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期,美海軍罕見地建有一型大型、高速度、長續航力的維克斯級驅逐艦,建此型艦的目的就是為了取代美海軍現有的噸位過小、耗油量過高的驅逐艦。
時任海軍部長約瑟夫斯·丹尼爾斯,向國會提出了海軍三年艦隊造船計劃,要求建立一支「首屈一指」的、有能力同時保護美國兩大洋海岸的艦隊。
最終,該計劃獲得美國國會的支持,授權建造10艘戰列艦、6艘巡洋戰艦、10艘輕巡洋艦還有50艘驅逐艦,維克斯級就在這種背景下誕生。
艦長95.80米,寬9.3米,滿載排水量1154噸,艦員100人(一說149人);艦載武器有4座單管100mm主炮、2座單管76mm副炮、1座單管37mm防空炮、4具3聯裝533mm重型魚雷發射管、2座深水炸彈投擲槽等。
維克斯級驅逐艦的動力裝置為4具諾曼或懷特·福斯特重油蒸汽鍋爐,在艦橋後部排列了4根碩大的煙囪,是此型驅逐艦有別與其他驅逐艦最大外觀特徵,輸出功率2.7萬馬力,採用雙軸推進,航速35節,20節時的續航力為2500海裡。
此型驅逐艦共建有111艘,參與了一戰和二戰,一戰時,是美海軍大西洋反潛戰和護航的主力水艦艇,一戰以後,維克斯級驅逐艦隨著美海軍的縮編而退役,被納入了後備艦隊,尚在服役者則有部分被改裝為輕型布雷艦或高速掃雷艦。
隨著法國的陷落,德國海軍潛艇從英國海軍設防薄弱的比斯開灣進入大西洋,從1940年7月到10月,282艘前往英國的商船被德國潛艇擊沉,損失噸位高達148.9795萬噸。
德國潛艇所造成的損失噸位已超過了英國的補充能力,如果不加以扭轉英國將逐漸被德國潛艇圍困輸掉消耗戰,由於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護衛艦兵力已經有所不足,美國依據「租借法案」,用50艘美國退役驅逐艦換取英國在大西洋上的多個基地,其中就包括22艘4煙囪的維克斯驅逐艦。
四煙囪維克斯級驅逐艦,面對北大西洋惡劣的海況,其適航性不足的問題就暴露出來了,船艙狹小而潮溼,英國海軍官兵都不太喜歡在上面待著。
但老舊的四煙囪維克斯級驅逐艦,畢竟在非常關鍵的時刻,給了英國皇家海軍以喘息的機會,有護航驅逐艦可用,總好過英倫三島被德國潛艇圍困要強,給了德國U型潛艇以致命威脅,特別是在裝上了「刺蝟」深彈發射器以後,發揮了這是這些老夥計們的餘熱,其自身價值得以最大化。
美海軍將其餘維克斯級驅逐艦啟封並投入大西洋的「中立區域」巡邏,作為航母艦隊的護航艦艇使用,直到戰時開建的175艘弗萊徹級驅逐艦以及其他水面艦艇陸續投入服役以後,老舊的維克斯級驅逐艦才開始逐步退出護航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