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停了,是戀愛的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Aimer為這部《戀如雨止》演唱的主題曲《Ref:rain》中有一句歌詞「what a good thing we lose? What a bad thing we know」 (多麼幸運我們錯失對方,多麼不幸我們曾經相遇)。雨天聽時百感交集,僅僅是這句歌詞就說盡了這部動漫的百種滋味。對橘晶和近藤正己而言,相遇卻沒能在一起,這是一種不幸。失去對方是為了在未來某一天以更好的姿態相遇,卻是一種幸運。戀如雨止,題目及結局,有的戀愛,一次就夠了。
動漫裡的戀愛是忘年戀,女主橘熱愛田徑卻因為受傷無法奔跑,她喜歡的是咖啡店的大叔,那個邋裡邋遢不再堅持夢想寫小說的近藤。雨中相識,雨中相知,又在雨中相戀。所以近藤才能紅著臉,說出:你總是在雨天出現『這句話。他們默默地喜歡對方,鼓勵對方,近藤在橘向他表白後沒有急著答應她,而是讓橘正視自己到內心。夏目漱石的《從此以後》裡,夾著一張燕子書籤,兩人巧妙的用燕子比做對方,近藤讓橘選擇正確的人生,橘讓近藤拾回夢想,從此以後,他們不會在一起:從此以後,他們的人生會發生新的變化:從此以後,他們以更好的自己面對彼此。
讓人最為感動的是,兩個人在彼此暗戀對方的過程中,找到了尋找新的人生的勇氣。男主近藤喜愛著橘,同時也斷拒絕這她,他不能給橘相要的,而是讓橘自己去找自己真正想要的。這場聲勢浩大的暗戀,這場獨一無二的忘年戀,有雨,有書,有咖啡的香氣,有兩個人如同哲學般的相互扶持,此時此刻,會不會變得文藝一些。
很多人止步與這部動漫的結局,認為它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但作者想給大家呈現的,是動漫裡男女主的堅強,它的結局並不難過,反而在橘向近藤表白後,近藤拒絕她時,那些對話,那些情節更多的是感動。沒有什麼意難平,這部動漫的結局是新的追求,兩個人的救贖。「那個為我指明方向的人,一定不會忘記」,這是最後兩個人在不同地點的對話式內心獨白。戀如雨止,下雨的時候,會想起那個人:在雨停的時候,雨過天晴,看到了那個人為自己指明的未來方向。
這部動漫的原作者眉月潤曾表示,作品起初是他的一部講述師生戀的短篇漫畫。短篇漫畫中的老師在現實中也有原型。後來為了弱化「師生戀」的印象,作者把近藤的形象從老師變成咖啡店店長。這位結果一次婚,不修邊幅的禿頭店長,懂得拒絕,學會放手,在某些時候就像橘的老師一樣,用話語的力量引導著她。有人說,戀如雨止講的並不是戀愛,但大愛小愛、放手的愛何嘗不是愛。他也曾為那個在雨天出現的橘心動臉紅過。
2018年,由小松菜奈、大泉洋主演的漫改電影《戀如雨止》在日本上映。這部漫改電影的選角,完全打到了觀眾們的好求帶上。大泉洋所飾演的近藤,在動漫形象的基礎上增添了一份歲月的歷練。小松菜奈不必多說,她的橘晶帶著不能田徑的失意,帶著雨天與近藤相戀的神氣,還有動漫形象所沒有的活潑外放。電影的鏡頭很有質感,雨天,可以是動漫中聲音,花朵上的露珠,也可以是電影裡,傾盆而至的感動。無論是動漫還是電影,它有它不一樣的感動。戀如雨止,幸運這場還能停止的雨,幸運他們遇到了這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