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在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上海重要講話精神的指引下,上海全力推動中央各項決策部署落地落實,圍繞實施三大新的戰略任務和承辦進口博覽會、強化「四大功能」、加快「五個中心」建設開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城市能級與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
作為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能源引擎」,國網上海市電力公司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國家電網的正確領導下,將中央交給上海的改革發展新任務視為電網和企業發展的重要機遇,主動引領能源和技術革命新趨勢,積極推動「三型兩網」建設融入上海「三大任務、一大平臺」國家戰略。一年多來,國網上海電力加快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和堅強智能電網,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現代化城市配電網和能源網際網路生態圈,為上海城市發展提供安全高效、清潔低碳的能源供應,並在服務保障第二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助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等方面做出了責任央企的表率貢獻。
泛在物聯開啟城市電網能級「加速器」
2019年,泛在電力物聯網甫一「出道」,就在上海落地生根。7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董事長寇偉與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會談時表示,國家電網將加快推進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打造能源配置樞紐平臺,為上海城市發展提供高質量的電力供應和服務保障,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
在這一表態的指引下,國網上海電力順應能源革命和數字革命耦合疊加的新趨勢,搶抓新一輪能源技術革命、信息通訊技術革命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契機,通過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推動上海城市電網自身能力、能率和能效不斷提高,在區域能源產業中的影響力、輻射力、集聚力不斷增強,助力、參與和引領城市變革的能級不斷躍升。
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實驗室為電網設備提供「全科醫院式」的「體檢」
從國內首份城市能源網際網路白皮書發布,到國內首個泛在電力物聯網智能感知實驗室成立,首個泛在電力物聯網5G通信實驗室成立,首個配電物聯網雲化主站投運,再到浦東張江泛在電力物聯網先導區基本建成……一年來,國網上海電力積極試點應用移動互聯、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和先進通信技術,推動電力系統各個環節萬物互聯、人機互動,以先行先試的姿態在泛在電力物聯網領域率先發力。
而隨著「大雲物移智」等先進技術手段的深化應用,上海電網在網絡安全、信息系統及基礎設施等方面的業務根基日益強固。狀態全面感知、信息高效處理、應用便捷靈活,同時兼具規模和效益優勢的泛在電力物聯網已經在上海雛形初現,與堅強智能電網「兩網融合」迭代完善的圖景也正徐徐展開。
在浦東,覆蓋張江科學城95平方公裡全域的智慧城市能源雲平臺和綜合能源服務互動平臺已逐步投運,共計接入719家高壓用戶,先後推出各類分析報告近50份;而在青浦,西虹橋商務區智慧供電網絡日臻成熟,9個泛在電力物聯網管理應用已投入實戰。
同時,國網上海電力充分利用平臺型、共享型企業的優勢,加速各類主體、各種行業在數據融合、市場開放、技術開發、人才培養、業態培育等方面的共建共治,促進社會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創新資源優化配置,推動泛在電力物聯網走向市場。
2019年,國網上海電力與廣視通籤約,收穫了邊緣計算數據站的首張訂單;與上海文廣集團合作建立雲視頻播控平臺,提供「網+雲+視頻」等特色業務;定位於服務市北高新園區和電競產業中心,220千伏萬榮站邊緣計算數據站的建設也已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城市虛擬電廠等一批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成果精彩亮相2019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隨著IDC機櫃租賃、雲計算、雲邊協同一體化解決方案等服務模式的成熟,以及對增值服務、商業模式的探索逐漸深入,未來國網上海電力將更多地加強與網際網路等新興產業的合作共贏,加速跨主體、跨行業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創新資源優化配置,進一步放大泛在電力物聯網作為「能源生態圈」,在促進社會產業協同、產業融合方面的示範效應和溢出效應。
「世界會客廳」級保電助添「安全增量」
巡檢機器人全面覆蓋進博會區域變電站,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推動進博保電「智慧升級」
2019年11月11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順利落下帷幕,國網上海電力進博會供電保障工作畫上圓滿句號。本屆進博會期間,國網上海電力依託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推動電力保障工作從「以設備為中心」向「以數據為中心」轉變,並繼首屆進博會後再次成功實現「六零三確保」保電目標。
經過近年來在基礎設施和技術應用領域的不懈探索,進博會供電保障工作不斷向「智慧運營」升級:泛在電力物聯網感知層建設從電網側進一步延伸至客戶內部,信息數據採集全面覆蓋各類設備終端,進博會保電工作「全景看、全息判、全程控」特徵更加凸顯。
同時,國網上海電力還在總結首屆進博會成果保電經驗的基礎上,對原有工作模式進行革新和優化,從組織體系、指揮體系、應急體系、技術體系、業務體系五個層面進一步規範保障工作,形成了基於泛在電力物聯網技術的「世界會客廳保電標準」。
通過實施這一全新的保電標準,國網上海電力積極推動保電技術裝備向「智能交互,高效監測」提升,保電工作模式向「智慧看護,主動幹預」轉變。在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國網上海電力成功實現保電對象增加近40%的前提下,主要場館保電路徑巡檢人員減少50%,在實戰中真正做到「靠技術不靠人力、靠管理不靠投入」。
第二屆進博會期間,國網上海電力線路運維人員在重要輸電通道開展24小時值守保電
「世界會客廳級」的高可靠性供電服務不僅應用於進博會等重大保電場景,也日益成為上海電網的常態水準。2019年,國網上海電力進一步推動電網設備、管理、運維水平全面提升,上海電網整體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11%,位居全國之首,比肩東京、新加坡等國際一流城市電網。
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與堅強智能電網「兩網融合」進程加速,上海電網運行狀態的全面感知能力、故障風險的智能處理能力、不停電作業的綜合應用能力、配網搶修的精準實控能力都得到了大幅提升,電網作為城市「能源盾牌」的強大功用愈加彰顯。憑藉這張智慧與堅韌並存的「能源盾牌」,國網上海電力在2019年成功打贏進博會保電、國慶70周年活動保電、迎峰度夏、抗擊颱風「利奇馬」等多場戰役,以靈活、智慧、高可靠性的供電,切實保障城市安全有序運行,為上海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越來越多的安全增量。
電力一體化促動長三角「共融互通」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9年電力行動計劃》發布,標誌著長三角地區電力一體化進程正式啟動
2019年7月3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在滬籤署協議,共同推進「三型兩網」建設助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此之前,國網上海電力於5月底牽頭髮布《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9年電力行動計劃》,正式開啟長三角地區電力一體化進程。
國網上海電力全面響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堅持對標國際最好水平,充分發揮樞紐型電網在資源調劑和配置方面的優勢,積極樹立區域能源供給和服務一體化的示範標杆。2019年,在以青浦、吳江、嘉善為主體的示範區內,協調蘇、浙電網開展互助聯動,加快推進區域間電力資源整合,圍繞優化長三角電網架構,提升供電質量、精益運維和互動服務水平,開展了富有創新性的探索和改革。
國網上海電力在青浦、吳江邊界開展10千伏配電網聯絡線工程建設
5月初,長三角地區首例跨省用電增容申請業務在青浦受理完成;下旬,青浦供電在長三角地區首次實現電費增值稅發票跨省換取。長三角地區電力服務率先跨入「一網通辦」時代,區域營商環境聯建邁出重要步伐。9月中旬,青浦-嘉善、青浦-吳江10千伏互聯工程先後投運,滬蘇浙邊界電力「斷頭路」終獲打通,一張末端有機聯通、負荷轉供靈活、網架結構堅強的一體化配電網初見端倪。
未來,根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2019年電力行動計劃》,滬蘇浙三省市電力公司將積極推動電網信息數據、資源共享,推進電網規劃研究、協同電網建設,大力開展三地電網「互濟互保、互聯互通、互供互備」工程,持續提升長三角能源資源配置能力和電力安全保障水平;並將通過全面整合服務資源、系統再造服務流程、建設統一服務平臺,重點推動供電服務「跨省一網通辦」,助力長三角地區整體「獲得電力」水平提升。
「獲得電力」跑出擴大開放「上海速度」
2019年8月20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揭牌。作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引擎,臨港新片區要打造最具競爭力的自貿區、最能創新突破的改革開放試驗田、最自由的開放性經濟體系,離不開一流營商環境的支撐,而高效、便捷的「獲得電力」無疑是其中最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
為此,國網上海電力以全速衝刺的狀態和超前服務、創新服務、盡心服務的姿態,全力對接臨港發展需求,用「國網速度」助力「臨港速度」,以「國網服務」詮釋「臨港服務」,為新片區的蓬勃事業源源不斷地注入強勁動能。
專屬客戶經理為特斯拉電力配套提供超前服務,推動項目高效率、高質量實施
就在臨港新片區掛牌成立後不到兩個月,備受矚目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迎來重要建設裡程。10月17日,特斯拉220千伏電力配套首條線路正式送電,為超級工廠正式投產開足馬力。該電力配套項目從正式申請到完成送電僅用時168個工作日,創下了上海同等規模供電配套項目的最快接電速度,較同等規模客戶的平均接電用時縮短約50%,比以往同類項目最快接電紀錄提速約30%。
「特斯拉速度」是對「臨港速度」的絕佳體現,也是對上海「獲得電力」改革成效的最好展示。無論是深入對接政府「一網通辦」平臺實現「臨港事臨港辦」,或是面向特殊用能客戶開展「雙走訪」、「雙對接」,還是為重大項目配備「專屬電力管家」,國網上海電力始終錨定最高開放水平,為新片區提供極致高效、貼心的能源接入服務。
如今,臨港新片區的電力接入速度每天都在刷新:110千伏馬廠變電站僅用時70餘天順利投運,為新片區能源供給再添新保障;上海科技館天文館5000千伏安正式用電項目用時67天完成送電。隨著7個重大產業項目相繼籤約,東電電子、昕原半導體等知名外資項目紛至沓來,國網上海電力在臨港這片熱土上未來可期,更有可為。
上海的「獲得電力」改革及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工作,不僅在特斯拉和臨港取得了成功,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可。據世界銀行組織最新發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由上一年的第46位提升至31位。其中,以上海為主要樣本的「獲得電力」指標再次取得突破,排名穩步升至全球第12位,上海地區優化電力營商環境的改革經驗更是獲得世行報告「點讚」。
高效、便捷的定製化電力服務讓科創企業享受到更多「獲得感」
2019年,國網上海電力聚焦客戶「關注點、感知點、疼痛點」,深入踐行「五降、五減」改革舉措,打造FREE 2.0辦電新模式,推動辦電環節壓減,低壓小微企業平均接電時間不超過5天;固化辦電「零投資」、「零保證金」制度,全年惠及1.49萬家小微企業,節約客戶投資 3.4億元。
在此基礎上,國網上海電力今年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拓展上海電力「FREE」辦電服務品牌新內涵,推出「五新、五優」改革新舉措,將重點拓展小微企業典型經驗至10千伏客戶,持續壓縮客戶接電環節、時長,進一步壓減客戶辦電成本,提升客戶綜合能效,推動「獲得電力」指標再上新臺階,助力上海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世界一流營商環境。
「能源針」精繡城市現代化治理「上海樣板」
電力架空線入地工程還道路「明亮天空」,進一步推動城市品貌升級
上海市委十一屆八次全會明確,要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上海城市治理的科學指導,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以智能化縱深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國網上海電力通過建設堅強智能電網和泛在電力物聯網,不斷提升電網運行能率、能效,以「能源繡花針」般的精細、精準和精益,助力上海城市變革與治理模式升級。
2019年國慶期間,國網上海電力緊急動員迎戰颱風「米娜」
聚焦城網升級改造,國網上海電力2019年內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電力架空線入地及合杆工程共計100公裡,推動城市道路環境更整潔、空間視覺更靚麗;結合架空線入地改造,在城市中心區域探索建設31座10千伏開關站,並配置雙側電源供電及自愈功能,形成8組「鑽石型」配電網。通過對「鑽石型」配電網精準投資、精細設計,秉持以合理的經濟代價獲取電網高可靠性,向有限的城市空間要效益的理念,國網上海電力正在加快形成具有首創效應的電網升級改造模式,為超大城市電網的可持續發展樹立「上海樣板」。
國網上海電力全面推廣「網上國網」應用,高效對接政府「一網通辦」平臺
聚焦智慧城市建設,國網上海電力充分對接政府「一網統管」要求,大力探索能源智慧管理平臺建設。基於大數據及物聯網思維,國網上海電力打造了集能源監控、分析、管理、服務、交易、應用為一體「智慧城市能源雲平臺」,推動能源數據在政府、企業和能源行業間的共享共用,推進「能源大腦」與「城市大腦」的深度融合,以數據驅動城市智慧管理的變革和轉型升級。
國慶70周年活動前夕,保電團隊人員在重要活動現場認真核對資料
聚焦城市能效管理,國網上海電力在國內首次開展泛在電力物聯網場景下的虛擬電廠全域綜合響應,期間不同類型的用能單位共同參與,通過對自身能源的合理分配,一夜之間變身806座「虛擬電廠」。這項成功的創舉不僅為解決上海日益突出的峰谷差矛盾提供了切實可行的方案,也為今後精準對接各類能源供需,實現城市能效精細化管理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聚焦城市綠色發展,國網上海電力堅持以園區、工商業大用戶及公共建築為切入口,積極開展以電為核心、多能互補的「1+N」綜合能源服務業務。2019年內,國網上海電力攜手臨港新片區、南虹橋商務核心區、市北高新開發區等重點用能客戶,共計籤訂43份綜合能源戰略合作協議。閔行工業區智慧能源項目、漕河涇科技綠洲冰蓄冷項目、巴士集團大型電動公交充電站等一批綜合能源重點項目正在加快推進。未來,國網上海電力將以城市能源網際網路為平臺,進一步挖掘「綠色GDP」潛能,不斷提升上海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環境競爭力和生態引領力。
(責編:嚴遠、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