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頭部左右兩側的直徑,即雙頂徑,平均為9.4公分。產婦宮口擴張直徑大於胎頭直徑時,才符合分娩條件。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已經開三指了」、「已經開五指了」,不論生沒生過孩子,想必女性對這類話多多少少都有所耳聞,這正是產房裡醫生最常對產婦說的話。
對於開幾指的解讀,不了解的人可能會從字面理解,這是不是用手指寬度來丈量宮口擴張程度呢?
如果你真的這麼以為,那以後可千萬別和人這麼說了,伸出手來看看,十根手指的寬度得多寬啊,產婦怎麼受得了?「開十指」當然另有含義。
開十指真是十根手指那麼寬?別當媽了還搞不清
艾美如今懷孕七個月了,第一次當媽媽難免緊張,一想到還有不到三個月就要和寶寶見面,緊張興奮是難免的,但更多的卻是擔憂分娩時會經歷的痛苦自己無法承受。
這天孕檢結束,正好路過產房所在的樓層,一個準爸爸正在和家人傳達最新消息:「快了快了,大夫說開五指了。」
艾美忍不住伸出手來比劃,作為孕婦,她大概知道開五指意味著什麼,通常說開十指就是要生了。
她端詳著自己的手掌,聽著產房裡傳來的陣陣呼喊,簡直是越看越害怕,這麼寬的距離,自己能承受得了嗎?
回家以後艾美連著好幾天噩夢連連,無一不是夢到生孩子。老公一看,這「開十指」都要變成心理陰影了,趕緊拉著艾美一起去查相關知識,看到「開十指」的真正含義,艾美不好意思地笑了。
一旦達到「開十指」,意味著分娩很快就會結束
開宮口又被叫做子宮頸口擴張,俗稱「開指」。常說的開幾指正是由醫護人員用手作為測量單位,檢查並判斷宮口擴張情況。
我們大概能理解,開幾指的數量不斷遞增,就意味著寶寶與媽媽見面的時刻越來越近,一旦達到「開十指」,就是分娩的時刻。
測量宮口擴張情況目前無法由醫療器械完成,通常都是由醫護人員戴上手套進行無菌操作,以指寬作為參照物,對醫護人員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都有一定要求。
開十指實則是指擴張到10釐米,可不是兩個手那麼寬
既然是以指寬作為衡量標準,那開十指豈不是代表需要等待宮口擴張到十個指頭的寬度?實際上開十指是醫護人員之間的「行話」。
醫生口中的開一指,指的是宮口擴張到1釐米,開十指指的是擴張到10釐米。
實際上成年人的手指寬度通常要大於1釐米,比如成年男性的大拇指通常會達到2釐米,中指寬度通常在1~1.5釐米之間。
醫生只是習慣用一指來替代1釐米來表述,在測量到宮口開了10釐米,到達能夠允許胎兒頭部順利娩出的程度,就可以嘗試分娩了。
延伸閱讀: 開指速度,同樣代表著產程進度
1. 開一指
當準媽媽處於臨產狀態,宮口通常就會處於開一指的狀態。開一指相對來說比較輕鬆,子宮內部環境此時同步開始急速調整,為接下來的開指與宮縮做準備。
2. 開三指
一指開到三指的過程屬於第一產程,即宮口擴張期,開到三指產婦就要進入產房待產,從三指往後,開宮口的過程會越來越艱難。
初產婦平均2~3個小時才能擴張1.2釐米,,而經產婦可擴張1.5釐米,產程也會相對縮短。
3. 開十指
通常醫生宣布已經開了十指,就意味著可以生孩子了。
如果在宮口沒有完全擴張的情況下過早娩出胎兒,產婦身體會受到更大傷害,非常容易發生撕裂,胎兒在分娩過程中也會面臨更嚴重的擠壓。
糖果媽媽叮囑:開宮口的過程通常需要十幾個小時,在自己覺得能忍受的情況下,多走一走,坐一坐瑜伽球,能有效加快分娩進度。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