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姜高產栽培技術,畝產1500公斤,是如何做到的?

2020-12-17 三農快對

洋姜又名:菊芋,洋姜是一種藥食兼用的作物,主由以塊莖藥與食用,洋姜較耐旱、耐寒、是適應環境性較強的多年生植物,一般洋姜生長過程中,不易產生病害,病蟲害較少,很少需要噴灑過多農藥,因此洋姜可算稱得上是,綠色無公害的保健蔬菜其中之一。

洋姜(花)

那麼在眾多植物種植中,洋姜是如何種植?怎麼才能種出高產的洋姜呢?我現將種植洋姜的技術方法和大家分享一下,以及一些須知事項,希望幫到大家。

一、洋姜種植的高產栽培技術

1、洋姜對環境條件的需要

洋姜喜溫涼、乾爽的環境氣候,且較耐旱和耐旱性,通常種後或存放塊莖在1-5℃時可萌動,溫度在9℃左右時可出苗。因洋姜較耐寒,也易在西北周邊地區地下越冬,洋姜幼苗可短時間耐2℃左右的低溫,因此被稱為多年生植物。溫度在19℃左右時,日照穩於11-12小時環境條件1下,塊莖的形成加速。洋姜塊莖可在26-29℃左右的淺層土下凍層內越冬。如是選一些土質適宜它的生長條件,一般都可獲得一定的高產和品質。主要還是人為需要加強管理,並結合它的生長規律特性來協調種作,合理密植,一般高產「畝達」1450-1550kg。

洋姜(種)

2、挑選姜種

洋姜是以「塊莖」進行繁殖,主選塊大、無汙染、抗病蟲、姜塊飽滿、株高健壯、塊莖內養素足的作種繁殖最佳,利於出苗快、苗壯。選好的塊種是創建高產和品質之作,這一步非常關鍵。

3、科學選地

(1)選地:洋姜種植,可棚內或露地栽培,南方地區露地就可,西北周邊等地區建議大棚內種植,防止遇到降雪量大,導致姜種腐爛,且不耐越冬。應選土質疏鬆、土壤肥厚、富含有機質物質高、微中酸鹼性土質,最好土壤pH6-7之間,一般土壤pH在5.5-7也可以高產,前提是基肥合理,加上後期管理得當就可。最需注重一點是,不可「前茬」有姜瘟疫,一定要徹底對土壤殺菌後種。

(2)作畦:種植前7-10天,進行深翻曬墒,同時對土壤噴一些殺菌劑,待藥效過後再種。深翻20-25㎝,起壟排水溝、作畦,作畦寬度1-1.2米,長度以實際地面積規劃。一定要加強排水暢通,防止後期出現地面積水,易導致引發姜瘟或塊莖腐爛。

4、姜種處理

(1)曬種:在播種前,把精心挑選的姜種處理一下,通過曬姜3-4天天后,使姜表面水分被吸收,起到殺菌作用,提高種後發芽率,降低姜種殘留細菌。

(2)催芽:用10-15℃的溫水先浸泡4-5小時,撈出晾乾後,再用12%鏈黴素1800倍液浸泡36小時,撈出後,拿到地面非常乾燥的地方進行催芽,催芽是溫度在23-24℃為宜,待20天後姜芽長到1㎝左右時就可作種。在催芽時間段,要避開太陽爆曬、大風,應選處於乾燥且又適溫、風小處最宜,防止風乾化,導致姜種無法發芽。需要控溫在23-24度為好,通常管理得當情況下,22天左右就可長出健壯的芽。

5、播種方法

(1)播種:在播種之前,先掰開,把一些減弱的芽抹除,再催芽,堅持以健壯姜種出的芽作種,這樣後期植株長勢好,每一個姜種保留1-2個健壯芽就可。

(2)密度:合理的密度是創建高產關鍵,棚內種植的行距55-60㎝,株距25-30㎝,露地種植行距50-55㎝,株距20-25㎝,畝栽5200-5800株,過於密集不利於採光、通風,易產生薑瘟病等不良因素發生。以條播。挖坑作種。

二、施肥方法與田間管理

(1)基肥施用:洋姜種植需肥量較大,在播種之前應確保基肥充足,在洋姜生長過程中不同階段,需求肥量也不一樣,得根據它的生長規律特性進行充補肥料。深翻土壤開溝之後,平均畝所需要100kg農家有機肥(充分腐熟肥料),如雞、鴨、豬糞,但不建議自家的馬糞使用,如有專業人士指導下可以使用,施肥後先覆蓋一層0.5㎝的細土,再排放姜種,再覆蓋。

(2)苗期追肥:待苗長高度在14-15㎝時進行追肥,畝選用尿素8kg左右平均施入每穴,併合理澆水。

(3)立秋追肥:這時候是洋姜的生長旺盛期,畝施用餅肥75kg+磷酸二銨19-22kg。

(4)採收前後施肥:為了能夠使姜塊莖肥大,創建豐收打下基礎,應畝施複合肥120-140kg,施肥後覆土蓋植株基部,利於使地裡生薑肥大,且起到防寒作用,便於安全越冬。

(5)除草+澆水:在洋姜生長整個過程中,多查看地裡,應不定時除草,併合理澆水,不可使地裡積水,防止姜瘟或地表蒸發,易引發病害。做好除草、澆水、雨後排水工作,澆水選在下午進行,避開白天高溫。

洋姜(種)

三、洋姜病蟲害主要防治:姜瘟病、玉米螟蟲、姜風蝶等。

●姜瘟病:洋姜在種植的整個過程中,最為要害就是姜瘟,通常高溫多雨天氣時易引發,一般發病期在夏初至秋前易發,此時高溫、多雨,應加強管理。防治措施:在種前處理消毒塊莖進行催芽、對於姜瘟地則先徹底清除細菌後種植。在種植後發現姜瘟時,病初期選用(姜瘟寧400-500倍液)進行灌根以及病處。或選其它藥劑防治。

●玉米螟蟲:該蟲主要是邊食邊鑽入莖內,導致引發莖腐爛,形成穿孔,在病初期可(選用90%敵百蟲400倍液)灌根、灌心。或選用(殺雙蟲700倍液)和水胺硫酸磷800倍液進行全株以及地表噴灑。或選其它藥劑防治。

●姜風蝶:此蟲主要是破壞葉片,發現姜葉有如成包卷狀,一般以成蟲,對葉片吸食,在病初期可選用(90%敵百蟲900-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或選其它藥劑防治。

●洋姜一般病害主要是姜瘟易發,一旦發生後,就很難根治,一定要在播種之前對種子進行消毒、對土壤消毒,當發現植株染病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把一些染姜瘟的植株撥起帶出園內。在管理過程中,防止地裡積水,特別是高溫季節多加強管理。對於一些其它害蟲類,根據實際情況發生的程度第一時間採取相應措施。

-End-

以上是洋姜種植技術方法,供大家參考。我是:三農快對,有多年的種植經驗,每天分享關於種植技術知識,喜歡可關注我,謝謝!

相關焦點

  • 袁隆平領銜雜交水稻雙季畝產1500多公斤
    新華社發   11月2日在湖南省衡陽市衡南縣清竹村進行的袁隆平領銜的雜交水稻雙季測產達到了畝產1530.76公斤,其中早稻619.06公斤、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品種「叄優一號」911.7公斤,超過了1500公斤的預期目標。比數字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這次測產充分展示了第三代雜交水稻更加契合實際生產的特點,從而有利於進一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 超級稻高產,畝產1365公斤!袁隆平團隊長江中遊雙季稻產量新高
    20日,記者從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團隊主持承擔的「十三五」國家糧食豐產增效科技創新重點研發計劃——「湖南雙季稻周年綠色優質豐產增效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有了新進展:項目技術體系集成的生物和物理等非化學防治技術,不僅能大幅降低化學農藥用量,還通過結合水稻優質豐產、全程機械化等栽培技術,實現了水稻安全、優質、豐產和高效的全程綠色優質生產。
  • 袁隆平團隊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
    1500公斤的目標! 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
  • 春天怎麼種西瓜,西瓜高產栽培技術
    下面小編就為廣大農友支招高產:春天怎麼種西瓜,西瓜高產栽培技術為大家奉上。 西瓜高產栽培技術: 01 選擇抗病、高產、優質的良種: 中大果型西瓜可選擇西農
  • 801.79公斤!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日前,該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相關專家,對寧波市奉化麥浪農場竺海龍申報的110畝連作晚稻進行測產驗收。驗收組根據《浙江省水稻測產驗收辦法》,經現場查看後,隨機抽取三塊1畝以上田塊,採用收割機全田實割測產,並經實驗室溼谷抽樣,去雜、烘乾後稱重、測定水分,折成標準水分(14.5%)的淨谷平均畝產,測得連作晚稻百畝方平均畝產801.79公斤,打破800.91公斤的浙江農業之最紀錄。
  • 801.79公斤! 浙江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12月11日,記者從浙江農業之最委員會辦公室了解到,我省連作晚稻百畝方畝產破紀錄
  • 河北自主育成小麥品種冀麥325實現畝產672.7公斤
    原標題:冀麥325實現畝產672.7公斤 河北省自主育成的半冬性中晚熟小麥品種 冀麥325實現畝產672.7公斤 節約灌溉水50%,節省化肥24% 在節約灌溉水50%,節省化肥24%的情況下,冀麥325畝產672.7公斤!
  • 河北自主育成小麥品種冀麥325實現畝產672.7公斤!
    河北省自主育成的半冬性中晚熟小麥品種 冀麥325實現畝產672.7公斤 節約灌溉水50%,節省化肥24% 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趙紅梅)在節約灌溉水50%,節省化肥24%的情況下,冀麥325畝產672.7公斤!
  • 煙薯25號,金黃薯糖,味道甜如蜜,它是如何栽培實現高產?
    那麼對於烤著吃流出金黃薯糖的「煙薯25號」紅薯品種是如何培育的呢?怎樣培育實現高產?煙薯雖然是山東地區的紅薯品種,但是它對於環境的適應性比較廣。比如華南、華中、華北地區大部分都是可以種植的,種植比較好的地方可以實現畝產4000公斤!它也是目前各種紅薯品種中平均產量排列前三的紅薯品種。
  • 南方地區生薑畝產多少?掌握生薑種植技術要點,畝產3000-4000斤
    有農友問南方地區生薑畝產多少?根據我們的種植經驗看,南方地區種植生薑,一般畝產3000-4000斤,因生薑品種、栽培方式及管理水平而異。生薑適合陰涼肥沃的士地,所以種植生薑想要高產,要做好選地,重施有機肥,並做好水肥、病蟲等田間管理;其次,使用脫毒姜種,採取大棚種植,生產期用透光率40%左右遮陽網蓋棚頂,生產後期撤網扣膜,以延長收穫期等措施,能夠明顯提高產量。生薑種植技術要點:首先,選好地塊和品質。宜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宜。
  • 雙季稻畝產3000斤實現 第三代雜交水稻晚稻畝產911.7公斤
    中新網客戶端11月2日電 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晚稻測產結果出爐,平均畝產達到911.7公斤。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這意味著第三代雜交水稻早晚雙季稻平均畝產突破1500公斤(3000斤),達到1530.76公斤。
  • 優質水稻新品種「常香粳1813」特性與機插高質高效栽培關鍵技術
    個試點平均畝產764.17公斤,列16個參試品種第2位,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5.45% 。兩年區試平均畝產735.47公斤,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4.56%。2019年同時參加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23.58公斤,比對照武運粳23增產3.21%。 該品種綜合抗性好:2018-2019年江蘇省植保所稻瘟病接種鑑定結果:稻瘟病損失率3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3.75-4.0,中抗稻瘟病,抗紋枯病,抗倒性強。
  • 央視新聞:袁隆平雜交水稻再破紀錄——晚稻畝產911.7公斤!
    11月2日,位於湖南省衡南縣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新組合試驗示範基地迎來晚稻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 此前,袁隆平院士及其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屢破水稻單產紀錄。
  • 棉花套種小茴香栽培技術
    棉田套種小茴香共生期短,光照水肥矛盾少,小茴香從種到收無需單獨投入犁地費、耙地費、基肥費、水費等,小茴香一般畝產10-25公斤,畝淨效益150-200元,也有畝產可達30-50公斤,畝效益200-350元。小茴香在棉花澆頭水前即可成熟收割,在棉花產量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可以增收一茬經濟作物,提高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 袁隆平團隊雙季稻晚稻畝產 912 公斤,早稻加晚稻畝產 1700 公斤!
    袁隆平團隊迎雙季稻畝產3000斤測產,測得晚稻平均畝產為911.7公斤。此前,湖南衡南基地早稻高產攻關田在7月進行了測產驗收,測得早稻平均畝產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實現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此前,袁隆平及其團隊研究的雜交水稻已屢破水稻單產紀錄。手中有糧,心中不慌!
  • 畝產在2000斤以上,這三個玉米新品種,春播夏播均可以
    今天給大家介紹三個品種高抗倒伏、耐旱耐密、抗高溫、穩產高產的玉米品種,春播夏播都可以。1、金衝一號該品種平均畝產800-900公斤左右,在高產栽培的情況下畝產可突破1100公斤,在2018年平均畝產達到了2280斤。2、良玉99
  • ZR902系列超級雜交水稻組合產量刷新糧食高產紀錄
    ,提升水稻種植技術和產量,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從去年晚造年開始,在雙水鎮木江村文發農場設立袁隆平高產雜交水稻示範田,今年種植「Y兩優902」、「民兩優902」、「晶兩優902」等早造6個超級稻品種,2020年7月3日,新會區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邀請仲愷農業工程學院農學院、華南農業大學農學院、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等專家組成新會超級水稻測產專家組,對文發農場種植的「Y兩優902」
  • 新疆滴灌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
    1 技術概述 1.1 技術基本情況 2018年起,由國家小麥產業技術體系烏魯木齊試驗站馬兆亭、雷鈞傑二位同志組成新疆冬小麥高產優質高效栽培技術攻關團隊,對新疆滴灌冬小麥進行超高產技術攻關,通過3年的努力,不斷突破新疆滴灌冬小麥超高產紀錄。
  • 生薑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關鍵是什麼?技術要熟練,習性多了解
    在生薑長期栽培過程中,種性容易退化,姜種帶病毒、帶病菌現象嚴重,種植後,植株矮小瘦弱,易感病、發病。如姜瘟病、病毒病等近幾年持續嚴重發生,影響了生薑產量和質量。幾年來,很多生薑產區已率先引用了脫毒種和選用無病姜種技術,收到顯著的增產效果。據試驗,脫毒姜種莖杆粗壯、葉色濃綠、生長健壯,比未脫毒姜種增產25%以上;無病姜種也比普通姜種增產15%以上。
  • 紫花苜蓿如何培育才能高產,實現畝產10噸的夢想?
    紫花苜蓿播種五、栽培管理播種完了之後要及時查苗補種,來確保種植密度。有條件的時候,比較乾旱時可採用灌溉,灌水用溝灌和噴灌均可,最好的是噴灌。苜蓿的根系不耐淹,如果水淹24小時將會造成死亡,雨季低洼地要注意及時排除掉田間的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