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越高的人,越不相信人脈!

2021-01-07 水木然

作者:萬維鋼

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過去這些年,中國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比以前疏遠了一些。過去如果說兩個人關係好,能好到不分彼此,幹什麼事都要在一起。現在不論是學校還是在公司,乃至鄰裡和親戚之間,這種關係已經很少了。過去還有結拜異姓兄弟,認乾爹乾媽,這些現在也幾乎沒有了。

還有很多過去的格言現在也不說了。我小時候經常聽到的格言,什麼「一個好漢三個幫」、「多個朋友多條路」、「遠親不如近鄰」,現在可能連中小學生寫作文都不用,這些詞顯得太老也太土。

我有個感覺,中國社會正在變成個人主義越來越強的社會。

最近有一項研究,跟這個現象很有關係。這是紐約時報5月12日的一篇文章,「怎麼說服富人捐款」(How to Get the Wealthy to Donate),作者是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芝加哥大學的三個研究者(ASHLEY V. WHILLANS, ELIZABETH W. DUNN and EUGENE M. CARUSO),實際上是他們自己做的幾項研究的一個綜述。

這些研究者對富人的定義是個人年收入在9萬美元以上。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我們多次說過,美國家庭年收入的中位數是6萬美元。個人收入9萬美元,就相當於普通美國人收入的2到3倍左右。這差不多是高科技行業一個有碩士學位的工程師的收入水平,在其他行業就是管理層的水平。

很多研究都說明,富人是比較自私的。如果你有個愛心項目需要募捐,你最好找收入不是特別高的人。不但富人不願意為了愛心捐款,連富人家的小孩都比別的小孩更不願意捐款。

2015年有人在幼兒園裡做了一個研究。研究者給孩子們組織了一個活動,小孩做了些事情,掙到一些代金券,這些代金券可以用於購買非常好的禮物。研究者告訴孩子們,另外還有一個孩子,生病了,在醫院裡躺著,不能參加這個活動。你們願不願意把你們掙到的代金券分給生病的小朋友一點呢?結果家庭富裕的小孩捐出來的代金券反而更少。

所以千萬別對富人的愛心抱太大幻想。富人真要捐款也可以很大方,但肯定不是為了愛心,而是為了自己。

今天說的這個研究,則是一個實用技能:如果你想讓富人掏錢捐款,這個廣告詞應該怎麼寫呢?

研究者做了幾個實驗,結果非常相似。其中一個實驗是跟一個救助孩子的慈善機構合作,在他們的捐贈網站上搞測試。他們測試了兩個廣告詞 ——

「讓我們一起來救一個孩子」

「你 = 救命者」

結果是對於那些年收入9萬美元以上的高收入者來說,第二個廣告詞的效果大大好於第一個廣告詞。

一般搞捐款活動,我們直觀的想法,都是眾人合力去做一件好事,為的是一個共同的目標。可是你要想說服高收入者捐款,說「共同的目標」他根本不感興趣。你得強調這個捐款行為是他的一個個人成就。

換句話說,高收入者救孩子不是為了那個孩子,而是為了給自己增加一項「曾經救過人」的成就。

還有一個實驗是在美國一所非常著名的商學院進行的 —— 沒有透露到底是哪個商學院 —— 募捐的對象是商學院的校友。測試的廣告詞也是兩句:

「向前一步,開始你的個人行動」

「讓我們支持一個共同的目標」

可想而知,第一個廣告詞大獲全勝,平均每個人的捐款比第二個廣告詞多了150美元。

我看這個研究,就覺得這些高收入者真是有點像咱們的用戶 —— 希望自己變得更厲害。所以你看,哪怕是募捐,都得給用戶賦能啊。

這個研究結果不是孤立的。作者說,他們之前還做過別的研究。讓一些受試者回顧,你曾經有過的一次重大的經濟成功是怎樣的?比如你獲得一個高收入的工作,或者說你掙了一大筆錢。那次成功,是什麼因素促成的呢?是因為家庭的因素,還是教育的因素?

結果發現,越是高收入者,越強調成功是因為他自己的努力工作和天賦。

好,現在關鍵的來了。高收入者之所以不愛為了愛心捐款,也許不是因為他們特別自私和小氣。研究者說,這可能是因為高收入者的思維模式跟低收入者不一樣 —— 低收入者更願意依靠集體的力量,更願意互相依賴;高收入者更願意自足,靠自己解決問題。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比如說搬家。如果你是一個低收入者,你搬家肯定得請親朋好友過來幫忙。這意味著,下次朋友搬家的時候,你也得去幫忙。這也就意味著,你為了將來有人來幫你,就算現在還沒有搬家需求,看見別人需要搬家的時候,你也應該去幫忙。

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朋友之間本來就要互相幫助,哪有那麼多算計?但是也許,或者說至少對某些人來說,也許這是一種理性行為,是為了未來依靠別人做一個人情儲備。

但如果你是個高收入者的話,那你就完全可以用錢來解決搬家問題。想搬家,直接請一個專業搬家公司就解決了。你平時就沒必要處心積慮地積累什麼「搬家的人脈資源」。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研究者說,在做捐款實驗的時候,他們曾經試圖教育這些高收入者,你們也應該為了集體的共同目標做貢獻啊!但是研究者的說服工作都失敗了,高收入者根本不買帳。高收入者就是只相信自己。

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教育孩子的方式也是不一樣的。以前有人做過深入研究,發現高收入者教育孩子更強調個人:孩子你一定要想辦法去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低收入者更強調集體,讓孩子把集體需要放到一個更優先的位置。

我的評論:

聽說了這兩種不同心態的教育思想,我心裏面真有點不是滋味。我從小受的教育,就是應該把集體的需求放到第一位,人應該有點高尚情操,無私奉獻。咱們中國人從小都是受這個教育。而現在居然有人說,這樣的教育是低收入者的特徵?

可是你仔細想想「搬家」這個例子,也許還真有不同的思維模式這個因素。當一個人說願意為集體貢獻的時候,可能他完全出於一片公心,但是也許有些人就是有一些理性的考慮,今天我為集體做貢獻,將來我有需求的時候,集體也會來幫助我。

這種算計,在一群人長期生活在一起的熟人社會很有效,但是對於流動性很大的陌生人社會就不好辦了。如果經濟不增長,流動性越大的人群越需要用親密關係建立安全感,比如說跑江湖的最愛拜個把兄弟,離家在外的人最愛弄個同鄉會。而如果經濟增長,這些就沒必要了。

中國這些年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更疏遠了一些,也許就是經濟增長帶來的社會進步。當一個人有了更強的經濟實力,他就能獲得了更大的獨立性。過去人與人的關係之所以那麼近,是因為那是一種互助關係。而現在更多的是合作關係,尤其是跟陌生人之間的合作。

我有個想法,「人脈」這個概念,在現代社會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我大膽說一句:「人脈」其實是弱者意淫出來的概念。人們幻想高水平的人也是靠今天我幫你一個忙明年你幫我一個忙這種「人情帳」的邏輯辦事。

這個邏輯在現代根本不存在。現代社會是陌生人之間能夠合作、能夠迅速建立互信的社會。如果這件事對咱倆都有利,那咱們根本不需要積累什麼人脈關係,以前不認識現在可以認識。如果這件事對我有利對你不利,那我怎麼忍心讓你做呢?

什麼人脈,什麼人情帳戶,其實是沒有明確權益的帳,不但不利於良好合作,還汙染了真誠的友情。表面上溫情脈脈,背後卻是可恥的算計。這大概就是為什麼現代社會的人們越來越反感這些所謂的人情往來。

把利益瓜葛都排除在外,輕裝上陣交往,這樣的親情和友情,難道不是更值得追求嗎?

想明白這些,高收入者的獨立精神,可能就是更健康的人際關係。要麼就是真誠的友誼,要麼就是公平的合作,實在不行乾脆就是赤裸裸的交易,搞什麼人脈。

相對於完成一個共同的目標,高收入者更在意個人的成就。但收入次要的,關鍵在於思維模式。隨著經濟實力的提高,人們互相依賴的程度將會減少,個人獨立的程度將會增加。

那如果你想向某個大人物尋求幫助,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感到幫助你也是他的一個成就。

作者:水木然

一個社會的生產力越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越近。

比如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必須時刻抱團在一起,才能抵禦災害和野獸的侵襲。

比如封建社會,男人是耕地種田的主力,女人力氣小不擅長做體力活動,必須依託男人才能有衣穿有飯吃。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生產力越來越發達,人們完全不需要非要扭和在一起才能生活下去。

科技的發展,把人從勞動中解脫出來,變成了指揮者的角色,於是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變的越來越獨立。

人的個體化,是大勢所趨。未來的社會的基本單位不再是企業,也不是家庭,而是一個個「個體」。未來真正的人,都好成為一個個完整而獨立的個體。

而且在網際網路的幫助下,社會越來越細分,分工越來越完善,各種垂直領域越來越多,縱向發展也成了人成長的一大趨勢,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領域專注而努力,互相干涉的情況會越來越少。

未來的社會將很有意思:一部分人完全理解不了另外一部分人,這一個人完全理解不了他身邊的另一個人。不能理解沒關係,能尊重彼此的不同,就是最高層次的修養。

2000年前,老子說過一句話: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很多人把這句話理解為鄰居吵架了,其實這句話說的是人和人相處的最高境界:即便近到咫尺,卻也不會互相影響和幹涉,彼此獨立,和而不同。

如今,我才越越來越深刻的意識到:這句話描繪的竟然是一個非常和諧/文明的現代社會,老子真乃神人也!

人類正從群聚走向獨居,這是一種趨勢,這才是未來人群的最高境界。

傳統的社會是「同而不和」,每個人都是在同樣的模子裡成長的,三觀也都是被設定好的,真實的內心被壓抑,於是每個人稍有機會就會發洩自己,人的精力太多,又無法實現自己的價值,就轉化成了各種負能量:拉幫結派、算計排擠、攻擊謾罵等等,這些都是社會運轉的動力,這叫面和心不合。

未來的社會是「和而不同」,人和人之間的區別會越來越大,每個人都在追求個人價值的最大化,沒有人再有閒心說別人閒話,也沒有人再會在乎別人眼光,誰也沒有權利把自己三觀強加於人,這叫多元化共存。

這就是文明的進步,我們今後再也不用過問那些冷與熱,親與疏,阿諛與惡語,附勢與踩擠。讓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塵夢裡,誰也不欠誰的,大家不用惡語相向,更無須一命換一命。

未來人與人之間最好的狀態是什麼樣的?

水木然最喜歡的一句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欣賞彼此的長處,懂的對方的不容易,就這麼互相欣賞和關注著,雖然不天天在一起,但是當你需要幫忙的時候,他能伸手;當他有需求的時候,你懂他想要什麼,這是一種默契,也是兩個人最好的關係。而千萬不要輕易插足/得到或者掌控對方,否則再難馬上來臨。

未來社會的每一個人,都要懂得給自己設置一條界限,同時也要懂別人的界限在哪。

水木然新書《深層認知》上市了!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你所虧的每一分錢,都是因為對這個世界認知有缺陷。

你永遠賺不到超出你認知範圍之外的錢,除非你靠運氣,但是靠運氣賺到的錢,最後往往又會靠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未來最好的投資,就是對自己認知的投資!一旦你的認知和財富不匹配的時候,這個社會有100方法收割你!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不愁失業的4種工作,資格越老收入越高,普通人也可以做
    大家都知道,除了公務員、國企等體制內工作外,醫生、律師、財務等工作,是年齡越大資格越老,越老越吃香,但這幾種工作,沒有一定的學歷和專業知識,是做不了的。除了以上崗位,人到中年之後,職場危機隨時都會來臨。尤其今年一場大事,讓很多企業都踏上了裁員之路,很多本就不受企業歡迎的中年人,首先就被列入了裁員的名單中。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01物質極簡五色亂目,能令目失明;五音亂耳,能令耳失聰;五味濁口,能令口味敗。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樂,有嫉妒、不滿等情緒,很大的原因是物慾太強,想要的東西太多。最新款的衣衫、限量版的包包、新出的手機......就算沒錢可花,或者買到的東西全無用處,也忍不住剁手。然而最後發現:物質永遠追求不完,焦慮無時無刻不在。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做這3件事,拉低自己的檔次
    有些人,雖然取得了暫時的成功,可是如果人品不好,也很容易掉入深淵。層次越高的人,品格也越高,他們在生活裡,通常不會做以下這3件事情,來拉低自己的檔次。挖苦別人個體心理學認為,優越感,是每個人在生命裡共同追求的一件事情。而健康的優越感,是通過一種社會化的方式去獲得的。
  • 哲思|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樸素的力量。人之所以有很多不快樂,有嫉妒、不滿等情緒,很大的原因是物慾太強,想要的東西太多。最新款的衣衫、限量版的包包、新出的手機......就算沒錢可花,或者買到的東西全無用處,也忍不住剁手。然而最後發現:物質永遠追求不完,焦慮無時無刻不在。
  •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
    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看完這3點你就明白了在職場生活中,想必大家都會思考到一個問題,就是應不應該和領導們走得太近?畢竟,越是接近高層次的人,越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但其實與領導們走得太近也不是一個有益的事情,大家難道在職場中就沒有發現情商越高的人越不敢跟領導走得太近嗎?因為這背後有許多的套路。看完以下三點內容,你就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 酒桌上,格局越高的人,越會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也有
    酒桌上,格局越高的人,越會有這3種表現,希望你也有我們在職場中工作的時間越來越久的話,遇到和參加的酒局就會越來越多,有的可能是同學之間的聚會,一段時間沒有見面的同學之間相互聚一聚,緬懷一下從前的同時了解一下各自的近況
  • 律師的收入不穩定?如何保持源源不斷的收入呢?
    國家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應該是含金量最高的國考了,每年都有很多的人報名,當然了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通過率也不高,經過統計近年來司法資格考試的通過率在14%左右。法眼掃描是1992年通過資格考試的,當時叫「律師資格考試」,每兩年考一次,而現在是一年一考,我記得1992年的通過率好像只有7%吧。
  • 分析:能量越低越穩定,鍵能越高越穩定
    老師馬上在黑板上寫出一行數據:H-Br的鍵能為:362KJ/mol老師剛寫完,化學課代表就說:鍵能越高越穩定。頓時,鴉雀無聲,所有目光都集中在第一排那個戴眼鏡的男生。同學們於是朝黑板中間那行字看到,開始讀了出來:鍵能越高越穩定,能量越低越穩定。但,化學課代表還是比同學們多想了一層,他的一個推理思路是:首先氯化氫比溴化氫更穩定,在觀察一下鍵能,剛好氯化氫的鍵能要高於溴化氫,在看一下標題,鍵能越高越穩定,一定錯不了。(為嚴謹的思維鼓下掌)
  • 熱文TOP10:馬光遠:炒房者不容易,高房價合理,越高越安全創新能力越強
    熱文TOP10:馬光遠:炒房者不容易,高房價合理,越高越安全創新能力越強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0-09-06 12:00 [摘要] 09月05日北京網友關注資訊榜出爐,「【馬光遠:炒房者不容易,高房價合理,越高越安全創新能力越強】」成當日網友最關注內容,快來看看還有哪些內容入榜吧!
  •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合群?
    為什麼智商越高的人越不合群?因為他們看到了在人群中的各種不適和麻煩。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在青少年時代也許需要有好夥伴、好朋友,必要的交往是不可少的。因為在那樣的年齡怕沒玩伴,怕落單,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個人一旦到了中年,對社會、人性、群體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之後,便不再更多地關心各種社交活動。
  • 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
    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會有像水一樣,有善於便利萬物的行為。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1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 水果越甜它的含糖量熱量就越高嗎?其實80%的人都被騙了!
    水果越甜,它的含糖量、熱量就越高。二型糖尿病患者戒菸後應注意控制體重。水果越甜,它的含糖量、熱量就越高,其實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被騙了。水果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是深受減肥人士的喜愛。水果不僅種類豐富,味道也多種多樣,一般來說大家都喜歡挑甜的吃,但在減肥期間,很多人都覺得味道酸澀的水果熱量才低。那麼是不是水果越甜它的熱量就會越高呢?
  • 為什麼說性格內向的人,情商越高,越容易成功?
    這裡說的「孤獨」,其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孤獨,因為,凡是優秀的人,從來都不孤獨,他們都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性格內向的人!其實,性格內向的人,只是不喜歡喧鬧罷了,他們的內心並不孤獨!許多內向的人,其實情商比普通人高,只是他們不輕易表現出來而已!你看人群中那個沉默不語的人,其實是這群人當中最聰明的,情商最高的!為什麼說,性格內向的人,情商越高,而且越容易成功呢?
  • 天機:一個人能量越高,越會掌握命運的主動性,能量低的人相反!
    一個人能量越高,越會掌握命運的主動性,能量低的人相反!道天機盜天機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不知道,真正厲害的人,並不是能力很強的,相反他們身上有一種處事的智慧與良知,這是他們能夠成就自己的關鍵。而智慧和良知是從哪裡來的呢?
  • 健身教練收入居然這麼高!憑什麼?
    高薪收入的健身教練絕對算一個。近幾年來,眼看著健身教練工資蹭蹭上漲,大部分人不由發出感嘆,原來不是我們的能力不行,而是沒有選對行業和職業,只有那些搶佔先機、有眼光和敢於挑戰的人,才可以賺得盆滿缽滿。如今,健身教練在中國已經屬於名副其實的高薪職業,收入水平甚至趕超一些歐美發達國家,在吸引無數目光的聚焦中,一波職業學習熱潮亟待爆發。
  • 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三個好習慣
    這個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想想。 據我了解,層次越高的人,越有這三個好習慣,如果你也可以做到,那你的層次,一定會大大提升,你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1、控制自己的情緒,好好說話 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有情緒,當一個人情緒來了的時候,往往容易動怒發火,最後的結果,無非是傷人傷己。
  • 為什麼有些茶等級越高,滋味反而越淡?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一個共同認知,因此也被延申推導出:等級越高、價格越高的茶,滋味越淡;等級越低、價格越便宜的茶越濃。那麼這種說法對嗎?這是不是一條適用於所有茶類的萬能定律呢?在茶葉的等級判定當中,通常原料嫩、採摘時間早的茶等級高於原料粗老、採摘時間晚的茶,價格自然也越貴,這類茶普遍胺基酸豐富,鮮爽度更高,讓人會覺得「淡 」。但是這種淡,如果是單純的茶湯「薄」,滋味寡,喝下去一股水味,那就是內含物質不足的表現。
  • 越不愛發朋友圈的人,為何越值得深交?這3點原因,看完你就懂了
    越不愛發朋友圈的人,為何越值得深交?這3點原因,看完你就懂了人際關係交往,一直以來都是一門十分深奧的功課,許多人窮盡一生也沒有能夠參透。其實,想要交到高質量的朋友,就必須要學會看人。當你會看人了以後,自然能夠交到不錯的朋友,豐富自己的人脈,為將來做好鋪墊。當你的人脈圈子質量越來越高以後,自己也會受益,慢慢發生改變,不斷向著優秀靠攏。看人的方法多種多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得。不過,我的見解可能會和絕大部分有些不同。朋友圈是我們每個人生活中的一片淨土,這裡遠離喧囂,可以盡情的發洩,沒有人會管你,更不會影響到別人。
  • 王者榮耀:熟練度是越高越好,但別以為越高越強,這麼想就錯了
    熟練度是每個英雄都自帶的,一個英雄如果我們使用的次數越多,那麼熟練度就會越高,從白板到傳說,大部分玩家都覺得熟練度越高越好,因為熟練度代表了一個玩家對英雄的使用場次,使用得多,肯定比練英雄好,在排位賽裡,需要熟練度達到綠色才可以選出來使用,但熟練度真的是越高越強大嗎?
  • 如何提升自己的人脈:請充分運用磁場定律,你的人緣會越來越好
    因為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而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可以幫助我們重塑自己,更能調整我們人脈氣場。 我們想要讓生活變得越來越好,請懂得塑造自己積極信念,通過這種信念,我們就會看到這樣的人向我們靠攏,當你持續吸引這樣的人,我們內心就會越積極陽光,自然你的內心也會越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