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發展網訊(朱善永 王一洋)雙十二深夜,哈爾濱火車站出站口,哈爾濱市公安局巴彥縣局四名民警押解著兩名電信網絡詐騙嫌疑人,從廣西平南縣回到哈市。至此,一起通過冒用微信頭像,扮演「狸貓換太子」的鬧劇,以普通肉鴿冒充價值幾萬元的比利時信鴿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告破。
買個鴿子被騙萬餘元,騙子還是經常聯絡的賣家?2020年11月25日,一頭霧水的張先生來到黑龍江省巴彥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向民警訴說了自己的遭遇。聽了張先生的敘述,民警立刻意識到這個「熟悉的賣家」很有可能是「冒充」的,並了解了張先生受騙經過。
原來,被害人張先生多年來一直有個業餘愛好就是養殖馴化信鴿,並帶著訓練好的信鴿去參加各種比賽掙點「私房錢」。然而,這次私房錢沒有賺到,卻被騙走了萬餘元。
11月24日,張先生和往常一樣在去經常光顧的某知名直播平臺上尋找心儀的信鴿,發現一隻「潛力股」後,張先生在平臺上向賣家留言、砍價,最終以18000元(10000元訂金,貨到付尾款8000元。)的價格談妥。當張先生正要給賣家銀行帳戶轉帳時,「賣家」主動要求加張先生的微信,稱銀行卡限額,要求微信交易。
微信中,善良的張先生確認了微信的頭像、暱稱、均與某知名直播平臺上的相符,同時微信發來的信鴿照片、發貨時間、地址、物流方式、價格也都無誤,便向對方轉帳10000元。殊不知,這時的張先生已經掉入了騙子精心編織的陷阱。騙子以忠實粉絲的身份長期隱匿於賣家的某知名直播平臺,以便尋找「獵物」伺機下手,當看到被害人與賣家確認交易後,便「及時、精準」的向被害人伸出魔爪。
25日下午,真正的賣家打來電話詢問為什麼還未打款,是對價格不滿意還是對信鴿不滿意時,張先生才察覺自己可能上當了,便來到巴彥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尋求民警的幫助。
被害人張先生按照民警的「指點」繼續與騙子保持著微信溝通,催促發貨,並詢問物流信息。與此同時,偵查民警已動身尋找騙子的蹤跡。
26日一早,張警官和王警官便踏上了長達17個日夜,行程萬餘公裡,先後輾轉北京、天津、石家莊、甘肅、廣西等六省市,層層追擊,終於撥開重重迷霧。
民警首先來到中國最大信鴿交易集散地石家莊和北京真實賣家處開展工作,了解信鴿養殖、交易等情況,但線索也就此中斷,調查陷入僵局。就在此時,騙子在張先生的催促下,終於發貨了。
這時案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騙子發貨了,是真的發貨還是另有隱情?偵查民警即刻動身前往發貨地天津一探究竟。在天津物流公司,民警發現寄出的信鴿體態臃腫、羽毛凌亂與比利時信鴿健壯的姿態,靚麗的羽毛等特徵有較大差距,反而與燒烤店的肉鴿極為相似。經進一步工作,民警聯繫到了發貨的某寶賣家。原來,騙子在張先生的催促下,想「狸貓換太子」以普通肉鴿以次充好、矇混過關。
民警緊盯線索,深挖擴線,發現犯罪嫌疑人藏匿於甘肅省的線索,民警再次動身前往甘肅。可當民警到達甘肅後,嫌疑人卻早已離開,調查再次陷入僵局。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當地公安機關及後方民警的共同努力下,發現嫌疑人的蹤跡出現在廣西省貴港市某個小村莊。民警經轉乘火車、長途客車、農用三輪車等多種交通工具後終於到達目的地,於12月10日成功將張某坤、張某仁兩名嫌疑人抓捕到案。
經審,犯罪嫌疑人張某坤、張某仁對冒用微信頭像實施以幾十元的普通肉鴿冒充價值幾萬元的比利時信鴿的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還交代了另外幾起類似案件。目前,張某坤、張某仁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