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孩子的「自尊」,很多家長都要求學校不得公開孩子的成績及排名,於是很多學校選擇順部分家長的意思,不再公開學生的成績,而是選擇給學生成績劃分等級,每個等級按照一定的比例去劃,家長能夠看到自己的孩子是什麼等級,就能大概知道孩子在班級的成績情況。
但是這個等級是多少分為起止點,每個登記比例是多少,家長一概不知,所以即使知道了孩子得了「A」也不知道孩子到底是前三名還是中上等,即使知道孩子得了「D」也不清楚班上有幾個「D」,孩子是不是倒數第一,不能決定回家要不要打孩子屁股了。
並且很多學校期末考試卷子家長是看不到的,會直接存檔,老師私發給家長的成績夜只有等級,沒有具體分數。這一舉措其實能夠真正滿足部分家長保護孩子「自尊」的心理,也不用家長互相比較孩子之間的分數了,但是看不到孩子具體的成績,以及孩子在班級的排名,家長們真的就安心了嗎?
其實不是的,之前一個老師剛到學校上一學期課,不帶班主任,期末考試結束後,由班主任負責把成績發給家長,這個老師統完分數就沒管了。
下班後看到群裡班主任也說了成績發給家長了,但是一個家長突然聯繫到她,問能不能把帶的這一門成績單獨發給家長。
朋友剛去學校,還不太懂規矩,就把這個學生的分數截圖了,準備發給家長的時候,突然想著成績班主任法更合適,於是就問班主任是不是漏發了,為什麼還有家長找她要分數。
結果班主任說成績都發了,但是只能給家長發等級,分數不能公開,排名也不能。朋友這才意識到自己差點犯錯了,於是拒絕了家長,但是後面又陸續收到幾個家長的私信要成績。
總覺得公布成績是侵犯了孩子的隱私,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家長有意見。現在學校不公布成績了,家長卻想著法要自己孩子成績,要看其他孩子成績了。那麼,公布孩子成績真的對孩子影響那麼大嗎?
首先,成績好壞都是學生學習的結果,學生和家長都應該理性對待
期末成績代表了孩子這一學期的學習效果,雖然有孩子會有發揮失常的時候,但是成績能夠檢驗孩子學習的成果,是具有參考價值的,無論結果是好是壞,家長都應該理性對待,好的繼續保持,不好就趕緊找出問題改進。
成績不代表一切,不願意公開孩子的成績,其實是家長太看重成績,而不注重孩子其他方面的優點了。
成績不是評價孩子好壞的唯一標準,所以孩子原本的成績單上不止有分數,還有各方面的評價,家長不能只把眼光放在成績一欄上,過分誇大成績對孩子的影響。並且老師是不在意家長是否知道孩子的期末成績,因為孩子的情況,老師平時就會和家長溝通,不會有太大變化。不過家長知道成績更好,能夠幫助老師督促孩子學習。
孩子相互間知道彼此成績,公布之後並沒有那麼傷自尊
學生考完試是渴望知道成績,無論好壞都要看一看分數,但是分數對孩子的傷害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畢竟平時測驗都知道彼此的水平,變化也不大,如果有學生突飛猛進,老師也會告訴學生並且鼓勵他的。
學生學習結果主要提現在分數上,如果連自己考的分數都不敢看,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確實不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