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冶鋼構結構分公司數位化車間項目啟動會在武漢市新洲區陽邏工業園順利召開。一冶鋼構結構分公司與武漢華工賽百數據系統有限公司雙方領導及項目團隊參加了啟動會。
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總部地處武漢市陽邏經濟開發區內,下設結構一、二分廠、壓力容器分公司、設計研發中心、檢測培訓中心等單位,總佔地面積36萬餘平方米,主要從事各類輕(重)型鋼結構、多(高)層鋼結構、箱型梁、模板、網架、管桁架和非標準設備及各種規格金屬壓型板製造、安裝等。公司年製造鋼結構能力為10萬噸,是華中地區最大的鋼結構製造基地。
華工賽百總經理楊肖在發言中表示,「智能建造」正在推動建築產業高質量發展轉型,而鋼結構具備『工業化+智能化』建造先天優勢,應抓住機遇加快推廣。目前,我國鋼結構產業鏈已基本成熟,在新型城鎮化發展的機遇下,鋼結構大發展的時機已經到來。華工賽百在鋼結構行業擁有豐富的項目實施經驗和優秀的成功案例,本次一冶鋼構結構分公司數位化車間項目啟動會,標誌著一冶鋼構和華工賽百的合作已進入新階段。隨後,武漢一冶鋼結構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總工吳夢先著重提出,一冶鋼構業務團隊將與華工賽百實施團隊充分溝通、協同合作,強化責任落實,把控進度質量,根據項目裡程碑定期組織會議,確保項目成功。
華工賽百將根據一冶鋼構業務需求,導入行業先進管理理念,按照項目各階段進度要求,提供對行業深刻理解的交付團隊和解決方案,為一冶鋼構量身打造凝聚一冶鋼構管理思想內涵、流程科學、管控體系的鋼結構數位化車間,進一步提升企業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賽百君科普講堂:
中國一冶是國家基本建設的主力軍。改革開放初期,率先進軍深圳特區,在全國第一個公開招投標項目、深圳第一座高層建築——國商大廈工程施工中創造了「五天一層樓」的「深圳速度」。先後建成了我國第一座大型鋼筋混凝土結構電視塔——湖北龜山電視塔、中國第一座智能大廈——廈門中閩大廈、我國目前最大的光纖光纜生產基地——武漢長飛光纖光纜廠。近年來,中國一冶加快實施轉型升級發展戰略,大力拓展非冶金建設市場,實現由單一的施工總承包向「投資+設計+建造+運營」的綜合性服務商轉型。圍繞打造「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投資建造運營商」目標,加快拓展非鋼產業和新興產業建築市場,非鋼領域年營業收入佔比達到90%。承建的武漢市首個BT投融資建設項目——二環線漢口段及武漢大道工程榮獲國家魯班獎(市政工程類);武漢市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項目——青山區武青堤及臨江大道改造工程榮獲國際C40城市獎和魯班獎;全國首批十大管廊試點城市——甘肅省白銀市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項目被評為全國綠色施工示範工地;承建了國內最長5A級城市核心區環湖綠道——武漢東湖綠道工程,該工程被聯合國人居署列為「改善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示範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