部唯美又殘酷的二維動畫電影經歷了五年。
  • 《妙先生》:一部有思考的動畫片,但大道理太多了
    三年後,新人導演李凌霄接過不思凡的接力棒,號稱是《大護法》姊妹篇的《妙先生》上映。與《大護法》一樣,《妙先生》也是一部自主分級(PG-13)的國產動畫,其建構了一個天馬行空又自成一體的世界,探討了另一個反烏託邦主題。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首先《妙先生》的畫風,大部分色彩濃稠,變化萬千,於細節處動人,於宏大中驚豔,於平凡處用心,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
  • 《妙先生》:是妙還是糟?
    8月初,改編自不思凡導演的同名短片作品、頂著《大護法》姊妹篇名頭的《妙先生》上映了,遺憾的是,《妙先生》卻沒有收穫《大護法》似的口碑,目前在豆瓣上的評分是6.2分,勉強及格。首先《妙先生》的畫風,大部分色彩濃稠,變化萬千,於細節處動人,於宏大中驚豔,於平凡處用心,努力將中國水墨風發揮到了極致,打鬥畫面也較為豐富多彩,根據人物變化而變化,避免了平庸單調,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地方。
  • 《妙先生》不妙
    2017年,我國第一部自主分級(PG-13)的動畫片《大護法》上映,憑藉其獨樹一幟的畫風,極強的隱喻和細思極恐的解讀空間收穫眾多好評,這也讓系出同源的《妙先生》備受期待。在宣傳期,《妙先生》就主動打出「國漫暗黑系列」的標籤,還和《大護法》一樣自主分級,種種行跡都在提高觀眾對《妙先生》的期待值。 但如果抱著看第二個《大護法》的心態去看《妙先生》,你很有可能會失望。
  • 《妙先生》網絡上線 特輯揭「成人世界」眾生相
    《妙先生》網絡上線 特輯揭「成人世界」眾生相  角色抓人各具故事性  從《妙先生》裡看見眾生 此番發布的「賭命入局」版特輯,透露出角色「蕭篤」的劇情脈絡:在影片構建的極端情境下,他以表面的「壞
  • 電影<妙先生>玄且妙
    現在又出了一部故事更怪異更值得思考的動漫電影 《妙先生》。墨子 大取 中有寫到 殺一人以存天下,非殺一人以利天下也 !妙先生故事中是殺一個好人可以救幾百個壞人。故事圍繞著丁果採集彼岸花解救世界展開,整個故事中一直有這麼一個選擇,因為彼岸花就在好人身體裡,取出彼岸花好人就會死。故事很殘忍,選擇很艱難。丁果是用勸說讓好人自己選擇。第一個好人是孝子,選擇了死亡。
  • 《妙先生》上映 發布導演手繪海報
    導演手繪海報  復映後首批院線電影、國產成人動畫《妙先生作為國內少有的PG-13自分級動畫,《妙先生》聚焦「善惡選擇」主題,是一部有態度、有思想的成人國漫。  此番釋出的「今日上映」海報,由導演李凌霄誠意手繪完成,頗具明朗感:影片主角丁果一行人從片中場景「穿越」到現實影院,「破次元」相約觀影。從海報中可以看出,《妙先生》極為適合當下觀看。一方面,「於黑暗中尋找溫暖」的影片主題。
  • 遭遇群嘲的《妙先生》,真的一文不值嗎?
    雖然頂著《大護法》姐妹篇的名頭,但《妙先生》卻沒有前者那麼好的運氣,在口碑和票房上紛紛敗北,甚至被不少動漫迷指責道:不該叫妙先生,應該叫「爛」先生。李凌霄是位動畫新人,在執導《妙先生》之前,他的作品序列中只有一部誕生於2014年的學生作品《遊往星空的魚》。
  • 央視主播的前後鼻音訓練法太妙了!你知道憨豆先生也是靠鼻音技巧...
    央視主播的前後鼻音訓練法太妙了!你知道憨豆先生也是靠鼻音技巧搞笑麼時間:2020-09-29 10:41   來源:中國小康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央視主播的前後鼻音訓練法太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