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卉)訊,12月21日稍晚,上海機場(600009.SH)發布公告以自有資金出資2億元與相關意向合作方發起設立首期產業基金,並作為首期產業基金的LP。該基金規模約10億人民幣,首期產業基金將主要投資於以「四型機場」為核心的賦能產業領域的成長期企業和成熟期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公告中提到該基金的成立有利於抓住市場機遇期,搭建自貿區新片區發展平臺:根據規劃,浦東機場南側區域將定位打造世界級航空城的核心區域,形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航運資源配置平臺,國家級臨空產業集聚示範區。
上海機場一內部人士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浦東機場南側區域的世界級航空城應該是指祝橋,這一塊規劃已經出來很久了,公司會選擇這塊投資並不意外。」
上述人士口中的規劃指的是上海計劃基本建成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四大中心,形成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功能區框架,在產業布局上推動祝橋川沙區域的航空城建設。
對於「四型機場」,上述內部人士表示,這指的是「平安機場、綠色機場、智慧機場、人文機場」,2020年是「四型機場」的頂層設計階段,接下來的十年則是「四型機場」的全面推進階段,其中智慧機場的建設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一券商行業分析師則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航空公司成立產業基金投資相關領域不是個例,基本都有政府支持,符合國家戰略。該產業基金的成立必然會推動產業鏈相關企業發展,支持上海航運中心的建設。
另外,關於浦東機場南側的投資機會,他提到,航空城的建設此前早有規劃,最近也有新的進展。
據了解,今年八月底,上海申鐵就兩港快線(祝橋東站-浦東機場-臨港新片區)開始招標活動。兩港快線工程總投資擬約174億元,其中建安費約91億元。規劃到2025年,基本形成 「1+2+2+2」運輸體系建設,即:1條軌道(兩港快線),2個樞紐(浦東樞紐、臨港樞紐),2條鐵路(滬通鐵路二期、浦東鐵路複線及電氣化改造),2條高快速路(S3、兩港快速路)在臨港新片區範圍內,實現1小時通達重要對外交通樞紐,大大增強與上海市區以及長三角區域的聯繫。
公司在公告中提到,智慧機場是推進「四型機場」建設的關鍵支撐和實施路徑。相關投資將有望提升公司在網絡安全、自助服務、商業智能、移動應用等方面的運行水平和競爭優勢。
截至目前,首期產業基金尚未成立,除上海機場及投資公司外,其他社會投資主體均為意向投資人,尚未籤訂合夥協議。首期產業基金的存續期限暫定為 7 年,其中3年投資期,3年退出期,根據投資情況需求,退出期可延長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