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第五版診療方案,第六版改變最顯著的地方一則在於取消了此前「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的提法,二是在抗病毒藥物中明確增加了兩款藥物,分別為磷酸氯喹和阿比多爾。
【編者按】相較於第五版診療方案,第六版改變最顯著的地方一則在於取消了此前「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的提法,二是在抗病毒藥物中明確增加了兩款藥物,分別為磷酸氯喹和阿比多爾。更強的可及性、更清晰的作用機理以及更明確可控的不良反應,或許是這類藥物漸受青睞的原因。
本文發於E藥經理人,作者為章藝楓、蘆超;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2月1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在官方網站發布《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的通知》。通知稱,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衛健委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並形成了新版方案。
自1月21日首版診療方案公布至今,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裡已經先後更新了六版診療方案,每次更新都會涉及到不少關鍵信息的更替。而此次發布的第六版相較於11天以前的第五版,最顯著的改變,一是取消了此前「目前沒有確認有效的抗病毒治療方法」的提法,二是在抗病毒藥物中明確增加了兩款藥物,分別為磷酸氯喹和阿比多爾。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款藥物均為上市已多年的藥物。一來在國內已有企業生產,相較於一系列在研的新藥來說,可及性明顯要高不少;二來作用機理清晰、副作用也已研究透徹,安全性上更有保證。此前李蘭娟院士團隊發布研究成果時,也曾呼籲將阿比多爾列入新版診療方案,而在多次新聞發布會召開時,官方實際上也多次提及「老藥新用」這一研發理念,可以看到,疫情仍在蔓延的緊張態勢下,相較於「遠水難救近火」的各類在研新藥,可及性更高的一批老藥,或許正在成為當前緩解疫情的優解答案。
毫無疑問的是,疫情當下最受醫療前線關注的,大體上只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避免疾病的進一步擴散,以免影響到更多的人群;二則是如何用更合理的、科學的藥物或是治療方式,解決已經感染疾病人群的救治問題。而尋找到臨床上能夠使用的「特效藥」,則更是為社會所密集關注,各方也都在進行積極的努力。
一個數據可以用來證明:國家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2月15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中透露,當前國家已經組織了全國優秀的科研團隊,利用計算機模擬篩選、體外酶活性測試等方法對七萬多個藥品或化合物進行篩選,遴選出五千個可能有效的候選藥物,在普通冠狀病毒感染的細胞水平上進行初篩,之後選定了100個左右的藥物在體內開展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實驗。
這100個左右的藥物,當然包括一批當前尚在臨床階段的用藥,例如備受關注的瑞德西韋。作為一種原本用於抗擊伊波拉病毒感染的藥物,瑞德西韋目前在國外的臨床試驗尚未全部完成,而在疫情之下該藥在我國開展了體外試驗顯示對於新冠病毒有較好的抑制作用和安全性,該藥也在美國實現了對一位患者的成功治療。張新民透露,目前該藥已在武漢推動在十餘家醫療機構開展臨床研究,入組重症患者168例,輕型、普通型患者17例。
而類似的案例還有不少,一批國產的各種機理的在研藥品目前也正在積極的進行各類臨床試驗,例如舒泰神此前便公布了其單抗產品已獲得倫理批准將進行臨床試驗的消息,創新藥企歌禮製藥也表示已收到相關醫療機構和研究人員申請使用該公司研發的ASC09複方片和利託那韋(Ritonavir)開展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感染患者臨床試驗的消息。
毫無疑問的是,這些臨床試驗的推進對於未來新冠肺炎疾病的治療將起到積極的意義,但同時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緊張的疫情仍在蔓延的當下,這些臨床試驗真正公布權威的臨床試驗數據可能還為時尚早,而從公布臨床結果到最終產品能夠應用在疫情的防控上,中間需要經歷的時間還有很長。這些都是必須正視的客觀問題,「遠水難救近火」的尷尬境地仍然存在。
在這種情況下,充分發揮已上市「老藥」的作用,顯然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而磷酸氯喹和阿比多爾,則都屬於典型的「老藥新用」。
公開資料顯示,氯喹屬於喹諾酮類抗感染藥物,於1934年首次被發現,二戰期間開始廣泛用於瘧疾的治療,後由於抗氯喹耐藥性瘧原蟲菌株的不斷出現,氯喹逐漸從抗瘧疾治療和預防中排除,現在主要用於紅斑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免疫相關疾病。而此次磷酸氯喹在新冠肺炎中治療的療效則經過了臨床上的一定驗證,2月15日由科技部、衛健委、藥監局等單位在北京組織召開了一次視頻專家會,鍾南山院士擔任專家組組長,經若干位藥物研發和臨床專家共同研判磷酸氯喹對於新冠肺炎的療效,認為「該藥是一個上市多年的老藥,用於廣泛人群治療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而阿比多爾近日來也頗受外界關注。公開資料顯示,阿比多爾是前蘇聯藥物化學研究中心研製的非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物,於1993年在俄羅斯首次上市。2006年,阿比多爾在中國獲準上市,用於治療甲、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在武漢疫情爆發後,阿比多爾已經開始大量在臨床使用,並出現在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指南」與「處置策略」抗病毒藥的分類當中。
例如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專家組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詳細地介紹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診斷標準、藥品應用等事項。其中鹽酸阿比多爾作為一種廣譜抗呼吸道病毒藥物,在這本指南中被入選為經驗性抗微生物治療藥品。此外,《武漢協和醫院和北京朝陽醫院發熱門診當前處置共識建議》也指出,若前期用了奧司他韋和拜復樂,病情仍然進展惡化,鹽酸阿比多爾配合其他藥物一起使用可抗感染。武漢疫區之外,上海市、重慶市、山西省等地衛生健康委員會等也將鹽酸阿比多爾列入新冠肺炎防控首批藥品儲備清單。
而另一方面則在於臨床中一些治癒患者在接受診療時曾經使用過阿比多爾的經歷給了更多人以「信心」,尤其是當這些聲音出自醫生之口。武漢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此前曾被感染後又治癒,其在接受央視《今日關注》採訪時便提及阿比多爾對於新冠肺炎治療「確實有點效果」,但其同時也表示,目前「臨床科研的角度上不能肯定一定有效。」
但總而言之,需求端迅速傳達至供給端,為數不多的幾家生產阿比多爾的企業開始快速行動起來。公開報導顯示,有阿比多爾分散片劑型的先聲藥業從1月20日起便開始不間斷加班生產阿比多爾分散片,生產線上員工「兩班倒」,截至2月4日,海南先聲藥業已經生產16萬盒約200萬片阿比多爾分散片,第一時間發送至武漢各大醫院。同時也向北京、上海、廣州、浙江、山東等27個省市區共計300家醫院發出了鹽酸阿比多爾分散片。
儘管將磷酸氯喹、阿比多爾等藥納入衛健委公布的診療標準是剛剛才發生的事情,但事實上,臨床上的需求體現出來的遠早於此,而各家相關企業也已經陸續行動起來。
以磷酸氯喹為例,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數據顯示,目前共35家企業擁有相關批准文號,包括上海信誼天平藥業、四川升和藥業、重慶西南製藥二廠等,其中原料藥4個,製劑31個,涉及上市公司包括精華製藥、石藥集團、昆藥集團、眾生藥業、金陵藥業、上海醫藥等。
在此次疫情中,2月3日之前工信部就對部分具有磷酸氯喹及其原料藥生產資質的企業發出通知,要求儘快恢復生產,並將該藥納入中央藥品儲備名單內。廣藥集團日前表示,其控股子公司廣州白雲山光華製藥已經完成首批50萬片磷酸氯喹片的生產,第二批約50萬片正在生產。而在此之前,廣藥集團已經在巴基斯坦採購了20多萬粒磷酸氯喹片作為廣東省和廣州市的防控物資進行了儲備並供臨床試驗使用。
而阿比多爾目前在國內則僅有五家生產企業,分別為先聲藥業、石藥歐意、江蘇吳中醫藥、江蘇漣水製藥、石家莊四藥。E藥經理人了解到,目前各家基本都加足碼力,將產能放至最大。石藥集團官微發布的消息顯示,1月中旬以來,石藥集團一直連續加班生產,為一線輸送藥品及緊急物資。截至2月6日,已累計為醫護人員捐贈6萬盒鹽酸阿比多爾片。江蘇漣水製藥則從1月21日起,取消放假,全員上崗,緊急調配藥品。截止1月23日上午10時,通過郵政快寄方式第一時間完成了全國各地供貨鹽酸阿比多爾顆粒45萬盒的發貨任務。除此之外,鹽酸阿比朵爾的原料藥生產企業石家莊中碩製藥也提早復工,自1月24日開始24小時兩班倒不間斷生產,爭分奪秒為疫情防控提供相關物資保障。
但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強大的供貨需求下,相關藥物的原料藥供應可能是必須注意的事情。據了解,此前阿比多爾已經開始出現因為原料藥供應不足而導致的產量跟不上的情況,有企業對E藥經理人表示,自2月5日起,公司便因為原料問題而停止投料生產。
對於此,也已經有企業積極的同CDE進行溝通,溝通的目的在於詢問是否能夠在此情況下「特事特辦」,緊急從境外調取符合資質的原料藥,以優先滿足臨床上的生產。
但按照法規來說,這一申請無疑是有難度的。其一,根據當前原料藥審批的相關規定,進口原料藥進入國內市場需要與國內的供應商進行關聯審評,之後還需提交6個月的穩定性試驗數據,再整理所有的相關材料進行申報。「這個周期少則大半年,多則一年。」其二,儘管臨床上有一定的需求,但阿比多爾畢竟還並未被正式納入衛健委官方所發布的針對新冠肺炎的診療指南範圍中。
除此之外,相關風險可控性也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明。從監管部門的角度來說,一個原料藥如果沒有在中國的平臺進行過備案、技術材料沒有經過仔細的審核,那麼簡單的通過一個質量放行是不能夠全面、深入反映這個原料藥的所有技術指標以及可能會產生的不良反應的。這也是原料藥審評審批一向嚴格的原因所在。
根據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阿比多爾原料藥僅有石家莊中碩製藥和吳中醫藥兩家企業在生產,製劑也僅有先聲藥業、吳中醫藥、石藥歐意、石四藥、漣水製藥五家企業生產。
但企業與監管部門的溝通仍然取得了積極的進展。一方面,民間防疫需求確實在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多家阿比多爾相關生產企業陸續出現了原料藥供應告急的情況,也紛紛向CDE提交了進口原料藥的審批需求。據了解,目前已有企業接收到了來自監管部門的反饋,稱將會統籌考慮阿比多爾原料藥供應問題。
事實上,這也得益於此次疫情爆發之下所體現出的當前中國藥品監管思路的改進以及科學性。不管是檢測方式中試劑盒的快速審評,還是一些在研藥物如瑞德西韋在中國臨床的快速展開,能夠看出當前情況下國內疫情相關藥物、器械的審評審批都是事急從權,特事特辦,在最大可能上提高速度,保障一線的使用。但與此同時,對於科學性的要求卻並未因為速度而有所降低,不管是臨床上的使用藥企,還是對於具體藥物納入指南,都顯示出了更嚴謹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