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村方言——濮陽城邊西豆堤村的土話大雜燴
作者 王立旗
最近偶然打開騰訊視頻,聽到了一首專門唱濮陽方言的歌曲《七涼皮》,歌中說濮陽老城話把「吃」說成「七」,因此,吃涼皮就成了七涼皮了。
其實,俺一聽,就知道這個唱歌的小閨妮她家肯定不是濮陽城裡嘞,因為濮陽城裡嘞人從來都是把「吃」說成「吃」的,只有城邊的人或者上堤、下堤的村裡邊的人才把「吃」說成「七」。
俺就是那個城邊的村裡人,記得三十多年前,剛剛到縣城一所學校上學時,聽見其他同學說「吃」字,將「爹」喊成「爸爸」,還有些不習慣,覺得他們說話太「找」了。後來,時間一長,覺得自己說話土,怕同學笑話,就慢慢的自己也改口說吃了。純正方言的流失,可能就是在這個人口大遷徙大流動時代背景下加快了速度。村中上年紀的人漸漸老去,年輕人上學、外出闖世界的越來越多,為了適應外地生活,自然要在語言上學會融合。
俺家在濮陽老城東邊的西豆堤村,據說從村口到老城四牌樓正好七裡地,也就是這七裡地,濮陽的方言土話也有少許差別,城裡人說「桌子、椅子」,俺那裡說「桌得、椅得」等。從濮陽方言中,還能看到一些古代字詞的痕跡,比如兀子,是指一種沒有靠背的坐具,這種說法至少可以追溯到宋朝的典籍中,還有的濮陽方言,也可以看到五六百年前明朝大遷民時的痕跡,「解手」一詞就不用多說了,把牲口說成「頭牯」,不僅是濮陽方言,據說山西人也這麼講。
前幾天回到老家,跟村裡的年輕人拉呱,發現大家很多方言詞語都不知道了。不知道也冇關係,這裡有一鍋俺村方言土話的大雜燴,聽聽看看也是一個念想,覺得不過癮,恁就再添點菜,這樣七起來更好七。
拉呱——聊天、講故事
遊地兒——太陽
月明兒——月亮
大進——大月
冬下——冬至
年下——春節
破五——正月初五
夜隔兒——昨天
今明兒——今天
前夜隔兒——前天
半晌——半天
厚晌——晚上
白夜兒、白兒——白天
黑家——晚上
遊西——下午
脖子——冰雹
打閃、打霍——閃電
上堤——金堤以北
下堤——金堤以南
沙夥嘞——沙地
後地嘞——村北耕地
廢土——河邊的土地
河沿上——河邊
邪二崩——脾氣倔強的人
屋篤水——剩溫水
功地牛兒——獨木輪車
撇繩——役使牲口的長繩
礙眼——牲口眼罩
龍黃——硫黃(硫磺)
年時個——去年
過年個——明年
牛圈鼻——過牛鼻的金屬半環
杈手——三角組合樑
溜蟻子——大黑螞蟻
市牛——母牛
牤牛——公牛
囉囉——豬
潲——水桶
行意——習慣
解手——解決大小便(解大手、解小手)
鬼拍手——楊樹
洋布——機器紡織的布
土布、粗布——人工紡織的布
紡花車子——人力紡棉花設備
羅敷——一種人工紡線工具
挽攥——已婚婦女髮髻
帽糊扇——帽簷
好面——小麥麵粉
黃面——玉米面粉
雜麵——高粱、大豆等麵粉
蒜臼子——搗蒜容器
鍋坷郎——土坯壘成的爐灶
鍋撇子——鍋蓋
餾布——蒸東西時的布
猜枚——酒令
響枚——口中念加手勢的酒令
啞枚——只出手勢的酒令
壯饃——濮陽特有麵食,圓形麵皮內裹肉、大蔥、粉皮雞蛋等物,吃後身強體壯
前出廈——前部帶有走廊的房屋
官路——公家修的道路
關路——城門關口外的道路
電驢子——摩託
洋車子——自行車
老鱉蓋——轎車
黑道日——禁忌出行的日子
露水集——早市,太陽出來即散的集市
使禮——白事致祭的叩拜禮儀(弔孝禮)
棗鬍子禮、亂箭穿心禮——白事致祭的某種叩拜禮儀
胡——果實的核,如棗胡、杏胡、桃胡、梨胡
喜饅頭——過喜事送給族人的用紅線纏繞的饅頭
主家——過事的主人,事主
袼巴——傷口結的疤痕,打疫苗後胳膊上留下的傷痕
揭袼巴——小孩栽天花後讓東西讓疫苗腫脹結痂
發物——誘發某些疾病或者加重疾病的魚、蝦或葡萄等食物
拿帖——婚前男女雙方交換姓名八字的儀式
看好——確定婚期的儀式
會親家——婚前男女雙方家長見面的儀式
添箱——親戚給即將結婚男女送衣服、被褥或器具等
開臉——男子完婚時第一次刮去臉上的汗毛、鬍子
絞臉——女子完婚時用絲線交叉起來拔掉臉上的毛髮
押床——婚前一夜找小男孩伴宿
蒙頭紅——結婚時女子頭上蒙的紅布
聽房——花燭之夜年輕人偷聽新婚夫婦的行為,如無人聽房,新郎父母還要將一把掃帚放在屋外代替
鬧房——新婚之際年輕人拿新婚夫婦取樂開玩笑,有三天不論輩之說
回門——新婚第三天夫婦回娘家儀式
磕頭錢——新婚第二天,新娘給男方家族長輩磕頭,長輩給其禮錢
叫九——婚後第九天,女方將女兒接回娘家
過生兒——過生日
逛鎖兒——小孩認乾親時的一種儀式
點香——一種迷信活動
搓墜兒——類似於心理安撫的一種迷信活動
看風水、看莊子——一種據說能趨吉避兇的建築環境學
賭咒——發誓
寫戲——請戲班唱戲
丟方——一種棋子類遊戲
當藏母——捉迷藏遊戲
碰拐——互相碰膝蓋的遊戲
打耳——用木棒擊打兩頭尖尖木棍的一種遊戲
推潲箍——潲箍,固定木桶的鐵環,可以持一鐵鉤推著玩(推潲箍)
打得漏——一種抽陀螺的遊戲,得漏,木質陀螺
拾子——女孩子玩的一種擲拋塊狀物的遊戲
擠油吃——冬天時在屋外太陽下玩的一種擁擠推搡遊戲
道有——春節時寫的一個吉利詞,上道下有,貼在糧倉、過道等處
道鴻草——年三十晚上在大門外點燃穀草的儀式
板——棺材
送老衣——壽衣
響器——喪事樂隊
待宿——晚上接待人們的弔唁
待客——紅白事招待客人,主要指白事
倒頭、斷氣、老人——人去世
靈招——寫有死者生卒、按輩份排列的晚輩的長條紙,類似於訃告
問事——負責辦理喪事事宜的人
效勞——喪事中具體幹活的人
報喪——給親戚報告死亡消息
入殮——將死者放入棺材的儀式
送盤纏——到村中土地廟送亡人上西天的一種儀式
白浪樹——楊樹
坐兀——坐具
兀子——沒有靠背的坐具
欻過來(chua)——搶過來、奪過來
噗岔——豬食容器
乾草——餵牲口的秸稈草料
糞草——用來漚制農家肥的雜草、樹葉、農作物莖葉等
掂瓦刀——建築工地技術工種
掂泥兜——建築工地出苦力的工種
打地磙——壓耕地用的長石磙
潲谷刀——砍掉谷穗的刀
鞭手、鞭把——犁地時牲口的使役者
牢石——碾麥時,石磙後面掛的磨扇
穩子——打麥時將麥子堆成的長堆
扁擔——蚱蜢
飛頭螂——螞蚱
砍刀——螳螂
扁嘴——鴨子
鋪底——褥子
蓋地——被子
江米——糯米
外頭咧——男人
鄉瓜子——鄉下人
汗淋——劉海
羅鍋兒——駝背
行戶——經紀
啄木蟲——蛀蟲
夜面虎——蝙蝠
混子——地痞
一條船、一根檁——老婆是姐妹倆的兩個男人關係的俗稱
橋外甥兒——姨夫對外甥的稱呼
拼瓜——傻子
汗勞子——背心
褂衩子——汗衫
棗疙瘩——青春痘
下水——動物內臟
就吃、就食——下飯的菜
扁食、小包子——餃子
焦葉兒——油炸面片
面託——油條
脂油、大油——豬油
梨膏——黑糖塊兒
生兒——生日
花銷——開支
軸子、家布——用布做的可以懸掛的祖宗畫像
紙草——紙質祭品的總稱
哀杖、哀杖棍子——哭喪棒
丘子——用磚封在地面上、不下葬的棺材
蠻妮兒、蠻小兒——丫鬟僕人,扎制的丫鬟僕人紙質祭品
哭樓——扎制的樓房紙質祭品
領穴——人死後埋在祖墳旁已定的領頭
窯子——妓院
會首——廟會主持人
集頭——集市主持人
管主——劇團負責人
坷垃——土塊兒
坷垃碳——大塊煤
墊戲——正式開場前的小戲(暖場戲)
黑裡紅——押寶遊戲
燒鍋咧——在後臺為演員提詞的人,煽風點火的人
潭化坑——河水決口處衝成的或者雨水積聚成的深坑
缺口——河水決口
籮頭——糞筐
糊塗——玉米稀粥
特啦板——拖鞋
頭牯——牛、馬、騾、驢等牲口
地出溜子——田間小蜥蜴
蝎虎子——壁虎
掃樹、條樹——掃帚
葛搭——玉米、高粱秸稈上部、最細的一節,可用於編織
掃樹蜓——蜻蜓
小蟲兒——麻雀
長蟲——蛇
麻喳得——喜鵲
地搬當得——田鼠
遊沿兒——蚯蚓
爬叉、知了龜兒——蟬未蛻皮時的名字
知了——蟬
叫知——能鳴叫的蟬,雄性蟬
啞知——不能鳴叫的蟬,雌性蟬
瞎碰——黃褐麗金龜,這種蟲子喜歡在燈下亂飛亂撞
拆糞——拾糞
股蛹——蠕動
打鼾水兒——打呼嚕
薅草——拔草
約約——稱一稱
摭(zhi)——稱重
押床——婚前一夜找小男孩伴宿
稀頂——頭髮變稀
燒湯——指做晚飯
打尖——半晌加飯
提溜、滴摟——吊起來
遊(rou)——轉圈
曬暖兒——曬太陽
栽嘴兒——打盹兒
徐顧——注意
舔屁股——巴結人
發邪、擺邪——生氣
當迷——故意
約摸著——估計著
捂越——揉搓
玩二胡眼——玩魔術
拍二巴子——鼓掌
得郎——不經心的撫養
慪人——小孩淘氣
使扣——小孩或者小姑娘生氣
拾道——收拾
起個猛兒——潛水
額養——撫養、贍養
黑嗎——跨、騎
乾噦——嘔吐
揸——手指伸開
諞能——炫耀、耍小聰明
淘力——指小孩讓大人費勁
賤嗦、猴嗦——言行滑稽讓人有點煩
膈應——不舒服
膈撩——斜視
膈賴——惡作劇
上晌(xiang)——去地裡幹活
下晌——結束地裡活計下班
詰了——物體下沉了
喬頭——別出一格
捚(本音zhai,方言zhei)歪、捚稜——物體偏斜
展悠——舒展
苦憷——皺、不舒坦
榷(本音que,方言quo)打——捉弄
克(kei)裡——往裡
克外——往外
克前——向前
長醭(bu)——食材表面生出了白色的黴。
絲氣——食材發黴變餿
打落——打麥時,為了把風力刮不出去的雜物弄淨,住往還須一人拿把掃帚掃,用掃帚掃不出去的,還要用筢子(一種用竹製作的用具)摟出去,幹這項活的,俗稱「打落」
喔——犁地時使喚牲口開始向前走的口令
稍、縮——犁地時使喚牲口向後的口令
喔咿嗬、喔咿——犁地時使喚牲口向左的口令
打咿嗬、打咿——犁地時使喚牲口向右的口令
籲、籲嗬——犁地時使喚牲口停止走動的口令
故猶——猶豫
窄稜——歪、不平
窄狹——狹小
說話找——不說本地方言,說普通話或外地方言不易聽懂
明該兒——村中大街
茅園得——廁所
寬綽(chao)——空間寬闊,氣量寬宏
差不釐——差不多
屯、玄——沒本事
克僧——比較壞
克煩——討厭
不咋樣——不怎麼樣
秀溜——秀氣
不得發——不舒服
煞氣——氣味難聞
齊整——漂亮
作假——客氣
不對勁——關係不好
大樣——傲慢
撐著啦——吃的太飽
好受、得勁、得得——舒服
筋節——小氣、簡省、節約
海啦——多
識玩——經得起開玩笑
不靜——迷信者稱某地有鬼怪
那丁——那東西、誰
那勢著——那樣
這勢著——這樣
咋——怎麼
勾兒——家中織布的單位
一揸——大拇指尖和中指尖間的距離
一拖——兩臂伸開的距離
怪興——也許
聞早兒——趁早
頭咧——先、前頭
旅著——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