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群運營的人,尤其要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

2021-01-19 萬能的wpp

上來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你們最害怕社群運營中遇到什麼難題?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一直想啊,想幾天都行。有可能在這些問題裡,藏著一部分人不敢開始做社群的終極原因。

我來羅列一些:

怕找不到人

怕活躍度低

怕沒有人回應你

怕自己堅持不了社群服務

怕下一期招不到人,毀自己口碑……

如果我們找到這些問題的解決方案,是不是沒有理由不做社群拉?我就是想傳達這個意思,把你害怕的點一一羅列出來,然後花時間精力去解決這些隱患問題,這其實是一個考慮的比較周全的從0-1的思路。

還有個方法,每天學習一點點,看別人社群運營的案例、學習運營知識、請教社群做得好的人。其實我不建議學得太多了再開始,對於獨立思考能力不強的人來說,學多了容易出現頭暈腦脹,不知道出哪招。而學一點用一點,或者超前學一點點,是比較實際的。

你們會問,去哪裡學習啊,最好的是加入行業群,比如你想做社群,就加入做社群的群,你想做自媒體,就加入做自媒體的群。對了,最好是收費的群,收費即意味著有門檻嘛。

除此之外,也可以在網上搜索關鍵字,去篩選有用的文章、資料學習,如果能找到正好對口的書,看書是很高效且內容夠系統、全面,很適合剛入門的人。

我覺得有必要寫一個書單,社群運營涵蓋了營銷、運營、自媒體運營、寫作等等方面,我爭取過段時間能來分享一下。其實最重要的還是日常的學習和優化,積累大量的一線經驗和感覺。社群運營很鍛鍊人的能力,所以我們不要害怕被練哈哈。

最近聽樊登,有本書《終身成長》,裡面講到了思維模式的力量。書中說我們獲得的成功,並不是能力和天賦決定的,而是受到在追求目標過程中的思維模式的影響。典型的兩種:固定型、成長型。

它們分別對應了在面臨成功與成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固定型思維模式相信自己的才能是一成不變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是覺得我們的基礎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培養的。

如果大家在社群運營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或者階段性的問題,沮喪是正常的。因為誰都喜歡被關照,而社群運營需要關照大群體,需要很強的強心臟呀。可以通過學習、看書、和前輩們交流、或者看我的文章哈哈。

好啦今天就分享這麼多,最後複習下我們的咒語:2019,能量很強!

相關焦點

  • 《終身成長》:成長型思維模式,助你走上成功之路
    很多人對什麼是思維模式可能不太了解,也不知道自己屬於哪一類思維模式,卡羅爾·德韋克教授經過數十年的研究發現,想在成長道路上更快地發展,思維模式起著關鍵的作用。而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是快速成長的秘密武器。2017年9月,作者卡羅爾·德韋克以對「成長型思維」的突破性研究,榮獲全球最大教育單項獎「一丹獎」。《終身成長》這是一本探討如何去獲得成功的書,指出思維模式在人的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想要獲得成功,最重要的就是要擁有成才型思維模式。通過《終身成長》這本書,讓我們深入了解兩種思維模式,並通過改變自己身上的固定思維模式讓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長。
  • 那些有所成就的人,都擁有「成長型思維」,看看你擁有嗎?
    在固定型思維的人看來,最重要的是結果,而成長型思維的人在乎的則是未來,考試的結果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還很遠!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如貝多芬、愛因斯坦。我們會發現,成長型思維和固定型思維的不同之處在於,固定型的人更在意 結果,而成長型的認為當下的結果只是未來的一個點。
  • 固定型思維,殺死愛情的兇手|成長型思維,拯救愛情的法寶
    其實能力、智力、關係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只不過固定型思維的人把自己困在了「永恆的當下」;而成長型思維的人早已跳出牢籠,大鵬展翅飛上九天。01 兩種思維模式1.固定型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才能一成不變。固定型思維模式者,時刻想證明自己的智力、個性和特徵。他們會把發生的事當作衡量能力和價值的直接標尺。
  • 這12種語境表揚孩子,培養孩子的成長型思維...
    讚揚孩子的天賦,而不是讚揚他的努力、策略和選擇,就是在緩慢扼殺了他成長型思維。 因為成長思維與固定思維的最大區別在於,人們在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中認為他們的智力和能力是定量的,而不是變化的。成長思維模式的人相信通過努力可以提高他們的能力。
  • 讀《終身成長》第一章第二章有感——你是哪種思維模式?
    成長型思維,則是從發展的角度看待自己和世界,把每次失敗、挫折當成是學習和成長的機會,不會輕易歸因於自身的能力或者智力原因,傾向於相信通過練習不斷提高自身而取得成就。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認為人的能力是先天的,失敗是因為自身能力有限。他們害怕冒險,害怕被評價,遇到挑戰就會退縮。
  • 《終身成長》:以成長型思維經營婚姻,破除阻礙親密關係的壁壘
    固定型思維的人對人生持有固定論,認為天賦決定一切,如果需要努力,就說明你並不擅長。而成長型思維的人認為儘管人生而不同,但每個人都能通過努力和個人經歷改變和成長。這兩種思維模式下的人面對生活的考驗,也存在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態度。1.
  • 3步構建成長型思維模式,成為更自信的自己
    這種具有慣性的想法,心理學上稱之為「心智模式」,通俗地講就是心理模式,心理模式分為成長型心理模式和抵禦型心理模式。成長型心理模式不僅決定著我們如何面對挫折,還可以塑造我們的經驗。而抵禦型心理模式則會阻礙我們發展和行動。如何改變這種心理模式?
  • 使人成長的從來不是時間和閱歷,而是思維模型
    後浪出版社曾出過一本暢銷書《終身成長·重新定義成功的思維模式》,樊登也推薦和講述過這本書。它由美國人格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研究者卡羅爾·德韋克寫就。全書圍繞兩種思維模式,即「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透過這兩種思維,我們發現,使人成長的從來不是時間和閱歷。
  • 職場危機重重,建立成長型思維,讓你持續升職加薪
    並且,書裡從員工、老闆、教師、運動員、家庭、朋友等多個維度,講解了兩種不同的思維方式產生的結果。很多人吐槽書中的案例太多了,不像其它的書直接給你把條條框框列出來。而正是這些案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身處什麼角色,不同的思維方式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成功也許容易,但是要保持成功,就需要訓練自己的成長型思維。
  • 個人成長:成為複合型人才,必須擁有T型思維。(收藏)
    因此,如果需要有以上四點,你應該要求自己不僅要看到垂直行業的深度,而且要有橫向的寬度,也就是說,要上到大廳,下到廚房,所以你應該有「T型思維」。01.關於「T型」思維。從市場實踐的角度來看,人與人的區別在於兩個核心,一是成長思維,這類人群,他們總是認為昨天的光輝只是昨天,不值得今天炫耀,所以這些群體不斷挑戰自己,挑戰明天,他們對未來有很大的期盼。
  • 《都挺好》蘇明玉:擁有「成長型思維」,才能突破自我,逆流而上
    有人說,《都挺好》不太現實,因為蘇明玉的成功太過於簡單,可我覺得,她的成功並不是偶然,因為她擁有著一種很厲害的「成長型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的人,在面對困難時就更容易突破自己,逆流而上。什麼是成長型思維?
  • 重視孩子思維能力培養,掌門少兒三大思維課程值得信賴
    因此,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  作為K12在線教育頭部企業,掌門教育深諳少兒學習需求,推出了少兒教育產品——掌門少兒,致力於4-10歲兒童的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力、專注力培養,現開設語文思維、數理思維、學習力三大類課程,幫助兒童提升思維能力,助力心智成長,為中國兒童成長之路夯實良好根基。
  • 畫風雅致的繪本《點》,教你如何幫孩子建立成長型思維,終身學習
    本書的作者是來自加拿大的彼得·雷諾茲,他是著名童書作家、插畫家,他對這個「點」感慨很多,在《點》獲得克里斯多福大獎的時候,他說過:我的創作目的是激發每個人內在真正的潛能、創造精神,做一個勇敢、有獨創性、思維活躍,能給人啟迪,鼓舞人心的人。
  • 盤點運營人必須知道的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
    作為一個運營人必須擁有一個自己得心應手的工具箱,才能在運營工作中事半功倍。工具箱裡應該有底層邏輯、思維模型,也應該有運營技巧和操作工具,它們可能分別處於了道術器的三個層面。我今天整理了部分底層邏輯和思維模型以及它們的使用場景和使用原則,希望對大家以後的運營工作有所幫助。
  • 成長型思維告訴你:如何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
    思維方式在我們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你相信自己能夠成長時,你就會明白,打破自我設限的人生會讓自己獲得更多的幸福和成功。成長思維:擁有這種思維的人,他們相信一切都是會改變的,並且可以通過有意識的努力,持久性的實踐來實現改變。他們會不斷地進行嘗試來提升自己,最終達到自己想要的理想狀態。德維克的研究說明;你的思維模式將影響你的生活方式。
  • 個人成長與思維升級——《學會成長:爆發式成長25個思維模型》
    不過,作者提出的篩選思維與我個人的觀點有一些出入,我的觀點仍舊是是:人要認識自己,然後才能選擇。在選擇中,不斷理解自己,糾正選擇。尤其是關於過「高標準」的問題,書中提到的標準都是以外界為基準的(豆瓣評分等),這一點我頗不認同,判斷權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中,一些書籍、文章、理念也許對一些人來講一文不值,但對另一些人來講就可能是打通任督二脈的寶典,很多非常有深度和價值的書籍,也是需要一些前奏作為鋪墊的,重點是找到有興趣的起點,不斷升級,沒有必要一開始人云亦云,結果與自己的興趣和思維背道而馳 。
  • 自我成長:那些比別人更幸運的人,在做這三件事
    而那些幸運的人,就是懂得讓自己處於舒適區邊緣,敢於承擔一些風險,這樣不僅避免目標太大無法達到而受挫,也不會因為無聊而固步自封。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制定學習計劃時,目標不要太大,要懂得拆解任務,把注意力放在每次行動的小目標上。學習不只是一味地努力,成長也不只需要"打雞血"、拼意志力。
  • 30歲,工資5000封頂,那些混得好的人,說我思維出了問題!
    每個人身上都同時存在2種思維模式,固定型思維與成長型思維。小羅是90%固定型思維,10%成長型思維,而那些他說的混得好的人,是10%固定型思維,90%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的人:他們認為一切都是可以改變的,包括智力方面,如果智力方面不行,就會在其他方面想盡一切辦法來完成自己的目標,比如小羅那些轉行混得好的朋友。擁有這種成長型思維的人,是以一種學習的心態去面對困難。
  • 為什麼做社群營銷?社群營銷有哪些優勢?
    隨著移動端網際網路的發展,以及眾多的社交媒體的湧現,用戶能隨時便捷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產品,也更容易與跟自己有著相同需求的人交流,網際網路降低了人們的溝通成本,但是社群基於群體共識降低了信任的成本。一群有著相同認知,價值觀的人在一個群體裡,更容易形成群峰效應,群體成員在一起交流互動的過程中,對產品品牌本身會產生反哺的價值關係。因此,社區是與客戶溝通的最短、成本最低和最有效的方式。以前品牌可以通過一些大型媒體進行大量的投放品牌廣告,想要在用戶的心裡建立社會認知,佔據用戶對這品牌產品的認知。
  • 斯坦福教授:教育的意義並不是學一大堆知識,而是學會一種思維
    史丹福大學的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就認為,教育應該是讓孩子學會成長型思維。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於培養「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是卡羅爾·德韋克教授在《終身成長》一書中提出的概念。卡羅爾·德韋克教授認為,人的思維方式大致可以分為兩種:固定型思維和成長型思維。所謂成長型思維,就是孩子的思維模式是積極向上的,認為「人定勝天」,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勝任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