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擁有「成長型思維」,看看你擁有嗎?

2020-12-27 散人於浪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總是非常執著的研究人們為什麼會失敗,從各種案例中研究分析失敗的原因。

總是在思考人和人為什麼想的不一樣,表現不一樣,經歷也不一樣,為什麼一些人更聰明,一些人品行更佳。

關於這個問題,有兩個不同的說法,一部分人認為:這是來自先天的差異,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物理差異和無法改變的差別。

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造成人與人之間差異的原因來源於人們的經歷、背景、接受的教育以及學習方法的不同。

小時候,我們會發現身邊總有那些別人家的小孩子,不用做什麼努力,上課沒怎麼聽講,就能考高分。

我也相信,人是有天分這個說法的,有的人就是天才,一學就會。

直到我看到卡羅爾.德韋克的《終身成長》這本書,我終於找到的答案!

這本書裡將我多年的疑惑全都解開了,作者說人的思維有兩種,一種叫固定思維 ,另一種叫:成長型思維。

這兩種思維並不是單純的存在,非此即彼,而是每個人都同時具備這兩種思維,但在處理不同的事情時,不同的思維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這兩個種思維模式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人的觀點會對自己的生活方式產生深遠的影響,它可以決定你能否成為你想成為的那個人,以及你能否做好人看重的事,

這種情況的是如何發生的?為什麼這麼簡單的信念有能力改變你的心理狀態,進而改變你的生活?

對成功與失敗的看法不同固定型思維的人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也就是固定的思維模式。

如果你用擁有一般的智力、品德以及普通的個性,那麼你最好好的證明自己能夠在這些方面達到正常水平,不能讓自己在這些基本的特徵方面看上雲南叉柱蘭或者給別人不足的感覺。

小時候,每次考試成績出來的時候,有很多人最關心的就是自己的排名,只要看到自己排在前3就非常高興,哪怕自己只考了60分,但只要進了前三,就OK了,這就是固定思維!

而成長型思維的,則認為這次考試,我為什麼會只考了60分,那40分是怎麼失掉的,我還有哪些知識點沒有掌握呢,而不關心自己到底是排第三,還是第一。

在固定型思維的人看來,最重要的是結果,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在乎的則是未來,考試的結果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還很遠!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如貝多芬、愛因斯坦。

對自身的評價準確度不同實際上,人們對於自己有能力的評估是很不準確的,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發現,不少人對自己的表現的能力評估並不準確,但其中大多數都是固定型思維的人,而成長型思維 的人卻準確到了令人驚訝的地步。

對努力的看法不同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什麼,大多數人的觀點一致的---成長型思維 模式產生的不堅持不懈,堅韌不拔的精神。

許多雞湯文中都會講到,成功要堅持,要熱愛,要挑戰,要相信努力,面對挫折要重新站起來等等。

而其實思維的改變才是成功的關鍵,美國福特汽車二把手艾柯卡就是一個典型的固定性思維的人,他非常熱愛汽車行業,在福特汽車時也曾創下許多輝煌業績。

他曾說福特汽車就一個王國,福特是國王,而他就是王儲,他非常希望能夠成為第二任福特CEO。

然而他在福特取得成就後,開始搞形式主義,認為自己的權威不能受到任何挑戰,任何有下屬和他不同的意見都會遭到他的排斥,最後,搞得怨聲載道,福特汽車也和他解約了。

他非常氣氛,他說他一定要證明福特汽車這個決定是錯誤的,於是他又跳槽去了克萊斯勒,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也做出了很多成績 ,但很快克萊斯勒也受不了他了。

最終克萊斯勒賠了他一大筆錢,和他解約了;他說他將要花下半生的時間來與克萊斯勒打官司。

艾柯卡就是典型固定型思維,他從來不認為是自己的錯,而與之相反的是美國通用電器的CEO韋爾奇,把通用電器從140億做到了4900億,成了美國最有價值的公司。

而從韋爾奇就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在他的傳記中就多次提到自己哪一件事做錯了,哪個事情沒有處理好!

我們會發現,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不同之處在於,固定型的人更在意 結果,而成長型的認為當下的結果只是未來的一個點。

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

第一步:接受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是固定性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混合體,這並沒有什麼可羞愧的,我們要接受自己固定思維模式的那部分,這並不代表我們要去接受它高頻出現 的事實,以及接受它在出現 時給我們帶來的危害。

第二步:觀察

明確是什麼激發了你的固定思維模式,那個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格會在什麼時候回來。

可能在你面對巨大挑戰的人時候,那個固定思維模式的人會對你說:「也許你的能力沒那麼大,其他人會發現的。

想一想,最近一次激發你固定思維模式是什麼事?

在什麼情況下會激發你的固定思維。

第三步:教育

當你知道了觸發固定思維模式的誘因後,並痛苦地了解自己的固定思維 模式人格以及他會對你產生什麼影響後,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教育它。

你越了解固定思維 觸發的原因,就越能在固定思維 人格出現時保持警惕,當你馬上要邁出自己的舒適區的時候,請做好自己的準備,告訴固定型人格:」我們需要一起去挑戰,我願意試一試。「

我們也要試著理解固定型思維的人,理解他人的難處,特別在教育固定型思維 的孩子時,不要當面責罵他們,而是引導他們去嘗試。

無論是孩子,成年人都需要掌握這兩種思維的不同,學會接受自己的固定性思維 ,同時也要學會如何培養自己的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的智慧精華

一篇文章只能展現冰山一角,今天文章的靈感來自《終身成長》想深入了解如何培養成長型思維,我建議你去讀一下卡羅爾.德韋克的這本《終身成長》

這本書的知識量非常豐富,書裡不僅他的調查研究,以及如何在哪些行為屬於固定型思維,哪些屬於成長型,這兩種思維所帶來的結果!

我每次遇到困惑時,都會來書中看看卡羅爾的書,閱讀後會發現,人生中的那些思維的誤區這本書裡都有,甚至連解決方案、步驟都寫得很清楚。

這不僅是一本教你如何認識自己思維的書,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培養自己思維的書。

這本書自上市以來,一直坐鎮美國亞馬遜心理類暢銷榜10年,累計銷量180萬冊。

難怪樊登會在他的讀書會上特意推薦這本書。

管理大師德魯克說:「管理就是最大程度地激發他人的善意。」至於善意是什麼,他沒有說,樊登說他讀完這本書後,在這本書中到了答案。

書厚,價格卻不貴,一頓飯錢,便能學到培養成長型思維的方法!

幾乎所有能成事的人都懂得一個道理:借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讀書便是性價比最高的借力辦法,如果你真想未來成事,現在就開始讀書吧

相關焦點

  • 《都挺好》蘇明玉:擁有「成長型思維」,才能突破自我,逆流而上
    有人說,《都挺好》不太現實,因為蘇明玉的成功太過於簡單,可我覺得,她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因為她擁有著一種很厲害的「成長型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就更容易突破自己,逆流而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 《終身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很多人對什麼是思維模式可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類思維模式,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發現,想在成長道路上更快地發展,思維模式起著關鍵的作用。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快速成長的秘密武器。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什麼是思維模式,思維模式的分類以及如何才能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讓我們迅速成長。一、什麼是思維模式所謂的思維模式就是我們頭腦中慣有的組織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古希臘哲學家愛比克泰德有句名言:人不是被事物本身困擾,而是被他們關於事物的意見困擾。
  • 個人成長:成為複合型人才,必須擁有T型思維。(收藏)
    縱向代表知識的深度、行業認知的深度、兩者的結合,即描述一個具有專業知識的人,有廣闊的視野,這樣的深度與知識的結合,未來才能不被職場輕鬆淘汰。從T型思維轉移到能力層的表現就是「一專多能」,不管怎麼折騰,都有一張「保底」的底牌支撐著你。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這本書將人的思維方式大致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兩種。固定型思維的人對人生持有固定論,認為天賦決定一切,如果需要努力,就說明你並不擅長。而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儘管人生而不同,但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改變和成長。這兩種思維模式下的人面對生活的考驗,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
  • 職場危機重重,建立成長型思維,讓你持續升職加薪
    新來的小菲說:「看著得獎的人那麼厲害,自己卻那麼平凡,看來我不是幹這個的料」。 身在職場,你身邊是不是每天都會有類似的抱怨出現。也許你會說,這只是發一下牢騷,沒什麼。 直到我看了《終身成長》這本書,原來之所以有這樣的抱怨,是因為他們都陷入了「固定型思維」。書中講了人類的思維分為: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
  • 固定型思維,殺死愛情的兇手|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
    生活環境、思維方式、價值觀的不同導致兩個人總是磕磕絆絆、摩擦不斷,最後兩個人都認為對方不是對的人,王子跟公主最後去了民政局辦理了離婚手續。難道愛情真的只能以如此高的期待和希望開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敗告終嗎?
  • 3步構建成長型思維模式,成為更自信的自己
    一位父親有兩個兒子,這兩個孩子從小在同一環境中長大,卻擁有兩種不同的性格:擁有樂觀性格的孩子不論遭遇何種艱難,都活得十分快樂;而擁有悲觀性格的孩子就算一帆風順,也時刻心緒沉重。父親想要改變悲觀的孩子的性格,於是他將樂觀的孩子放在一堆牛糞中,而將悲觀的孩子放在一堆新買玩具中,父親則暗中觀察他們。
  • 成長型思維告訴你:如何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
    思維方式在我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成長時,你就會明白,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功。固定思維:認為自己擁有的任何才能,包括智力或創造力,都是靜態的,要麼天生就有,要麼天生沒有,他們相信努力改進只會讓自己到達目前的狀態,不會再發生任何改變。他們經常會認為「我已經沒有辦法了」或「我只能這樣了」,當然這種固定思維也適用於對他人的看法和認知。
  • 當一個人擁有了成長型思維,苦難對他來說只是人生的一個片段而已
    面對苦難,在苦難面前想明白生死的本質問題;坦然接受生死這兩件大事以後,學會接受苦難;在苦難之中找到自己的救贖之路,並通過自我救贖不斷超越自己,成就自己。1、 想清楚生死的本質作者在雙腿被截肢以後,最開始的態度是逃避。
  • 30歲,工資5000封頂,那些混得好的人,說我思維出了問題!
    「跟那些人聊天,他們總說我的思維出現了問題。」「確實是這樣,你的固定思維佔據比例太大,害你在原地踏步。」每個人身上都同時存在2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小羅是90%固定型思維,10%成長型思維,而那些他說的混得好的人,是10%固定型思維,90%成長型思維。
  • 讀《終身成長》第一章第二章有感——你是哪種思維模式?
    你認為才智和努力哪個重要,能力能否通過努力改變,決定了你是會滿足於既有成果還是會積極探索新知。只有用正確的思維模式看待問題,才能更好地達成人生和職業目標。所謂固定型思維模式就是,認為能力是天生的,後天無法改變。反之,為成長型思維模式。
  • 每一個人都在成長,只是經歷有所不同
    每一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很多的事情,在對待同一件事情的過程中,對待事物的態度也會有所不同,每一個人都在不斷地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或許會經歷很多的挫折,但每一次經歷挫折,都會讓他變得越來越堅強,是的,人生向來不是一帆風順,有歡喜也會有憂傷,有挫折也會有快樂,是的,正是因為這樣,人生才會豐富多彩
  • 個人成長與思維升級——《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25個思維模型》
    沉沒成本是不是成本不重要,學會放棄才重要2.2 利他思維:所有傷害都是相互的,所有利他都是利己的2.3 多維思維:為啥我比你強很多,但賺得比你少很多多維思維是一種競爭思維,人比拼的,永遠是綜合能力你的發展速度,取決於你能同時做好多少事專注成就效率,讓你能同時做好很多事2.5 變量思維:在同體量競爭中,能找到變量的人贏在常量競爭中,能找到變量的人贏如果只盯著常量,就永遠找不到變量
  • 畫風雅致的繪本《點》,教你如何幫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終身學習
    本書的作者是來自加拿大的彼得·雷諾茲,他是著名童書作家、插畫家,他對這個「點」感慨很多,在《點》獲得克里斯多福大獎的時候,他說過:我的創作目的是激發每個人內在真正的潛能、創造精神,做一個勇敢、有獨創性、思維活躍,能給人啟迪,鼓舞人心的人。
  • 使人成長的從來不是時間和閱歷,而是思維模型
    後浪出版社曾出過一本暢銷書《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樊登也推薦和講述過這本書。它由美國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研究者卡羅爾·德韋克寫就。全書圍繞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透過這兩種思維,我們發現,使人成長的從來不是時間和閱歷。
  • 擁有無限遊戲思維的人更容易成功
    03.員工管理 有限思維的組織將員工視為一種需要管理的成本,所以會通過裁員來削減成本。而無限思維的組織則將員工視為有血有肉的人,認為他們的價值是無法像機器一樣來計算的。對人的投資不僅僅是提供高薪和好的工作環境,還要像對待人一樣來對待他們。
  • 不要誇孩子「你真棒」! 這12種語境表揚孩子,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讚揚孩子的天賦,而不是讚揚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就是在緩慢扼殺了他成長型思維。 因為成長思維與固定思維的最大區別在於,人們在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中認為他們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變化的。成長思維模式的人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
  • 做社群運營的人,尤其要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有可能在這些問題裡,藏著一部分人不敢開始做社群的終極原因。我來羅列一些:怕找不到人怕活躍度低怕沒有人回應你怕自己堅持不了社群服務怕下一期招不到人,毀自己口碑……如果我們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沒有理由不做社群拉?
  • 自我成長: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在做這三件事
    文/學乃身之寶 運氣,曾被定義為顯然由偶然因素導致的成功或失敗,所以幸運的人或不幸的人,看起來都具有偶然性,但現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或者說,運氣好的人,取得成功真的是偶然的嗎?
  • 什麼人稱為「領導者」?擁有一套獨立運營思維體系,用財商做事業
    當你有一個宏偉的夢想,你就可以吸引無數個沒有夢想的人,和夢想比你小的人來為你工作,來幫你實現你的夢想!還記不記得?為什麼這個人有夢想呢?因為這個人有一套自己獨立運營的思維體系。有一群人坐的飛機,飛機突然故障低空墜落了,這裡面有機長,也有政府官員也有百萬富翁,還有普通的員工,我想問一下這個飛機掉下來以後誰會成為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