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丨18世紀超300萬名黑奴被英國奴隸販子販賣到美洲 英國對...

2020-12-18 新民晚報

事情正在起變化,一個小小的火星自美國起燃,在世界各地引起了爆炸般的連鎖反應。爆炸過程中,它以精準的速度回到歷史事件的原點——英國,點燃了埋藏在這裡長達3個世紀的引信。作為跨大西洋販奴貿易的主要發起者,英國應該為美國當今的種族歧視和不平等負起一定的歷史責任。

本周日(6月7日),在英國議會廣場上,兩座相距不遠的偉人雕像遭遇了不同的對待,一座是南非第一任非裔總統、舉半生之力廢除南非種族隔離制、曾經被英國情報部門標記為恐怖分子頭目的納爾遜·曼德拉,反種族歧視抗議者在他的手上放置了一個紙板做的標語,上面寫著:黑人的命也是命。

在這座雕塑前方50米處,離英國議會大廈更近的地方,英國的戰時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塑像則遭遇到羞辱。抗議者在基座上寫著「種族主義者」,還有人冒險爬到雕塑上,手舉同樣的抗議標語,讓參加過許多殖民地戰爭的邱吉爾看著眼前的景象:在限制令尚未完全解除的情況下,數千名抗議者完全顧不上保持安全距離,在他的眼皮底下,抗議非裔居民在美國以及英國遭受的系統性和歷史性的壓迫。

有人為邱吉爾雕像遭到破壞感到氣憤,英國的主流媒體在報導時暫時不敢置評。

而同一天,最具標誌性的事件發生在布裡斯託。

在英格蘭西南部的布裡斯託,當地數千名抗議者以更激進、更反叛的姿態,扳倒了在這個城市佔據中心位置的的歷史偶像愛德華·柯爾斯頓的雕像。

愛德華·柯爾斯頓生於1636年,死於1721年,他對故鄉布裡斯託貢獻巨大。布裡斯託歷史上以奴隸貿易為名,而奴隸貿易的直接經手者就是這位柯爾斯頓。

在世時,他被稱為布裡斯託市的大恩人,他將自己當時的巨額財富1萬英鎊(這在17世紀和18世紀是一筆巨款)捐給出生地,建起學校、 醫院 、慈善機構等。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柯爾斯頓的名字遍布布裡斯託,這裡有柯爾斯頓、柯爾斯頓大廳、柯爾斯頓大道,柯爾斯頓學校、柯爾斯頓小學等。

在市中心廣場上,柯爾斯頓雕像舉手託腮,低頭沉思。這座雕像立於1898年,立於此地已超過百年時間。如今在距離他離世近300年的時候,布裡斯託人不再以他為榮了,他用奴隸貿易賺來的錢,曾經給這個城市鍍了金。如今,所有閃光之處都已經變成恥辱,近年,一些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學校和機構悄悄改名,藝術家拒絕到他的基金會贊助的音樂廳演出。

6月7日,決裂的一刻到來了,當天,在布裡斯託市中心,數百名反種族抗議者圍在雕像四周,有人跳上雕像,用繩索把它捆綁固定住,隨後在地面上合力拉倒銅像。

雕像倒地後,人們在他臉上塗上紅色的油漆,有的人還跪在雕像的脖子上,最後人們把面目全非的雕像拖拽到港口一側,合力把它扔到了水裡。

過程中,沒有傷害到任何人,但是布裡斯託的精神偶像從此被正式拋棄。

之前,人們只在伊拉克、利比亞、烏克蘭等陷入戰亂的國家見過這種景象。被視為精神偶像的雕像坍塌,往往預示著變革。在布裡斯託市,這也確實是一場變革。

在柯爾斯頓雕像倒地的那一刻,奴隸販子這個稱號,超過了他之前慈善家、商人、議員等所有美譽,成為一個新的歷史封印。

中國人對於大英帝國的東印度公司和鴉片貿易非常熟悉,而在東印度公司大搞鴉片貿易之前,英國還有一個皇家非洲公司,它最賺錢的買賣是販賣黑奴。這家公司的總督包括後來的英國國王,出資人既有王室,也有當時的名流和大商人。

從1700年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的奴隸販子一共從非洲販賣了超300萬名黑奴,其中絕大多數販往北美殖民地,成為今天美國種族衝突的源頭。這一規模,約佔當時歐洲多國販奴貿易總數的四分之一。

△販賣奴隸的廣告:新到39名男性黑奴、15名少年黑奴、24名女性黑奴、16名女童黑奴,以上奴隸均來自獅子山。

柯爾斯頓作為當時皇家非洲公司的最高行政副總裁,在12年的時間裡,直接經手販賣的黑奴人數累計超8.4萬人,其中約1.9萬人在去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的路上喪生。他所經手販賣的黑奴總數,接近英國全部黑奴貿易總量的2.6%。沒有人知道他到底從中賺了多少錢。

在報導這一歷史性事件時,英國時政評論員喬治·蓋洛威在直播節目中發起民意投票,53%的直播觀眾支持推倒雕像。

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在事件發生後,出面表示,警方會把破壞雕像的行為作為犯罪案件來調查,但是布裡斯託大學的歷史學家認為,這個雕像早該被清除掉。在過去的20年裡,布裡斯託的市民一直沒有中斷有關這個話題的討論。可以說,雕像的坍塌不是突然發生的。

在英國,販奴貿易留下的黑點幾乎遍布每一個城市,一名英國非裔學者曾經發表學術論文指出,英國許多著名大學,在其早期發展中,接受了大量來自黑奴貿易的慈善捐款,靠販奴起家,成為英國教育和學術界的一個抹不去的汙點。

英國一些城市近日將某些與販奴貿易有聯繫的街道改名,在蘇格蘭的格拉斯哥,當地一條街道去掉了18世紀一個菸草大王的名字,用幾年前一名死於警察暴力執法的非裔居民的名字命名。

△近日,蘇格蘭格拉斯哥多個街道改名,抹掉與販奴貿易有關的街道名稱。

英國在19世紀初宣布奴隸貿易非法,但是在北美殖民地以及其他殖民地遺留的奴隸問題並沒有立即消失。

在英國的歷史教科書中,有關販奴貿易的章節也大量描繪非洲當地部落土著參與奴隸貿易的次要因素,有意淡化大英帝國作為跨大西洋販奴貿易組織者的主要罪責。

在19世紀初奴隸貿易漸漸終止後,大英帝國的生財之道很快轉為針對亞洲中國、印度等地的鴉片貿易,這是另一段可怕的歷史。

所以,通過以上,我們就可以理解,近日在倫敦、布裡斯託、蘇格蘭等地發生的連續抗議活動,為什麼引起了如此廣泛的反響,為什麼英國人,不僅僅是英國非裔居民,他們開始慢慢了解到祖先在販奴貿易中的角色和造成的危害。

不管歷史已經向前走過多少世紀,人們仍需要一個正式道歉的時刻、一個懺悔的時刻、一個和罪惡歷史告別的時刻。而正在發生的反種族歧視抗議恰好提供了這樣一個機遇。

英國人總喜歡說,自己對某地負有一些歷史責任,其實其真正的歷史責任,應該是面對歷史上超百年的販奴貿易和鴉片貿易,負起真正的懺悔者的責任。(總臺記者 鄭言)

相關焦點

  • 18世紀超300萬名黑奴被英國奴隸販子販賣到美洲 英國對美國當今的...
    在世時,他被稱為布裡斯託市的大恩人,他將自己當時的巨額財富1萬英鎊(這在17世紀和18世紀是一筆巨款)捐給出生地,建起學校、 醫院 、慈善機構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柯爾斯頓的名字遍布布裡斯託,這裡有柯爾斯頓、柯爾斯頓大廳、柯爾斯頓大道,柯爾斯頓學校、柯爾斯頓小學等。在市中心廣場上,柯爾斯頓雕像舉手託腮,低頭沉思。
  • 美國種族問題簡史2:黑奴血淚
    儘管這場起義最後失敗,但也沉重打擊了阿巴斯王朝的統治,也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慘絕人寰的黑奴販賣,使得阿巴斯王朝從非洲輸入黑奴的數量明顯減少,黑奴貿易也漸趨消亡。隨著15世紀新航路的開闢,歐洲殖民者在美洲佔領了大面積土地,美洲當地的印第安人難以馴服,使得殖民地勞動力面臨極大的需求缺口。於是,歐洲殖民者把非洲的黑人販賣到美洲充當奴隸,長達4個世紀的黑奴貿易再度活躍起來。
  • 西方種族主義 大西洋黑奴貿易史影響深遠
    示威浪潮影響歐洲國家,英國更有人推倒了有蓄奴歷史的名人紀念雕像。蓄奴歷史其實是什麼?為何促成今日的種族主義?蓄奴沿自奴隸制時代,也是歐美歷史的一個重要部分。儘管奴隸早在古埃及時已存在,但歐美今天反對種族歧視的根源,是指非洲黑奴,大西洋奴隸貿易的時代。大西洋奴隸貿易在16世紀開始,至19世紀結束。
  • 為什麼說萬惡的非洲黑奴貿易其實就是黑人在賣黑人?
    葡萄牙殖民者是入侵非洲的先鋒,也是近代販賣黑人的開山鼻祖。獵捕和販賣黑人為奴始於15世紀40年代。從此開啟了黑奴貿易,大量的非洲黑人被販賣到歐洲、美洲等地。罪惡的黑奴貿易是近代人類史上最可恥、最卑劣、最骯髒的勾當。
  • 俄媒:光推倒雕像價值不大,因為創造奴隸制的英國王室後人還在
    但製造種族歧視的主謀、黑奴貿易的始作俑者,真的是他們嗎?「今日俄羅斯」(RT)23日的評論文章指出,發明及剝削奴隸制的那個(家)人至今依然健在,即英國國家元首(王室)。截圖:「今日俄羅斯」文章作者是帕布羅·維萬科(Pablo Vivanco),現居多倫多,是一名記者、自由作家。
  • 英國示威者推倒奴隸販子雕像 聲援美國抗議示威活動
    【文/觀察者網 劉程輝】由美國黑人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引發的抗議,正在全球多地蔓延,繼此前美國數座南方邦聯軍雕像被民眾以「反歧視」之名推倒後,英國示威群眾也瞄上了本國雕像。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7日報導,在英國西南部城市布里斯托,反種族主義抗議者推倒了一座17世紀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Edward Colston)的雕像,並將其扔入水中。
  • 西班牙人表示:美洲土著太可憐了,我們還是奴役非洲黑人吧
    越來越多的人親眼看到,黑人奴隸比印第安人生命力更頑強。傳教士卡薩斯,正是因為如從,才提出了奴役黑人拯救印第安人的計劃。1510年,西班牙國王聽從卡薩斯的建議,下令將50名黑人奴隸運到伊斯帕尼奧拉島的金礦工作。從此開始,歐洲人開始系統性的把黑人奴隸運往新大陸。
  • 15~16世紀黑人的販賣和殖民活動的興起帶來了哪些影響?
    引言自15世紀到16世紀最為突出的現象就是黑奴貿易的發展。雖然官方明令禁止,這種貿易在北美卻一直持續到1865年左右,在南美持續時間甚至還要長些。而在沿著紅海至東方的通道地區則一直持續到20世紀。黑奴販賣並不是歐洲的一個可惡的發明。
  • 西方世界的文明與罪惡,被英國示威者們推倒的雕像到底什麼來頭?
    愛德華·科爾斯頓他既是英國偉大的慈善家,也是黑人恨之入骨的奴隸販子。世紀初葉 英國最大黑人奴隸貿易公司 亦包括在非洲西海岸開展黃金白銀以及象牙等交易 據不完全統計該公司在近兩百多年的時間之內,運送販賣的黑人奴隸數量高達近數百萬人)的董事會成員。
  • 美國4000萬多黑人,他們是如何來到美國的?
    而與此同時,西葡殖民者卻發現黑人非常適應美洲的炎熱氣候,並且黑人力氣較大,可以從事更加繁重的體力勞動。於是西葡殖民者便跑到西非抓捕黑人充當奴隸,將其販賣到美洲的農場。此後隨著英法等國的崛起,黑奴貿易不再有西葡兩家把持,而是進入「百家爭鳴」的時代。
  • 英國下午茶文化是怎樣風靡全歐洲的?
    18世紀初的某段時間,倫敦茶價,每磅茶值到四英鎊,折合人民幣約8千。到18世紀中期,茶價還是很高。當時茶葉稀少罕見,英國人並不是人人都懂得喝。《吃茶去》中就記述英國人」吃茶「是吃茶葉渣子,還拌些黃油和鹽,敷在麵包上吃。
  • 英國抗議者推倒奴隸販子雕像、點燃國旗!全球...
    數百名媒體記者遭警方襲擊,有人中彈致失明「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抗議活動爆發後,在明尼阿波利斯、路易斯維爾等多個城市,越來越多的記者在現場報導中被警察攻擊或逮捕。英國《衛報》的一項分析發現,在美國報導弗洛伊德抗議活動的媒體記者中,有148人被捕或受到攻擊。
  • 朗姆酒、火槍、肥皂、水桶、帽子,都可以運到非洲換黑奴
    從16世紀開始的「三角貿易」,讓眾多的歐洲奴隸販子賺了大錢。但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一個奴隸販子在離開歐洲時,要準備什麼貨物呢? 奴隸販子從歐洲出發,一路向南來到非洲,購買了整整一船奴隸之後,就馬不停蹄的前往美洲殖民地。在這裡賣掉奴隸之後,再裝滿當地種植園的菸草、棉花、糖等商品,回到歐洲高價售出。 從歐洲到非洲,從非洲到美洲,再從美洲回到歐洲,形成了一個「三角形」。這其中的始發站,就是歐洲。 要想成為一個奴隸販子,首先需要有一艘船。
  • 無恥到極限!英國首相教育民眾:別因為買賣奴隸和殖民感到恥辱
    不列顛尼亞》這兩首歌評價稱:所有英國人都不應該對英國的(殖民、販賣奴隸)歷史感覺羞恥退縮,必須停止這種指責自己的行為! 據悉,該爭議事件是因為這兩首歌歌詞裡面夾雜了很多殖民主義和頌揚奴隸貿易的內容。還驕傲的稱讚了英國"日不落帝國"時期取得的成就。這幾首歌被國民和世界上很多受害國抵制,最後主辦方準備妥協,承諾兩首歌只放音樂,不再唱歌詞。
  • 靠販賣奴隸崛起的非洲國家,最強軍隊是女兵,長得醜要被處死
    文|書生臭名昭著的黑奴貿易雖然給非洲帶來了無法估量的損失,但一些非洲國家也靠販賣奴隸一步步強盛起來,甚至在歐洲國家宣布禁止奴隸貿易後,這些非洲國家也最先反對,比如說達荷美王國。達荷美王國是埃維族人在13世紀初,約800年前建立的一個封建王國,前身是阿拉達王國,位於非洲西部(今貝寧南部以及奈及利亞部分地區),靠近幾內亞灣,17世紀中期改名為「達荷美」,是當時非洲西部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 黑奴災難的倖存者,被抓時只有兩歲,獨自漂泊到1940年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從歐洲人的腳踏上非洲大陸開始,黑人的磨難徹底到來了。01黑奴市場的形成在15世紀初期,西班牙和葡萄牙最先出現黑人買賣,那時,他們家中如有親屬被抓,但是自己又沒有足夠的錢財能夠將他們贖出,於是就想出了用家中的黑人去交換
  • 黑人奴隸最痛恨的發明,比鞭子、鎖鏈、烙鐵恐怖多了
    達爾文感慨說:「我並不懷疑,在這樣的農場上,黑奴們過著快樂滿足的生活……」其實,黑人奴隸最早在美洲種植園生產的,都是一些「藥物食品」,比如糖、菸草、咖啡和巧克力,這些東西作為日常消費品,就算價格降低,也不會產生龐大的消耗量。北美殖民地的種植園,最早也是以甘蔗和菸草為主,黑人奴隸的生活還不至於太悲慘。1793年,一臺新機器的發明,才真正讓黑人奴隸墜入地獄。
  • 大航海時代的巔峰之戰,特拉法爾加背後的英國海權
    然而費解的是,從始至終,拿破崙擴張的腳步就僅僅停留在了歐洲大陸上,並沒有蔓延到英國。為什麼拿破崙到死都沒有進攻英國本土呢?這就要說到法國西班牙聯合艦隊和英國皇家海軍的一場大海戰了,而這場海戰也是風帆戰艦時代規模最大,也是最為精彩的一場海戰。
  • 美國南北戰爭將軍和英國「人口販子」雕像接連被示威者扯...
    剛剛,CNN、BBC等多家網站頭條都在刊登同一個消息——一在英國布裡斯託7日反種族主義示威中,示威者推倒了17世紀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雕像。此前一天,美國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市一座美國內戰時期南方邦聯將軍的雕像也被示威者拉倒,還有人在被拉倒的雕像上小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