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發能源擬分拆清潔能源回A上市 省屬國企水發集團上市公司數量欲...

2020-12-12 山東財經報導

記者 | 戴嶽

這幾年,水發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舉措備受矚目。

併購派思股份、興業太陽能(更名為水發興業能源)、興業新材料,水發集團半年內一口氣將3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而山東財經報導記者從2020年水發興業能源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了解到,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計劃在2023年前將清潔能源重資產分拆,整體打包回歸A股上市。

對於目前水發集團的是否有其他上市計劃,水發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振欽對山東財經報導表示,「目前,水發集團關於汙水處理、生物質發電、風電發電三個板塊的IPO已經啟動。」

此前有媒體報導稱,2017年水發集團成立了資產證券化工作領導小組。當時該小組辦公室設在集團資產運營部,集團總經理擔任組長,水發集團有關部門負責人和各權屬一級公司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擔任組員,專門負責集團有關上市方面的工作。

01

打造A+H+H三大上市平臺

從山東財經報導拿到的《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十四五」發展戰略規劃(2021-2025年)》(下稱「水發興業能源「十四五」規劃」)中可以看到,水發興業能源三年經營目標為32211。具體是指在2023年打造3個上市平臺、資產200億元、收入200億元、實現利潤10億元、市值100億元。

其中,3個上市平臺對應的是水發興業能源目前擁有的清潔能源、綠色建築、新型材料三大產業,將分別打造各自獨立的上市平臺,形成A+H+H三大上市平臺。

目前,水發興業能源集團在清潔能源、新型材料領域擁有水發興業能源、興業新材料兩家H股上市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計劃2023年將水發興業能源(H股)中清潔能源重資產分拆,整體打包回歸A股上市。「未來三年,我們將完成分拆清潔能源投資業務在國內A股上市的目標。」水發興業能源董事會主席鄭清濤表示。

水發興業能源(H股)將逐步以綠色建築系統集成、能源工程EPC建設業務為主,繼續在H股存續。

此外,興業新材料將在未來兩年完成由香港創業板轉主板工作,通過公司多元化、高端化發展策略,快速達成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條件。「將興業新材料轉換至香港主板市場,能提昇平臺價值,塑造高端材料製造的投資亮點,獲得更多資本關注。」鄭清濤說。

山東財經報導注意到,水發興業能源集團還將適時開展股權融資工作,向符合資格的投資機構增發股票募集資金,補充公司營運資金或併購重大項目,降低融資成本,促進公司股東結構多元化。每年增發股份數量不超過已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20%。

02

看好綠色建築市場

正如水發興業能源「十四五」規劃」所描述,水發興業能源(H股)在分拆清潔能源重資產之後,將逐步以綠色建築系統集成、能源工程EPC建設業務為主。

事實上,水發興業能源集團很看好綠色建築市場,已經在做相關工作。

就在11月28日,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與江西亞興建設有限公司(下稱「江西亞興」)、北京冠亞偉業民用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下稱「北京冠亞」)就併購事項籤訂諒解備忘錄。

天眼查信息顯示,江西亞興的經營範圍包括土建工程、市政工程、室內外裝飾工程、機電設備安裝工程、園林綠化、路面與路基工程、土石方工程、路橋工程、鋼結構。

北京冠亞官網顯示,公司是是集建築工程設計、城市規劃、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市政設計、工程勘察、工程測量、竣工測量沉降觀測等項業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勘察設計單位,做過瑞士公寓、望京國際商務中心、航天科技集團辦公樓、五棵松大廈等項目。

由此可見,水發興業能源此次收購的兩家公司是建築公司和設計公司。「綠色建築未來將進入爆發期,水發興業能源此舉是為了以後做人才儲備工作。」王振欽表示。

據中國建築業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建築節能行業產值規模增長至1675億元,2020年,我國建築節能服務市場規模將達2300億元,未來五年,我國綠色建築將有望迎來爆發式的增長,可達到萬億元級的市場規模。此外,建設部「十四五規劃」中提到,把大力發展綠色建築作為重要方向,全國60%以上的城市已經將「綠色建築」作為新建建築的普通標準。

此外,在新材料領域,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正在加大山東市場的開發,中國興業新材料控股有限公司總經理湯立文對山東財經報導表示,「11月10日,光電玻璃首個項目正在煙臺做示範工程,在人行天橋上使用能到達美化效果,每個天橋光電玻璃為55平方。」

記者 | 戴嶽

編輯 | 王雅潔

版權 | 山東財經報導

相關焦點

  • 山東國資入主一年後 水發興業能源籌謀「三年三家上市公司」
    對於如何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將水發興業能源扭虧為盈,水發興業能源董事長鄭清濤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山東國資入主後,第一步是輸血,給水發興業能源注資,解決它的燃眉之急資金問題;第二步是修復水發興業能源的大腦,完善內部機制與管理,植入水發的國企文化,形成新的更加嚴謹、科學、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與決策體系、新的
  • 山東國資入主一年後,水發興業能源籌謀「三年三家上市公司」
    目前,水發集團持有水發興業能源66.92%股份,並間接持有興業新材料62.37%股份。截至2020年6月30日,水發興業能源上半年實現收入20.7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實現淨利潤約2.19億元,國企控股半年後即成功實現業績扭虧為盈。
  • 水發興業能源走出「至暗」背後:「水發系」效能疊加裂變
    未來,政策、市場、資本、人才等多方合力下,相對於鄭清濤為水發興業能源做出「三年三家主板上市公司」的勾勒,王振欽接受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採訪時表示,目前,水發集團關於汙水處理、生物質發電以及風電發電三大板塊的IPO已經啟動,一切正在穩步推進。而就這一板塊而言,下轄十餘家上市公司的北控集團則是他們的榜樣。
  • 山東國企「水發」要舞資本長袖
    這幾年,水發集團在資本市場的舉措備受矚目。併購派思股份、興業太陽能(更名為「水發興業能源」)、興業新材料,水發集團半年內一口氣將3家上市公司收入囊中,引發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而經濟導報記者從2020年水發興業能源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了解到,水發興業能源集團計劃在2023年前將清潔能源重資產分拆,整體打包回歸A股上市。
  • 2020年水發興業能源(HK00750)大事件盤點
    4月興業太陽能(000591,股吧)(00750.HK)擬更名為「水發興業能源」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登記程序已分別在百慕達和香港完成。公司的業務發展策略是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完善和延伸綠色建築產業鏈,新的名稱「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更能凸顯公司的發展戰略及定位。
  • 盤點2020年水發興業能源(HK00750)大事件
    4月興業太陽能(00750.HK)擬更名為「水發興業能源」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的登記程序已分別在百慕達和香港完成。公司的業務發展策略是形成多能互補的清潔能源產業集群,完善和延伸綠色建築產業鏈,新的名稱「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更能凸顯公司的發展戰略及定位。
  • 水發興業漸入佳境,二百億營收可期
    一,實力雄厚的白武士2019年11月,山東省屬國有企業水發集團100%控股的水發能源向原名中國興業太陽能增資控股66.92%股份,成功重組後易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750.HK下稱水發興業),成為水發集團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級權屬公司
  • 水發興業漸入佳境 二百億營收可期
    100%控股的水發能源向原名中國興業太陽能增資控股66.92%股份,成功重組後易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750.HK下稱水發興業),成為水發集團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級權屬公司   二,重組初見成效,淨利潤轉正   水發集團入主時已經對上市平臺水發興業制定了3-5年目標,特別是在盤活資產,母公司協同效應,拓展新業務領域等,務求減低融資成本,增加收入,改善財務狀況。
  • 水發興業漸入佳境,二百億營收可期_行業綜合_行業_中金在線
    100%控股的水發能源向原名中國興業太陽能增資控股66.92%股份,成功重組後易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00750.HK下稱水發興業),成為水發集團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級權屬公司,目前產業布局在清潔能源,綠色建築及新材料領域,將聚焦清潔能源生態系統構建和投資。
  • 水發興業漸入佳境 營業收入將衝擊2000億_世紀新能源網 Century...
    一,實力雄厚的白武士2019年11月,山東省屬國有企業水發集團100%控股的水發能源向原名中國興業太陽能增資控股66.92%股份,成功重組後易名為中國水發興業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水發興業),成為水發集團布局粵港澳大灣區的一級權屬公司,目前產業布局在清潔能源,綠色建築及新材料領域
  • 物產中大分拆子公司至主板上市 聚焦主業深化國企改革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馮思婕7月1日,物產中大(600704)宣布正式啟動分拆上市計劃,並公布了所屬子公司浙江物產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物產環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預案。其中,金屬、能源、化工等生產資料核心品種營業規模均位列全國前三。「此次分拆子公司上市,我們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物產中大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物產環能本身與物產中大其他業務板塊之間就保持著較高的業務獨立性,這也是其在公司旗下眾多業務板塊中脫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 水發集團有限公司招聘公告
    水發集團是由山東省政府批准組建的國有獨資企業。自成立以來,堅持以「上善若水、發展惠民」的理念,積極發揮國企優勢,充分運用市場手段,實現飛躍式發展壯大,資產年均增長57%,營收年均增長90%,利潤年均增長211%,稅收年均增長64%,成長為擁有1500億資產、23000名員工、3家主板上市公司的特大型企業集團。
  • ...美股清潔能源股及ETF集體大漲,留意中信大錳(01091)等小金屬...
    2、 美股清潔能源股及ETF集體大漲,晶科能源漲超17.78%。太陽能股中,SunPower大漲17.8%,中概股晶科能源漲16%,Enphase能源和阿特斯太陽能漲10%,SolarEdge技術漲6%。太陽能ETF-Guggenheim(TAN)大漲8%,標普Kensho清潔能源ETF-SPDR(CNRG)大漲超7%,全球清潔能源ETF-iShares(ICLN)漲超4%。
  • 多領域國企改革擴圍升級 紅利加速釋放
    新華社發(顏常青 攝)同日,在2020年央企·京企混改項目聯合推介會上,來自在京中央企業、北京市地方企業共83個擬混改項目、投資合作項目聯袂登場,涉及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電子商務、旅遊、新型建材等多個行業,項目總規模超過60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項目數量佔比超過60%。同時,北京市國企混改項目推介專區正式啟動。
  • 梧桐枝茂引「鳳」來 化雨春風促攀登:水發集團的人才「答卷」
    「水發集團了解到我個人的家庭情況,當得知我在孩子上學方面有些許顧慮時,集團領導對我給予了最大程度的關懷,幫助我解決了這一後顧之憂,讓我既能全身心融入水發這個『大家』,也能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在水發,王菲的經歷並非個例。面對勞動力供給彈性下降、勞動力相對短缺的市場現狀,水發集團深知,新時代國企要在區域人才競爭中勝出,必須大力構建起與人才政策和制度精準契合的人才服務體系。
  •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方案確定後央企上市公司吸並重組第一槍已打響
    預案顯示,中國能源建設擬通過向葛洲壩除葛洲壩集團以外的股東發行A股股票的方式換股吸收合併葛洲壩。本次合併完成後,葛洲壩將終止上市,接收方將承繼及承接葛洲壩的全部資產、負債、業務、合同、資質、人員及其他一切權利與義務,葛洲壩最終將註銷法人資格。中國能源建設原內資股將轉換為A股並申請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流通,成為A+H上市公司。
  • 能源央企混改「進行時」
    而能源央企在混改提速的同時,也將更多核心業務納入到混改範圍內。記者了解到,上述參與混改的國家電投黃河公司以水電、光伏等為主業,並通過水風光互補的技術在國家電投清潔能源版圖中佔據重要位置。按照規劃,未來,國家電投將以黃河公司為平臺,加快內外部區域優質清潔能源資產整合,積極對接資本市場,推動國家電投建設世界一流清潔能源企業戰略加快落地。事實上,除了國家電投外,2019年還有一大批能源央企的混改項目落地。2019年12月27日,中化能源舉行增資引戰項目籤約儀式。
  • 分拆上市是什麼?近期有哪些公司分拆上市?
    分拆上市後,原母公司的股東雖然在持股比例和絕對持股數量上沒有任何變化,但是可以按照持股比例享有被投資企業的淨利潤分成,而且最為重要的是,子公司分拆上市成功後,母公司將獲得超額的投資收益。  近期有39家上市公司計劃分拆上市  《上海證券報》6日刊發題為《39家上市公司計劃分拆上市 約七成「心儀」科創板創業板》的報導。
  • 財鑫聞|又一上市公司將被山東國資收入囊中!山東海洋集團擬13億入...
    (海洋集團入主星光農機(603789),周一公司股票漲停開盤)  公告顯示,星光農機控股股東新家園本次擬轉讓其持有的上市公司7797.4萬股股份給海洋集團。  山東加快省屬企業資產證券化進程,控股上市公司將達到39家  在資料比對中記者發現,雖然海洋集團現已布局現代遠洋運輸物流、海洋清潔能源、現代海洋漁業、內河港航投資運營、涉海金融服務等實體產業等多個領域。
  • 國企改革提速加力 多層次資本市場無疑是重要平臺
    同日,在2020年央企·京企混改項目聯合推介會上,來自在京中央企業、北京市地方企業共83個擬混改項目、投資合作項目聯袂登場,涉及汽車、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電子商務、旅遊、新型建材等多個行業,項目總規模超過600億元,其中高新技術企業項目數量佔比超過60%。同時,北京市國企混改項目推介專區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