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歲的少女橘晶是田徑社團的主力,但是因為跟腱受傷而退出社團,放棄了自己喜歡的東西,橘晶心情消沉。
她為避雨進入一家餐廳,當她出神地望著窗外時,忽然,傳來一陣咖啡的香味。抬頭一看,原來是這家店的店長近藤,看她無聊等雨的樣子,贈送了一杯咖啡,還變戲法似地變出了一份咖啡奶球,他安慰橘晶道:「雨很快就會停的。」橘晶由此喜歡上了這位大叔,並來此做起了兼職服務生。
這位大叔是個什麼樣的人呢?45歲的離異男,同事眼中跟客人低三下四、鞠躬賠禮的廢材一枚;是被嫌棄的身上臭臭的中年男人;是衣冠不整忘拉褲鏈的邋遢大叔;是聽到員工背後議論自己,慫得發慌的膽小鬼。不過不管怎麼樣,他都記得為自己鼓鼓勁:「中年人加油!」
橘晶的到來顯然打亂了他平靜的生活。17歲的少女,身上有種勃勃的生命力,想法單純,對於喜歡的人,不迂迴,不委婉,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大雨滂沱天,被情感灼燒的少女站在雨水中任由雨滴抽打:「店長,我喜歡你!」
大叔的世界忽然失聲,等回過神來,耳邊是朱雀大街淅瀝的雨聲。
這一段獨白暴露了大叔的文藝屬性,文字出自芥川龍之介的《羅生門》。在後面的故事中,《羅生門》還將上線,促成他們對夢想的再思考。
而大叔這時腦迴路急轉,他忽然覺得這一定是這群小年輕們的惡作劇。不然,這17歲的閃閃發光的少女怎麼會看上自己這個老廢物呢?
橘晶因為工作時腿部受傷,休憩在家,大叔前來探病,她又一次說出「我喜歡你!」大叔哈哈大笑著說,太好了,我還以為你討厭我呢,原來不是啊!揣著明白當糊塗,或許是當下最好的應對。當橘晶第三次說出「我喜歡你!」時,大叔決定整理一下這個事件。
大叔近藤的人身閱歷和道德觀都在告訴他:必須遠離這樣的情感,否則彼此都會受到傷害。但是少女的情感還是觸動了他,他想起了自己的青春。
此時,他手握一枚蟬蛻,輕輕一捏,粉末稀碎,如同自己凋敝無趣的中年生活。他希望能勸退這個執著的女孩。甚至冷冷地對她拋出一句:「你了解我多少!」
這個中年人,原來也曾有夢想,和橘晶執著于田徑賽跑一樣,他熱愛著寫作,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卻因此忽略了家人,導致妻子離他遠去。如今,夢想已經按下不表,火一樣的激情早已退卻,餘燼是他嘴上的那支煙,明明滅滅間,是失意者的嘆息與無奈。
橘晶想要多了解這位大叔,她開始去圖書館借書,去補習國文。大叔引導著她走入書的世界,探討文學與人生,也藉此將她引入她應當奔向的世界。
圖書館一遇,她借了一本關於奔跑的畫冊。象徵著少女內心對愛好的留戀不舍。
他們討論《羅生門》,大叔可以大段背誦原文本,兩人探討最終原著中,僕人對人生進行抉擇的片段,橘晶發問:「如果是店長,會做什麼樣的選擇?」
店長一時語塞,他回答:「到了這歲數,已經習慣讓自己儘量活得低調。」暗示激情已逝,往日不可追。但是熱愛的東西豈能輕易放下?大叔家除了凌亂的日常生活用具,剩下的全部被書和稿紙填滿:
他隨手一個小本本,著了魔似地記錄些日常小事,比如被嘲笑是臭臭的中年人,他條件反射地掏出本子,記錄下來,並將之歸類為冷笑話,他一直在為自己的小說準備素材,內心從未放棄。
他和早已是暢銷書作家的老同學的會面,勾起了他的往日回憶:
這條寫作之路並不順暢,最可怕的事情是,你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卻是一個零的收穫,甚至是負數。
這是大叔的遺憾,理想已成鏡花水月,歲月讓他滄桑頹敗,但是,時光也把他打磨得更具生活智慧、更有人生厚度。
當他看出橘晶為和社團的朋友漸行漸遠而感到煩惱時,他充分發揮了他的「文藝」特長。賦比興的手法大叔也是在行的。
據說日本作家夏目漱石在學校當英文老師時,給學生出的一篇短文翻譯,要把"I love you"翻譯成日文,有的學生直譯為「我愛你」,夏目漱石說,不應直譯而應含蓄,翻譯成「今晚的月色真美!」這可真是東方民族的婉約浪漫。
而大叔看見一輪超級月亮時,把橘晶叫出觀賞,並告訴她可以許下一個願望。當橘晶對著一輪瑩潤光潔的滿月發怔,大叔幽幽道來,告訴她自己也曾有位在文學社團的好朋友,兩人也曾漸漸生疏,但友誼與美好歲月卻銘刻心中,多年後依然彼此相望,橘晶自此心結慢慢解開。
兩人同去舊書攤,橘晶淘到了一本夏日漱石的《從此以後》,在裡面發現了一枚刻著燕子的舊書籤,引起了大叔關於店外牆壁上曾有一個燕子窩的話題:為了店面的乾淨整潔,店鋪鏟掉了原來在屋簷下的燕子窩,曾有一隻燕子遲遲不肯飛走,但是最後也飛走了。
故事進入尾聲,這也是整部動漫的高潮,兩人有一番精彩對話:
大叔的話包含隱喻,橘晶就是那一隻燕子,如果放棄了田徑,那麼就該有她必須放棄的理由,否則,她可能會抱憾終身。大叔委婉地提醒橘晶正視自己的內心,做出正確的選擇。而這番良苦用心,橘晶心領神會,相較於大叔的文藝式表露,少女則更為直接地剖明心跡:
多麼聰明的少女,把大叔贈送的話原路送回,同樣寄寓心意,希望他不忘文學,繼續創作,她會是他忠實的讀者。
迷惘少女和失意大叔被彼此擊中胸臆,窗外,陽正光清冽。大叔的手緊緊按在自己的筆記本上,他內心一句「謝謝你!」如一個千斤橄欖,嚼在口中,讓人滋味萬千。
而故事的最後,橘晶在大叔的注視中越走越遠。大叔抬頭,天空放晴,射出柔和的日光,象徵著兩人之「戀」已如雨水收起,彼此奔向各自的未來。
大叔和少女的題材,很容易引起「洛麗塔」式的質疑,但是《戀如雨止》的情節設計三觀頗正,大叔「發乎情,止乎禮」,是他的成熟與溫暖,讓這份感情變得通透純粹,成為激勵兩人繼續追逐理想的催化劑。
故事的主線是兩人的情感推進,副線是對夢想的追求,但是當你看完全片,你會發現,原來主副線是顛倒的,不管如何,結局很美:雲銷雨霽,原來韶華可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