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引雷火箭成功觸發閃電!

2021-01-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據中國氣象局網站消息,6月4日,華南地區出現大範圍雷暴天氣,伴著隆隆的雷聲,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雷電研究團隊抓住引雷機會,在廣州從化引雷試驗場發射了今年的首枚引雷火箭,並成功觸發閃電;當日,廣州高建築物雷電觀測站和深圳雷電觀測站也捕捉到多次閃電事件。次日,從化引雷試驗場發射10枚引雷火箭,7次成功觸發閃電。這也意味著,2019年中國氣象局雷電野外綜合觀測試驗全面啟動。

據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雷電研究團隊首席專家呂偉濤介紹,今年是連續第14年開展人工引雷試驗,迄今已成功引雷150餘次,極大地豐富了雷電物理、雷電防護、探測等理論和技術研究所需的第一手觀測資料。

去年試驗結束後,雷電研究團隊在試驗基地架設了國內引進的首套「閃電成像陣列」(LMA)。該陣列是一種長基線時差法雷電甚高頻(VHF)輻射源定位系統,可用於雷暴電過程的實時無遺漏精細化三維探測,目前已在多個國際大氣電學研究機構以及重大研究計劃中作為關鍵探測設備使用。該陣列可用於閃電的精確定位,為雷暴電活動觀測提供寶貴的精細化定位資料,推動雷暴起電、閃電放電機制以及強對流天氣研究。

今年,雷電研究團隊專門設計、定製的引雷試驗方艙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顯著改善了雷電野外試驗的基礎條件,為外場試驗的順利開展和資料的高效獲取奠定基礎。

同時,圍繞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雷暴雲起放電過程和雷擊效應研究」和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重點項目「華南季風/颱風強降水協同觀測試驗」中的關鍵科學問題,雷電研究團隊進一步優化了試驗方案,完善了觀測手段。

呂偉濤介紹,今年,團隊將電流直接測量的數據精度提高到亞安級,實現了遠、近距離相結合的閃電光學綜合觀測,未來還將開展基於無人機的空中電場探測,進一步完善三維閃電精細化定位技術,增強對高建築物雷擊過程全方位的探測能力。這些改進能夠顯著增強對閃電放電過程形態、物理參量等的觀測和解析能力。

此外,雷電基地也將繼續作為真實雷電環境測試平臺,與國內外科研單位、高校深入合作,開展雷電物理、雷電探測和雷電防護等方面的觀測試驗與研究。目前,正在聯合南方電網開展地電位抬升等雷電防護觀測試驗,聯合武漢大學開展10千伏配電線路人工引雷試驗和雷電流、沿線過電壓以及多參量的同步觀測研究,聯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開展地基微波輻射計對雷電熱效應的遙感觀測研究等。

延伸閱讀:探秘人工引雷

據中國氣象報2017年報導,為解開雷電發生的物理過程之謎,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災害天氣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雷電研究團隊於2006年在廣州從化建立了國內首個固定雷電野外試驗基地,每年5月至8月開展人工引雷試驗,目前已成功引雷百餘次。在那裡,他們進一步發展了人工引雷技術,大大提高了人工引雷的成功率,為雷電研究和防護技術發展提供了有效手段。同時,他們獲取的分析資料填補了我國氣象部門在雷電電流測量方面的空白。目前,世界上只有法國、美國、日本、巴西和中國等掌握了人工引雷技術。

什麼是人工引雷?

人工引雷,指的是在雷暴環境下利用一定的裝置和設施,人為在某一指定點觸發閃電,並把閃電引到預知位置進行科學試驗。

目前,通常是在雷暴條件比較成熟的情況下,通過帶鋼絲的小型火箭將雷電人為地引發到地面,使本來隨機發生的自然雷電在可控狀態下進行。鋼絲在向上發展過程中,會誘導形成一個雷電,這個雷電就會沿著這個導線打到地面上。

雷電發生前,雲層中的電場將會影響地面上的電場。根據地面上的電場強度,可以大概推斷雲層中的電場強度,以確定觸雷時間。當火箭飛到200米至400米高度時,就在雷暴雲和大地之間建立了一條放電「通道」。  

如何實現人工引雷?

引雷火箭是人工引雷的主要工具,箭體內有火箭發動機、發動機點火電爆管。

人工引雷火箭拖著一條細細的鋼絲,鋼絲要有足夠的抗拉強度,要細、要輕,以減輕火箭的負荷,而且導線表面要光滑,以減小飛行阻力。

火箭發射後上升的速度是決定能否成功引雷的關鍵。火箭的發射速度要掌握適中,太快了,會將鋼絲拉斷;火箭太慢,趕不上帶電粒子的飄移速度,同樣不能引雷電落地。

其他人工引雷手段,如向雷暴雲噴射火焰或高壓水柱以及雷射誘雷等,目前尚未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雷射誘雷涉及諸多理論和技術問題,是今後值得深入探討和研究的課題,一旦獲得成功,將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人工引來的雷電和自然條件下的雷電有什麼相同和不同之處?

人工引雷能提供最接近真實的自然雷電模擬源,觸發閃電的過程和自然閃電的過程是完全相似的。不過,自然界中閃電發生的時間和地點都很隨機,而人工觸發閃電可以預知發生的時間和地點。

在我國南方雷暴雲條件下,絕大多數的人工觸發閃電都是負極性的。地面觸發的負極性閃電事件與高建築物上發生的負極性上行自然閃電相類似,始於上行正先導,可能包含一次或多次直竄先導-回擊過程,有時僅出現連續電流而無回擊過程。地面觸發方式的閃電事件不能模擬自然閃電向下發展的梯級先導-回擊過程。

空中觸發的負極性閃電則有著不同的特徵,在火箭上升到一定高度後,在導線上下兩端將分別產生向上傳輸的正先導以及向下傳輸的負先導,下行負先導向下發展並最後接地的過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模擬自然閃電的下行先導-回擊過程,通常被稱為下行先導-小回擊過程。不管是地面觸發還是空中觸發方式的人工引雷,其初始連續電流過程之後的下行先導-回擊過程,與自然閃電都沒有根本性的差異。

人工引來的雷電最後用來做什麼?

人工引雷可以為我國雷電監測、預警預報和防護技術研究與開發提供必要的基礎平臺,為我國雷電業務的發展提供更加科學的技術支撐,以提高我國雷電災害防禦能力。

傳統的避雷系統是由避雷針、避雷帶、引下線、接地體等構成的,但隨著新型避雷裝置的研究,需要進行更加實際的雷擊試驗。人工引雷提供了最接近真實的自然雷電模擬源,不但可以用於雷電物理研究,還能對雷電防護裝置的性能進行綜合試驗和評估,結果更為可靠。

另外,人工引發雷電對雷暴電場和降水有明顯影響,一般會導致降雨猛增,對冰雹雲進行人工引雷則可以使冰雹削減、降水增加。未來,人工引雷有可能成為人工影響天氣過程的一個有效手段。

人工引雷所在地點的附近還會產生強大的電磁輻射。這種輻射則可能誘發農作物或其種子基因發生變異。如果將人工引雷技術應用於人工育種,就能以大大低於太空育種的成本,選育出多種有實用價值的新品種。

雷電是一種強大的能源,如果能控制它並為人類造福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人工引雷火箭也許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相關焦點

  • 《我的世界》1.13神器三叉戟逆天「引雷」!閃電苦力怕萌萌噠
    四個附魔之中最為逆天的是「引雷」這個屬性,至於如何逆天,這裡我先賣個關子,我們一起來詳細的往下看吧。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下三叉戟基本特性:三叉戟既可以作為近戰武器,也可以作為遠程攻擊武器,遠程攻擊時,需要短暫的蓄力,蓄力完成後三叉戟會朝著目標飛出。飛出後,裝備欄裡的三叉戟會消失,類似於弓箭的特性。只不過三叉戟可以被收回,玩家只需要靠近扔出的三叉戟即可收回。
  • 東方明珠被閃電擊中?雷雨季節 你應該掌握這些防雷電姿勢
    8月10日,上海出現一波強降雨加強雷電天氣,東方明珠塔上空電閃雷鳴,在一些被拍攝到的畫面中,甚至看起來是被閃電擊中。到底東方明珠這樣高聳的建築招不招雷電?如果被擊中,會怎樣?強雷電天氣,除了不亂發誓,我們還能如何防雷電?
  • 東方明珠被閃電擊中?雷雨季節 你應該掌握這些防雷電知識
    8月10日,上海出現一波強降雨加強雷電天氣,東方明珠塔上空電閃雷鳴,在一些被拍攝到的畫面中,甚至看起來是被閃電擊中。到底東方明珠這樣高聳的建築招不招雷電?如果被擊中,會怎樣?強雷電天氣,除了不亂發誓,我們還能如何防雷電?
  • 最長閃電破紀錄!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的宏大威力中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為人類所用嗎?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完善「人工引雷」試驗,究竟收穫了什麼?用衛星遙感和「人工引雷」研究閃電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了大到暴雨,防禦雷電災害成為了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要務。
  • 一道閃電究竟有多少度電?
    閃電的宏大威力中仿佛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這些能量可以為人類所用嗎?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地完善「人工引雷」試驗,究竟收穫了什麼? 衛星遙感和「人工引雷」:閃電研究殺手鐧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了大到暴雨,防禦雷電災害成為了許多地方政府的工作要務。
  • 火箭發射被閃電擊怎麼回事?火箭發射被閃電擊中後發生了什麼現場圖
    5月27日,聯盟號2.1b運載火箭在發射升空的過程中,被一道閃電擊中,好在火箭安然無恙。此次發射任務的目標是將格洛納斯導航衛星送至800千米高的軌道。根據俄羅斯太空局官員的消息,衛星已進入既定軌道。火箭被閃電擊中的情況雖然罕見,但並非第一次出現。
  • 全國首例!成功
    全國首例! 12月9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劉興斌醫師率心衰與器械治療團隊在心臟超聲專家黃鶴教授的協助下,為一例有造影劑過敏性休克病史的高齡嚴重心動過緩患者成功植入Micra無導線起搏器。
  • 東方明珠被閃電擊中?它澄清了!
    @嘻哩哈啦 / 以下圖片均源自上海發布這不是網圖,也不是ps的這一幕就發生在昨天晚上的上海8月10日晚上上海迎來了強對流天氣一道道閃電劃破長空在微信和微博上熱傳著各種上海天空中出現的閃電/ 新聞知多D /所謂「接閃」,是指建築物主動出擊,吸引閃電,即利用集散裝置(即避雷針系統)來引雷,以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發生事故。接閃器實際上是主動引雷、攔截雷擊,從而保護建築、設備和人員安全的防雷裝置,而良好的接閃器體系更是高層建築直擊雷防護的重要環節和首要保障。
  • 上海東方明珠被閃電擊中?官方回應:主動接閃
    8月10日,上海迎來強對流天氣道道閃電劃破天空市氣象部門發布了今年第二個雷電橙色預警在微博和朋友圈裡各種上海天空中出現閃電的圖片熱傳所謂「接閃」,是指建築物主動出擊,吸引閃電,即利用集散裝置(即避雷針系統)來引雷,以免建築物遭到雷擊發生事故。不只是東方明珠,今年6月7日,網友在微博上「曬」出的多張廣州塔(別名:小蠻腰,廣州新電視塔)被雷擊的照片,實際上也是「接閃」的場景。而高層建築一旦遭受雷災損失非常嚴重,後果將不堪設想。
  • 東方明珠塔昨晚被閃電擊中了?!坊記第一時間去核實,真相是
    8月10日晚,上海暴雨,閃電如利劍劃破天空。黃浦江兩岸,閃電一道道划過,東方明珠塔上空電掣風馳,宛如被閃電擊中,微博許多博主都發圖。閃電有沒有擊中東方明珠塔的天線呢?坊記今天起個大早,就去幫坊友們求證了,得到的答案是:東珠的確是被「親吻」到啦,但安全無虞!今天上午,上海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總經理黃晉接受坊記採訪時表示:目前,東方明珠仍然有16套調頻廣播節目和10套電視節目在正常傳輸,遊客也在正常遊覽,整個東方明珠都是在安全地運行。
  • 上海東方明珠被閃電擊中?官方回應:是「主動接閃」,大樓現在很安全
    8月10日,上海迎來強對流天氣道道閃電劃破天空市氣象部門發布了今年第二個雷電橙色預警在微博和朋友圈裡各種上海天空中出現閃電的圖片熱傳甚至還有網友說,看到了閃電出現在東方明珠和上海中心大廈附近,雷雨天氣裡,上海的摩天大樓群還好嗎?
  • 【首例】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成功!
    △心外科主任董念國教授為患者複查餘大爺今年73歲。這也是全國首例心肺復甦下經導管人工主動脈瓣置換術。7日後,餘大爺順利出院。不開刀、創傷小、恢復快 人工瓣膜(TAVR)治療效果「立竿見影」。傳統外科手術主動脈瓣置換需要開胸,建立體外循環。在心臟停跳的情況下完成手術,存在創傷大、併發症相對多、手術時間長、恢復慢等缺點。
  • 國內首例高難度乳房重建手術在渝成功實施
    今年30歲的馬麗紅(化名)因為此病遭受了不僅僅是巨乳症的折磨,近日,重慶醫科大學附屬一院分泌乳腺外科厲紅元教授參與手術,切除了馬麗紅雙乳1100g左右的腺體和組織,並通過乳頭移植,再造乳房,讓她不再受病痛的折磨。這也是國內目前成功開展的首例高難度縮乳+乳房重建手術。
  • 淮安區法院高效辦結今年首例涉臺區際司法協助案件
    淮安區法院高效辦結今年首例涉臺區際司法協助案件 2020-12-01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瀘州首例本地採集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成功完成
    這標誌著瀘州首例本地採集的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採集成功。從此,瀘州及周邊地區的捐獻志願者不用再到外地奔波,便可以就近完成捐獻,血液病患者可就近接受治療,在中華骨髓庫尋找匹配的造血幹細胞接受移植,為血液病患者點燃生命的希望。
  • 西寧中院今年開出首例「不誠信罰單」
    西寧中院今年開出首例「不誠信罰單」 2020-12-22 11: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真當漫威是現實世界,美國國防部企圖馴服閃電作為武器?
    提到閃電作為武器,大家可能都會不由自主地想到漫威世界裡的英雄雷託爾,它手中的雷神之錘便可召喚風、雨、雷和閃電四種自然元素。使用自然力量作為武器,這當然只有在科幻小說裡才會出現,現實世界將閃電作為武器這種迷惑行為,一般人都認為怎麼可能會有人異想天開到這種程度。
  • 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首次併網發電成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2月7日訊 (記者 黃曉芳)12月3日,國家能源集團國華電力錦界電廠三期擴建工程5號機組首次併網發電一次成功,標誌著世界首例高位布置汽輪發電機組正式進入帶負荷試運階段。經現場確認,該機組各項技術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高位布置結構偏擺參數在正常範圍內,機組狀態良好,為後續機組投入商業化運營奠定了堅實基礎。
  • 全球首例iPS細胞培養角膜在日本大阪移植成功,無排斥反應
    全球首例iPS細胞培養角膜在日本大阪移植成功,無排斥反應 眼疾患者的又一大福音!日本大阪大學近日宣布,通過手術,他們成功將用他人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培養出的角膜組織,移植到了一名40多歲患有重度「角膜上皮幹細胞衰竭症」而幾乎失明的女性的左眼上。術後該患者視力得到改善,日常生活已經不受影響。據日本放送協會(NHK)8月30日消息稱,這例手術在7月25日進行,患者於8月23日出院,這是全球首例對利用iPS細胞培養出的角膜組織進行移植的手術。
  • 民營火箭再次發射成功!創始人:不要急著當馬斯克
    星河動力CEO劉百奇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表示,穀神星一號是一枚有量產計劃的火箭,將通過3發火箭的研製完成定型。今年完成首飛之後,明年「不計劃多打」,只計劃發射兩枚火箭。「通過3發火箭把性價比打出來,再去小批量生產,產能從小批量到中批量,逐步往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