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GDP:西藏超過澳門,臺灣升至全國第7,那香港、北京呢?

2020-12-14 南生今世說

上半年中國大陸31省份,以及香港、澳門和臺灣的經濟數據都先後公布了。其中,經濟實際增速最高的是西藏地區,上半年經濟同比實際增長了5.1%,完成的GDP約為838.38億元,在全中國排第33位。

上半年GDP:西藏超過澳門

上半年,西藏地區的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上半年達到了4425元,增長10.4%;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0151元,增長8.8%。但不少居民受到疫情的較大衝擊,發放價格臨時補貼受益群眾達80萬人次。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收益人群和補助標準持續提高。

由於過境遊客降幅超過90%,使得中國澳門地區的旅遊業、博彩業以及零售、餐飲、酒店等多個行業遭受重創,拖累了澳門地區一季度經濟下降48.7%,二季度下降67.8%,整個上半年的GDP下降58.2%,創下了增速新紀錄。

按當前價格計算,2020年上半年,中國澳門地區完成的GDP為912.67億澳門元,按上半年平均匯率折算約為114.16億美元,折合802.72億元人民幣——已經被西藏超過,經濟總量在全國的排名下滑至第34名。

前三名:廣東、江蘇、山東

按經濟增速來看,上半年增長最高的是西藏,增速最低的是澳門。如果從經濟總量角度來看,前三名仍是廣東、江蘇、山東。其中,廣東省在上半年完成的GDP為49234.2億元,實際下降2.5%,繼續在全國排第一名。

江蘇省在上半年實現的GDP為46722.92億元,增長0.9%;山東省在上半年實現的GDP為33025.83億元,實際下降0.2%。並且,在整個2020年廣東省的東莞市、江蘇南通市、山東濟南市的經濟總量都有望突破1萬億元。

更加重要的是,今年上半年蘇州市的經濟同比實際增長了0.8%,完成的GDP達到了9050.24億元。我們都知道,通常情況下中國各地區的經濟都是下半年更高,加上今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速也會更好,那蘇州市的GDP勢必要在今年突破2萬億元了。

上半年,上海、北京、臺灣等GDP分享

上半年臺灣地區的經濟數據被修正了,經濟增速由之前的「增長0.41%」,調整為「增長0.78%」,GDP也被修正為21627.29億元人民幣——與2019年的相比,臺灣地區在全國的排名升至第七名。

上半年香港完成的GDP約為11771.9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16名——經濟同比實際下降9%,其中一季度實際下降9.1%,二季度實際下降9%。由於和江西差距不大,且江西經濟增速更高,整個2020年香港的排名有可能要被江西趕超了。

2020年上半年,上海市完成的GDP約為17356.8億元(第12名),經濟實際下降2.6%;北京市完成的GDP為16205.55億元(第14名),實際下降3.2%。在今年的「世界一線城市榜單」中,上海、北京與香港同時進入前十名,這值得祝賀!

其他城市上半年GDP:重慶市在上半年完成的GDP為11209.83億元(第18名),實際增長0.8%,已經超過廣州,排名上升了;天津市的上半年GDP下滑至6309.28億元(第26名),同比實際下降3.9%……。其他各省份,網友們可自己看圖表。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

相關焦點

  • 上半年GDP:廣東和江蘇繼續領先、臺灣排第7、安徽第10、香港第16
    廣州市在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10968.29億元,同比實際下降2.7%,繼續在廣東省內排第二名。但在全國各大城市評比中,被重慶市趕超——上半年重慶經濟實際增長0.8%,經濟總量達到了11209.83億元。江蘇省仍是全國第二名,上半年完成的GDP約為46722.92億元,同比實際增長0.9%。
  • 上半年,中國大陸GDP超過45.66萬億元人民幣,加「港澳臺」呢?
    來源:南生今世說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完成的GDP超過了45.66萬億元人民幣(近6.5萬億美元),同比實際下降1.6%。其中,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二季度經濟同比實現了3.2%的增長。
  • 中國大陸各省份、港澳臺的2020年上半年GDP分享
    由於電子科技產品尤其是半導體表現良好,二季度臺灣地區的商品出口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出口增速僅實際下降3.5%。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的經濟增速由初值的增長0.41%,上調至增長0.78%。上半年,臺灣GDP在全國排第7名按當前價格計算,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的GDP上調為92391.86億新臺幣,折合3075.59億美元,約為21627.29億元人民幣,繼續在全國排第七名。展望整個2020年,主計總處預計:全年GDP增長1.56%左右。
  • 上半年,臺灣經濟增長0.41%,GDP為21537.42億元,全國排第7名
    二季度和上半年,臺灣GDP簡介整個上半年,臺灣地區完成的名義GDP約為92007.93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21537.42億元人民幣(3062.81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
  • 2019年香港、澳門、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各省份的經濟增速、GDP分享
    臺灣,在全國排第9名當前這個經濟增速和GDP均為臺灣當局公布的初值,有待後續修正。僅從目前的數據來看,臺灣經濟總量在全國是排第九名——被福建省(GDP為42395億元)所趕超。當然了,臺灣的人口僅約為2360萬,人均GDP接近17.88萬元人民幣。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為6114.5億美元,那人均呢?
    2019年臺灣的GDP排在全國第9名數據顯示,2019年臺灣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折算約為6114.5億美元,42180.68億元人民幣——略低於同期的福建省(42395億元人民幣),在全國排第9名。
  • 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GDP近6.5萬億美元,加上「港澳臺」呢?
    按照國家統計局公開的信息,2020年上半年中國大陸完成的GDP超過了45.66萬億元人民幣(近6.5萬億美元),同比實際下降1.6%。其中,一季度經濟實際下降6.8%,二季度經濟同比實現了3.2%的增長。
  • 三季度,中國臺灣GDP增速超過市場預期
    過去第三季度臺灣在全國排名第七與此前公布的增長率1.66%相比,前三季度中國臺灣經濟增速上升0.62個百分點。根據目前的價格,過去第三季度臺灣完成的名義GDP修改為144326.89億新臺幣,按平均匯率換算為4836.62億美元和33816.38億元人民幣。
  • 1994年到2018年,中國大陸GDP增長23.5倍,那臺灣、香港、澳門呢
    從2018年年底開始的「全國第四次經濟普查的」結果終於公布了——不出大家的意料,再次將中國大陸的GDP上調了,由初值的90.03萬億元增加了18972億元,總量達到了919281億元人民幣。按照去年的平均匯率折算,為13.89萬億美元。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2018年中國人均GDP也提升到約9960美元,離1萬美元大關僅差幾十美元了。
  • 三季度澳門GDP下降63.8%,前三季度縮減59.8%!香港和臺灣呢?
    但由於旅行限制導致遊客大幅減少的原因,整體私人消費按年計算實際下跌16.7%。 雖然私人消費下降了,但澳門地區的官方財政支出卻由二季度增長16.3%擴大至三季度的增長18.6%,繼續成為拉動經濟回暖的主要因素之一。預計四季度財政支出會繼續加快,本地居民消費支出也會繼續回暖。
  • 90年代中期,臺灣GDP約為中國大陸的45%,那現在大概是多少呢?
    因為,臺灣經濟非常依賴進出口,而四月、五月份才是海外疫情的高峰期,全球貿易幾乎「腰斬」。按照一季度新臺幣與美元、人民幣的交叉平均匯率計算,中國臺灣地區的季度GDP約為1535.11億美元,10713.58億元人民幣——在全國的排名也由2019年的全國第九名,提升至第六名。
  • 2019年臺灣經濟增長2.73%,GDP超4萬億元,那在全國排第幾名呢?
    南生注意到,在2019年中國大陸共有三個省份的GDP也略微超過4萬億元人民幣之上,分別是:四川、湖北、福建。其中,四川省在2019年完成的名義GDP約為46615.82,同比實際增長7.5%;湖北省完成的名義GDP約為45828.31,同比實際增速也的7.5%。
  • 2019年港澳臺的GDP是多少呢?在全中國的排名是多少呢?
    細分至各個省份的表現,也各有不同。另外,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的發展情況又如何呢?一起來看看吧。首現「10萬億元俱樂部」細分至各個省份,我們可以發現廣東省的經濟總量正式突破10萬億元人民幣,達到了107671.07億元,成為「10萬億元俱樂部」中的第一個成員。
  • 山東不振、東北萎靡,廣東、福建和安徽的GDP大增,那臺灣呢?
    經過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挑戰,使得2019年中國大陸各省份的GDP以及排名與往年相比,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首先是山東省的GDP比2018年的初值還低了——數據顯示,2018年山東省的GDP初值為76469.7億元(如下圖)。
  • 深圳人均GDP近3萬美元,超過臺灣人均水平!那北京、上海、廣州呢
    2019年深圳市完成的名義GDP接近2.7萬億元人民幣,進一步鞏固了其全國第三的位置。據報導,當前深圳經濟增長的質量越來越高,其戰略性行業按可比價格計算實際增長8.8%。與亞洲四小龍相比,深圳市已經在人均GDP上超過了中國臺灣,但仍低於韓國、中國香港、新加坡——2019年,中國臺灣地區的經濟實際增速為2.73%,完成的名義GDP為18.90萬億新臺幣。按2019年新臺幣與人民幣、美元的平均匯率折算約為42180.68億元人民幣,約6114.5億美元。
  • 上半年各省份GDP:粵蘇繼續領跑、臺灣第7、福建第8、上海第12名
    受疫情衝擊,二季度臺灣地區的旅遊、住宿、航空、餐飲等多個行業出現了萎縮,拉低了經濟增速。以旅遊業為例,今年一季度來臺灣旅遊的遊客還有125萬人,第二季度大幅降至1.3萬人,縮減比例高達98.96%(環比)。如果與去年同期的307萬相比,那降幅就更大了;還有居民消費,二季度下降5.13%,為最近十幾年來的最大降幅。
  • 運氣還是實力,2020上半年臺灣GDP實現正增長!
    近日,據媒體報導,2020年上半年,以人民幣計價,臺灣名義地區生產總值折合21537.42億元,同比增長7.3%,與上年同期相比,剔除物價變動因素後,同比實際增長0.41%。在全國34個省級行政區中居第7位,低於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和四川,高於福建1636.03億元。
  • 2018年全國城市GDP排名前十 2018全國各省市人均GDP排名
    2018全國GDP數據排名排行榜(總量+增速) 上半年名次基本上和去年年終的整體名次大體一致,並無明顯差異。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這六省的名次越發穩定。
  • 2020上半年全國城市GDP:上海第一、北京第二,香港差點輸給重慶
    排在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別是:蘇州、成都、杭州、南京以及天津。除了天津是下滑3.9%,其餘四座城市均有所增長,說明大部分市場正在穩步復甦當中。今年上半年蘇州和成都排名不變,杭州上升了1位,南京上升了2位。作為大區中心城市,南京在長三角地區,是僅次於上海的第二大城市。
  • 臺灣2019年GDP出爐,超過全國25個省份,人均呢?
    從我國各省份的最新GDP數據來看,排名前三位的是廣東、江蘇和山東,GDP總量分別達到10.76萬億、9.96萬億、7.1萬億。其中,廣東省成為唯一一個GDP突破10萬億元大關的省份,經濟體量基本上相當於整個俄羅斯(2018年GDP為11.5萬億元)。除了以上幾個省份之外,「亞洲四小龍」之一、有著「寶島」之稱的臺灣,其經濟表現也十分令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