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賞析】印象派之父-畢沙羅

2020-12-24 騰訊網

希望美術 希望說- 教育|藝術|生活|少兒

卡米耶·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

畢沙羅(Pissarro)被稱為「印象派之父」,出生於聖託馬斯州的夏洛特阿馬利亞,於1903年11月13日在法國巴黎去世。他成熟的作品表現出對農民和工人的同情,有時也證明了他的激進政治傾向。他是保羅塞尚(Paul Cezanne)和保羅高更(Paul Gauguin)的導師,他的榜樣啟發了許多年輕藝術家,包括加利福尼亞印象派畫家露西·培根(Lucy Bacon)。

卡米爾·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一生中很少出售他的畫作。到2005年,他的一些作品的售價在2-4百萬美元之間。

|蒙馬特大街

畢沙羅進入晚年的成熟期,排除了外界畫法對他的幹擾,表現出一個充滿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畫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氣魄,後期主要描繪繁華的城市和街道建築,多取俯視角度。他晚年更多是從樓上居室俯視描繪街景。這幅《蒙馬特大街》具有代表性。

這是一幅蒙馬特大街的全景圖,街道兩側盡收畫面,人群流動,車水馬龍,由於視角寬廣,樓房林立,車馬人流很小,只能憑感覺用粗筆點畫出來,然而顯得特別生動,加之透視準確,畫中車馬人流仿佛在畫中移動,它描繪了現代都市的繁忙熱鬧場面。它預示了20世紀未來派畫家所熱衷描繪的景象--現代都市快速運動節奏。在這幅畫上,構圖宏偉,街景莊嚴而有氣派;色彩豐富柔和,在冷暖色對比中,充滿中間調子的過渡,形成一種細緻而變化豐富的灰調子,但卻很明亮,它顯示著光的飽滿,其筆觸均勻而不失活潑變化,粗獷與細緻融為一體,表現出畢沙羅特有的藝術風格。

|村落·冬天的印象

在這幅《村落·冬天的印象》中,畢沙羅嘗試運用塞尚式的較為闊大、穩重、堅實的筆觸代替他原有細碎的筆觸,其色彩也有類似塞尚式的單純冷暖過渡,色塊鋪墊得厚實,富有平面感,畫面很有力度和分量。但整個畫面比塞尚活潑且含溫情。

|洛德希普林恩火車站

25歲的畢沙羅在萬國博覽會上,一下被巴比松畫派的柯羅風景畫吸引住了,這決定了他終生走風景寫生的藝術道路。他後來曾專程拜訪過柯羅,並得到柯羅的指點和教導。60年代中期,畢沙羅是以科羅的學生自居參加沙龍畫展,直到70年代他的畫風還受著科羅風格的影響。在這幅作品中我們明顯地感覺到運用柯羅的表現手法創作。在這幅作品裡柯羅式的單純清新的藍綠色調和樸素優雅、帶有古典韻味的幽靜氣氛顯而易見,畫法沉穩,雖有柯羅影響,但仍然是畢沙羅的。

| 埃爾米塔日的坡地

畫面所表現的力量首先來自層次鮮明的構圖,作者有意在建築物的整體和樹木之間造成強烈對比,同時也源於色彩之間隱隱約約的和諧。綠色和藍色、灰色和米黃色,甚至是煙囪管道的紅色都被置於次要地位,不添加任何無用的光澤。在右邊的厚實房屋上面,樹木勾勒出詩一般的圖案。畢沙羅擅長的這種曲折的筆法使畫面顯得勃勃生機,增加對角線的實際效果。人們的目光會自然投向畫的上部——馬圖蘭城堡。

|菜園和花樹·蓬特瓦茲的春天

他運用細小的筆觸點畫造型,色彩的配置過渡非常微妙、豐富、沉穩與厚實,這就是我們熟悉的畢沙羅畫法。這種畫法和後來的修拉點彩派畫法有相似之處,但內在氣質不同。這幅畫給人以輕鬆、愉快、充滿生機之感,畫家像是一位歌手,在用歡暢的筆觸讚美春天誘人的景色。

|通往盧弗西埃恩之路

畢沙羅向柯羅學習,決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種特有的靈敏悟性,把柯羅的畫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練技巧和瀟灑格調之中,以極其自然的形態出現在畫面上。我們從這一幅《通往盧弗西埃恩之路》中看到的既有柯羅影子,但更多的是畢沙羅自己的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柔和深遠的雲天,給人的時空和色彩的感覺妙極了,這種印象的真實感能喚起每個人如同身臨其境的回憶。

相關焦點

  • 「印象派之父」畢沙羅的素描作品
    這時候的法國畫壇對傳統的反叛由德拉克洛瓦的浪漫主義發端,到庫爾貝,米勒的現實主義,再到畢沙羅,莫奈為代表的印象主義,乃至凡高,高更,塞尚的後印象主義,整整半個世紀內,法國乃至歐洲畫壇星光燦爛而熠熠生輝,可以這麼說,印象派的出現不僅是歐洲近代繪畫史上,也是人類藝術史上的一次偉大革命。
  • 典型印象派特點的印象派畫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卡米耶·畢沙羅,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唯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角落讀畫印象派是繼古典油畫之後西方油畫流派裡面的一個最偉大畫派。
  • 【名畫賞析】畢沙羅-《手拿長棍的牧羊女》
    卡米耶·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1830年-1903年) 法國印象派大師
  • 畢沙羅的樹林,我們今天來了解一下新印象派點彩畫法
    畢沙羅《樹林》新印象派的點彩畫法,從自己的角度來分析,它分成兩種,一種是修拉自己的畫法,另一種是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畫法。其他印象派畫家,比如梵谷,比如畢沙羅,他們繪畫的流程就不若修拉如此的繁瑣了。就隨性這一印象派畫家的特性而言,修拉是最不像印象派畫家的畫家。不同於修拉的真點彩,其他畫家在用所謂的點彩技法,他們是更為隨意更為輕鬆的。如何區分印象派畫家在繪畫中究竟是用的點彩畫法還是常規的印象派畫法?
  • 印象派的摩西——畢沙羅作品集
    畢沙羅作品1畢沙羅作品2畢沙羅作品3畢沙羅作品4畢沙羅作品5畢沙羅作品6畢沙羅作品7畢沙羅作品8畢沙羅作品9畢沙羅作品10畢沙羅作品11畢沙羅作品12畢沙羅作品13畢沙羅作品14畢沙羅作品15畢沙羅作品
  • 塞尚:至於畢沙羅,他是我的前輩
    卡米耶·畢沙羅 (Camille Pissarro 1830-1903),法國印象派畫家。畢沙羅自幼便對藝術表現出濃厚興趣,但直至二十五歲才有機會到巴黎接觸藝術界。他在巴黎結識了畫家柯羅,後來又在私人畫室認識了莫奈、塞尚、巴齊耶、雷諾瓦和西斯萊。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中)
    很多人馬奈( Manet)、莫奈(Monet)傻傻分不清楚,究竟誰才是「印象主義之父」?他們的英文名字拼音也只差了一個字母。1863年,落選者沙龍中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這幅畫請大家自行搜索,裸體畫不讓貼)一畫引起轟動。
  • 印象派先驅卡米耶·畢沙羅:始終用畫作為愛做註腳
    作為印象派先驅的傑考布·亞伯拉罕·卡米耶·畢沙羅比起莫奈、雷諾瓦等人,是不為大眾熟識的。但他是唯一一個參加了8次印象派展覽的畫家,歐文·斯通更是把以畢沙羅的傳記小說《渴望風流》作為絕筆之作,這位串聯起整個印象派藝術史的畫家,始終平和如一,他對世界的愛、對家人的愛。對朋友的愛永遠是他筆下不變的主題。
  • 畢沙羅《厄哈格尼的草地》,既是野地也是一條大河波浪寬
    畢沙羅《厄哈格尼的草地》1886年《厄哈格尼的草地》是用點彩畫法畫的。畢沙羅的點彩與修拉的點彩不太一樣,修拉的畫畫出來有一種未來感,是前進;而畢沙羅畫出的則是古典感,是退後。點彩畫法是修拉發明的畫法,是新印象派是印象派技巧的再延伸。修拉素有小科學家的稱謂,他的作畫非常嚴謹。就一幅《大碗島星期天的下午》修拉光素描、小幅油畫等就畫了不下一百幅。與德加有些相似,修拉的畫作都是建立在嚴謹的素描基礎上的。
  • 印象派畫家莫奈十大名畫 —— 每一幅都十分名貴!
    克勞德·莫奈是法國一個有名的印象派畫家,他畫的畫真的非常美,他比較擅長光與影的實驗與表現技法。他的作品光和影以及色彩描繪得比較出色。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天才。
  • 洛杉磯蓋蒂中心館藏的印象派畫作欣賞(高清)
    蓋蒂中心美國洛杉磯保羅.蓋蒂中心最重要的一個展館就是其收藏的印象派繪畫作品,涵蓋莫奈、馬奈、尚塞、梵谷、高更、西斯萊、畢沙羅、雷諾瓦、埃德加·德加等幾乎所有前後印象派代表畫家的代表作。高更(1848-1903)作品,法國後印象派畫家、陶藝家、雕塑家及版畫家,他與尚塞、梵谷並稱為法國後印象主義的三大畫家。阿爾弗萊德·西斯萊(Alfred Sisley,1839-1899)作品,他和莫奈一起,號稱是純正印象派的真正代表,在印象派畫家裡,西斯萊是唯一的一個只畫風景畫的人,有評論他的風景畫是印象派最美的畫。
  • 如何看懂印象派(下)
    保羅·塞尚,後期印象派的主將,作為現代藝術的先驅,西方現代畫家稱他為「現代藝術之父」或「現代繪畫之父」。塞尚是後印象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喜歡將所畫的事物抽象成為拼接的幾何形狀,對於現代主義繪畫產生了深遠的印象。描繪現實對塞尚來說已經不是主要目標,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在努力揭露「除去現實之外的東西。」
  • 日出與黑色塊的人兒,印象派的畫家們燃燒了自己照亮了我們
    畢沙羅《巴黎蒙馬特林蔭大道》1897年印象派被學院派的藝術評論家嘲笑過很多次。許多印象派畫家如流星划過天空,他們從沒有獲得一個精緻富足的人生,卻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窮無盡的色彩與夢幻一般的印象。學院派藝術評論家的第一個嘲諷就是印象派的名字本身。印象的一詞就來源於莫奈的名作《日出印象》。說實話,作為莫奈印象派的初期作品,的確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結構上比較散亂,用色也非鮮豔反而朦朧,正是這朦朧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就像一個人的印象。
  • 喜歡畢沙羅的山崗正如我喜歡夏天的風和雨,蒲公英的漫天飛舞
    畢沙羅《行人與山崗》畢沙羅畫裡一出現山就會吸引我的目光。畢沙羅似乎對於山崗的描繪最為拿手了。當然了,並非他其他的景色描繪不好,而是個人覺得他描繪的山崗頗有意境。他既可以用大塊的色塊來描繪遠山,比如《蓬圖瓦茲的賈萊山》,他也可以用印象派的混色調來描繪近處的山嶺。比如今天的《行人與山崗》。畢沙羅的色調是含蓄的,他不如凡高那般濃烈,他也不像莫奈那般鬆散(相對而言)。在用色的大膽上,畢沙羅既不及凡高,也不若莫奈。畢沙羅的色調從勻稱的角度而言剛剛好。
  • 莫奈、雷諾瓦和德加等人畫風不一致,為何他們都是印象派代表畫家
    其活躍藝術家有莫奈、雷諾瓦、畢沙羅、西斯萊和德加等,他們年輕,反傳統,有創新精神,他們被冠以印象派的代表畫家,但他們的畫風並不一致。、西斯萊的風景作品明亮而清新,也是典型的印象派畫法。畢沙羅的小筆觸很精緻,慢慢看,你會發現魅力無窮;西斯萊的對比色運用很和諧,整體效果很美。
  • 卡米耶·畢沙羅,印象派畫家中最年長的畫家,唯美主義的熱衷者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是法國印象派大師,1830年生於安的列斯群島的聖託馬斯島,1903年於巴黎去世。他是印象派畫家中最年長的畫家,也是唯一一個在首屆印象主義畫展之後,參加了所有8屆展覽的畫家。
  • 法國畫家新印象派大師Henri Edmond Cross
    他的工作一直受到如儒勒·巴斯蒂安-勒帕熱和愛德華·馬奈 ,以及印象派畫家明顯的影響 。19世紀80年代中後期,他畫的純景觀顯示, 莫奈 , 畢沙羅的影響。 在大約1886年,再次嘗試區分自己從另一位法國藝術家,這一次亨利·克羅斯再次改變了他的名字,最後採用「亨利-愛德蒙十字」。
  • 19世紀,給歐洲繪畫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的印象派
    印象派畫家讚美沐浴在自然光線下的各種微妙的自然景觀。莫奈是印象主義繪畫運動的發起者和領導者,被譽為「印象派之父」;雷阿諾是印象派中的色彩大師,也是個女性肉體的崇拜者與讚美者;德加的藝術風格非常獨特,尤其喜愛刻畫美麗的芭蕾舞女郎。
  • 【名畫賞析】歌川國芳-《水滸》
    【名畫賞析】歌川國芳-《水滸》
  • 名畫賞析-梵谷最出名的34張油畫作品
    唐基老爹是當時蒙馬特的小畫具商,他的性格親切而溫和,對於未成名的畫家時加關照,他的店時常成為印象派畫家停留的所在,包括畢沙羅、塞尚和高更也常在他的店裡出放。唐基老爹在店內也懸掛了梵谷的畫。梵谷最出名的34張油畫作品,詳細賞析嘉舍醫師的畫像(第二版本) 荷蘭 梵谷 油畫 奧塞美術館藏 1890《嘉舍醫師的畫像》是荷蘭後期印象派畫家文森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