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再拒絕上電視,就是端臭架子(圖)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老崔在廣州受訪 攝/張偉樾

  10月22日至30日,廣州爵士音樂節將在星海音樂廳舉行。演出名單除了雲集多名中外爵士樂大咖,還有一個引人注目的名字,那就是崔健。三十年前,一首《一無所有》在中國掀起一陣狂熱的搖滾浪潮,緊接其後的幾張專輯,奠定了崔健「中國搖滾教父」的江湖地位;三十年後,崔健跟他常戴的標誌性棒球帽上的五角星一樣,已經成了一個符號,但年輕人們知道崔健很厲害,卻沒幾個人聽過《一無所有》。當年的搖滾青年已邁入知天命的年紀,現在的社會也今非昔比。崔健仍然堅持跟時代對話,哪怕在這過程中,讓他感覺迷惑的東西越來越多。

  上電視不是妥協

  「節目保證真唱,我就沒理由拒絕」

  今年年初,崔健助陣譚維維,登上《我是歌手》的舞臺,引發不少討論。近幾年,除了《我是歌手》,崔健還參加過《年代秀》、《歌聲傳奇》等節目。有人以此作為依據,聲討崔健向商業妥協。但實際上,這非但不是妥協,更可以說是崔健大力倡導的「真唱運動」的成果。

  2002年,崔健高調地發起真唱運動,呼籲社會拒絕假唱。他聲討「假唱已經成為一個毒瘤,導致大中華地區、亞洲其他地區同世界流行音樂現場演出的距離越來越大」。以往電視圈中,假唱是潛規則,這也是崔健一直拒絕上電視節目的重要原因之一。

  10多年過去,現在的情況如何?採訪中,崔健少有地稱讚起電視節目來:「我所參加過的電視節目,起碼我能夠看到的都是真唱、真演出。」在他看來,音樂家越來越受尊重:「現在音樂家有飯吃了,好的音樂家都有排不完的活,他們都開始有人搶了。我覺得這才是真正做音樂的活力。」

  崔健認為,現在電視圈已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當音樂家的分量越來越重時,他們就有權力拒絕去幫歌手修音準,「歌手有一個音不準,成千上百萬的觀眾可以通過電視發現,口碑一不好,下回就沒你份了,從而逼著歌手去練。這樣,良性競爭就實現了。」

  當電視圈能夠滿足崔健對音樂的苛刻要求,他登上電視舞臺就顯得理所當然了:「我們堅持真唱和真樂隊,如果節目組給予保證,我就沒有理由再去拒絕。再拒絕,就是端著臭架子、看不起電視觀眾。」他談起今年年初上《我是歌手》的情況,節目是直播的,為了臺上那五六分鐘,所有人都要經過很多次排練,樂隊、歌手、音響師必須很好地配合。「如果沒有做好這一系列準備工作,臺上表演不夠完美,觀眾可能就會覺得『老崔老了』。而其他電視界人士就會起鬨,『真唱絕對沒戲,還是要靠包裝』。」

  拍電影不願妥協

  崔健是個「低產」的音樂人,上一張專輯還是2005年的事情。這十年間,他去做了另一件事:拍電影。去年,他執導的《藍色骨頭》終於在國內上演。準確來說,這不是他的第一部電影。他的處女作是一部8分鐘的短片,叫《修復處女膜年代》。後來又拍過一部《成都我愛你》。《藍色骨頭》是他第一部真正登上院線、直面觀眾的長片。

  電影上映後毀譽參半,票房也不盡如人意,但是崔健對電影本身還是滿意的,起碼他堅持了一貫的創作理念。對他而言,創作貴乎真誠,因為它肩負著一種社會責任:「我相信,藝術家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應該撥開狡辯、懦弱和欺詐,也只有他們能夠創造性地解釋這個世界。」

  電影市場越來越商業化,為了讓電影賣座,瞄準細分市場、拍攝類型電影,成了許多導演的選擇。崔健的做法顯得有點不合時宜。他不願把《藍色骨頭》定義為某個類型的電影,「很多人把它定義為文藝片,我不喜歡。它不是文藝片,也不是商業片,它僅僅是在講一個故事,藝術的意義不在於屬於哪一類。」

  不願意改變拍攝手法

  談起拍攝《藍色骨頭》的意圖,崔健說:「年輕人應該敢於面對自己父母的文化和當時的體制,能夠理解當年人格和社會之間的矛盾。」雖然他試圖通過這部電影向年輕人喊話,可惜年輕人沒有買帳。很多人認為《藍色骨頭》對都市年輕人的描述脫離現實、過分臉譜化。在豆瓣上,這部電影的熱門評論中有這樣一段話:「崔健只能依靠極其片面的現實經驗與觀察,攪拌著大量想像來描述如今都市年輕人的生活與想法。無論氣息還是細節,都是失實的。」

  但是崔健不承認這是缺陷,他甚至不願意換一種大家更容易接受的拍攝手法,「我的拍攝手法就是這樣,如果你們覺得落伍或不合時宜也沒關係,我不管。」採訪中,說起與時代脫節這件事,他表示「不知道為什麼每個人都要去談論角色和現實」。在他看來,他要拍的是一個故事,而不是反映現實。而且他只想通過《藍色骨頭》把兩代人的衝突呈現在觀眾面前,但應該如何解決實際問題,要看觀眾個人:「每個人在面對自己的生活時,都要自己創造一種方法去解決生活的問題。」崔健強調:「我希望年輕人能找到一種能量和振奮感。如果真沒找到,就是電影的失敗。」

  不願受明星名氣幹擾

  無論如何,票房的失利仍然給崔健帶來不少困惑。崔健坦言:「我們預期中觀眾的數量是現實的兩三倍。」

  崔健把票房的失利歸結到營銷手段的失敗。他說:「銷售真不是我的專業,我只管創作。電影必須要考慮受眾,我也有考慮過。但是我做的東西不能夠滿足市場上大部分的觀影群體,這只能是遺憾。」

  電影創作過程中,崔健幾乎沒有考慮過市場。他選取的演員都名不見經傳,整部電影唯一的賣點就是崔健本身。他承認忽略了明星的號召力:「普通的院線觀眾看電影,他們首先看有沒有明星,因為他們覺得明星就是故事。如果一個故事沒有明星做代表、去循序漸進地引入故事,上座率可能就會差。我們的演員非常出色,但是他們沒能給觀眾帶來『我要關注他所有細節』的那種吸引力。」

  這大抵沒錯。有媒體採訪過這部電影的觀眾,有人直言:「我就是因為導演是崔健才來看這片子的,想看看他導出來會是什麼樣?演員表裡沒有一個對我有吸引力,除了崔健。」

  如果還有下一部電影,是否會考慮起用大明星?崔健說道:「我的電影是準確性第一,號召力第二。如果這個明星的名氣大到會干擾整個故事,我寧願不用。」(記者 胡廣欣)

相關焦點

  • 搖滾教父崔健有多會說話
    在我國,惹人喜愛的搖滾樂隊或音樂家也不算少,為什麼只有崔健是教父? 起步早、音樂精、範兒正……當然都有人評述過,今天容我再切開一個角度——會說話。 會說話當然很重要,尤其是對於搖滾樂家。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吃韓餐,一份石鍋拌飯端上了桌,朋友突然指著它說:「石頭雖然堅硬,可是雞蛋才是生命。」我只覺得半個餐館的客人都啞然了,紛紛陷入沉思。其他場景下,這句也很好用,老師斥責,領導批評,情侶分手……只要你祭出這句,多半能讓對方火冒三丈。當然,主語可以隨機改動。
  • 譚維維首度回應與崔健「忘年戀」緋聞
    在外界看來,他們就是「魚鳥之戀」的現實版本。譚維維也坦言,他們私交甚篤,相識已有6年,只是聯繫並不如大家所想的那樣頻繁。  據悉,譚維維不但在精神上對崔健崇拜至極,把崔健當作搖滾之父看待,在生活中她也經常會和崔健有很多交流,把崔健當作要好的朋友。在自己的演出中也經常翻唱崔健的作品,身體力行向偶像致敬。而2010年時,崔健的電影處女作《成都我愛你》問世,片中的女主角也正是譚維維。
  • 老照片,戴蛤蟆鏡的韓紅打架子鼓,圖八王洛賓與三毛的親密照
    老照片,八十年代的崔健在天安門廣場,一把吉他在手青春無敵。1984年 ,崔健與友人創建中國最早的搖滾樂隊七合板樂隊,1986年,他發行了中國第一首搖滾歌曲《不是我不明白》。從此他成為中國搖滾的教父級人物,粉絲無數,人氣沖天。戴蛤蟆鏡的韓紅,正在打架子鼓,一臉青澀張狂。
  • 同為搖滾星二代,汪峰竇唯崔健鄭鈞的女兒,氣場風格咋如此不同?
    上圖:15歲生日與妹妹醒醒合照 11月30日,因為一張美美的側顏照,汪曼熙上了熱搜第一,雖然大眾未必能品出來她這句「逆行的鐘和每分鐘心跳兩千四百下的蜂鳥」究竟為何意,但卻能看得出來小蘋果這顏值儼然是超越了親媽和親爸給的基因,往自己發揮的角度去了。
  • 崔健這首歌唱出了所有青年的心聲丨夜問
    1986年5月9日,崔健在第一屆「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振聾發聵的聲音一下子炸開了鍋,這個事件被現在很多人認為是中國搖滾樂的序幕。此前在中國大陸流行的歌曲是關牧村、李谷一等人演唱的,不過相比再往前的主旋律音樂,《鄉戀》《小花》某種程度上已經是創新了。
  • 崔健、竇唯、汪峰,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最大?
    我還記得當時我大概是這樣說的:·我認為崔健、竇唯和汪峰在搖滾音樂方面各有千秋,一如「橫看成嶺側成峰」,對中國搖滾樂的貢獻一樣巨大。演唱會上的崔健·在崔健的《一無所有》之前,中國沒有搖滾樂。因此從中國流行音樂這條線上講他是劃時代的。·《一無所有》的起點很高,它不是單純的模仿。
  • 看崔健如何震撼全場
    如果有人問,誰能稱得上中國搖滾樂的教父,十個中國人有九個會回答:「崔健!」 連高曉松都曾公開說過,在他心目中,華語樂壇有兩位神一般的人物,一個是羅大佑,另一個就是崔健。如今崔健已經鮮少進入公眾的視野,但他仍是中國搖滾史繞不過的一個人。
  • Switch支持480p電視端輸出 或將支持gamecube遊戲
    Switch支持480p電視端輸出 或將支持gamecube遊戲 時間:2017-02-19 22:31:08 來源:3DM新聞組-pannds
  • 老照片:固定在木架子上的犯人,巴西女兵長得很漂亮
    1916年6月袁死後,北洋軍閥內部各派乘機發展自己的勢力,帝國主義為爭奪在華利益也各自尋找代理人,北洋軍閥分裂演變為三大派系圖為清末上海通過古城門的人。上海市建城歷史始於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即公元1291年8月19日。
  • 2個方面,帶你深入了解電視端焦點運動設計
    如果是TV端設計新手,建議先看《電視端設計入門,這些焦點知識你需要了解》,再看此篇文章可能會有助於理解。文章結構:焦點概況焦點移動原則焦點使用場景及運動方式總結一、焦點概況1. 焦點是什麼?焦點就是在當前界面上,你的遙控器操作的起點(但並不是頁面中的第一個卡片,因為有些默認焦點不是在頁面中的第一個位置),當前選中的位置,類似PC端的hover狀態(滑鼠懸停)。如果此時你按方向鍵(上/下/左/右),則焦點在當前位置向其他位置移動。2. 焦點在界面上的狀態焦點在界面上主要有六種狀態,分別是可用焦點、可用非焦點、禁用焦點、禁用非焦點、當前已選狀態、按下態。
  • 搖滾樂明星的孩子們,竇唯、崔健、鄭鈞女兒的風格有什麼不同?
    2022年B站跨年晚會,沉寂許久的崔健登臺演唱兩首歌。渾厚有力的聲音穿透了年輕的人群,現場的觀眾隨聲附和,彈幕上刷出了「爺青回」(爺青回)。許多頑固的老派搖滾愛好者無法想像,在這個年輕人云集的平臺上,崔健會如此受歡迎。崔健曾說過:「如果西方的搖滾音樂像洪水,那麼我們中國的搖滾音樂就像刀子。
  • 電視上牆還是擺電視櫃?如何選擇電視掛架?看這篇就夠了
    寫在前面雙十一前就買了NB的電視掛架,之前也做過不少功課,基本鎖定了就這幾個品牌。雙十一上京東一瞅,電視掛架感覺銷量前十都是NB果斷就買了NB。打開包裝,實物配件的材質可比彩盒上的效果圖看著高級太多了。說明書不管是材積說明還是安裝都很詳盡,所以想著自己動手嘗試安裝一下。把防摔的塑料泡沫拿開,是不是配件的鋼板厚實,手上拿著也沉甸甸的,零件包的螺絲還給了不同長短的,適用不同電視機的安裝。
  • 中國搖滾三大標杆:崔健、竇唯、黃家駒誰排第一?
    中國搖滾三大標杆:崔健、竇唯、黃家駒誰排第一?搖滾樂英文全稱為Rock' N' Roll',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主要風格有:民謠搖滾、藝術搖滾、迷幻搖滾、鄉村搖滾等等。搖滾樂因其獨特的魅力,在全球範圍內廣受歡迎。
  • 搖滾之父—崔健的搖滾樂像把刀子讓清泉湧入乾涸土地,你怎麼看?
    崔健,這個從小在父母的音樂薰陶下長大的人,開始吹著小號一路吹進了北京歌舞團,在文工團的時候他白天吹小號,晚上就自己學吉他,這兩個不同的音樂風格,形成了巨大反差。也就是這樣的鍛鍊,讓他形成了當時完全不一樣的曲風。進入80年代,儘管國門已經打開,但上綱上線式的批判仍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 65寸電視機能掛牆嗎?過來人說先看看你家這個地方再決定
    前幾天,朋友加了買了臺65寸的電視機,正頭疼是掛牆上好,還是放在電視柜上好?掛牆上的話,會不會稍不注意便掉下來砸傷人?相信,同樣的問題也困擾了很多的朋友,今天,站主就跟大家說說電視機到底是掛牆上,還是放在電視柜上合適?
  • 電視光端機應用範圍及故障維護問題介紹
    隨著國內通信網絡的發展,發展勢頭強勁,電視光端機應用的監控範圍也越來越廣。目前,電視光端機應用最多的方面就是長距離視頻和數據的傳輸。在高速公路、銀行、電力、電信等的監控領域都要求對視頻信號進行遠程的傳輸,目前主要的解決方法是利用光端機將視頻信號轉化為數位訊號通過光纖進行傳輸。
  • 縣長的「架子」
    在這股科技力量的支持下,通過反覆研判,張凱逐漸明確了掛職期內幫扶思路,那就是:發揮中國電科的「智慧」和「力量」,在助力脫貧攻堅的同時,為鄉村振興夯實基礎。換上布鞋進農田的「後生縣長」一口標準普通話、一張白淨的臉,一來就是個掛職副縣長——張凱的形象和職務,引來不少當地人的議論,還都是「不看好」的論調。
  • 這是中國首部獨立電影,集結崔健、臧天朔、竇唯、何勇,然後被禁
    之後毛毛失蹤,裝作不在意的卡子又四處尋找女友;崔健(崔健 飾)與樂隊在搖滾樂之路上艱難前行,身無分文的他們交不起場地租金,被迫打起遊擊,樂隊的排練經常受到幹擾;買書為生的黃耶魯被騙子袁紅海(武啦啦 飾)騙盡錢財,他和哥們好友四處尋找騙子,結果兄弟間反倒出了矛盾。
  • 螺螄粉那麼臭,為什麼有人越臭越愛?
    從營養學上說,螺螄很適合柳州人民端上餐桌。廣西豬牛羊這樣的大型牲畜養的不多,人們動物蛋白的獲取途徑不多,這種情況下蛋白質含量和鱔魚、帶魚相仿,還有隨處可見的螺螄,就成了一個不錯的選擇。抓一把螺獅,再來少量山奈、八角、肉桂、丁香、多種辣椒等天然香料等,就能熬出一鍋鮮、酸、爽、燙的湯汁。
  • 電視掛在牆上好還是放電視柜上好?
    畢竟電視都要小几千,掉下來心得痛死......因為外形看著不牢靠,於是用了網購的國際慣例--去看買家評論。還是很多人評價承載電視方面穩固,說架子底板很厚,結構等等,不用擔心電視掉落問題。敲黑板!!!諮詢客服時得知,穩固的前提是電視機重量在掛架的承重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