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癌,職業明星運動員的魔咒?

2020-12-12 虎嗅APP


核心提要


1. 一項研究表明,在超過百名運動員癌症患者中,最常見的就是睪丸癌,這種癌症似乎佔據到了運動員癌症中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在2019年關於十位著名運動員癌症篩查中,包括遊泳運動員Eric Shanteau、職業排球運動員傑克吉布、NHL新秀Phil Kessel、花樣滑冰運動員斯科特漢密爾頓等五個人,就被這種癌症襲擊。


2. 美國每年約有8000名男性患睪丸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無痛腫塊、重感或陰囊積液。雖然許多癌症是通過醫學篩查檢測出來的,但有些病例是非常規發現的。


3. 睪丸癌的一些風險因素包括睪丸素降低,睪丸癌家族史,在白種人中更常見。其他睪丸癌和HIV感染在每年9,000例新病例中,約有400名男性死亡。這種類型的癌症對化療非常敏感,治癒率為90%至95%。


4. 醫學界一種最流行的觀點:運動能降低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卻似乎在運動員們的身上得到相反的結果。專家認為,過量運動讓身體長期忍受極度的高壓力。長期運動產生的大量乳酸,也成為促使癌細胞增長的因素。


睪丸癌為何會成為這些頂級明星運動員的職業癌症?


睪丸癌通常不會出現在新聞中,除非有名人患病。


7月21日,31歲的遊泳運動員內森·阿德裡呼籲東京奧運會儘可能在疫情期間保護運動員的安全。之前這位著名的世界冠軍,曾在三月份呼籲東京奧運會推遲。當然,人們關注他,則是因他曾參加過三屆奧運會,拿了五枚金牌,2018年,這位有一半華人血統且有一個中文名字倪家駿的運動健將,被診斷為睪丸癌。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宣告自己抗癌成功,目前正全力備戰東京奧運會。


他在2018年12月切除了腫瘤,去年1月切除了一些可疑的淋巴結之後,5月19日,在印第安納州布盧明頓的泰爾職業遊泳系列賽上,倪家駿重回賽場,參加男子100米和50米自由式比賽,分別獲得第三名和第四名。



儘管不會像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100米自由式決賽後那麼激動——那次倪家駿以0.01秒的優勢贏得冠軍,他仍然感到興奮。他說,無論輸贏,他只想回到屬於自己的節奏,回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現在我終於來了,我不知道我會不會遊得快。但事實上,我真的可以參加比賽了,我很高興」。


倪家駿陳述了一個癌症患者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從被確診那一天起,大多數人的生活節奏和環境就徹底改變了。事實上,對倪家駿來說,長時間的手術和恢復,也曾令他不知所措。這位4歲起就開始接受遊泳訓練的人,在成為職業遊泳運動員後幾乎每天都要進行8小時訓練,而在第二次手術後的理療期幾周時間內,他都不被允許攜帶超過13斤的東西,唯一能做的運動就是把一罐湯舉過頭頂。那時,身高1米98的倪家駿,失去了將近14斤的體重,降到了195斤,不過現在的他已經恢復了術前體重。


術後,倪家駿嘗試了各種恢復,從傷口癒合到找回左右平衡。他說,術後明顯感到左側力量落後於右側,這還不僅僅是手術切口在左側,他感覺整個左邊身體好像都被切斷了能量,一段時間甚至左腳不會出汗了。這樣致使他過度依靠右臂、右腿和右側的肌肉力量。所以,他只有一直重複左手的所有動作,不管是舉重練習,還是刷牙時用左腳單腿連理保持平衡。至今,這種不適仍影響著他,他希望「在我的餘生中,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雙邊不對稱」。


對於癌症患者所面臨的所有身體挑戰而言,癌症診斷、治療和康復的心理方面,尤其令人害怕,職業運動員更甚。倪家駿說,術後他逼著自己非常忙碌,因為長年累月的高負荷訓練已經變成日常習慣,突然閒下來,如果不進行康復訓練和治療,他只能把時間耗在看網飛的電視劇上了。


儘管如此,倪家駿還是被診斷出患有抑鬱症,很多問題一直還在困擾他:還能參加因疫情推遲至2021年的東京奧運會嗎?還會保持以前的水平嗎?雖然這次醫生很早就發現了癌症,但如果落入了極少數無法治癒的睪丸癌患者的行列呢?如果還需要化療怎麼辦?當身體的一部分受傷時,會出現另一個腫瘤嗎?


現在倪家駿已經不需要化療,但他說,他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會一直執行主動監測計劃,包括每三個月進行一次核磁共振成像,每兩個月進行一次血液檢測。


許多人不知道,癌症患者自殺風險是平均水平13倍,至少6%的癌症患者曾想到、考慮或計劃過自殺,即使心理強大如運動員,也有類似情況。除了得到妻子哈莉和媽媽梁潔雲的支持,倪家駿還得到了隊友們的幫助。他在母校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訓練,公路自行車巨星蘭斯·阿姆斯特朗和奧運會遊泳運動員埃裡克·尚託都得了睪丸癌,他們都向他伸出了援手,女子400米、800米、1500米個人自由式項目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女子遊泳傳奇人物凱蒂·萊德基寄了一張手寫卡。


倪家駿因此得知了竟然至少有近百名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得了睪丸癌,並成為這種癌症攻擊的對象。



美國每年約有8000名男性患睪丸癌。最常見的症狀包括無痛腫塊、重感或陰囊積液。雖然許多癌症是通過醫學篩查檢測出來的,但有些病例是非常規發現的。職業排球運動員傑克·吉布就是這樣。吉布有一次沒有通過賽後藥檢,測試結果顯示,他的激素水平異常高,表明有使用類固醇或者睪丸癌的跡象。在進一步醫生診斷之後,他被確診並開始接受手術治療。吉布實際上是兩次癌症倖存者,他曾在2004年戰勝了黑色素瘤皮膚癌。


2006年12月,美國冰球大聯盟的新秀,19歲的菲爾·凱瑟爾被診斷出睪丸癌。這名前鋒在手術治療後,繼續參加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隊友們在溫哥華獲得銀獎。


1996年,自行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被診斷患有睪丸癌,並擴散到腹部、肺部和大腦。當時醫生估計他的存活率為40%。令人驚訝的是,兩年後,阿姆斯特朗接受了廣泛的化療和手術,被認為清除了癌症。在被診斷出患有癌症之前,阿姆斯特朗參加了1992年奧運會。治療後他又參加了2000年雪梨奧運會。



1997年,花樣滑冰運動員斯科特·漢密爾頓被診斷為睪丸癌。漢密爾頓經常公開討論他的疾病,促使人們對這種疾病有必要的認識。經過手術和化療治療一年後,這位金牌得主回到了溜冰場。斯科特還發起了斯科特·漢密爾頓關懷計劃,這是一個致力於癌症研究、患者教育和支持患者及其家庭成員的組織。直至今天,斯科特的癌症都沒有復發。


睪丸癌的一些風險因素包括睪丸素降低,睪丸癌家族史,在白種人中更常見。其他睪丸癌和HIV感染在每年9,000例新病例中,約有400名男性死亡。這種類型的癌症對化療非常敏感,治癒率為90%至95%。


一項研究表明,在超過百名運動員癌症患者中,最常見的就是睪丸癌,這種癌症似乎佔據到了運動員癌症中的百分之五十左右。在2019年關於十位著名運動員癌症篩查中,發現包括遊泳運動員Eric Shanteau、職業排球運動員傑克吉布、NHL新秀Phil Kessel、花樣滑冰運動員斯科特漢密爾頓等五個人,就被這種癌症襲擊。今年1月份的一次常規體檢中,美國企鵝隊球員Phil Kessel、棒球運動員John Kruk和其他四人不幸罹患睪丸癌。


睪丸癌似乎已成為運動員的第一癌症。這種癌症在自行車,棒球、遊泳、排球、足球等運動中較為常見。特別是騎自行車者,經常發生劇烈的下肢運動者,似乎更容易患上睪丸癌。


2018年,在《美國流行病學雜誌》上刊發的一篇「體育活動與睪丸癌風險的關係」表明,在北美和大多數西歐國家,睪丸癌常被認為是年輕和中年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但很少有研究證明可改變因素與睪丸癌風險之間的關係。作為增強型癌症監測研究的一部分,1995年至2000年在美國收集的數據被用於調查體育運動頻率與不同生命期的職業,身體活動強度之間的關係,包括累積和平均壽命活動和睪丸癌的風險。212例運動員患者和251例對照分析顯示,中度和劇烈活動參與頻率較高可能對睪丸癌風險產生不利影響。換言之,劇烈運動很可能使你的睪丸癌風險增加一倍。而運動員的睪丸癌風險則處於較高水平。


運動員癌症:「過量運動職業病」?


醫學界一種最流行的觀點:運動能降低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這一流傳甚廣的抗癌觀點,卻似乎在運動員們的身上得到相反的結果。一個最好的例證是「它們具有人體允許的最佳形狀。他們每天都吃非常有營養的食物,不斷鍛鍊和出汗」,但他們卻並不能倖免:運動員群體似乎成了癌症高發的人群。


近年來,媒體的發達與傳播力,以及專業運動員患癌者的增加,對於醫學界以及所謂的運動與癌症的關係,是一個重大挑戰。多年來,醫學界通過大量的試驗以及抽樣調查,向民眾傳導更多的是運動能降低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的概念。但這並不能說服運動員癌症患者增多這一事實。


依照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員在2017年3月號《癌形成》期刊上的解釋,這是因為運動時,人體肌肉會把葡萄糖轉化為能量,代謝過程中產生中間產物乳酸,當肌肉缺氧時,乳酸在體內形成堆積,健康機體再回收利用乳酸,讓它為大腦、肌肉和臟器提供能量。癌症患者的乳酸回收利用系統都有故障,而運動員的乳酸回收系統不容易出故障,因為他們身體已經習慣於把乳酸轉化成有用能量。


另一項發表在2017年ScienceDirect雜誌上的「職業體育運動和癌症發病率 - 芬蘭男性前運動員的隊列研究」的文章稱,通過芬蘭癌症登記處,他們對一組2448名男運動員和1712名普通人在1986~2010年期間接受了癌症發病率的隨訪。比較運動員和普通人中的癌症風險。他們的結論是,運動員的總體癌症發病率低於一般人群,這些運動員中,從事中長跑的運動員患癌率最低。許多運動員患癌大多數可歸因於生活方式因素,特別是運動員中吸菸頻率較低。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指向睪丸癌這一影響大多數運動員生命的「職業病」的形成原因。


另一項發表於2018年的科學研究則把運動員癌症的發生,指向了「高強度運動」帶來的高損傷導致的癌症。美國職業自行車運動員蘭斯·阿姆斯特朗曾這樣講述自己的訓練過程:「身為一個自由車選手,你必須緊踏踏板,以每小時20~40英裡的速度,時復一時、日復一日地橫越各大洲。選手們每天消耗6000卡路裡及10~12公升的水,為了補充養分及水分,在比賽進行中,必須邊騎邊喝下大量的水,同時狼吞虎咽地吃下糖果甜食。」國內一位知名醫學專家認為,這種非常規的的運動量在職業運動員中並不是個例,他們每天的運動量遠遠超出正常人該有的運動量。嚴重違反了人體的自然規律。這種過量運動讓身體長期忍受極度的高壓力。長期運動產生的大量乳酸,也成為促使癌細胞增長的因素。據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兒童醫學中心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乳酸給生長中的腫瘤提供燃料。職業運動員的大部分運動是一種無氧運動,會讓體內產生大量乳酸。


2018年,發表在運動醫學雜誌上的「職業運動員早逝:趨勢和原因」一文證明了這一結論。該研究對北美四大體育運動員在職業生涯中死亡的205名職業運動員的死亡趨勢和死亡原因進行了分析。這篇文章提示了許多早逝運動員大部分與患癌等重大疾病相關,其中與健康相關的風險,大多來自於過量的運動與超負荷的壓力。而在對於運動員癌患者上升這一問題上,相關專家仍然堅持認為,運動員患癌者仍少於普通人,他們大部分人的癌症來源於與遺傳、不良生活風險、以及傳染。但也有一部分癌症是運動員職業病,則是一個專業問題,可能與他們從事的運動相關,而這些運動可誘發它們,比如睪丸癌。


運動員患癌者仍少於普通人,他們大部分人的癌症來源於與遺傳、不良生活風險、以及傳染。但也有一部分癌症是運動員職業病,則是一個專業問題,可能與他們從事的運動相關,而這些運動可誘發它們,比如睪丸癌。



相關焦點

  • 一家4個睪丸癌:爺爺爸爸叔叔和我
    睪丸癌是一種少見的惡性腫瘤,人群中發病率約為10萬分之1。但在馬特·尹曼-修爾家中,至少有4人中招。「9歲時,我第一次知道睪丸癌。因為我父親被確診了。此前,我的爺爺、叔叔先後確診、手術去勢。」馬特告訴英國《每日郵報》,12歲時,爺爺、爸爸輪番來告訴他,「年齡大了,該自查了。」
  • 全球最年輕的職業健身運動員是這樣煉成的
    Jeff Seid(傑夫·賽德),1994年出生於美國,身高183CM,體重93公斤,目前是IFBB職業健體運動員、健身模特。雖然年紀輕輕,Jeff就憑著一身驚人的肌肉在多項健美比賽中所向披靡。高顏值贏得了不少粉絲的關注。
  • 「夜讀」名媛們為何專愛職業運動員?虛情時代的道德邊境蕩然無存
    為什麼歐美明星和名媛都喜歡找職業運動員做男朋友?這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問題。前幾天卡戴珊家的老四,肯達爾-詹娜,和西蒙斯不清不楚地分手之後,迅速又和西蒙斯的鐵瓷,太陽頭號球星德文-布克打得火熱。兩個人同車出遊,還很尷尬地躲避了狗仔的拍攝,有點欲蓋彌彰的嫌疑。
  • 當明星運動員陷入「風波」,贊助商們後來怎樣了?|蘭斯·阿姆斯特朗...
    運動員02莎拉波娃瑪利亞·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1987年4月19日出生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漢特曼西自治區尼爾根。俄羅斯職業網球運動員。▲莎拉波娃2016年,莎拉波娃遭遇禁賽風波。「禁藥風波」雖然給她的職業生涯增加了一個汙點,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危機公關手段值得很多公眾人物學習。▲莎拉波娃在發布會上顯然對於運動員來說違禁藥品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大部分品牌處理起來也是更加果斷...
  • 職業運動員為什麼喜歡往身上貼五顏六色的「電工膠布」
    籃球運動員:詹姆斯、杜蘭特、易建聯等,網球運動員:德約科維奇、李娜、納達爾、威廉士姐妹等眾多職業運動員為什麼喜歡在脖子、肩膀、後背、腰部、膝蓋、小腿上貼電工膠布啊?這是很多喜歡運動的小夥伴們喜歡問的問題,這個五顏六色漂亮的「電工膠布」到底是什麼鬼,為什麼引得眾多明星運動員的青睞。
  • 明星的多重身份:王嘉爾是擊劍手,鄭愷是運動員,最後一位太厲害
    明星的多重身份:王嘉爾是擊劍手,鄭愷是運動員,最後一位太厲害我們平時在熒幕上看到的明星,他們大部分都是專業學校畢業,或者是自身條件過硬,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娛樂圈,不過有一些是有著「多重身份」的,曾經他們是運動員,如今在娛樂圈的發展也是順風順水
  • 為什麼日本小學生最愛職業是足球運動員?這個人的貢獻不可磨滅
    近日,日本教育研究部門向社會發布了一份《小學生白皮書》,對日本國內近500萬小學生家長進行了抽樣調查,了解孩子將來最渴望從事的職業情況。結果女生最愛的職業為糕點師,而在男生最愛職業的票選中,職業足球運動員毫無懸念地當選頭名。
  • 43歲前馬競門神繼續徵戰綠茵,曾兩度戰勝睪丸癌
    塞爾吉奧-阿拉貢內塞斯的職業生涯起步於維戈塞爾塔,2000/01賽季從家鄉球隊蓬特維德拉轉投西乙球會特內裡費,在這裡他逐漸成長、進入優秀門將序列,並幫助球隊升入西甲賽場。2003年至2005年間,塞爾吉奧-阿拉貢內塞斯短暫效力於馬德裡競技,隨後他還曾輾轉過赫塔菲、埃爾切、大力神、努曼西亞等多家俱樂部。
  • 足球運動員,成為日本小學男生的最嚮往的職業!
    揚子晚報網1月7日訊(記者 孫雲嶽 張晨瑆 張昊)近日,日本在對小學生未來最想從事的職業調差中顯示,足球運動員成為他們最嚮往職業的熱門之一,尤其是在男生心目中,足球運動員排名第一。
  • 全職獵人:「比司吉」也是職業排球運動員。
    眾所周知,磊扎贏了小傑西索一行人,完全是靠他的排球技巧那麼比司吉這段話顯示,她對排球技巧也很在行啊,她也是職業排球運動員,她那魁梧的身材和一身的肌肉就是她職業排球運動員的證明.明顯是美容師,從一個肌肉女美容成一隻蘿莉.對的想懟那個弱智就像這樣另開帖,弱智就好氣!
  • 有著明星顏值的哈薩克斯坦女排球運動員——莎賓娜
    有著明星顏值的哈薩克斯坦女排球運動員——莎賓娜
  • 足球運動員成日本小學男生最嚮往職業
    、警察、職業足球運動員排名前三位。而在對男生的調查中,則是職業足球運動員排名第一位,警察、職業棒球運動員排名其後。而在2019年的《小學生白皮書》中,日本小學男生最想從事的職業還是網紅博主,職業足球運動員則排名第二位。
  • 了解kpl冠軍魔咒的,大部分不了解這個,最詭異的魔咒!
    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自16年成立以來,經過兩三年的發展,影響力也是越來越廣,關注kpl職業聯賽的小夥伴也是越來越多。千百場的職業戰隊之間的交手,細心的小夥伴們也是從中發現了許多讓人匪夷所思,毫無規律可言的魔咒,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kpl的冠軍魔咒。
  • 日本小學生白皮書:足球運動員成男生最想從事職業
    日本小學生白皮書:足球運動員成男生最想從事職業 據日本《小學生白皮書
  • 名人誕辰:美國職業女子網球運動員一一珍妮弗·卡普裡亞蒂
    名人誕辰:美國職業女子網球運動員一一珍妮弗·卡普裡亞蒂珍妮弗·卡普裡亞蒂,1976年3月29日出生於美國紐約,是一位前美國職業女子網球運動員。珍妮弗·卡普裡亞蒂的身高是1.70米,轉職業年是1990年。
  • 足球運動員戰勝網紅博主,成為日本小學男生最嚮往的職業
    日前,日本學研教育綜合研究所發布2020年《小學生白皮書》,在對日本小學生未來最想從事的職業調查中,糕點師、警察、職業足球運動員排名前三位。而在對男生的調查中,則是職業足球運動員排名第一位,警察、職業棒球運動員排名其後。
  • 職業足球運動員被隔離了怎麼辦?建業球員的做法是最正確的
    但是職業運動員不行,因為足球是他們的生命,是他們的飯碗,這一切都必須要有出色的身體作為保障。所有的訓練和休息,包括飲食都必須很科學,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懶惰。在體育的世界裡,因為懈怠葬送自己職業生涯的運動員不在少數。所以建業球員知道懈怠對於一名職業球員的危害有多大,所以在隔離期間,建業的球員依然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職業運動員,自己肩負著河南一億人民的希望。
  • 阿姆斯特朗職業生涯回顧 抗癌英雄書寫環法傳奇
    阿姆斯特朗1992年開始職業自行車生涯,1999年世界排名第七,並於當年代表美國的郵政車隊獲得環法大賽的車手總成績冠軍。之後直到2003年,他又連續五次奪冠,平了西班牙車手安杜蘭等創造的環法五連冠的紀錄。2004年,阿姆斯特朗再次奪得環法車手總冠軍,成為環法歷史上首位連續六次奪冠的車手。
  • 為青島退役運動員再就業牽線搭橋!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培訓班開班
    12月22日上午,由山東省體育人才服務中心主辦,青島市體育局承辦,青島全時健身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青島中聯運動健康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年青島市體育系統運動員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培訓班開班儀式在城陽舉行。
  • 汪涵中招康師傅「魔咒」:代言明星淚滿面,如今附身老壇酸菜面?
    如今,明星代言廣告比較普遍,也時常會有一些倒黴蛋因為代言產品「爆雷」,而被「炸」的傷痕累累。隨著我國法律的逐步完善,如果明星代言的廣告產品出現問題,在一定的情況也要承擔連帶責任。所以,現在明星們代言再也不是「來者不拒」,而是精挑細選,做足功課。大多明星代言出事,都是因為代言產品出現問題,但是有個產品質量經受住了幾十億人的反覆檢驗,但是明星們提到它還是會瑟瑟發抖。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