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最後兩周,在線教育行業以再迎融資高潮結束了如野馬般狂奔的一年。猿輔導第十輪3億美元、作業幫E+輪超16億美元、跟誰學定增8.7億美元、好未來達成私人配售協議33億美元……
這一年,行業火爆到令人難以想像——無論融資還是燒錢。在暑期和寒假兩個旺季,頭部機構的營銷投放總額各達到上百億元。但在看似瘋狂的獲客大戰背後,四大巨頭身位初定,長期競爭態勢已顯。拼引流、拼營銷的同時,中後臺成為各家關注的重中之重。
2020年12月28日,跟誰學舉辦高途課堂品牌升級發布會,正式將旗下主打K12的高途課堂推到了鎂光燈下。在過去幾年裡,佔跟誰學營收近七成的高途,儘管發展迅猛,卻顯得過於低調,乃至連做空機構在對跟誰學的做空報告中都忽略了它。此番品牌升級,顯然意味著跟誰學在堅持在線直播大班課的同時,進一步明確將未來的重點放到了K12。
事實上,這也是在線教育巨頭共同的選擇。
高途勝算幾何?
跟誰學創始人兼CEO 陳向東
聚焦名師,建立「護城河」
高途課堂是跟誰學於4年前探索B2C方向的碩果。
在此之前,這家由新東方前執行總裁陳向東所創立的明星創業公司,立志於做一個連結老師和學生的教育O2O平臺,經過兩三年的磨礪,模式始終未跑通。
但團隊在此過程中發現,通過在線的方式,一個名師的放大作用可以超越想像。在線下,一位名師每次授課人數最多不過一個禮堂,而通過技術的支持,在線上,則可大大打破這一邊界。
也因此,高途課堂於起步伊始,即確立了在線直播大班課模式,且主打「名師」。意在通過在線直播大班課,將名師服務的學生數量放大十倍百倍。
彼時,在線直播大班課模式在業內已有先例,但「名師」卻是高途響噹噹的標籤。「名師出高徒」、高徒有前途,正因此,「高途」二字從100多個備選名稱中脫穎而出。
「但凡做任何一個行業,想要事半功倍,方法只有一個,就是必須抓住這個行業的本質。」高途課堂總經理助理、高途課堂總監周斌在回顧當時團隊的思考時說。教育行業的本質,顯然是給學生提供超越期待的課堂體驗,而其中的載體正是老師。
和其他在線教育機構相比,高途自帶優勢——跟誰學的O2O平臺儘管最終並未成功,卻留下了豐厚的資產——多達60餘萬人、遍布全國的優秀教師人才庫,給高途課堂提供了充足的名師遴選空間,第一批不到百人的名師隊伍就從此中篩選而得,真正的萬裡挑一。
隨著後續發展,通過研究比較,高途還確立了自己在名師選擇上的方法論。
簡言之,高途的名師來源大致有三種:典型的頭部教育機構裡的Top級老師首當其衝地構成先期主體,也是類型之一;而當2018年高途的高中學段課程開始崛起時,大家又迅速有了新思路。要知道,在高中學段,除了好的機構老師,還有大量的好老師集中在全國著名的中學,諸如人大附中、衡水中學、黃岡中學。這些身居名校、在教學上經過千錘百鍊的骨幹,構成了高途名師中的第二種類型。
第三類高手則藏於民間。他們在教學方法上自成一派,各懷絕招。高途課堂的曾曦老師可為其中一例。曾老師海軍出身,原本的主業是研究潛艇。後來機緣巧合進入教育行業,開始主攻作文教學研究,自創8大篇法,52個觀察新視角,教學效果立竿見影,廣受好評。類似奇人在高途也構成不可小覷的一種類型。
但別管哪一類,都需要經過高途的層層嚴格篩選。據說簡歷、面試、試講各需過上三輪方能入選,且需經過多種培訓,過N道關。而且即便上崗後,也要面臨嚴酷的末位淘汰。高途藉此保證名師是真正高水平、教學效果好,且受學生歡迎的。
當然,選擇總是雙向的。
一直以來,高途不斷被質疑頭部教師過於集中。幾年來,跟誰學整體上前十大老師的貢獻佔公司收入的比例一直在1/3強,最高時達到46%。其背後風險在於,一旦這些最核心的名師流失,將使公司業務大受影響。但高途聲稱,其優秀的主講教師的主動流失率做到了「0」。
「我們的名師別人根本挖不走,因為我們對名師在待遇方面,以及對他的尊重程度跟同行相比都不是一個量級的。」周斌篤定地說。
一手物質食糧,一手精神食糧,對於名師,高途給的薪酬一度到達行業NO.1,同時又給與足夠的成就感和尊重。
早在創業前期,高管們月薪普遍大幅低於業內水平、大多不超過2萬元時,高途優秀的主講老師就可達年薪數百萬。跟誰學原高管曾透露,只要是被高途看上的老師,「幾乎沒有因為錢談不攏的,基本上都是原來兩倍甚至更高的水平。」
更何況,通過高途的在線直播大班課,一位名師在線上一年可以教1萬名學生,而在線下機構或者公立學校,這個數字恐怕10年也達不到。「桃李遍天下」的成就感,是每一位老師的追求。
2019年,高途課堂的飛輪高速旋轉之時,還同時開始籌謀「源頭活水」,啟動在教師培養上的「A+計劃」。依然秉承優選嚴選的原則,選擇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及北京外國語大學等學校,招聘其中表現優異且對在線教育感興趣的學生,加以培養。為確保優質,每期僅遴選幾十人左右,年薪也足夠誘人,60-120萬元。
短短半年多時間,A+計劃已顯示出不菲的效果。因為綜合素質和學習能力都足夠強,進入A+人才池的首批學生成長速度超越期待。從數據來看,已經有人的產出非常接近於富有經驗的前輩。
讓組織力成為最好的保障
周斌所說的名師「挖不走」只是上半句,他的下半句是,「挖走了也『活』不下來。」
其實,早幾年海底撈聲名鵲起之時,餐飲界也曾紛紛挖角,曾有餐飲企業以3倍薪酬挖走海底撈的店長及一眾服務員,但依然無法複製其好到「變態」的服務。
原因在於,任何一個企業的成功都是整個體系的共同作用,需要考驗的是整體組織能力、企業文化,乃至價值觀。
對在線教育行業來說,尤其如此。在線教育的流程之長遠超線下,流量團隊、銷售團隊、主講團隊、輔導團隊、內容團隊、研發團隊、視頻直播技術團隊,以及中臺支撐團隊、數據團隊等大大小小算起來,多達30餘個環節。所以,在線名師大班課本質的商業邏輯是一個價值鏈。鏈條裡的每一環都能夠前後匹配,且價值緊扣,最後才能夠真正把其中的效力釋放出來。
高途深諳此道。
在高途,每一位資深的主講老師都是小團隊作戰,有專門圍繞自己的銷售、輔導、教研等人員。由此保證小團隊中大家彼此相互了解,磨合到位。銷售和輔導能準確掌握老師的教學內容以及獨特優勢、教學風格,從而做好配合,提升銷售轉化率,以及教學服務質量。
而在其中,高途明顯獨特於行業之處在於,格外重視輔導老師的作用,甚至顛覆了對輔導老師的定位。
對於教育機構來說,在線直播大班課在商業上當然是個絕好的邏輯,通過班型的擴大提升教學效率,同時稀釋成本,據說其毛利率是線上1對1或者線下班課模式的約2-3倍。但家長和學生最關注的是學習效果,也因此催生了雙師制模式的誕生。不過,在多數在線教育機構,輔導老師被定位為服務角色,通常被稱為「班主任」,大多由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充任,他們工作時間長、壓力大,既得不到足夠的培訓和成長,也得不到太多的尊重,流失率極高。
但高途團隊明白,這一群體是在線直播大班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
事實上,他們對輔導老師從未停止過著力,除了持續加大招聘數量,大幅縮減指導覆蓋面外,他們還通過嚴格而細密的流程節點劃分和標準動作來確保輔導老師指導和服務的質量,以及穩定性。
高途的輔導老師收入也同樣驚人,其中佼佼者月收入可達4萬元。不過最重要的是,高途並沒有將輔導老師停留在純服務的角色上,而是獨創性地提出「大班主講,小班二講,個性體驗。」其中,二講的承擔者,正是輔導老師。
「『小班二講』,是希望每一個輔導老師能夠做一個真正的老師,去服務學生,去融合學生,去幫助學生解題,給學生答疑解惑。」跟誰學創始人、CEO陳向東如此解釋。
高途課堂總經理劉威則稱,為全面提升輔導老師的教學水平,在常規的培訓之外,高途課堂還將對其提供包括教育學、心理學以及家庭教育相關知識的培訓。
定位的不同代表著不同的功能,以及不同的尊重度。可以說,在這個環節,高途引領了行業之先。
而在價值鏈的整體服務流程SOP上,高途更是反覆關注研究,甚至跨行業融匯了許多經典的管理思想和經驗。2019年,團隊在對豐田系列書籍深度閱讀、反覆思考和探討之後,把豐田的經典拉停機制、現場現物和5S等全部提取應用,貫徹其中。SOP的細節打磨和持續迭代,也確保了高途給客戶提供的品質穩定,且不斷提升。
從2017年暑期的40人,發展到而今的全國13個中心、2萬餘人,高途依靠強大的組織能力不斷壯大,始終保持步調整齊劃一,凡有指令,可以在一夜間層層貫之。這使得高途從來不缺乏強大的戰鬥力。也正因此,在漫天的大戰硝煙中,陳向東永遠充滿自信。流量來了要轉化,轉化之後要續班,他不止一次地表達過,如果在每個環節都高出幾個百分點,利潤就會高出100%。
而2020年末將旗下K12業務統一合併到高途課堂,無疑是通過組織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激發組織活力,提升組織能力之舉。
早先,跟誰學一直保持著雙團隊做K12。除了高途,還有好課團隊,二者分屬兩個事業部。陳向東的考慮是,從市場層面看,市場足夠大,彼此並不衝突。
而從業務層面,內部賽馬是個特別好的機制。兩個團隊即相互比照,又相互交叉分享。2017年夏天,好課團隊從零起步,不知從何入手,是高途的負責人劉威給他們做了第一場培訓,從怎樣設計一個課程的圖片,怎樣做一張海報講起。次年,高途團隊做提升一線管理者的戰狼計劃,又請來了好課團隊的李重做第一場培訓的主講者,後者曾在阿里巴巴最強銷售系統「中供鐵軍」歷練過,經驗頗豐。
並行作戰中,兩個團隊都飛速成長。但當兩個團隊都發展到龐大的體量,一方面,聚焦優勢的時刻到了;另一方面,要想持續保持組織的活力,組織架構調整就成為一個好的選擇。
「2017年全面剝離B2B業務,是跟誰學的第一次組織結構大調整,這是第二次」,陳向東說,「原兩大品牌的主講名師、輔導老師、教育教研體系全面融合打通。調整背後涉及到大量部門、員工、運作體系的融合,是很重要積極的變化。」
讓敬畏心更足一點
除卻對名師的把握,強大的組織和管理能力,如果說高途課堂還有什麼不同,答案一定是,因為在創業中曾多次面臨死亡,所以「我們可能敬畏心更足一點」。
這既包括對商業的敬畏,也包括對教育的敬畏。
前者體現於聚焦。2017年,在經歷過3年痛苦的煎熬後,跟誰學終於找到了在線直播大班課這個爆發點。隨後,為了all in這一點,不惜將當時佔營收大半的5個B2B業務全面剝離,把全國所有分公司的優秀人才全部集中到北京。高途課堂由此成為中國第一家把所有資源、精力、戰鬥力、最優秀人才、組織力量都聚焦到在線直播大班課上的教育品牌。
2020年下半年,跟誰學旗下K12業務和高途課堂全面融合,升級為新的高途課堂,則是聚焦的進一步深化。兩個品牌旗下K12的資源優勢進一步整合,無疑將更有力地應對競爭。
後者則體現於對快與慢的理解。無論是陳向東,還是高途團隊,每一個人都明白,在線教育的重心不是「在線」、而是「教育」。教育本身最重要的因素是要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服務、最好的效果、最好的體驗,這才是行業之「Key」。
無關於線上還是線下,誰擁有這些,誰就能最終勝出。這不是僅靠資本就可以堆積,也不是僅靠大面積引流就可以實現。也因此,儘管2020年全球教育投資大概有80%都流向了中國,陳向東還是反覆強調:教育一定是慢的,今天的快都會由未來的慢來彌補。
「把每個學生和家長服務好,才是最大也是最好的效果。」他說,「我們未來面臨的問題,就是怎麼能在規模擴大的時候,還能永遠保持對客戶的敬畏心,永遠保持創業第一天的激情和初心,永遠保持我們對於做到極致、堅持高標準的那份堅守。」
當然,這並不意味過於畏首畏尾。就像作業幫創始人、CEO侯建彬所說,「在保守的時代選擇了激進可能是錯誤的,但是在激進的時代選擇了保守是更大的錯誤。」
就在年末品牌升級發布會後的次日,高途課堂的品牌廣告開始在北京等地公交站臺上線。其實,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高途課堂就開始了大規模投放,2020年5月,還則曾作為東方衛視勵志體驗節目《極限挑戰》第六季官方推薦中小學在線教育品牌出現。而品牌升級之後,2021年更可能成為高途課堂真正意義上的「品牌元年」。
但在跟上節奏的同時,高途又非常清醒,教育公司不是網際網路,要靠服務一個一個交付,註定是一個多家競爭的格局,所以,想一家通吃的想法是極其愚蠢的。
教育從來都不是價值的傳遞,而是價值的創造。這也意味著,無論在師資、內容還是服務上,教育領域永遠有著巨大的機會。而在經歷了2013年初入蓬勃期,2017年藉助直播形式實現規模化,2020年火爆到令人難以想像,2021年,必將成為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的又一個關鍵節點。
「現在做什麼以後還做什麼。專注於名師、在線、雙師大班課,且在體驗上不斷優化迭代,做到極致。」在被問及未來發展規劃時,周斌如是作答。
高途依舊兢兢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