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引進中國,解讀背後高票房的功與過?

2021-01-15 望海閱讀

千尋:我們還會在那裡相逢嗎?琥珀川:一定會的。千尋:一定噢。琥珀川:一定。

千尋與琥珀川的約定,2019年夏天註定相逢~

近日據新浪電影發文稱,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中文海報同步更出。這部多少人的童年、青春回憶,值得美好等待。網友聲稱「有生之年」在中國大熒幕還能看到這部電影正式上映,幸福到流淚。

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是認識宮崎駿,一種是不認識宮崎駿的。

即使不認識宮崎駿這位有趣的爺爺,想必《龍貓》《風之谷》《哈爾的移動城堡》《幽靈公主》《魔女宅急便》《懸崖上的金魚姬》總有一部動畫電影你看過~

在你的青春裡都曾留下了美好印記。

《千與千尋神秘失蹤》

作者: [日] 宮崎駿

豆瓣9.3分

這部吉卜力工作室在2001年推出的動畫電影被奉為影史經典,也是全球唯一同獲奧斯卡、金熊獎的動畫電影。時至今日《千與千尋》依然以308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

今天小社不聊劇情,我們聊聊《千與千尋》背後的故事。

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風之谷》《魔女宅急便》還是《千與千尋》在日本動畫電影史上都是濃墨重彩的一筆。但好電影在上世紀如何讓更多認知曉,背後都少不了《吉卜力的夥伴們》與時代格鬥的宣傳、營銷,就如同如今網絡時代產生的網紅爆款少不了文案、媒體宣傳造勢。

《吉卜力的夥伴們》

但對於當時只是一個報社編輯臨時擔任吉卜力製作臨時工的日本鈴木敏夫,開始著手轉向宣傳《風之谷》1984年、《天空之城》1986年《龍貓》1988年、《螢火蟲之墓》1988年《魔女宅急便》1989年過程中卻吃了不少苦頭。

「80年代電影產業已經開始沒落,什麼都不做觀眾就會走進電影院的時代已經終結。」而鈴木敏夫是從1980年開始著手這項工作,正好趕上電影的紅利時代已經過去。

此時電影行業或者其他行業都絞盡腦汁、想方設法向大眾推廣自己公司的作品,不斷精進自己的推廣技巧,鈴木敏夫也開始走上了這麼一條道路。

作為宣傳的門外漢鈴木敏夫,好在第一部電影《風之谷》宣傳合作中遇到「德先生」從宣傳計劃立案、海報等宣傳材料的製作以及(德先生是宣傳和銷售電影預售票的MAJOR公司的宣傳策劃人)高畑先生都教會了鈴木敏夫許多宣傳(文案)手法。

《風之谷》

鈴木敏夫在吉卜力30周年自述中自我總結了電影要賣座,三大要素必不可少:

首先是「製作」,作品內容無趣話,後期無論做什麼都是枉然。

做什麼樣的產品、如何宣傳才能賣座?恐怕沒有人會給出明確的答案。比起傳達作品的世界觀,用煽情的文字和文案更能吸引人注目。

在廣告宣傳面前守住電影的底線;但想要電影賣座,牽強附會有時也是必要手段。

比起之前鈴木敏夫之前宣傳的幾部電影包括《魔女宅急便》,顯然鈴木敏夫遇見改變電影宣傳的商業合作時代到來。

當2000年鈴木敏夫遇到千與千尋這部電影時,鈴木敏夫作為吉卜力的一份子,此時已經不滿足之前的電影成績,希望在《千與千尋》上映時成為電影動畫時代的跨越,有著時代格鬥的意味。

從開始著手構思千尋不小心入了油屋與湯婆婆鬥爭的老套劇情裡,後來與宮崎駿一起加入無臉男這個無意識心理的角色。帶著對觀眾會銳減的心理準備,添加與時代格鬥的貪婪心理、政治意圖意味宣傳電影,此時宣傳力度與劇場投入都是之前的兩倍。

首次嘗試新媒體的鈴木敏夫在電視臺和便利店成為媒介上嘗到了宣傳快速、以及強大的影響力,電影的主題,開始從「貧窮」向「內心」轉移。

不斷變化的時代,鈴木敏夫和其團隊也不斷變換著宣傳手法。。高票房的功與過,不斷被時代追趕的宣傳、電影製作人、吉卜力夥伴們的不斷創新《千與千尋》創下了日本動畫電影的一個奇蹟。

《千與千尋》雖然在日本大賣,後來我們在網際網路時代到來時有幸看到電子屏幕上的千尋,但《千與千尋》搬上中國電影的大熒幕,似乎是我們一直期待的事情。

《吉卜力的夥伴們》文中也曾寫到一段宮崎駿的獨白:「用低成本低質量來應付,動畫電影是沒有未來的。更何況觀眾也迫切想看到更多優秀的作品,有一點我可以保證,只要用心製作出來的電影,即便不賣坐,假以時日也一定能收回成本!」

時隔20年,還欠《千與千尋》宮崎駿一張晚到的電影票,不如說還欠吉卜力的夥伴們一張電影票。

除了《龍貓》、《千與千尋》你還希望哪些吉卜力工作室的電影上映我們的電影熒幕呢?在還沒上映之前,重溫動漫原版一樣精彩哦~

《哈爾移動城堡》

《螢火蟲之墓》

這裡的每一本漫畫,都值得三五好友一起觀看,這些動漫書不僅適合兒童,成人的你依舊可以在純粹的動畫裡看見自己,亦或者可看見人類的貪婪、畏縮……以及每一個觸動人性、感化人的畫面。

這麼多部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作品,你們最喜歡哪一部呢?

PS:《螢火蟲之墓》作者並不是宮崎駿喲~

相關焦點

  • 繼《龍貓》後又一經典電影《千與千尋》引進中國!
    繼《龍貓》後又一宮崎駿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定引進中國5月9日,宮崎駿導演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確認引進中國內地,官方中字海報同步釋出。沒想到竟然能在大銀幕上看到這部,真可謂是有生之年系列了!時至今日《千與千尋》依然以308億日元(約19億人民幣)的超高票房穩坐日本影史的票房冠軍寶座。故事圍繞著一個叫千尋的女孩展開: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不慎進入了神秘的隧道——他們去到了另外一個詭異世界—一個中世紀的小鎮。遠處飄來食物的香味,爸爸媽媽大快朵頤,孰料之後變成了豬!這時小鎮上漸漸來了許多樣子古怪、半透明的人。
  • 18年前的老片重映,憑啥拿下2019年國內引進日本電影的票房冠軍?
    一般來講,電影市場都是新電影的戰場,但是有這麼一部自發行18年後首次登陸中國的「老片」,又是相對本身較為小眾的日本影片,竟然最終取得了近5億票房。或許連發行方自己都沒有想到這個成績。這部老片就就是聞名於世的經典之作《千與千尋》。
  • 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百億身家的作者從未露過臉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鬼滅之刃票房超越千與千尋 百億身家的作者從未露過臉 今天,《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快車篇》創造了新的歷史,在上映72天後,累計票房達到了317.2億日元,打破了此前《千與千尋》保持了19年的票房紀錄,創造了日本影史新的票房紀錄。
  • 《千與千尋》票房力壓《玩具總動員4》 宮崎駿之作領先
    原標題:宮崎駿巔峰之作暫時領先 經典重映PK大片續集,吉卜力對陣迪士尼,日式動畫與美式動畫不同風格的較量,至少從首周末票房來看,宮崎駿巔峰之作《千與千尋》力壓迪士尼最新影片《玩具總動員4》。
  • 《千與千尋》為何票房能吊打《玩具總動員4》?
    截至發稿前,《玩具總動員4》在內地市場票房成績為9840萬元,而《千與千尋》已達2.10 億元。同時,《千與千尋》的排片佔比達30.8% ,而《玩具總動員4》只有16.3% ,前者4.1%的上座率也高於後者的3.1%,這一數據也可以看出市場對於《千與千尋》的偏愛。而在北美市場,口碑一直居高不下的《玩具總動員4》票房已經突破1.1億美元,但在內地影市首周末票房僅是北美同期的1/9。
  • 《千與千尋》:那些年一起遺失的美好
    最近,《千與千尋》中文版登陸國內。對於此次引進中國內地的行為,網上的評論褒貶不一。許多粉絲們趕緊這是追求「童年記憶」的好時機,不過也有諸多網友質疑這是在炒冷飯。無論孰是孰非,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部被稱為「日本動畫天花板」之一的經典。
  • 《千與千尋》中配引爭議,動畫電影營銷方式仍是個問題
    6月21日,《千與千尋》在中國內地影院公映,它成了上周末中國市場的票房冠軍,把同期上映的皮克斯新作《玩具總動員4》遠遠甩在身後。皮克斯的動畫電影在中國市場從來都是 「水土不服」,此次更是被《千與千尋》從票房佔比、排片佔比和上座率全面超越,這也是進入中國的日本動畫電影首次在各種數據上超過同期好萊塢動畫電影。
  • 《鬼滅之刃》票房超過《千與千尋》 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鬼滅之刃》票房超過《千與千尋》 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時間:2020-12-27 01:0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原標題:贏了!《鬼滅之刃》票房超過《千與千尋》 登頂日本影史票房冠軍   不出意外的,《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篇》票房終於還是超過了《千與千尋》,在上映72天之後,無數鬼滅迷的期待中迎來了完美的逆襲。毋庸置疑,論內涵和地位,《無限列車篇》現在還達不到《千與千尋》的程度,劇場版在內容上只是承接了連續動畫後面的劇情。
  • 《鬼滅之刃》票房超300億,《千與千尋》危,日漫沒有未來?
    上映59天,劇場版動畫《#鬼滅之刃#無限列車》的票房已經超過300億元,目前票房累計為302億8930萬7700日元。 #千與千尋#的累計票房為308億,也就意味著《無限列車》距離日本電影票房榜首近一步之遙,入帳7億就能打敗宮崎駿長久以來的冠軍之位。
  • 《鬼滅之刃》票房終超《千與千尋》,但它留下的不僅是票房紀錄
    至此,在上映73天累計動員觀眾2.4千萬人次後,該片終於以324.79億日元票房收入,超過2001年上映最終票房316.8億日元的《千與千尋》,成為日本影史新的票房冠軍,也是日本歷代電影票房榜繼2001年11月《千與千尋》超越《泰坦尼克》後時隔19年再次出現冠軍更替。這個票房有多強呢?
  • 日本電影《情書》將引進公映,此前《千與千尋》等老片重映嘗甜頭
    所謂批片,又名進口買斷片,是國內電影市場上一種特殊的進口影片類型,指國內片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影片的放映權從國外片商處買斷,而國外片商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當時,沒有一家民營企業看好批片市場,在中影公司已經獲得引進批覆的影片中,郝社永最早看到了這批影片的價值並加強了和中影的合作。
  • 《千與千尋》18年後,終於在國內上映,80、90後還有誰還沒看過?
    《千與千尋》18年後,終於在國內上映,80、90後還有誰還沒看過?《千與千尋》18年後,終於在國內上映,80、90後還有誰還沒看過?宮崎駿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已確認引進中國內地,中字海報同步釋出。這消息一出,千萬網友瞬間沸騰了,如果說童年最經典的動畫電影是什麼,肯定有很多網友給出的答案就是《千與千尋》,特別是80、90後的朋友們,應該更加熟悉吧,如今80、90後還有誰還沒看過這部電影?我想應該為數不多了吧。《千與千尋》並不是宮崎駿最早導演的動畫電影,卻是影響最深遠的一部動畫電影。宮崎駿共導演了9部長篇電影。
  • 《千與千尋》總票房再創新高 《鬼滅之刃》能否超越還需觀望
    《鬼滅之刃 無限列車》海報 人民網東京12月17日電 日本東寶公司於15日的年度票房成績總結會上表示,日本電影史上票房排名第一的《千與千尋》加上今年重映獲得的8.8億日元,總票房收入達到316.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 《千與千尋》預測4億或將救市?解析宮崎駿的「市場魔力」
    這麼大張旗鼓的為了一部引進的動畫——還是18年前的老動畫做宣傳,在中國電影市場是史無前例的。那《千與千尋》,或者說它背後的宮崎駿與吉卜力,到底是有怎樣的「魔力」,才能引起中國市場如此大的重視?  宮崎駿——中國影迷最愛的動畫導演  《千與千尋》的導演宮崎駿,他在中國影迷中的知名程度足以稱得上是「家喻戶曉」——哪怕平時不看動畫,但也一定看過一兩部他的作品,最次都聽說過他的名字。我們從網際網路影迷最熱門的聚集地「豆瓣」上的一些數據就能看出宮崎駿在中國影迷心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首先是收藏數。
  • 日本電影《情書》將引進公映,此前《千與千尋》等經典老片重映嘗甜頭
    所謂批片,又名進口買斷片,是國內電影市場上一種特殊的進口影片類型,指國內片商以固定的價格把影片的放映權從國外片商處買斷,而國外片商不參與中國票房分成的電影。當時,沒有一家民營企業看好批片市場,在中影公司已經獲得引進批覆的影片中,郝社永最早看到了這批影片的價值並加強了和中影的合作。
  • 《千與千尋》內地重映兩日破億!宮崎駿到底有什麼票房魔力?
    所以當皮克斯總結《玩具4》全球熱中國冷的票房困局,該問的不是《玩具4》錯在哪裡,這更不是3D動畫對手繪動畫的失敗,該問的是:宮崎駿這個老頭到底有什麼票房魔力?因為《玩具4》在內地市場唯一的錯誤,或許就是遇上了宮崎駿。
  • 《鬼滅之刃》為何尚未引進國內?票房都突破300億日元了
    最近《鬼滅之刃》電影《無限列車篇》在日本的票房突破了300億日元,按照這個勢頭它追平《千與千尋》的308億日元票房,成為日本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指日可待。與此同時,《鬼滅之刃》還在東南亞和中國港澳臺地區大火,多次刷新票房紀錄。《鬼滅之刃》在亞洲地區如此火爆,為何尚未引進我國呢?
  • 關於《千與千尋》的12個小事
    如今,這部電影終於引進國內院系,成為繼去年在內地重映的《龍貓》之後,宮崎駿第二部在內地公映的動畫電影作品。電影公映的首次正式引進,並不意味著國內各大視頻網站上之前的片源是盜版。公映引進電影後要在電影院上映,為了保護國內電影票房,國內每年引進外國片都是有名額限定。這與視頻網站買版權是不同類型的需求,二者都是正版。
  • 《千與千尋》重映票房收4.88億,片方賺翻,宮崎駿不愧是賣座保證
    最近十年來很多電影都取得了很輝煌的票房成績,但這些作品給人的觀影感受卻是「不太好看」。比如沈騰徐崢王寶強等人的喜劇片,他們的作品比得過周星馳當年的喜劇電影嗎?吳京的動作片同樣也是達不到李連杰成龍的高度,所以說現在很多電影大賣票房,但不一定就是經典作品。
  • 《千與千尋》上調日本總票房
    宮崎駿執導的經典動畫名作《千與千尋》2001年在日本上映,累計收穫票房308億日元(約19.4億元),穩坐日本票房冠軍至今。 而在日前,該片發行方東寶將《千與千尋》的票房上調至316億8000萬日元(約19.9億元),原因是加上了2020年6月至8月期間,該片在日本重映的票房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