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玉林福綿機場通航,玉林人翹首以盼的「航空夢」從此成為現實。從2016年11月正式開工建設至今,這座年輕的航空港在荒山野嶺中拔地而起,為玉林發展開闢出一條騰飛的「天路」。
「落一子、活全局。」修建兩三公裡的跑道,就能將一個地區與世界連接在一起。如今,越來越多的機場(包括改擴建、遷建)正在廣袤的華夏大地上投入緊張的建設之中,不僅為旅客的出行提供著更多的便利,也為我國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跨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正因此,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來自各地的代表委員們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機場。他們知道,機場不僅是對外交流的空中橋梁,更是招商引資的靚麗名片。地方有了機場,老百姓的幸福感、滿意度都會提升;城市有了機場,就可以帶動區域社會經濟的綜合性發展。
作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國際航空樞紐,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很早就認識到機場建設的重要性。自建成投運以來,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增長迅速,「十二五」以來年均增長14.6%,2019年達到2077.9萬人次,按照規劃到2025年將達到4200萬人次,到2035年將達到8000萬人次。
快速增長的航空需求也讓哈爾濱基礎設施建設頂到了「天花板」。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李亞蘭建議,加快哈爾濱機場東二跑道項目可研審批進度。他表示:「當前航站樓面積接近飽和,空域資源緊張,運行保障壓力不斷增加。受機場現有設施條件制約,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已從2018年同比增長8.7%下降到2019年的1.7%,難以滿足航空樞紐發展需求。加快建設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充分發揮哈爾濱機場的區位優勢,打造面向東北亞和歐美的門戶樞紐機場,已經成為當務之急。」
針對這一建議,民航局及時回應。民航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民航局高度重視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建設,將哈爾濱機場改擴建工程列入《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並與黑龍江人民政府共同印發《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2019年11月,民航局向國家發展改革委出具了哈爾濱機場二期擴建工程立項報告行業意見。今年9月,哈爾濱太平國際機場二期擴建項目建議書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按照批覆,本期工程按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30萬噸目標設計。機場工程將在現有跑道東側760米處建設1條長3600米、寬45米的東二跑道及相應的滑行道系統;新建90個機位的站坪、2萬平方米的貨運站,配套建設助航燈光、消防救援、供電、供水等設施;飛行區等級指標為4E,項目投資估算為90.5億元。空管工程將建設1座塔臺和4500平方米的裙房,擴容21席位主用自動化系統,更新41席位備用自動化系統,新建和更新70信道甚高頻通信系統等。供油工程將新建第二航空加油站、飛行區汽車加油站,擴建現有航站區汽車加油站,鋪設加油管線和輸油管道。
哈爾濱機場只是眾多機場建設的一個縮影。在四川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西一跑道助航燈新近首次亮燈,機場建設如火如荼;在山東青島,步履不停的城市發展繪就了膠東新機場的藍圖,空管自動化系統順利完成校飛,轉場準備進入新階段……如今的中國,機場數量越來越多,機場規模越來越大:1978年,我國僅有78個民用運輸機場(不含港澳臺地區),經過40多年發展,截至2019年底,我國共有運輸機場238個,預計到2035年我國運輸機場將達到450個。
展望未來,機場——這個國家發展新的動力源,必將在推動國內大循環中貢獻更多力量,為經濟騰飛、社會發展帶來新活力。(《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張豐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