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愁失業的4種工作,資格越老收入越高,普通人也可以做

2020-12-22 晚燈淺淺

大家都知道,除了公務員、國企等體制內工作外,醫生、律師、財務等工作,是年齡越大資格越老,越老越吃香,但這幾種工作,沒有一定的學歷和專業知識,是做不了的。

除了以上崗位,人到中年之後,職場危機隨時都會來臨。尤其今年一場大事,讓很多企業都踏上了裁員之路,很多本就不受企業歡迎的中年人,首先就被列入了裁員的名單中。

裁員不可怕,可怕的是難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但是,這4種工作,資格越老收入越高,永遠不愁失業,因為經驗就是金錢。

01 銷售或者業務工作者

有人說,銷售有末尾淘汰制,怎麼可能是永不失業。

其實不然,銷售除了講究方法,更重要的是人脈的積累和維護,而人脈的維護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為什麼經常聽說某某公司辭職了一位銷售骨幹,結果帶走了很多人,公司業績大傷元氣?因為比起推銷產品,銷售高手的高明就在於用人格魅力來徵服客戶。

《我的前半生》裡賀函的客戶對賀函說:「到哪裡,我就買哪裡的產品,對我來說,我認可的不是產品,而是你這個人。」

此外,銷售高手最厲害的3個能力是:眼力、分寸和手段,這些都需要經年累月的積累,才能練就的能力。

如果你能在銷售或者業務崗上堅持5年以上,那你的收入在社會上,基本是屬於中上等的,等做到一定的資歷,只需要在家裡維護維護客戶,就能輕鬆籤單了。而且就算跳槽找工作,有著優秀的業績履歷,到哪裡都是被獵頭高薪挖著走。

02 教育工作者

教育行業永遠是一個朝陽行業,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沒有教育工作者做個職業。現在家長們對於教育越來越重視,無論是學校的老師,還是培訓機構的老師,家長們都予以重新的信任和尊重。

這個職業,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就出去競爭力,無論是事業編制的教師,還是培訓機構的教師,只要有一技之長,能教授人新的知識和技能,都能獲得很好的收入。

03 技術工作者

司機、廚師都是技術工作者,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技術越純熟,收入也就會越來越高。

廚師: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對於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廚師這個行業,做得越久廚藝越精湛,收入也就越來越高。

有的人做了幾年廚師以後,還選擇一家機構或者去國外進修一二年,回來之後,自己開餐飲店,身價立馬翻番。

司機:

公司招聘的時候,駕齡十幾二十年以上的司機,最為搶手。

還有同樣是代駕,駕齡二十年和駕齡2年的司機,毫無疑問,大家肯定都選20年的。

這2種工作,無論在什麼時代,都不愁沒有收入。

04 創造工作者

無論是技術創新、自媒體創造、內容營銷,都屬於創作工作者的範疇,這類工作,時間越長、積累越多、技術越高,收入也就越高。

而且這類工作不分年齡,比如在自媒體平臺上很多人發視頻,其中很多真人出鏡的大V博主,都是上了年紀的人。

做自媒體,更多的時候做的是人生經歷,有些人生道理不到了一定年齡是無法參悟的。

我身邊有位博主朋友,今年40歲,做自媒體有3年了,本來只是一個貿易公司的主管,喜歡寫點文章,後來接觸了自媒體,一路堅持下來,現在單單靠自媒體,就月收入十萬了,讓我們這些本本分分上班的人,實在太羨慕了。

除了以上4種職業之外,還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工作,只要你會別人不會的,你就是強者。

廣東連山壯家村寨一名長得像「光頭強」的村民,從小會爬樹、爬竹杆。

山裡楓樹多,每逢秋天滿山的紅楓葉很漂亮,引得遊客紛紛駐足,但是千年楓樹少則幾十米高,遊客沒法拍到楓葉,於是「光頭強」就幫遊客爬樹拍楓葉,一天下來少則一百多,多則一千多,非常可觀。

我老家山也多,可惜我不會爬樹。如果你也會爬樹,在閒暇之餘,這倒也是一門生財之道~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關注~

相關焦點

  • 害怕中年失業後沒有收入,可以先發展這3種副業,給自己留條後路
    害怕中年失業後沒有收入,可以先發展這3種副業,給自己留條後路工作是大多數普通人生存的手段,沒有工作就等於沒有收入來源,或許有的人會選擇自己做點小生意,但是大多數普通人都是靠工作維持生活的開銷。雖然工作有好有壞,工資也有高有低,但是對於必須工作獲得收入來源的人來說,沒有什麼好挑三揀四的。或許有的人能力比較強,就會找一份工資高的好工作,來維持生存。或許有的人比較鹹魚,就會找一份輕鬆,但是能夠勉強維持生存的工作。但不論是哪種工作,都會存在變化和發展,可能是好的變化和發展,也可能是壞的變化和發展。好的變化和發展當然好說,這個就意味著自己有機會發展得更好,賺到更多的錢。
  • 臨近50歲,突然失業怎麼辦?這4種工作收入不低,就是得放下面子
    臨近50歲,突然失業怎麼辦?這4種工作收入不低,就是得放下面子中年時期,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這個時期,很多人的心理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同時也會碰到人生中大考驗,不管是職場上,還是生活上,都會出現讓人煩悶的感覺,不知道該怎麼繼續發展。
  • 害怕中年失業,不妨試試做這3種工作,不僅工資高,而且很穩定
    害怕中年失業,不妨試試做這3種工作,不僅工資高,而且很穩定找工作時,很多人的第一要求都是工資要符合自己的期望,但是也有人會把工作的發展機會放到第一位。不同的人,找工作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最終目的都是為了自己以後的職業發展道路更順暢,也是為了以後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 人到中年,哪怕混得再差,也別做這4種工作,尤其是最後1種
    很多人都說,人到中年,人生就會變得兵荒馬亂,不僅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職場。回頭往後看,全是依靠你的人,抬頭往前看,你卻看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以前都說年齡和經驗很寶貴,但是現在卻變成一種累贅,甚至遭到遺棄。
  • 人到中年越混越差,也別請這3種人吃飯,不用低三下四、自取其辱
    人到中年越混越差,也別請這3種人吃飯,不用低三下四、自取其辱現在有很多人,一進入到中年的階段,就會出現所謂的「中年危機」,工作上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為中年人的身體素質不像年輕人那樣,能夠長期經受住高強度的工作,同時,隨著身體素質的下降,中年人的記憶力等也在不斷衰退,他們的學習能力下降,伴隨著的就是能力增長的速度開始變慢,開始逐漸落後於社會。所以,如果這個時候,中年人的工作表現下滑得比較厲害的話,就有可能面臨調崗甚至失業的風險。但是到了中年之後,自己也要懂得活得通透一些,即使混得再差,也要記得別請這3種人吃飯,沒必要低三下四的,免得自取其辱。
  • 中年失業事業低谷期找不到工作,選擇這4類職業,收入穩定在5000
    一定不要灰心喪氣,更不要放棄自己,可以去選擇這四類職業,收入穩定在5000,能夠緩解你的經濟壓力,儘快的鹹魚翻身。 ,找不到心儀的工作就會變得越來越平庸,而大家如果找不到全職工作,其實可以去一些公司或者是在網絡上找一些兼職以及自由工作,通過這些工作來彌補到自己的不足, 像這樣的副業平臺我知道的有:喜元科技、口元袋。
  • 人到中年越變越窮,記住這4點,自然會東山再起!
    人到中年越變越窮,記住這4點,自然會東山再起!我們很多人在進入人生的中年階段之後,就會遇到很多情況,因為一個人到了中年之後,他的身體素質已經不像從前那樣好了,記憶力等也會逐漸衰退下來,原本仗著年輕可以長時間熬夜,但是中年人已經不能這樣做了。而自己在年輕的時候落下的隱患,在這個時候也會逐漸顯露出來。
  • 人到中年,在三類工作崗位中表現得越搶眼,越容易自毀前途
    職場案例:前不久,在論壇中筆者看到有位985碩士生小李吐槽:她在公司連續加班三個月,可是在公司到了年底時給員工發放獎金的時候,竟然只給小李發放了300元的年終獎金,其他同事的獎金也並不是太多,但是都比小李高一些,老闆在解釋的原因的時候也是讓很多員工怨聲載道,因為老闆說到公司這一年的業績並不是很好
  • 人到中年,哪怕工資再高,也不要做3種工作,以及3類待遇的工種
    現在很多工作的工資都很高,只要你願意並且能夠拼命去做,都是可以賺到錢的,比如現在最常見的送外賣,通常情況下送一單的提成是幾塊錢,如果每天送幾十個單,那麼也有幾百塊錢,一個月下來基本上可以拿到六七千元。外賣行業現在雖然很火,但是畢竟一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是很難預料的,只有不斷提升個人價值,才能持續賺到更多錢,作為中年人,如果遇到這3種工作,哪怕工資再高,也不要去做,因為沒發展前途。
  • 永遠不要說你老了:人到中年萬事愁?這4個武器讓你擊退中年危機
    張愛玲曾經說過這樣的話,「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因為不是只有中年男人會孤獨,中年女人同樣孤獨。近幾年來,「中年危機「這個詞經常上熱搜,前兩年,某知名企業清退34歲員工,引發爭議。
  • 快手員工感慨:月薪漲到四萬,薪資越高做人越慫,工作越小心翼翼
    前言:中國的公司,尤其是網際網路,35歲左右的人多數都將會面臨失業,這個說法你以為真的是危言聳聽?前幾天看某公司一位創業者在微信群裡聊天,他原話是這樣的:現在網際網路發展這麼快,全靠年輕人帶新思想跟新思維,不管是新媒體,電商都是拼創意跟玩法,別說35歲,30歲的人我都不想要,他們的經驗狗屁不是,那點經驗基本沒什麼用,工資要求高,事多,我招點應屆生,他們真不比這些中老年差多少,而且便宜,皮實……各位不知道聽完是什麼感受,
  • 35歲失業後,還可以做什麼工作,這是我見過最實用的建議
    當然,網上雞湯說的,只要有能力,不管幾歲都不存在失業問題,這個我認可,無法反駁。但我要說的是,普通老百姓,普通大學生,真有不可替代能力的很少很少,大家還要是正視這個35歲危機的現實,來看看如果35歲失業了,你能還幹些啥?
  • 混得越差的人,越喜歡讓子女去做這3種工作,依舊很難翻身
    混得越差的人,越喜歡讓子女去做這3種工作,依舊很難翻身 在現實生活中,財富其實並不是平均分布的,超過八成的財富被掌握在不到兩成的人手裡,這樣的人被稱為富人,而剩下不到兩成的財富則被分散到超過八成的人手裡,其中又有很多人手中掌握的財富只佔據很小很小的比例,這種掌握財富很少
  • 人到中年混得再差,也儘量別從事這3類工作,別讓自己以後後悔
    所以到了中年的時候,很多人在職場上,其實都是一個比較疲憊的狀態,可能是看透了人生,也可能是已經工作得麻木了。雖然有少部分中年人,正值事業的上升期,在職場上也比較投入,但這畢竟是少部分。大部分的中年人,在職場上沒有什麼發展盼頭後,對做什麼工作都沒有什麼異議了。
  • 什麼是UBI全民基本收入?沒有工作的未來,人們怎麼生活?
    智者拋出的這個概念是近年來全球迅速走紅的概念,這就來到了我們今天的主題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全民基本收入也被稱為無條件基本收入,指沒有任何的條件沒有資本限制不做資格審查每個公民皆可定期領取一定金額的錢由政府發放到每個公民手裡,以滿足人民的基本生活條件。
  • 哪些命格有遠見,不怕中年「被失業」?
    有智慧的古人說:少年得志,中年失業,是人生大不幸。 對平凡的大多數人來說,「少年得志」從來也不在我們的經驗中;但大家對「中年失業」卻深感擔憂。 即使自己鞠躬盡瘁,以辦公室為家,把老闆當神,但不該來的,往往不敲門就猛然出現。
  • 高收入的工作那麼多,普通人卻不選擇,究竟為什麼?
    這樣一來的話,那我們工作的熱情將會更足,而未來也才能夠多存下錢。不過,如今來看的話,或許這只能算是一個夢想而已,畢竟,普通人的工資收入就那麼多,而讓公司加薪似乎也是不現實的事情。近日,某網友提問:如今高收入的工作很多,但普通人卻不選擇,究竟是為什麼?那麼,如今高收入的工作,真的很多嗎?
  • 收入越高的人,越不相信人脈!
    CARUSO),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做的幾項研究的一個綜述。這些研究者對富人的定義是個人年收入在9萬美元以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多次說過,美國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是6萬美元。個人收入9萬美元,就相當於普通美國人收入的2到3倍左右。這差不多是高科技行業一個有碩士學位的工程師的收入水平,在其他行業就是管理層的水平。很多研究都說明,富人是比較自私的。
  • 目前這幾種行業工作,都比較適合失業的中年人去選擇,推薦參考
    三四十歲的他們,正是家庭最需要的時候,卻被迫失去了養家餬口的飯碗,失業,頓時成了無數中年職場人的一個噩夢。我這裡給大家推薦幾種行業工作,都比較適合一些失業的人去選擇嘗試,建議參考
  • 人到中年,可以看看這3個職業,看似不起眼,實則很賺錢
    人到中年,可以看看這3個職業,看似不起眼,實則很賺錢人到了中年,擇業變得困難。大部分企業都比較希望公司的年輕人增多,往往不會想要去招聘那些上了年紀的,除了那些公務員,國企,一般公司對於招聘年齡都是有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