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了,在南方過冬的候鳥即將歸來,這幾種常見的候鳥你認識嗎

2020-12-05 墨塵話古今

候鳥隨季節變化周期性的遷徙,它們一共有兩個家,一個是繁殖的家、一個是過冬的家。現在春天到了,它們即將來臨。候鳥總是如約而至,不妄人們的期待,是誠實守信的象徵。這幾種常見的候鳥,你都見過嗎?

家燕可以說是最為常見的候鳥,每到春夏季節,小燕子就會從南方歸來,在屋簷下建造自己的新家,準備繁衍後代。家燕在農村最為常見,它們總是餓著肚子給孩子帶回吃的,總是用自己微弱的翅膀保護剛剛出世的孩子。

杜鵑鳥長得非常漂亮,但是它們有一個十分不好的缺點,那就是它們總是搶奪其他鳥類的巢穴,還把自己的鳥蛋生在別的鳥窩裡,讓其他的鳥類孵化、餵養。但「杜鵑鳥啼血」認真負責的典故,受到很多人的讚嘆。

「兩隻黃鸝鳴翠柳」,黃鸝是一種羽色獻黃的候鳥,通常以昆蟲、漿果為食,聲音洪亮悅耳,深受人們喜愛。因為它的黃色羽毛和悅耳的叫聲,在古代黃鸝頗受詩人的喜愛,所以有很多的詩中提到黃鸝。

「一行白鷺上青天」白鷺體型較大,屬於大型遷徙鳥類,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候鳥。每到春夏時節白鷺會成群結隊飛回北方繁衍後代。因其羽毛等部位有很大的用處,常常被人捕殺,現今國家已把白鷺列為保護動物,緊張捕殺。這是幾種常見的候鳥,每一種都是需要人們保護的動物,你都認識嗎?

相關焦點

  • 燕子飛往南方過冬,為何在春天又會飛回來?就呆在南方不好嗎?
    不過燕子在天氣比較寒冷的時候,都會從北方遷徙到南方去過冬。南方的天氣比較暖和,為何燕子在春天又要從南方飛回北方呢?它們就呆在南方不好嗎?北方的冬天都是比較冷的,很多地方都到了零下多少度,不僅會下雪,還會結冰。很多人都覺得燕子是因為嚴寒才飛往南方的,去南方主要是為了避過寒冷天氣。其實並不只是這樣,燕子身上的羽毛都是很厚實的,抵抗一般的嚴寒是絕對沒問題。
  • 松花江畔有個「過冬候鳥天團」
    「我每天早晨都會到這裡來看看,撒一把鳥糧,喂喂這些留守冰城的候鳥,希望它們能夠安然過冬」,兆麟公園鴛鴦守護人、市民車春虎告訴記者,今年冬天,「留守候鳥」數量和種類比往年翻了幾倍。常年在這裡觀察鳥類生活習慣的野生動物愛好者車春虎說,清溝裡最多能夠看到三四十隻過冬候鳥,平時也會有20餘只在一起嬉戲,往年這裡只有幾隻「留守候鳥」。車春虎說,這些「留守候鳥」,以綠頭鴨、斑嘴鴨為主,數量能佔到一半以上。還有5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鴛鴦,其中有2隻雄鳥、3隻雌鳥。鴛鴦的加入,為這支「過冬候鳥天團」增色不少。
  • 我市志願者助「掉隊」候鳥抵達南方!
    我市志願者助「掉隊」候鳥抵達南方!此前,松哈大溼地野生動物救助站內救護了100多隻錯過遷徙的野生候鳥,熱愛動物的杜克心裡越發難受。「它們能熬過冬天嗎?要是它們像其他同伴一樣完成遷徙,現在已經在天空自由翱翔了吧?」突然,杜克萌生了一個想法,他想驅車將它們送往南方候鳥遷徙地。「以前有沒有人這樣做過呢?應該怎麼操作呢?」杜克連忙上網搜索相關信息,國內沒查到例子,國外也沒查到。該怎麼辦呢?
  • 生態環境改善大量候鳥來開過冬 漢豐湖成候鳥棲息天堂
    中華秋沙鴨屬於國家Ⅰ級保護鳥類,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評定為瀕危物種(根據2016年同步調查數據顯示,全球不足4000隻,中國境內僅存1000餘只),2014年漢豐湖曾記錄到3隻中華秋沙鴨,本次是漢豐湖第二次記錄到這種珍稀候鳥;短嘴豆雁屬於大型雁鴨類候鳥,體重可達3公斤,體長80釐米,重慶境內少見,本次也是我區首次記錄到這種珍稀雁類;海鷗屬於中型鷗類,多分布於沿海區域,漢豐湖常見的鷗類為紅嘴鷗
  • 燕子飛往南方過冬,為何在春天又會飛回來?一直呆在南方不好嗎?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你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相信大家在看到這些來自著名兒歌《小燕子》裡的文字時,腦海裡都是自帶音調的。在我們的心目中,玲瓏又可愛的燕子就是春天的使者,從古至今,人類一直都對燕子愛護有加,燕子也早就把人類當成了自己的朋友。
  • 候鳥到南方越冬,留鳥怎麼辦?
    冬天來了,候鳥飛向溫暖的南方,留鳥如何生存在寒冷的北方呢?每到秋冬寒冷季節,南飛的候鳥都會成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但候鳥飛走後,北方並不會變成鳥類的「空城」,還會有一些本地鳥類留下來,在嚴寒中繼續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留鳥在冬季很難覓食,每到冬季,有的留鳥就成群結隊地生活在一起,啄取植物的果實和種子為食,它們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過冬妙招,讓我們來一探究竟吧。
  • 肯德基小候鳥基金四周年為愛守「候」廣州「小候鳥」觀候鳥探索自然
    時至秋冬,大量候鳥遷徙到溫暖的廣州,在這個有著良好生態環境的城市過冬。同時,在這方熱土裡,還匯聚了大批來穗工作者在這奮鬥,隨之而來的是被稱為「小候鳥」的孩子們,他們跟隨著父母在異鄉生活與學習。近日,這兩群「候鳥」相遇在這座暖心城市的「綠心」——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開展了一場肯德基候鳥基金四周年「為愛守『候』,相伴成長」公益活動。
  • 50餘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誰在守護候鳥天堂?
    徐建平做巡護隊員有近三年時間,通過保護區管理中心日常組織的培訓,加上人手一冊的鳥類圖譜,讓他從對鳥類保護一無所知,到認識200多種北大港溼地常見鳥類。他有一次救助受傷的大天鵝,大天鵝伸長脖子後將近一人高的高度,和它受驚後掙扎的樣子,還著實把他嚇了一跳。但大天鵝經過醫治成功放飛後,徐建平特別有成就感,每到遷徙季節,就盼著大天鵝來。
  • 鴛鴦、鸊鷉加入野鴨派對,何家溝入江口有支「過冬候鳥天團」,比...
    常年在這裡觀察鳥類生活習慣的野生動物愛好者車春虎說,現在這處清溝裡最多的時候,能夠看到三、四十隻過冬候鳥,平時也會有 20 餘只在一起嬉戲玩耍,而往年這裡只有幾隻 " 留守候鳥 "它們當中,以綠頭鴨、斑嘴鴨這種 " 野鴨子 " 為主,數量能佔到一半以上。
  • 辰山植物園過冬候鳥已就位 自然生態交響曲即將開場
    秋冬季節,來辰山植物園觀鳥聽鳥、同時邂逅植物的另一種生命之美吧!成群的候鳥從天空飛過,稀疏的叢林間和寬闊的草坪上能遇見各種冬候鳥和留鳥,常見的冬候鳥有:北紅尾鴝、黃雀、樹鷚和灰頭鵐等;留鳥種類繁多,例如:珠頸斑鳩、烏鶇、棕背伯勞、黑尾蠟嘴雀、白頭鵯、八哥、喜鵲、戴勝等等。
  • 微山湖候鳥屢遭毒手 公安機關火速出手拯救候鳥
    候鳥接二連三死亡引起公安機關關注  每年冬季,都會有大批候鳥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到微山湖,在這裡越冬。然後在第二年的春天再飛回各自的生長地。大批候鳥的來臨,不僅給微山湖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同時,也對微山湖的生態資源保護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可是,最近一段時間,有少數不法分子為了牟利,竟然把目光盯上了這些野生動物。
  • 山西省啟動候鳥「護飛行動」 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
    央廣網太原12月3日消息(記者賀威通 通訊員郝曉彥)日前,山西省沿汾河各地迎來白鷺、天鵝、黑觀等候鳥。山西省適時啟動候鳥「護飛行動」,為遷徙候鳥保駕護航。  隨著冬季來臨,氣溫逐漸下降。幾群遠道而來的水鳥在太原汾河公園安下了新家,對不少熱愛觀鳥的市民來說,這些鳥類都是老朋友。
  • 冰凌冰果冬候鳥……這麼多冬天的打開方式,愛了愛了
    吳瓊攝影有些美景必須冷到一定程度才能欣賞到霧凇就是其中之一楊光武攝影霧凇小科普2019/12/22霧凇,大家通常稱其為"冰掛""樹掛",在文人雅客的口中筆下,又被稱作"瓊花""雪柳"。但霧凇雖有"雪柳"的雅稱,卻並不是雪,而是由霧和水汽凍結而成。
  • 警方與志願者護送206隻候鳥南下,「候鳥房車」跨越8省區2800多公裡...
    宋警官介紹道,這些候鳥主要來自三個渠道,第一種是因飢餓寒冷、奄奄待斃為人所救或者是在粘鳥網上解救下來的;第二種是警方打擊野生動物非法交易,在市場上收繳的;第三種是因為羽色美麗,被人捕到花鳥市場售賣的候鳥,它們被市民養在鳥籠裡,經過志願者反覆勸說,上交給動物保護部門。
  • 燕子南飛過冬,天氣回暖又回遷北方,為什麼不選擇一直定居南方?
    燕子南飛過冬,春暖花開時返回北方的遷徙習性,是老幼皆知的常識。有很多的鳥類會隨著季節變化周期性地南北遷移,這類就被稱作候鳥。燕子就是一種典型的候鳥。每年在冬季來臨前,燕子都會成群結隊地從北方飛遷遙遠的南方,不遠萬裡地飛抵熱帶地區越冬。在春天來臨之際,燕子又會從南方回遷至北方溫帶地區,開始築巢或修補舊窩,繁衍生息。
  • 候鳥成群!這群「小精靈」在滻灞翩飛!
    一起跟著陝西廣播電視臺《都市快報》欄目的鏡頭欣賞這群美麗的"小精靈"吧!生態環境好不好鳥兒最有發言權西安滻灞國家溼地公園處在全國三大候鳥遷徙路線之一的中部路線,隨著生態環境持續向好,物種多樣性不斷豐富,越來越多的候鳥開始到此棲息越冬。
  • 科考志願團隊:沿途巡護宣傳 守護候鳥遷徙
    他們在沿途科考的同時,還深入學校、湖區宣講保護溼地、候鳥的重要性,讓冬候鳥安全順利地向南方遷徙。來到江蘇省宿遷中學,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考委員會副主任、鳥類專家周海翔教授,作了一場題為《美麗中國,讓候鳥飛》的專題講座,系統講述了生態文明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係,保護候鳥、保護溼地、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
  • 「候鳥醫生」李春如:但願人長久 候鳥寄餘生
    李春如在給一隻折翅的小天鵝「看診」李春如與他的候鳥「避風塘」從「人醫」到「鳥醫」今年75歲的李春如,最開始並不是一名「候鳥醫生」。1963年,他從九江衛校畢業後,成為一名內科醫生。然而,38年前的一個雨天,改變了他一生的生活軌跡。
  • 燕子不嫌累嗎?為何冬天飛往南方,開春了又要飛回北方?
    可以說,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們點綴了每一個萬物復甦的春天,也讓南方的春天似乎多了一絲的溫暖,不過,燕子為何要每年往返於南北方呢?它們難道不嫌累嗎?科學家表示,這是因為燕子是一種候鳥。我們都知道,燕子的主要食物是各類的昆蟲,可是北方的冬天這些昆蟲是看不到的,燕子就會因為食物短缺而餓死,而南方的冬天氣溫沒有那麼低,對於燕子來說,還可以找到充足的食物,於是,它們才會不辭辛苦的往返於南方和北方。那麼,既然南方的環境其實更適合燕子,為何燕子要做候鳥,一定要春天的時候來到南方?難道是因為燕子喜歡長途飛行?
  • 青島候鳥傳⑬丨它們能消滅蝗災 還能創造奇蹟「黑太陽」
    現在,每天都有熱心讀者通過微信或半島客戶端找記者欄目與記者聯繫,有的是專業鳥類攝影師、專家,有的提供候鳥線索,有的只是對記者說聲辛苦,更多的是傳來照片問是什麼鳥,求鑑「寶」。王淑綿老師喜愛鳥類,但是因年齡原因,近兩年沒有拍鳥了。他給記者傳來一張照片(見圖),詢問是什麼鳥、什麼習性。這是只青島較為常見的絲光椋(記者註:音同涼)鳥,其姐妹灰椋鳥則更為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