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可與否定反覆:氯喹/羥氯喹治療新冠療效之謎

2020-12-12 騰訊網

氯喹和羥氯喹到底有沒有用?這大概是一個跟「瑞德西韋到底有沒有效」一樣的問題。

為什麼FDA要撤銷氯喹和羥氯喹針對新冠治療的緊急使用授權?

在全球新冠抗疫過程中,氯喹和羥氯喹是關注度僅次於瑞德西韋的藥物,也是「老藥新用」的典型案例之一。

在經歷了試驗、捐贈、政要背書、論文撤稿等一系列跌宕起伏的事件後,氯喹和羥氯喹又出了新劇情。6月15日,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撤銷了「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用於治療某些住院的COVID-19患者」的緊急使用授權(EUA)。

作為最早抗擊疫情的手段之一,磷酸氯喹被收入了中國國家衛健委頒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3月28日, FDA批准了磷酸氯喹和硫酸羥氯喹治療COVID-19的緊急使用授權(EUA)。而隨著疫情蔓延,全球也由此展開了一系列大大小小的臨床試驗。

FDA撤銷緊急使用授權

FDA在公告中稱,根據對EUA的持續分析和新興的科學數據,FDA確定氯喹和羥氯喹不太可能有效治療COVID-19。另外,鑑於持續的嚴重心臟不良事件和其他潛在的嚴重副作用,氯喹和羥氯喹的已知和潛在益處不再超過授權使用的已知和潛在風險。這是籤發EUA的法定標準。

美國衛生和公共服務部的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開發局(BARDA)最初要求提供EUA涵蓋氯喹和羥氯喹的專利,FDA根據當時的科學和數據於2020年3月28日授予EUA。現在在與FDA磋商後,BARDA又給FDA發了一封信,要求撤銷基於最新科學和數據的EUA。

「在整個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中,我們已經明確表示,我們的行動將以科學為指導,並且隨著我們對SARS-CoV-2病毒的了解更多,審查最新數據並考慮風險。」FDA醫務與科學事務副專員Anand Shah表示,「我們將繼續檢查FDA已發布的所有緊急使用授權,並根據新出現的證據酌情進行更改。」

FDA有責任定期審查EUA的適用性。一項針對住院患者的大型隨機臨床試驗的最新結果(與授權使用氯喹和羥氯喹的人群相似)表明,羥氯喹對死亡率或加快康復沒有益處。該結果與其他新數據一致,其中包括表明建議的氯喹和羥氯喹給藥方案不太可能殺死或抑制引起COVID-19的病毒的數據。當前可獲得的全部科學證據表明其缺乏益處。

「儘管其他臨床試驗繼續評估這些藥物在治療或預防COVID-19中的潛在益處,但我們確定緊急使用授權已不再合適。在我們的藥物評估和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進行了嚴格的評估之後,我們才採取了這一行動。」FDA藥物評估中心的代理主任Patrizia Cavazzoni說。

氯喹和羥氯喹均已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或預防瘧疾。羥氯喹還被批准用於治療自身免疫疾病,例如慢性盤狀紅斑狼瘡,成人系統性紅斑狼瘡和類風溼關節炎。兩種藥物已經開了多年處方,以幫助患有這些使人衰弱甚至致命的疾病的患者,FDA根據其FDA批准的標籤確定這些藥物用於這些疾病時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注意的是,如果FDA批准的產品確定適合治療其患者(包括在疫情期間),則可以由醫生開處方用於非標籤用途。

撤銷的理由

此前這兩種抗瘧疾的藥物被認為在一定劑量下針對SARS-CoV-2具有體外活性;一項中國的臨床數據表明,氯喹治療可改善病毒清除率;法國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臨床調查涉及20名COVID-19患者,單獨使用羥氯喹並與阿奇黴素聯合使用可減少病毒載量超過6天等。

FDA(BARDA)給出的撤銷理由包括:

一是有關劑量的臨床藥理學評估。臨床藥理學審閱人員重新評估了濃度,認為要達到效果,患者血漿中的氯喹和羥氯喹的濃度遠低於體外研究中有效的數值,意味著使用劑量不可能達到針對SARS-CoV-2的抗病毒作用。由於毒性問題,無法大量增加劑量。

二是有關病毒脫落的問題。BARDA審查了各種公開文獻,有關兩個藥物對病毒RNA脫落的影響。最高的質量數據來自一項隨機開放試驗中,包含150例住院的COVID-19住院患者。總之,儘管有兩個積極的報告表明對病毒的脫落有影響,但最大的隨機對照試驗評估陰性轉化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三是此前FDA批准了緊急授權時,有其他國家/地區建議使用二者作為治療藥物。2020年4月11日,美國傳染病學會已發布《COVID-19患者的治療和管理指南》指出,支持氯喹和羥氯喹治療有效的證據「非常低」。6月11日更新的指南中,已經建議使用二者來治療COVID-19(臨床試驗除外)。

四是根據英國牛津大學贊助、與多家基金會和英國政府機構的合作的臨床試驗RECOVERY(NCT04381936)。RECOVERY表明,由於缺乏明顯的益處,6月5日,首席研究員關閉了羥氯喹部門。該試驗的治療手段包括:日常護理;日常護理結合皮質類固醇療法,洛匹那韋/利託那韋,阿奇黴素或羥氯喹。迄今為止,已有11,000多名患者入組,預計目標入組人數為12,000。1542例患者隨機分配給羥氯喹治療,3132例患者隨機分配給常規護理,比較來看,死亡率分別為25.7%和23.5%。

五是還有其他已知和潛在風險,截至2020年5月6日,共有347例羥氯喹和38例氯喹不良案件報告。大多數(69%)涉及男性;在所有嚴重不良事件中,有109例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和113例嚴重的非心臟事件。肝炎/肝臟增加酶/高膽紅素血症是最常見的不良事件(59%)。

反反覆覆

硫酸羥氯喹和磷酸氯喹均為抗瘧疾藥物,均已上市多年,磷酸氯喹此前在國內的體外研究中已經展示出了比較好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又因為藥物儲備和可及性都較好,一開始作為「老藥新用」出現在抗疫一線。

此前法國的研究人員對36名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在同時服用抗生素阿奇黴素和抗瘧藥物氯喹(Chloroquine)後,患者體內病毒載量的降低速度有所加快。

該研究結果引發了醫學界的廣泛關注,但美國麻省總醫院肺病與重症醫學科的Raghu Chivukula也呼籲應該嚴謹,使用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仍有待研究。

氯喹如何發揮作用?

冠狀病毒具有囊膜, 意味著它們需利用受體介導的內吞作用實現病毒入侵。該過程依賴於內體的酸化和與溶酶體的融合, 並需要在低pH值下進行,而氯喹屬於陽離子兩親性藥物(CAD), 能夠提高細胞內的pH值並抑制酶活性。幾十年來,此類藥物被用於幹擾各種囊膜病毒的複製,包括流感、伊波拉病毒、HIV、登革熱、寨卡病毒和C型肝炎等。

使用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可能性?

使用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的有效性仍有待觀察,因為此項在法國進行的研究規模較小、缺乏隨機性和qRT-PCR數據、可能存在假陰性數據、多名病情惡化後接受治療的患者中途退出、以及存在患者臨時服用阿奇黴素的情況等。

其次,氯喹在治療其他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中效果並不理想,比如在阻止流感病毒感染的臨床試驗中失敗,甚至在HIV試驗中導致病毒載量增加。就新冠肺炎而言,在最近一項小型試驗中,隨機給30名患者(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服用由氯喹衍生出的羥氯喹或安慰劑後,臨床結果並沒有明顯的區別。

另外,服用氯喹可能會給重症患者帶來危害。有眾多研究結果顯示氯喹會增加流感病毒的複製。羥氯喹還具有明顯的毒性,會引起QT間期延長(特別是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同時使用時),並導致不可逆的視網膜病變。因此,儘管氯喹和羥氯喹在臨床上有一定效果,但在獲得更多實驗數據之前,我們仍對其治療新冠肺炎的作用持中立態度。

不過此前,為響應FDA的「號召」,諾華旗下仿製藥部門山德士(Sandoz)向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捐贈3000萬劑羥氯喹片,用於臨床研究。此次出貨是諾華先前宣布的全球捐贈總額1.3億片的一部分,將在全球範圍內的各種臨床試驗和利益相關方中分發。拜耳在3月19日發布聲明,向美國政府捐贈300萬片磷酸氯喹。

二者最近的一次大風波來自於醫學頂刊《柳葉刀》(The Lancet)撤稿事件。5月22日,柳葉刀在線發表一項大規模觀察性研究。研究發現,在COVID-19住院患者中,使用氯喹或羥氯喹與死亡率及心律不齊發生的增加有關。作者建議,不應在臨床試驗之外將這些藥物方案用於治療COVID-19。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來自671家醫院的96,032名患者數據,受試者均為實驗室確診的SARS-CoV-2感染者,並於2019年12月20日至2020年4月14日之間接受住院治療。截至2020年4月21日,研究納入的所有患者均已出院或死亡。

該研究分析了近15,000名COVID-19患者及81,000例對照的數據,試驗組患者分別接受了四種藥物治療方案。在COVID-19患者中,無論單獨使用氯喹/羥氯喹,還是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聯合使用,都會增加患者發生嚴重心律併發症的風險。

在研究結束時,對照組中每11位患者約有1位患者在院內死亡(9.3%,7,530/81,144)。而接受四種藥物療法均與較高的院內死亡風險相關。在僅接受氯喹或羥氯喹治療的患者中,每6位患者約有1位患者死亡(氯喹組16.4%,307/1,868;羥氯喹組18.0%,543/3,016)。聯合大環內酯類藥物後,接受氯喹治療的患者死亡率增加22.2%(839/3,783),接受羥氯喹的患者死亡率增加23.8%(1,479/6,221)。

研究人員估計,在排除如合併症等其他因素的情況下,使用這類藥物方案導致的死亡風險額外增加了34%-45%。羥氯喹與大環內酯聯合治療組發生嚴重心律不齊的風險最高,其中8%的患者出現了心律不齊(502/6,221),而對照組僅有0.3%發生心律不齊(226/81,144)。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蘇黎世大學醫院(University Hospital Zurich)心臟中心主任Frank Ruschitzka說道,「某些國家主張單獨或聯合使用氯喹和羥氯喹作為COVID-19的潛在治療手段。應用氯喹和羥氯喹治療COVID-19的依據只是一些經驗,認為它們可能對感染SARS-CoV-2病毒患者產生有益的影響。但是,既往的小規模研究未能發現這種益處的有力證據,更大規模的隨機對照試驗也還在進行中。不過,我們的研究表明,這些藥物改善COVID-19臨床結局的機率非常低。」

但隨後該研究以戲劇化的方式被撤稿,從發表到撤稿僅13天。原因是該論文遭到學界質疑,但提供數據的公司Surgisphere無法提供完整的數據並供第三方審查分析,該論文在《柳葉刀》被撤稿。到底有沒有效果,可能還需要等待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結果。

 

(作者:盧杉 編輯:徐旭)

相關焦點

  • 川普力推「羥氯喹+阿奇黴素」治療新冠,並非人人可用!
    在4月4日舉行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再次推薦美國患者使用抗瘧疾藥物羥氯喹(Hydroxychloroquine)治療新冠肺炎,儘管他並未感染新冠病毒,但是在會上表示:「我可能會使用它,我會詢問一下醫生。」川普還補充說,聯邦政府已儲備百萬劑量的羥氯喹。▲川普在4月4日記者會上講話。
  • FDA警告羥氯喹治療新冠死亡率更高,此前諾華捐了1.3億劑
    此前,川普3月21日曾在推特上發文稱,羥氯喹和阿奇黴素結合可以治療新冠肺炎,並稱這一治療方法成為「醫學史上最大的顛覆性成果之一。」4月13日,川普在白宮新聞發布上強調羥氯喹可能起到的臨床療效。美聯社曾援引美政府官員的話稱,川普力薦羥氯喹,緣於他想給美國民眾「希望」。
  • 羥氯喹+阿奇黴素,川普力推的治療方案可以終結疫情嗎?
    該試驗入組了20人接受羥氯喹治療,每人每日接受600mg 羥氯喹治療,另外16人為對照來自另一個臨床現場。觀察指標是研究每日採集鼻咽拭子,進行病毒載量檢測。研究終點是接受治療第6天是否依然具有病毒載量。 研究人員還發現,羥氯喹聯合阿奇黴素治療效果最佳,在對比僅用羥氯喹治療、用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治療、以及對照組的PCR核酸陽性率後發現的。
  • 一天一片羥氯喹 川普為何賣力帶貨吃爭議藥防新冠?
    而此刻,美國總統川普又自曝每天一片抗瘧疾藥物"羥氯喹"來預防新冠,再度引發各界譁然……  據《華盛頓郵報》、CNN等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18日在白宮記者會上,突然宣布為了預防新冠病毒,自己已開始服用未通過實驗認證可防疫、且可能造成嚴重心血管副作用的爭議藥物「羥氯喹」。這背後有何隱情?川普為何屢次推薦這款藥?
  • 從瘧疾到COVID-19,氯喹/羥氯喹經歷了什麼?
    此外,新冠病毒主要通過與人細胞表面上的ACE2受體結合侵入人體細胞,而氯喹可能通過幹擾ACE2而抑制細胞與病毒受體結合,阻斷病毒侵入。 羥氯喹與氯喹化學結構、抗瘧作用機制相似,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且治療瘧疾和免疫性疾病的安全性較氯喹好。
  • 組合用羥氯喹、阿奇黴素和硫酸鋅能治新冠肺炎?目前無特效藥
    國外醫療專家稱,在輕症期間,羥氯喹+阿奇黴素+硫酸鋅可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羥氯喹  說到羥氯喹,需要先說氯喹。氯喹廣泛應用於抗瘧疾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兼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其通過改變細胞內PH值,抑制依賴於酸鹼度的病毒複製發揮直接的抗病毒作用。
  • 川普大戰福奇:羥氯喹是新冠神藥還是毒藥?
    在發布會上,這數十名醫生稱,數個月的臨床經驗一再證實,羥氯喹是目前治療新冠病毒的最有效藥物。隨著FDA在6月15日取消對羥氯喹的使用授權,全美各地基本停止了羥氯喹的供應。一線醫生也被禁止向新冠病人提供此藥物。這場發布會的視頻最初由《國會山新聞》上傳,隨後,川普轉發了該條新聞,並支持了醫生們的觀點。
  • Science:聯用羥氯喹與阿奇黴素或可有效治療COVID-19,但心血管死亡...
    有人提出,醫生認為心律失常不過是新冠病毒的「誤傷」。阿克曼對此表示質疑,因此起草了「 緊急指南」 ,該指南於3月25日在《梅奧診所學報》上發表,解釋說醫生可以通過監視風險最大的人來預防死亡——如果出現心律不齊,可以採取撤藥或服用其他藥物穩定心臟的措施。用羥氯喹治療COVID-19已成為許多醫院的標準方法。
  • 川普強行帶貨、WHO暫停試驗,盤點新冠「神藥」羥氯喹的前世今生
    《柳葉刀》雜誌此前發表了一項關於羥氯喹和氯喹對新冠肺炎住院病人影響的觀察研究,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氯喹或者羥氯喹來治療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無論是否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結合使用,不但沒有明顯療效,還可能加大心臟相關併發症風險,甚至增加死亡風險。
  • 對新冠無效!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停止羥氯喹臨床測試 此前已有470多...
    對新冠無效!數據和安全監控委員會(DSMB)周五討論宣布,雖然確定這種藥物沒有傷害和副作用,但它也極不可能對住院的新冠患者有益。NHLBI的急性肺損傷預防和早期治療(PETAL)臨床試驗網絡正在對有症狀疾病的住院患者(或ORCHID研究)中的患者進行與羥氯喹治療的COVID-19相關的研究結果。這項研究的數據表明,與安慰劑對照相比,該藥物在住院患者中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的作用沒有增加。
  • 納瓦羅也來吹噓新冠「神藥」羥氯喹,美媒忙用多個醫學界說法駁斥...
    納瓦羅當天接受該媒體採訪時吹捧羥氯喹可治療新冠。然而,ABC引用多個醫學界人士和官方說法一再淡化納瓦羅的言論,並警告讀者:羥氯喹「不太可能有效」。在ABC29日的「早安美國」節目中,主播喬治?斯迪法諾普洛斯(George Stephanopoulos)採訪了納瓦羅。
  • 「上海方案」率先提出羥氯喹治療輕中度新冠病毒病
    【環球網報導】3月16日下午,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召開,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衣承東介紹,新冠肺炎起病急、發展快,上海專家以國家指導方案為基礎,結合臨床經驗和病人臨床實際情況,在臨床救治的同時,邊摸索、邊發現、邊調整和邊總結,形成了《上海市「2019新冠病毒病」綜合救治專家共識》,也就是「上海方案」。
  • 川普太害人:美國科學家稱羥氯喹治不好新冠,還會致死
    Mehra)等4名各國科學家22日在國際醫學(維權)雜誌《柳葉刀》上發表論文表示,對於全球多個國家9600多個因新冠病毒感染而入院治療的患者的治療分析發現,使用含有羥氯喹或氯喹(同時使用或未使用大環內酯)的治療方案,對於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療無益處,相反,反而會增加室性心律失常和院內死亡的危險。這些發現表明,這些藥物不應在臨床試驗之外使用,需要從隨機臨床試驗中緊急確認。
  • 川普推薦羥氯喹抗疫遭質疑 美國人開始搶購魚缸清潔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多國研究者不同程度對已知各種強力病毒殺滅藥物進行臨床應用和試驗,其中不少人發現羥氯喹能在某種程度上殺滅新冠病毒。3月19日,川普在白宮簡報會上首次力推羥氯喹,稱「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已批准」使用羥氯喹治療新冠,稱該藥「早期測試結果非常令人鼓舞」。▲川普3月21日在推特上發文推薦使用「羥氯喹+阿奇黴素」治療新冠肺炎。
  • 使用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新冠肺炎導致心臟病變
    《自然醫學》雜誌今天(2020年4月26日)發表了一篇新聞通訊文章,標題為「用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的新冠狀肺炎患者的QT間期」。對84名肺炎患者進行了評估,發現使用羥氯喹和阿奇黴素治療的患者的心電圖異常。
  • 世衛稱尚未發現羥氯喹對新冠有效,川普:不吃了!藥白吃了?
    世衛組織: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羥氯喹或氯喹對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有效,實際上,恰恰相反,許多機構已就該藥物的潛在副作用發出警告。當地時間20日,世衛組織召開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負責人麥可·瑞安表示,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羥氯喹或氯喹對治療或預防新冠肺炎有效,實際上,恰恰相反,許多機構已就該藥物的潛在副作用發出警告,很多國家已限制該藥物僅可用於新冠肺炎臨床試驗,或在醫院有醫生監督下服用,因為一系列潛在副作用已發生或可能發生。
  • 哈佛:羥氯喹增加新冠患者心律不齊風險,聯用阿奇黴素更嚴重
    抗瘧藥物氯喹和羥氯喹一直被美國總統川普推薦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神藥」,但近期發表的幾項學術研究卻對這些藥物治療新冠的效果打出問號。研究人員對在該醫學中心接受治療的90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評估,發現使用羥氯喹會增加新冠肺炎患者出現心電學變化和心律不齊的風險,而羥氯喹和阿奇黴素聯合使用比單獨使用羥氯喹引起的心律變化更大。羥氯喹和阿奇黴素都可能引起心臟節律異常,如QT間期延長,表現為心電圖上特定峰之間的間隔更長,可能會導致心律失常,增加心臟驟停、中風或死亡的可能性。
  • 術業有專攻,這才是「羥氯喹」真正的用武之地
    原創 風禾 醫學界風溼與腎病頻道一個「抗瘧藥」,是如何開啟它的風溼「跨界」之旅的?新冠疫情以來,擁有悠久歷史的經典藥物羥氯喹,重新走進人們的視野,各方的爭論和博弈甚囂塵上。
  • 羥氯喹加上阿奇黴素療效百分百?張文宏怎麼看「神藥」
    有留學生問,新冠疫情在法國爆發後,媒體報導在羥氯喹加上阿奇黴素治療效果非常好,治療作用有百分百,真的有這麼神麼? 張文宏回答,既然法國都有了「神藥」,那麼為何病死率比德國還高?藥物有沒有療效,需要很謹慎。從中國目前數據來看,沒有看到非常好的數據。法國採取的樣本量很小,證據的等級較低。
  • |阿奇黴素|新冠|拉烏爾|羥氯喹|馬克龍
    15日,英國隔壁的全法被一個好消息刷屏了,那就是被稱為法國鍾南山的馬賽地中海研究院主任拉烏爾教授宣告:新冠病毒正在消失!馬賽人民再過幾周就可以和新冠病毒說再見了!口說無憑,拉烏爾教授先亮出一大堆曲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