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首例3D胸腔鏡瘢痕食管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術在渝實施
記者從大坪醫院獲悉,該院胸外科為14歲銀川姑娘劉小(化名)成功實施國內首例3D胸腔鏡瘢痕食管切除及消化道重建術,讓7個月沒能經口吃東西的姑娘終於能吃東西了。這個小姑娘才14歲,為了控制癌變風險,我們決定實施瘢痕食管切除術,但食管的損傷平面很大,常規頸部食管殘端吻合很難解決梗阻問題,我們必須另想辦法。郭偉及手術團隊反覆討論,決定採用微創技術切除瘢痕食管的同時重建消化道。
-
與達文西機器人攜手,國內頂尖專家完成江蘇首例高難度肺葉袖狀手術
更看不出,就在10天前,他剛剛經歷了一個高難度的大手術。而幫他渡過難關的主刀醫生,正是國內頂尖的胸外科專家,數度登上「國內名醫百強榜」的江蘇省腫瘤醫院許林教授團隊。手術前:咳嗽撕心裂肺難止張先生65歲,有40多年的吸菸史,常年有咳嗽氣喘。
-
乳房重建,填補「缺憾」,讓你美麗「乳」初
有的甚至說如果切除乳房,還不如不做手術,任其疾病發展。」採訪的過程中,黃主任這樣告訴小編,不過好在近年來,「乳房再造」術的開展,不僅能恢復乳腺癌患者的身體曲線美,也幫助患者修復了心靈上的缺失感。 重塑乳初 重建尊嚴 沈女士就是乳房重建的幸運兒。沈女士今年定期體檢時,乳腺彩超有些異常。
-
國內首臺MENTOR Xtra臻致版乳房假體手術在博鰲樂城完成
強生醫療旗下MENTOR Xtra臻致版乳房假體國內首臺手術成功落地博鰲樂城發布會現場 人民網海南頻道枉源 攝人民網博鰲8月2日電(枉源、符武平) 8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又迎來一次「國內首例」手術的開展——強生醫療旗下MENTOR Xtra臻致版乳房假體國內首臺手術在樂城先行區順利完成。
-
常德一醫首例螢光腹腔鏡下肝臟手術成功實施
紅網時刻常德12月10日訊(通訊員 吳浩然)近日,常德市第一人民醫院在普通外科主任張克蘭的指導下,副主任羅韜帶領普通外科二病區團隊完成常德一醫首例螢光腹腔鏡下肝臟手術,目前患者恢復良好。在完善三維重建後,發現患者存在替代肝左動脈的血管變異,左側半肝的引流膽管均明顯擴張,為徹底根治病灶,需行標準的解剖性左半肝手術。為此,羅韜和團隊經過充分的討論,決定使用該院最新購置的Stortz高清螢光腹腔鏡來實施病灶的精準切除。
-
國內首例機器人螢光顯像輔助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滬成功實施
國內首例機器人螢光顯像輔助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在滬成功實施 2017-06-12 22:17: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上海6月12日消息
-
全球首例!疫情時期機器人輔助裸眼3D,進行全腔鏡氣管重建手術
南都訊 記者李春花 通訊員 韓文青 4月10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何建行教授團隊完成全球首例達文西機器人主刀、裸眼3D視覺下的全腔鏡「無管化」胸段氣管重建手術,在全球戰「疫」時期,利用更現代化的手段成功挽救了一名惡性氣管腫瘤患者。
-
尹健:了解乳房重建,重回美麗自信
從臨床手術時間來看,乳房重建分為即刻乳房重建,延期重建和延遲-即刻重建。主持人:您剛剛提到了兩種術式,一個是自體皮瓣重建,一個是植入物重建,這兩種術式有什麼區別呢?對於患者而言,哪一種是更首推的術式?主持人:在手術的過程中,可能有各種各樣的併發症出現,您能否為我們講解一下乳房重建術的安全性問題?尹健:乳腺癌術後乳房重建基本原則是嚴格保證腫瘤學安全及客觀掌握乳房重建美學標準。
-
影創科技助力雲南首例MR混合現實肝臟手術成功實施
12月2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運用MR 混合現實技術,為一名患者成功實施了「左半肝切除手術」,其全過程還通過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膽外科羅丁:「病人患有肝內多發性膽管囊腫,手術的難度比較大,既要精準地切除所有病變的膽管並完成膽道重建,同時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的肝組織,我們需要將MR 混合現實技術運用到這次手術當中,提升手術操作的精確度和安全度。
-
乳房重建很困擾?這六個經典問題值得一看!
不過,乳房重建術或許可以給這些患者一個新的方向,通過重建乳房,恢復形體完整曲線,不妨是個好辦法。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乳腺癌患者追求形體美選擇了乳房重建。那麼又面臨一系列乳房重建的問題:是不是需要重建?重建是否就會增加患者的復發機率?以及每天使用義乳的不便利問題?
-
...專家團隊成功開展 「雙側耳再造+聽力重建同期治療小耳畸形」手術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彭安全教授帶領聽覺植入團隊與耳整形團隊為一位雙側小耳畸形合併聽力障礙的患兒成功實施了雙耳再造併骨橋植入手術,為湖南地區首例「雙側耳再造+聽力重建同期治療小耳畸形」的手術,此類手術目前在全國也只有為數不多的醫院可以開展。
-
國內首例!3D列印模型導航,16斤巨大「腹部炸彈」被精準拆除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清清 通訊員 宋莉萍 莊映格 圖/醫院提供 近日,廣東省中醫院結直腸外科刁德昌主任團隊通過3D人體列印技術,成功完成國內首例3D列印模型導航腹膜後巨大脂肪肉瘤切除術,腫瘤體積達到40cm×30cm
-
全國首例!專家戴上VR眼鏡遠程指導手術!湖南實現在5G+混合現實技術...
6月11日,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專家團隊在5G環境下,通過模擬專家遠程指導,配合混合現實技術成功完成頸動脈內膜剝脫血管重建手術,這也是全國首例在5G+混合現實技術(MR)下開展的遠程指導頸動脈內膜剝脫血管重建手術。當天上午,在湖南省腦科醫院手術室,醫生正在為患者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血管重建手術。
-
全國首例,華西醫院心臟內科專家挑戰高難度手術
此次零造影劑無導線起搏器植入術為全國首例,術後三日,患者已順利出院。86歲患者為植入永久心臟起搏器,千裡慕名求醫「昨天做了起搏器手術,明天就可以出院,完全感覺不到是做了一次手術,來華西醫院真是來對了!」,86歲的患者喜笑顏開地說。
-
國內首例Inbone全踝關節置換術
核心提示: 目前,隨著踝關節置換術的成熟以及廣大患者對於無痛可活動關節的渴求,紅會醫院足踝外科診療中心引入了目前同步世界主流的第三代踝關節假體——Inbone假體,並於3月15日由梁曉軍主任為首的醫療團隊為一名34歲的男性患者置換,是國內首例自主Inbone 全踝關節置換術。
-
國內首例機器人螢光顯像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成功—新聞—科學網
仁濟醫院國內首例機器人螢光顯像輔助前列腺癌根治術成功盆腔核磁共振提示前列腺體積顯著增大,右側髂血管閉孔神經旁淋巴結腫大。 患者屬於高危局部進展性前列腺癌伴盆腔淋巴結轉移。傳統意義中,轉移性前列腺癌預後不良,5年生存率僅為30%左右。因患者年齡較輕,且全身狀態較好,故考慮先行新輔助治療,將腫瘤負荷降低後,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盆腔擴大淋巴結清掃術,力求完全清除腫瘤,達到根治,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遠期預後。
-
西京醫院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結構性心臟病微創治療團隊採用心血管3D列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成功為73歲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實施國內首例國產球擴瓣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患者在當地醫院經心臟超聲檢查被診斷為二葉式主動脈瓣狹窄並多發鈣化,心功能Ⅲ級,建議實施開胸手術換瓣膜。李紀的家人了解到,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不開刀即可置換瓣膜。帶著希望,李紀在家人陪同下來到西京醫院,11月13日,被收入心血管外科。
-
國內首例Infinity全踝關節置換手術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開展
本刊訊(通訊員 張陽 黃睿 劉文宙)6月16日,國內首例Infinity(第四代踝關節置換術用假體)全踝關節置換手術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完成。負責手術的是孫逸仙紀念醫院骨外科足踝外科主任宋衛東教授團隊,此次手術的順利進行標誌著國內對終末期踝關節炎的手術治療水平更上一個臺階。
-
璧山區成功完成首例體外循環直視下心臟手術
近日,璧山區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首例體外循環下心臟不停跳房間隔巨大缺損直視修補手術。 為確保手術成功實施,璧山區人民醫院購置了最先進的體外循環手術設備和器械,成立了體外循環手術專業團隊,術前組織心胸外科、手術室、麻醉科、重症監護室、彩超室、設備科等多個科室進行會診,認真討論病情,制定了詳細的手術實施方案,並邀請新橋醫院專家進行了指導,對術前、術中、術後可能遇到的情況進行了詳細分析並制定了應急預案。
-
乳房提升手術術後留疤嚴重嗎?
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除了年紀還有身材,乳房是決定身材是否年輕的標誌部位之一,在面對三十歲和生完孩子這樣的分水嶺上,胸部從大且飽滿的狀態直接過渡到下垂乾癟的形態,對女性從生理到心理由內而外均帶來很大的挫傷,因此中年女性和產後寶媽們紛紛想通過乳房提升手術來恢復,但是很多人都聽說做完乳房提升手術以後會留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