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觀點】美國鄉村運營商為何如此難以割捨華為和中興?

2021-01-07 騰訊網

9月3日,美國農村無線運營商協會(Rural Wireless Association,RWA)再次向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發出了一封「訴苦信」,抱怨替換華為和中興的電信設備報銷補貼還沒有到帳,已經影響到了9月份開學季學生們的遠程教育,而且還進一步提到,在很多完全依靠RWA協同服務的小運營商覆蓋的區域,剝離華為和中興設備的結果很有可能導致連最基本的911電話服務都無法提供。

總部設在華盛頓的RWA,代表廣大美國鄉村地帶無線通訊運營商的利益

這封不到500字的公開信由RWA十人聯名籤署,以今年三月份通過的《安全可信通信網絡法》來威壓FCC,索要20億美元國會補貼中自己應得的那一部分,畢竟FCC 也公開承認,設備替換計劃還需要大約18億美元才能差不多算完成。

兩年多以來,若要追尋美國有關「華為禁令」的各個版本,FCC可以說是始作俑者,比美國商務部2019年上半年出臺「實體清單」流程還要早一年左右。

FCC排除中國設備供應商的措施最早可以追溯到2018年年初:FCC宣布禁止使用FCC USF(普遍服務基金)購買來自「對美國通信網絡或通信供應鏈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公司」的設備或服務,FCC將美國星羅棋布的電信運營商忠誠測試度與USF掛鈎,主觀上充當了反華為/中興政策吹哨人的角色。

自那時起,RWA就開始了自己的訴苦旅程,美國各大媒體也不斷撰文呼應RWA的訴求,核心觀點就是,FCC的所謂「不安全供應商剝離」計劃,最終損害的將是小供應商和邊遠地區人群的網絡使用權。RWA旗下有相當話語權的Pine Belt當初就估算,採購替代設備的價格將在6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加上原設備的折舊和停機時間,以及加上損失的漫遊費,估算替換其網絡的所有成本加起來約有5700萬美元。

在公開信中,RWA表示,沒有華為/中興的硬體服務,很多地區的911電話都沒法打

如果把5G生態比作數學中的微積分,RWA所代表的美國中小運營商尚處於解答一元二次方程階段,對他們目前而言,5G設備的運力和傳輸量依然是遙遠的「屠龍之術」,而火燒眉毛的是,按照FCC的規劃,美國將在2022年年初開始徹底在全國範圍內關閉3G服務,這對RWA而言,也無異於一種理論形式上的「腰斬」。

Verizon的「苦衷」

美國東部時間9月2日,FCC宣布3.5GHz 5G中段頻譜拍賣結束,Verizon在5G頻譜上花費近19億美元,成為最大買家,廣為外界關注的AT&T和T-Mobile並沒有積極參與此次拍賣,外界分析,很有可為年底的高頻段拍賣做準備。

每個國家的5G頻段拍賣,其結果都和設備供應商的利益息息相關,而在美國,華為和中興看似是局外人,但在某種程度上以「影子設備商」的身份而存在。

競價排名第一的Verizon和排名第七的Windstream(總出價為3850萬美元)均表示目前仍在使用華為的設備。除此之外,諸如CenturyLink,Cincinnati Bell等深度參與頻譜拍賣的,也就是FCC眼中的使用華為與中興設備的「汙點買家」,同樣拿到了各種數量的優先接入許可證。

集微網查詢後發現,美國旗艦級通信運營商Verizon使用的華為設備主要是VoiceLink。

這個Voicelink是一種遠程無線呼叫電話硬體服務系統,用來替代有故障的座機電話,即landline。兩年多以來,Verizon一直聲稱替換掉所有和華為有關的硬體設備,卻讓Voicelink成了「漏網之魚」,背後涉及到Verizon的一個「陽謀」——用Voicelink替換掉線路老舊且維護成本過高的landline。

Verizon的VoiceLink服務系統

而鼓吹Voicelink代表未來新科技遠程通話方向的Verizon卻在一輪又一輪的線路改造中不斷接到投訴,甚至惹惱了會員基礎雄厚的CWA(Communications Workers of America,美國工人通信系協會),作為傳統無線座機的替代品,Voicelink在技術上,如無人值守語音留言、撥號音的連貫度、消除線路間歇性斷裂等一系列領域內均不如人意,導致CWA一度威脅將Verizon告上法庭。綜合Voicelink使用情況來看,該系統的應用問題不在華為製造技術,而在於線路鋪設本身影響了通話質量。

Verizon的運營總監Thomas MacNabb在接受《華爾街時報》採訪時為「華為製造」辯護:「Voicelink可以在極端天氣情況下,為客戶提供最好的通話服務。」Sandy颶風等一系列夏季災難性天氣加速了Verizon的landline線路替代方案,而華為的技術和硬體成本幾乎成了Verizon唯一的選擇。Voicelink和普通人的日常固話習慣性選擇息息相關,美國民間曾經成立過諸如「在新澤西州不要掛斷電話」(Don’t Hang Up On New Jersey)等民間組織抗議Verizon在遠程固話線路的鋪設過程中的反覆無常,再加上CWA的訴訟壓力,讓美國這家運營商巨頭的二次改造,即對華為硬體設施的剝離進程一推再推,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夾生飯」,對此,Verizon只能向FCC解釋,Voicelink不涉及數據存儲,所以暫時不用擔心華為技術是否會帶來網絡安全問題。

諸如Verizon,Windstream等美國大型運營商剝離華為都需要很長時間來平衡市場供需與成本的計算,那麼RWA就有了更多理由向FCC討要更多籌碼,順便向其施壓,畢竟口惠而實不至的畫大餅也是有限度的。

集微網還發現,美國蒙大拿州的Sagebrush Cellular、俄克拉荷馬州的Panhandle Telephone Cooperative等加入RWA聯盟的「汙點買家」都在FCC中段5G拍賣名單中。作為鄉村地帶電信運營的典型代表,Panhandle與華為/中興的合作歷史相對更為悠久,我們有理由推斷,這和兩家設備供應商在美國早期的布局策略有直接關係。

一面鏡子——能源巨頭涉足通信運營

在鄉村和偏遠城市郊區地帶與Sagebrush、Panhandle等構成頻譜和電信運營競爭關係的,不一定是非傳統通訊圈內的企業,而是大型的能源公司,這也是西方國家通訊產業中,美國5G技術運營最特殊的地方。從這個視角看,我們才能深刻理解鄉村地帶的運營商為何難以融資和拿到補貼以配合FCC的設備替代計劃。

美國兩大石油天然氣開採集團EOG和Occidental以能源產業拉動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前者以43萬6000美元的價格拍得德克薩斯州南部4個縣的8個許可證,出價是使用華為設備的Panhandle的6.8倍。

諸如還在使用華為設備的Panhandle之類的中小運營商,拿到運營許可證的不在少數

能源產業巨頭們往往喜歡「精準打擊」,沿著富礦地帶行進,美國得州一個常住人口不到百人的小縣Loving,創下了FCC中段頻譜拍賣中的單位最高價,為每人每MHz 141美元,主要是因為該地區位於德拉瓦盆地之上,地下有一個巨大的頁巖油地層。

該地區計劃擁有25萬口產油井和500多個工作平臺,總設施加起來幾乎是美國全國所有同類型設備的一半左右。除了EOG之外,很多媒體還忽略了另一家能源巨頭雪佛龍披上了「localloop」的馬甲,花費超過580萬美元拿到了113個縣的122個運營執照;而Occidental石油公司則以Oxy USA實體為名,出價超過483萬,拿到了10個縣共31個運營執照。

Oxy USA就是Occidental參與FCC頻譜拍買的「白手套」

EOG、雪佛龍和Occidental的通信運營業務均圍繞德拉瓦盆地的油氣展開,能源巨頭把此地視為禁臠,採用華為和中興設備的RWA顯然是無法競標這片看似荒無人煙卻在通信線路運營大有可為的膏腴之地。美國資深通信產業分析師Brian Goemmer一陣見血地指出:「頻譜在美國是跟著能源走的,而不是人。」

擅長政治投機的雪佛龍的競拍馬甲是「LocalLoop」

趨利避害,無利不起早的資本增殖本性,讓處在地緣政治焦點的拍賣方很多時候會喪失在商言商的中立立場,雪佛龍最近明言讓員工卸載並隔離微信的做法,帶有明顯的政治投機色彩,就說明了這一點。那麼在FCC的華為/中興設備剝離替換計劃的背景下,這些能源巨頭散發出來的商業光譜顯然也和RWA處在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之中。

結論

表面上和美國國防部和商務部都素無瓜葛的FCC,在排斥華為與中興設備問題上更有一線實操經驗,他們的管制範圍和組織架構在某種程度上比前兩者更受資本驅動的依賴。2017年,FCC曾極富有爭議地取消了美國存在多年的網絡中立法規(Net Neutrality),卸掉了網際網路提供商不得歧視用戶的「包袱」,以增加內容商虛擬自由度為代價,實質上給提供商的惡意競爭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從那時起,就埋下了RWA無法在幾年之內完全替代華為/中興設備的草蛇灰線。因為無論從硬體設備的折舊成本還是運營流暢度來說,十幾年來,華為/中興的辛勤耕耘布局的3G大業才是他們最佳的選擇。

失去商業中立性的FCC,進而因拉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為Open RAN計劃站臺,又失去了技術和政治中立(Verizon的Voicelink背後同樣有政治算計),不但暴露了Open RAN計劃的地緣政治色彩,也讓參與其中的能源巨頭有機會將資本的觸角延伸到通訊運營領域。

FCC「開源」有功,在「節流」領域卻不斷踢到釘板,根本原因就在於它5人委員會組成的平衡小組必須要標榜總體無黨派的身份,左手隔斷政治獻金通道,右手為能源巨頭廣開綠燈,商業和技術上的偏斜未能反哺政治偏斜,最終還是無法填補嗷嗷待哺的RWA所需要的20億美元的華為/中興設備替代政府補貼,主觀上排斥華為和中興的FCC,在技術和商業二律背反邏輯的推動下,反而為華為和中興的存在保留了一塊「飛地」。

(校對/零叄)

相關焦點

  • 美國將自掏腰包19億美元,支持運營商更換華為、中興電信設備
    該消息人士並沒有點名此前被美國政府禁用的中興及華為,但路透社將此消息與上述兩家中國公司聯繫了起來,並在標題中稱,「據消息,美國立法者將支持19億美元(資金)替換中國華為、中興的電信設備。」方案主要將為小規模的運營商提供資助,援助對象將覆蓋到所有用戶數量不超過1000萬的運營商。其中,用戶數量不足200萬的小型運營商在更換華為、中興設備時,可優先獲得美國政府的資金援助。早在今年6月,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便將華為和中興列為所謂的「國家安全威脅」,禁止美國公司動用政府資金從這兩家公司購買相關設備。
  • 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運營商和華為中興是怎麼做的
    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運營商和華為中興是怎麼做的 原標題:九寨溝地震發生後,運營商和華為中興是怎麼做的 8月8日21時19分,四川阿壩州九寨溝發生7.0級地震。對電信運營商和電信設備商來說,晝夜難眠。
  • 華為中興被列為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名單?美國為何死磕華為?
    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Verge」報導,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當地時間6月30日正式裁定,將中國華為和中興通訊列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禁止電信運營商使用政府資金向這兩家中企進行採購。雖然他們並沒有拿出證據,但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主席阿吉特·帕伊在周二發表的聲明中堅稱:華為和中興通訊對美國通信網絡以及5G未來帶來國家安全風險。帕伊還在聲明中稱:「這兩家公司都與中共與中國軍方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這兩家公司都受中國法律約束,有義務與中國情報部門合作」。
  • 華為中興被替換的代價,高通就是前車之鑑
    華為憑藉3147項核心專利,擁有最高的話語權,中興也拿下了2561項,而美企高通和英特爾加起來才2163項,這也是為什麼華為中興被打壓了,從去年5月份開始,美就以所謂的網絡安全威脅的名義,將華為中興打入「限制名單」,禁止美企與華為中興合作,在5G方面更是四處遊說,目前已經有八個國家選擇了拒絕,分別是美國、澳大利亞、日本、波蘭、越南、加拿大、新加坡以及英國
  • 將華為、中興列為「國家安全威脅」 美國「圍城」之舉不可取
    近年來,美國為了打壓中國的發展,頻頻「制裁」中國企業。就在近日,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發布官方聲明,正式將我國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和中興認定為「美國國家安全威脅」,並禁止相關的電信運營商使用政府資金向這兩家中企進行採購。
  • 銜著金湯匙出生,卻不敵華為,中興從帶頭大哥變小弟
    2016年3月,美國對中興實施出口限制措施,事件爆發後,在雙方官方協調下,對方向中興頒布了臨時許可,從而保證中興可以正常採購元器件和軟體。 不料,2018年4月16日,美國以中興對涉及歷史出口管制違規行為的某些員工未及時扣減獎金和發出懲戒信,並在此前提交的兩份函件中對此做了虛假陳述為由,激活了中興拒絕令,禁止中興未來7年內向美國企業購買敏感產品,對中興處以3億美元罰款。
  • 美立法者提案對華為和中興禁售晶片,華為舊案再被翻出
    ,美國參議員和眾議員提案禁止向違反美國法律的中國電信公司出售晶片和其它組件,其中特別提到了中興和華為。由於擔心華為和中興的網絡交換機被用來監視美國,所以兩家公司被特別提及。Cotton參議員表示,華為是中國的情報收集機構,必須採取果斷的行動保護美國的利益並執行法律。如果像華為這樣的中國電信公司違反了美國的規定,他們應該得到死刑般的制裁。「華為和中興就像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兩家公司一再違反美國法律,對美國國家安全利益構成重大風險,需要追究責任。
  • 美國稱:60個國家棄用華為中興5G!真實數據告訴你答案
    在打擊中國企業的道路上,美國真是煞費苦心。自2018年開始,我國通訊企業中興就遭遇到了美國的打壓,2019年又輪到了華為,緊接著包括大疆、海康威視、曠視、商湯科技和大華股份等等,總共加起來有近百家高科技企業。
  • 美國政府為什麼要惡意制裁華為?
    正是因為美國政府這麼幹過,所以,美國政府「以己度人」,認為中國人也會這麼幹。正所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老百姓點燈。典型的霸權主義思維。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政府急於制裁華為和中興。中興已經落入美國人的魔掌之中,2018年美國藉口中興將產品出口給伊朗,對中興進行制裁。
  • 華為出局,中興落敗,美國3000億5G大單被搶
    前不久,華為剝離榮耀,讓無數國人痛心不已,其原因就是受到了美方的限制。華為是我國一家高新民族企業,由於其過於注重研發,在通訊領域打破了美企的壟斷,威脅到了美方的「科技霸權」,便遭到了制裁。回顧華為發展史,這並不是美方對華為出手。2007年,美方擔心華為在通訊領域實現反超,就出面阻止了華為對美國一家無線電企業的收購。
  • 三大運營商聯手華為、中興,5G應用起風雲,騰訊微信地位不保?
    對於三大運營商來說,沒能夠把握住移動網際網路的機遇確實較為遺憾。以騰訊的微信為例,直接造成三大運營商簡訊業務的嚴重下滑。運營商淪為網際網路公司流量管道的趨勢越發明顯,基於流量的應用如雨後春筍般爆發。當然,運營商也曾有過類似的產品,例如中國移動推出的飛信,但是使用的局限性以及運作模式問題導致與微信的競爭失利。
  • 中興浴火重生,5G不能沒有他
    這一天,大洋彼岸傳來一紙禁令:未來7年,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理由是中興違反了美國對伊朗的制裁條款。這無異於切斷了中興的生命線。公司業務很快停擺。形勢十分危急,連77歲的創始人侯為貴都親自出山為中興奔走。
  • 5G技不如人,面對美國全面制裁,阿爾斯通事件能給華為哪些啟示
    華為事件,從2018年底孟晚舟被捕,到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再到今年5月15日制裁的升級,已經成為國民關注的焦點。本篇文章筆者和大家聊聊,華為的崛起對美國有多大影響?為何舉國之力打壓華為?歷史上與華為經歷相似的阿爾斯通事件是怎麼回事?華為的結局又將如何?
  • 愛立信為何幫華為發聲?更多是為自己吶喊
    我們可以回顧一下瑞典發布華為禁令的歷程。2020年10月,瑞典電信監管局公布華為5G禁令,禁止參與5G競拍的電信企業使用華為或中興的5G設備,且正在使用的,須在2025年初之前完成更換。但在2020年11月,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表示,暫時取消對華為和中興通訊公司的禁令。2020年12月,斯德哥爾摩上訴法院裁決斯德哥爾摩行政法院頒布的臨時禁止令被停止。
  • 美國亮出全球追殺華為戰果!
    四處拉攏盟友禁用華為,美國務院搞了一份「5G乾淨網絡」名單。在四處遊說、拉攏盟友禁用華為後,美國國務院網站近日居然公布了一份所謂「5G乾淨網絡」(5G Clean Networks)名單,宣稱目前全球已經有27家運營商在5G網絡建設中放棄了華為及中興設備,從而構建了「5G乾淨網絡」,確保了「最高的安全標準」。
  • Orange確認中興通訊成為西班牙子公司5G供應商
    導讀:Orange公司5G項目技術負責人證實,中興通訊最近與這家法國運營商的西班牙子公司籤訂了5G合同,該公司也將愛立信和華為作為網絡合作夥伴 3/03/2020,Orange公司5G項目技術負責人證實,中興通訊最近與這家法國運營商的西班牙子公司籤訂了
  • 何止中興!中國院士宣布好消息,毫米波晶片研製成功
    中興華為的5G的領先的也遭受了美國同樣的招數,只是今日不同往日,中國科技在迅速的發展,而華為也不會成為第二個中興,中興的前車之鑑已經給了我們當頭一棒。,而更值得高興的是中興獲得了全球46份5G合同,也與全球70多家的運營商展開了5G合作。
  • 美國又對華為使絆子了,夠狠!騰訊被騙了!
    Twitch發言人表示「與其他任何人一樣,Twitch上的政客必須遵守我們的服務條款和社區準則。」解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和即將到來的美國大選,社交媒體公司面臨的壓力不小,這下川普帳戶遭封,在疫情仍未得到控制的背景下,其線上、線下競選宣傳活動都將面臨巨大阻礙,讓本就低迷的競選前景雪上加霜。沒有這些社交平臺,川普怎麼治國?
  • 排除華為後,美國斥600億建設農村網絡!10年時間才「到帳」?
    今年9月初,美國農村電信運營商已向FCC「喊話」,指出農村地區更換華為以及中興的電信設備,將花費18.37億美元(折合約120億元人民幣)的經濟成本,暗示有關部門儘快給錢解決這一難題。據FCC發布的調研報告,截至今年5月,美國仍有多達1830萬的人口無法享受寬帶網絡覆蓋服務。其中,位於美國與加拿大邊境的蒙大拿州的小鎮斯科比,就因遲遲沒有執行寬帶網絡建設,至今還被譽為美國「最難聯繫到的小鎮」。
  • 英國力挺華為,中興浴火重生,任總:希望能親眼看到祖國的輝煌!
    2018年4月,美國借國家安全理由制裁中興,導致中興主要經營活動無法進行,最後通過10億美元罰款和改組董事會方式解除禁令危機;2019年5月,美國故技重施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川普政府還遊說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親美國家也拒絕使用華為的通訊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