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華為156萬年薪的華中科技大學女博士姚婷,用實力演繹了什麼是「美貌與智慧並存」。姚婷就讀於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計算系統結構專業,直博五年級。她的研究方向為新型存儲介質(NVM,SMR),資料庫和鍵值存儲系統。
揭開她金光閃閃的履歷表,才發現年薪156萬贏得真不易:
在CCF A類會議FAST、ATC,CCF B類會議IPDPS、MSST,CCF A期刊TPDS、TOS等以第一作者發表多篇科研成果。2017-2018年在美國天普大學訪學。2019年10月-2020年1月在威騰電子日本研究院實習,任高級研究員。2018年、2019年獲得國家獎學金。2019年9月參加NCIS 2019優秀博士生論壇,2019年9月獲CCF存儲專委會卓越論文獎。
記者採訪姚婷的高中班主任,發現她是普通家庭出身,也並非一路領先一路名校,中考曾經有過4A2B的成績,高中也不是重點學校。
但是,她的學習習慣很好。她高三的班主任表示:
「她是一個非常自覺、自律的孩子,根本不需要老師操心,對自己的學習有規劃,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也不會點著燈來『加班』,該休息的時候休息,在教室裡學習時,很投入很專注。」
她命運的改變是從高考考上華科開始的,大學期間也沒有一點懈怠,不斷提升自己。
那些羨慕她年薪百萬的人,想想你在大學裡面幹了些什麼?翹課?吃?喝?睡?戀愛?看看人家美少女姚婷在幹什麼:參加辯論隊、中英文演講、外聯、修英語、翻譯、支教、建模大賽、物聯網大賽……
即便是要畢業了還沒有想著趕緊找工作,而是想留在學校做些研究發展。是金子就會發光,不去找工作,好工作自動找上門,威騰電子、華為、騰訊和阿里的Offer自己就來了。最終確定華為,目標很簡單:就是想好好做些事情。
姚婷選擇了物聯網,這是源於真實的熱愛。這個新興的專業,是軟體加硬體結合的,學起來比較有興趣。
她很謙遜地表示,在她的領域優秀的人很多,她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值得媒體聚焦報導的,希望媒體不要鋪天蓋地去宣揚自己。
當姚婷提到「物聯網」三個字的時候,我腦子裡靈光一閃,突然想到另外一個響噹噹的名字——江蘇衛視《最強大腦》選手、魔方男神賈立平。
參加《最強大腦》的時候,他是中科院的在讀博士,以1分01秒的成績,成功創造「水下盲擰還原2個魔方」的世界紀錄;在國際PK賽上力克西班牙魔方界傳奇人物;16次成為世界魔方冠軍……這樣一個牛人,卻很坦誠地對網友說:因為高考選錯了專業,我花了十年,才知道自己喜歡的行業。
賈立平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聽話懂事學習成績好,但是有一個問題,除了學習考試之外,完全不知道為什麼要學習。高考的時候,完全不知道各個專業有什麼區別,應該學什麼。
於是,大學志願聽從爸爸的意見,學了物理學,大學畢業後不知道該幹什麼,他在家玩了一年的魔方。後來讀研究生,還是聽從爸爸的意見,選了數字集成電路和物聯網,接著做了兩年工程師,最後又去中科院讀博士。
最後賈立平大病了一場,在養病期間,他終於想明白了一件事:你選擇的工作或者事業,如果不是自己喜歡的,終有一天你會堅持不下去的。生病其實是身體的反抗和提醒,你委屈自己太久了,你根本不是為自己而活。
心理學家曾奇峰說:父母如果老替孩子做決定,他們就獲得很爽。那是因為他們「活」了孩子的人生,但是孩子就「死」了。——父母妄圖活兩輩子,孩子只好犧牲了自己,不再為自己而活。
賈立平的問題就在於,他從小就放棄了自己的選擇權,或者父母沒有培養他獨立意識和自主選擇權。要麼是父母控制欲太強,要麼是孩子依賴心太重。最後,賈立平沒有去做科研,他選擇了做教育,經常出席一些教育論壇峰會或者綜藝節目,或者接受一些教育機構的邀請做直播課程。
因為當初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跟著爸爸的決定過人生,最終賈立平繞了一大圈,終於發現自己最喜歡的原來是做教育。如今的賈立平結婚生子做了爸爸,他才認清了自己,並自豪地向世界宣稱:我工作的每一天都是開心的,我過的每一天都是為自己的。
但是,賈立平為什麼折騰了十年才找回本心?他提到了自己大學畢業後的一個念頭,覺得自己既然學了物理學,不能浪費,讀完研究生也是這樣的想法,總覺得自己投入了時間精力學習的專業,如果沒有用在求職上,那就是辜負自己。殊不知,不是真心喜歡的事情,不能及時止損才真是坑了自己。不快樂就是最大的沉沒成本。
姚婷選了物聯網,強調是自己喜歡的,因此她不但做得很快樂,而且做到了極致。面對記者採訪,她也不認為年薪156萬就是她人生的巔峰。賈立平的觀念其實也是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但是專業對口只是理想情況,專業不對口才是常態,問問自己最喜歡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就像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大學念理工科,現在做的是文化產業,因為喜歡熱愛,所以越做越好了。
著名心理諮詢師武志紅在他的著作《走出人格陷阱》中,提到了心靈成長的六個定律,排在首位的就是:成為自己。
我們生命的根本動力是成為自己。什麼是自己,我們又怎樣成為自己?
羅傑斯認為,所謂「自己」,就是一個人過去所有生命體驗的總和。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被動參與的,或者說是別人意志的結果,那麼我們會感覺我們沒有在做自己。相反,假若這些生命體驗我們是主動參與的,是我們自己選擇的結果,那麼不管生命體驗是快樂或憂傷,我們都會感覺是在做自己。
武志紅特意拿美國名噪一時的女星「小甜甜」布蘭妮舉例。布蘭妮·斯皮爾斯在演唱事業上獲得了極大成功,但是這樣的成功不是她意志的勝利,而是她媽媽林恩意志的勝利。從布蘭妮兩三歲開始,她媽媽就一直帶著她轉戰美國各地,用盡各種辦法為她謀取演唱的空間。
為此,她沒有了童年,只在13至15歲期間過了兩年普通女孩的生活,還有了初戀男友。但是,林恩為了在女兒身上實現自己的野心,迫使這個男孩離開了布蘭妮。這只是布蘭妮母女關係的一個縮影,其實布蘭妮的媽媽在各個方面都想操控女兒。
布蘭妮在精神近乎崩潰的時候,在一家療養中心不斷地對別人說:「我是騙子!我是冒牌貨!」
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就是:你們在我身上看到的所謂「成功」不是我的,而是我媽媽的,她通過我的身體實現了她的夢想。這看似很好,但布蘭妮的意志被剝奪了,她沒有成為自己,只是媽媽的「自己」的延伸。
父母該警醒: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幸福,那就不要控制操縱孩子,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尊重孩子自己的選擇,讓孩子做自己,那是他們自己的人生。
天才比爾蓋茨爸爸的家教智慧:望子成龍是假,教子成龍才是真!
樊錦詩寫信鼓勵北大考古女孩,這就是真相:孩子遇見誰就會變成誰
拒絕幼小銜接,讓孩子輸在小學,鄭淵潔女兒高考徵服6所美國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