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智造」領跑先進裝備製造業

2021-01-12 中國機器人網
廣東東方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線廣東科達潔能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線

  珠三角城市群,作為中國最早進入新常態的前沿陣地,如何適應新常態,如何引領新常態?廣深佛莞珠惠中,各大城市同題作文,特色各異。

 

  珠江西岸,巨龍率先抬頭。

 

  佛山,這個一貫內斂而低調的城市,如今以巨龍昂首的姿態,站在珠江西岸的前列,也站在時代轉型的風口浪尖之上:產業涅槃譜新篇,城市升級大蝶變,制度破繭釋紅利,社會管理夯基石——

 

  創新佛山,需要人們重新審讀——羊城晚報推出《創新佛山大巡禮》系列深度報導,與廣大讀者一起走入正在改革的疾風驟雨中突飛猛進的佛山。

 

  7月20日,記者走進順德陳村的廣東科達潔能股份公司(簡稱「科達潔能」),看到寬敞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忙著為陶瓷拋光機、刮平機等設備進行整機裝配。這個中國第一家民營陶瓷裝備企業,前身是一個投資僅9萬元的作坊小廠,通過不斷自主創新,發展成為龍頭,幾乎所有的建築陶瓷企業都有它的裝備。

 

  在各個行業,通常把「機械設備」看做是製造的「母機」。伴隨傳統製造業的龐大需求,佛山集聚了很多像科達潔能這樣造「母機」的裝備企業,發展迅猛。全球金融危機後,佛山機械裝備產業在「寒冷」中迎頭而上,超越家電製造產業,躍居佛山第一大支柱產業。

 

  去年6月,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在珠江西岸打造「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帶」,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2萬億元產值,其中領銜的佛山目標是1萬億。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說,發展先進裝備製造業作為加快佛山產業轉型升級、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對5年內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達到1萬億很有信心。

 

  裝備製造業的「優等生」

 

  1992年,鄧小平南行後掀起第二輪中國創業潮。這一年,從佛山一國營陶瓷廠出來單幹的盧勤,與人合夥投資9萬元,成立了一間名為科達五金機械廠的作坊小廠,所租廠房不足100平方米。

 

  佛山被譽為「中國陶都」,陶瓷品牌雲集。盧勤覺得,製造陶瓷的裝備機械,需求旺盛,市場前景廣,但彼時建陶機械都被進口設備壟斷。於是,他們從代工加工起步,然後不斷自主創新,發展成為陶瓷機械成套生產線最大的提供商。

 

  中國第一臺陶瓷磨邊倒角機、第一臺瓷質磚拋光機……目前,中國70%、全球50%的陶機深加工設備以及中國90%的壓機,由科達潔能製造,幾乎所有的建築陶瓷企業都有科達潔能的裝備。

 

  佛山傳統製造產業的龐大需求,使得作為製造「母機」的機械裝備製造高速增長,科達潔能只是其中一個行業的縮影。除此之外,佛山還有因家具而興起的木工機械,因家電行業而興起的注塑、工具機設備製造……

 

  裝備製造業已成為佛山第一大支柱產業,在陶瓷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紡織機械、醫療機械等領域,形成了一批高市場佔有率的特色主導行業,其中陶瓷機械、木工機械、塑料機械分別佔全國市場的90%、60%和30%。

 

  佛山市南海區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簡稱廣工大佛山研究院)院長楊海東稱,佛山本身裝備產業的門類已經比較齊全。2014年,整個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產值達8000多億元,佛山佔4000多億元,擁有產值超億元裝備企業300多家,其中,產值超10億元的龍頭骨幹企業30多家。

 

  搶佔「機器人」產業先機

 

  作為行業領跑者,在陶瓷機械裝備行業出現「天花板」之後,心存危機意識的科達潔能,又看準節能環保發展大勢所趨,闖入清潔能源裝備市場的藍海。科達潔能項目部經理秦小蘭告訴記者,隨著產業鏈條的拓展,去年4月公司名字由「科達機電」變更為「科達潔能」。

 

  最近幾年,佛山在充分發揮精密製造、自動化機械及設備、通用設備、專用設備、交通運輸設備、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等傳統優勢產業的支柱作用的同時,著力推動裝備製造業向

智慧機器人

、醫療器械、節能環保等先進位造業領域延伸,搶佔先進位造業制高點。

 

  以佛山另一家國內機械裝備細分行業龍頭東方精工公司為例,它目前已成為國內瓦楞紙箱包裝機械成套設備行業最大、國際第五的生產商。東方精工副總裁謝威煒告訴記者,以前公司只是賣印刷機、紙板機等單體機,但現在也在著重打造智能物流系統整體解決方案。

 

  記者在該公司演示區看到,工作人員在點擊了主控臺上的屏幕之後,一套聯動機就發動了起來,快速運轉:擺在送紙機處的半成品紙張自動送進機器,中間經過模切、開槽、印刷,之後自動清理廢紙屑,再進入粘箱機,最後成為印刷精美的包裝箱成品,全程自動化、瞬間完成。

 

  面對市場競爭,佛山輕工機械裝備有的向高、精、尖攀升,有的則尋找新的市場。而這個新的市場最明顯的就是機械智能化、

機器人

,智能製造裝備也是佛山先進裝備製造產業的主攻方向之一。如今,機器人的研發和推廣在佛山正悄然成型。

 

  據佛山市經信局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佛山2014年全市從事

工業機器人

及智能裝備研發生產企業已經達到了100家左右,企業主要產品有無人搬運車(AGV)系列產品、注塑和焊接機械手、智能衝壓機器人和水切割機等系列產品,多家公司技術在全國或者全省領先。

 

  政府「借智」建創新平臺

 

  佛山市已明確,支撐引領先進裝備製造業發展的核心驅動是科技創新。可是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佛山沒廣州多;論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和產業的能力,佛山沒有深圳強;那麼,佛山科技創新應該怎麼做?

 

  去年以來,政府搭臺「借智」,與高校院所合建研究院,打造先進裝備製造業的創新引擎。如廣工大佛山研究院由南海區政府在三年內分期投入1.2億元建設,廣東工業大學實施管理,目前引進院士等國內外高端人才30餘人,這一新型科研平臺核心方向是精密裝備、數控系統和機器人技術。

 

  類似的新型科研平臺不止一家。如廣東三水合肥工業大學研究院,主要提供產業需要的機械性能分析檢測、自動化與智能裝備、工業設計、產業諮詢及重點技術攻關等服務;廣東順德中山大學卡內基梅隆大學國際聯合研究院,主要開展前沿

應用

科學研究與產業核心技術研發。

 

  今年1月,《佛山市打造萬億規模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基地科技創新能力提升計劃》(下簡稱《提升計劃》)正式出臺,提出到2017年,佛山新引進先進裝備製造人才團隊15個,建成4家以上先進裝備製造綜合性研究院以及30個重大公共研發平臺,形成較為完善的科技創新投融資體系。

 

  《提升計劃》指出,2014年至2017年從佛山市科技創新專項資金中安排2億元,以貼息、補助、注入資本金等方式,重點支持先進裝備製造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創新型企業培育、創業孵化、創新人才培養引進、關鍵共性技術攻關、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工作。

 

  佛山裝備製造業具有先發優勢,但只有不斷提升研發和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整體競爭力,才能做大做強。對此,佛山市委書記劉悅倫多次強調:「佛山的創新驅動很重要的是依靠我們廣大的企業,不能用政府去代替企業創新,而是要政府的各項政策帶動、調動企業的創新積極性。」

 

相關焦點

  • 佛山攻關先進材料 賦能高端裝備
    南方網訊 12月9日,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佛山國家高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任名譽理事長、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所長代明江任理事長、佛山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匡東明任副理事長。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經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同建設,旨在推進現代材料表面塗層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打造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推動佛山高端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 華數機器人 為佛山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賦能
    落戶佛山僅四年多時間,華數機器人便研製出國內首個雙旋機器人並取得發明專利,並建成了佛山首個機器人培訓中心,培育了超3000多位實操人才,為佛山高端裝備製造業發展賦能。「華數機器人致力於用先進工業機器人裝備中國智能製造,對標全球最高最好最優,打造工業機器人第一品牌。」佛山華數機器人有限公司的常務副總經理楊林說。
  • 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揭牌成立
    南方網訊 12月9日,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佛山國家高新區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克崧任名譽理事長、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所長代明江任理事長、佛山高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匡東明任副理事長。佛山桃園先進位造研究院經佛山市人民政府批准,由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與佛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海園管理局、廣東省科學院新材料研究所三方共同建設,旨在推進現代材料表面塗層技術成果產業化應用,打造高端裝備專用先進塗層產研創新示範平臺,推動佛山高端裝備產業轉型升級。
  • 佛山面向全球招攬製造業領域優秀人才 部分崗位年薪最高200萬元
    記者昨日獲悉,24日,廣東製造業「千企智造·智匯行動」佛山專場招聘周系列活動拉開帷幕,1023家企業參加,發布崗位2140個,招聘7262人。  本次活動由中共佛山市委組織部、佛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佛山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主辦。
  • 黑湖智造:與時偕行,探索製造業數位化的未來
    黑湖智造通過紮實的技術積累,豐富的製造端經驗和製造協同理念,為製造業打通了一條數位化管理新鏈路,為製造業帶來顛覆性的變革:通過數據聚合與分析,深度優化生產環節,解決交付期拖延、物料庫存積壓、工人設備效率低、次品率居高不下、生產過程不透明等問題,最終,降本增效,打通信息孤島,實現數據驅動製造。
  • 跨越3萬億GDP的灣區極點佛山如何擁抱新經濟?
    佛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喬羽現場發言佛山製造正向佛山智造邁進,堅實的先進位造業基礎,與現代服務業結合,相信將為佛山未來10年新經濟發展持續賦能,讓先進位造企業以更優的生產裝備和生產模式,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生產,從而有效地刺激和拉動內需市場。
  • 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衝刺國家級先進位造業集群
    去年,為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工信部啟動2020年先進位造業集群競賽,從全國遴選培育一批先進位造業集群試點示範。  在這場國內最高規格的產業集群競賽中,全國共有20產業集群入選,其中便包括青島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1月15日、16日,這場競賽將迎來決賽答辯。
  • 深讀|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的佛山雄心
    中共佛山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進一步明確佛山功能定位是「一核一帶一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要依託佛山雄厚的產業基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催生發展新動能,加快實現製造大市向智造強市的轉變……「佛山要走『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場』創新發展之路。」魯毅作報告時強調。
  • 廣東製造業500強出爐,中山25家入選,營收增速領跑
    各市入選廣東製造業500強企業數量的比重(圖一) 其中,深圳、東莞、佛山、廣州入選企業數量分別為106家、78家、76家、65家,形成第一梯隊
  • 製造業必看!佛山中院發布佛山市製造業企業涉訴案件審判白皮書
    佛山製造業必看!近日,佛山中院正式發布《佛山市製造業企業涉訴案件審判白皮書》,總結出相關法律風險問題,提出了促進位造業企業發展的相關意見和建議!
  • 廣州南沙大崗崛起先進位造業高地
    早在2017年,南沙區就在其西部組團、大崗鎮新聯圍島區域規劃佔地面積8.21平方公裡的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計劃構建產城融合、生態低碳的國際一流先進位造業基地,使其成為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核心門戶城市的產業及創新支撐點。
  • 工業網際網路助推廣東智造揚帆起航
    ——在佛山順德區,高力威機械有限公司發力轉型智能化製造,如今已成為玻璃深加工機械設備製造以及智能工廠技術整合服務商。在高力威的示範作用下,佛山一大批各細分行業的裝備企業已經紛紛轉型。通過主機廠帶動供應鏈企業上平臺快速協同工作,逐步形成了產業鏈資源在雲上集群。
  • 佛山製造全球招賢 年薪最高200萬元
    「千企智造·智匯行動」佛山專場招聘周系列活動昨日啟動。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攝招聘會現場吸引了不少求職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陳楓攝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黃健源、劉藝明 通訊員李浩鈺)佛山製造發出全球「招賢令」,最高年薪200萬元!昨日,「千企智造·智匯行動」佛山專場招聘周系列活動啟動,將持續至11月29日。本次招聘活動面向全球招攬製造業領域優秀人才,目前已有來自佛山的1023家企業機構對外發布招聘崗位2140個,招聘需求共7262人。
  • 頂尖企業聚首三龍灣掀智造浪潮
    在這場高端展會背後,潭洲國際會展中心正在加快提升服務先進位造業的能力,構建「會展+產業」生態圈。喬羽介紹,佛山全市共有數控裝備、3D列印和工業機器人等智能裝備製造企業320多家,其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企業達到了110家,33家企業獲評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智能製造骨幹企業,55個企業項目獲評省的智能製造試點示範項目,9家企業獲評省機器人骨幹企業。
  • 數字經濟「推進器」助力「廣州智造」步步高
    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先進位造業做強做優、產業集群上規模上水平……這背後正是廣州製造業站在新起點上從「製造」邁向「智造」的新徵程,這也為廣州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位造業「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出新的目標和挑戰。
  • 數字經濟「推進器」 「廣州智造」步步高
    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先進位造業做強做優、產業集群上規模上水平……這背後正是廣州製造業站在新起點上從「製造」邁向「智造」的新徵程,這也為廣州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位造業「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出新的目標和挑戰。
  • 搶佔智造賽道 奧克斯助力寧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搶佔智造賽道 助力寧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全國重要的先進位造業基地以及長三角南翼的經濟中心,寧波是一座具有深厚製造業底蘊的城市。近年來,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到來,智造不僅走向製造業的C位,更成為寧波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制勝之匙。
  • 從「杭州製造」走向「杭州智造」主題展在杭州低碳科技館開展
    杭州網訊 近日,從「杭州製造」走向「杭州智造」主題展,正在中國杭州低碳科技館面向公眾開放,展覽將持續到明年2月底。此次展覽以時間為軸,聚焦「制」「質」「智」「致」四個方面,通過歷史與現實映照、故事與實物交融、圖片與影音融合等多種形式,全面展現了杭州製造業的發展脈絡、創新成果、代表企業和功勳人物,直觀地呈現了從「杭州製造」向「杭州智造」的華麗轉身,讓觀眾近距離體驗杭州製造的成就、感悟杭州智造的未來。
  • 「餘杭智造」新維度,了解一下?
    「十三五」這五年,在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乃至整個餘杭區,越來越多製造業企業邁出和「運達風電」相同的步伐——向智能製造要效益,加速數位化轉型。這當中,已入列國家級開發區第一梯隊的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當仁不讓,矢志成為杭州城東智造大走廊的優勢增長極和長三角重要產業集聚平臺。接下來,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將對技術密集度高、成長空間大、產業鏈支撐力強的高端裝備製造給予大力扶持,全力培育發展高端裝備製造和生物醫藥兩大「地標性」戰略性新興產業。
  • 數字經濟「推進器」,「廣州智造」跑出廣州速度
    …   這背後正是廣州製造業站在新起點上從「製造」邁向「智造」的新徵程,這也為廣州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位造業「出新出彩」、實現老城市新活力提出新的目標和挑戰。   不管是傳統支柱產業還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廣州的製造業在新賽道上跑出了廣州速度,在培育世界級先進位造業集群效果凸顯,目前已形成4個產值超千億元的集群和100多個百億級骨幹企業。到2021年,廣州市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將超3000億元,力爭實現先進位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製造業增加值比重達7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