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慘一家人!
睪丸癌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0萬分之1。但在馬特·尹曼-修爾家中,至少有4人中招。
「9歲時,我第一次知道睪丸癌。因為我父親被確診了。此前,我的爺爺、叔叔先後確診、手術去勢。」馬特告訴英國《每日郵報》,12歲時,爺爺、爸爸輪番來告訴他,「年齡大了,該自查了。」
此後10多年,馬特安然無恙。直到2018年8月,他的父親感覺不對勁,仔細檢查下體,沒有腫塊。但出于謹慎,父親帶著馬特去見家庭醫生,讓他好好給兩人查一下。
「結果,父親沒事。我的左睪丸內發現一個鵪鶉蛋大小的包塊。一隻靴子落地了。」馬特說,這年,他29歲。
馬特·尹曼-修爾(中)和爺爺(左)、父親(右)合影。/DailyMail
歐洲泌尿外科學會《睪丸癌指南》(2020年版)顯示,睪丸癌約佔惡性腫瘤1%,多見於15-39歲的年輕男性。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泌尿外科數據顯示,僅今年三四月,該院連續接診4例睪丸癌,最小的患者才15歲。另3人分別為28歲、40歲和60歲。
睪丸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晰,可能與遺傳、後天等因素有關。有研究證實,對男性子嗣來說,父親或同胞兄弟患癌,其患癌機率會明顯增加。它與隱睪、異位睪丸也有關聯。隱睪者患睪丸癌的機率,比其他人高30倍。
此外,劇烈運動似乎也是高危因素。一項研究表明,在超百名運動員癌症患者中,最常見的就是睪丸癌,約佔運動員癌症的50%。2018年,《美國流行病學雜誌》刊發《體育活動與睪丸癌風險關係》,稱研究212例運動員患者和251例其他人發現,劇烈運動可能使睪丸癌風險翻番。
在運動項目中,騎自行車的「致癌」係數被指最高。「這可能源於腹股溝的壓力和炎症,也可能是座位上的化學物質影響。亦或是,喜歡自行車運動者更關注健康,因而易發現早期癌症。但也有研究稱,騎自行車和睪丸癌無關。」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泌尿生殖腫瘤中心腫瘤內科醫師馬克·波美蘭茲指出。
1996年,「自行車車神」、七次摘得環法冠軍的蘭斯·阿姆斯特朗,被診斷患睪丸癌。/AP
由於馬特的睪丸癌家族史明確,家庭醫生立即將他轉到英國諾丁漢大學醫院泌尿外科。CT檢查發現,他的左右側睪丸內皆有病變。「右睪的腫塊非常小。我沒有任何感覺,不知道裡面有東西。」馬特說。
但《每日郵報》援引英國癌症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克萊爾·特恩布爾發言稱,很大一部分睪丸癌患者在癌症早期,會感覺有異。「因為睪丸癌屬於淺表腫瘤,睪丸腫塊容易被觸摸到。如果兩側睪丸大小不一致或形狀不規則,睪丸有沉重感、下墜感等,都應儘早就醫。」
睪丸腫瘤一旦發生,約一半患者會出現淋巴結轉移。前文所述的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泌尿外科15歲患兒,就被發現腫塊如鵝蛋大,伴腹膜後多發淋巴結轉移。今年8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薛蔚接診一例睪丸癌,患者25歲。檢查提示,其腫瘤出現腹膜後淋巴結轉移。
幸而,睪丸癌是惡性腫瘤中預後相對較好的一種。通過化療、放療、手術摘除和靶向治療等綜合治療,其整體五年生存率超90%。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資料顯示,患者年齡越小,治療的「副效應」就越突出。如疾病或治療導致患者產生生殖和性功能焦慮,及一系列情緒問題,包括孤獨感、變化的人際關係等。
馬特·尹曼-修爾近影/DailyMail
2017年9月,馬特失去雙蛋,又做了一輪化療。術前,醫生建議其冷凍精子,保留當爹的機會。「我原以為,爺爺、爸爸、叔叔都能當爹,自己也可以。但檢測發現,我的活精子數量非常低。且癌細胞已侵犯輸精管,精子質量不理想。我放棄了。」
然而,他仍感覺幸運。「全家4個患者,我年齡最小,病情最輕。我的父親於36歲時首次確診,術後化療6個月,頭髮掉光了,非常虛弱。叔叔加裡確診時,39歲了。他們都是雙側病變,有淋巴結轉移。」
他坦言,患癌改變一生。如今,他和朋友們日常討論的話題,不再是風花雪月、啤酒足球,而是男性自檢、健康飲食、規律作息。
「有個朋友和我聊天后,自己摸出來一個腫塊。就醫發現,好在只是一個囊腫。」馬特強調,儘早就醫,治癒機率越大。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泌尿科提示,男性應該養成睪丸自檢的習慣。自我檢查的最好時機是在沐浴後。此時陰囊皮膚放鬆,檢查比較容易,也比較準確。
具體手法是:採取站立位,使陰囊自然下垂。用手掌託起陰囊,觀察和體會它的大小和重量。雙手輕輕捏住睪丸,拇指放在睪丸上方,食指和中指放在下方。用食指和拇指輕輕轉動睪丸,檢查其大小、表面是否光滑,有無硬塊,並注意左右側有無區別。如有異常的豌豆或鴿蛋大小、沒有疼痛的腫塊,就要提高警惕,及早去泌尿專科檢查。
資料來源:
1.Man becomes the fourth person in his family to have testicular cancer — and it may just have saved his life. Dailymail
2.騎自行車會增加睪丸癌或前列腺癌的風險嗎?. 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
3.獨家|歐美男性為何容易患睪丸癌. 腫瘤情報局
4.仁濟科普|要經常檢查,提防睪丸腫瘤!.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5.驚險醫案15歲男孩為何得了睪丸癌,這個問題值得警醒 …….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來源:醫學界
作者:燕小六
審稿:田棟梁
校對:臧恆佳
責編:Sharon
版權申明
- End -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