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茶等級越高,滋味反而越淡?

2020-12-19 茶引力CHAinn

每年春季很多朋友來尋龍井,送人、自飲、辦公室採購不一而足,其中還有一類比較常見也很讓人感動的就是買來送給自己的父親喝。

這種情況下,我一般都會建議選購明前較後期或者清明之後的茶,因為老人家口感重,偏愛濃茶,而且明後茶價格便宜,家人飲用性價比最高。

明前茶貴,等級高,但是滋味淡;

明後茶便宜,等級低,但是味道濃。

這幾乎是所有人的一個共同認知,因此也被延申推導出:等級越高、價格越高的茶,滋味越淡;等級越低、價格越便宜的茶越濃。

那麼這種說法對嗎?這是不是一條適用於所有茶類的萬能定律呢?

l 濃與淡,呈味物質之間的相互聯繫

一杯茶湯,入口之後帶給口腔的味覺體驗很大程度上是茶湯中內在物質的反饋。

茶葉當中的三大呈味物質,茶多酚主導澀、咖啡鹼主導苦、胺基酸主導鮮,當然還有茶多糖的甜、鞣酸等物質的酸也是茶葉呈味物質的一部分,但是沒有茶多酚、咖啡鹼和胺基酸的作用明顯。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苦澀味帶給我們味蕾的刺激感受會比鮮甜更為強烈;鮮爽之感,就像春雨溫潤無聲,而苦澀之味更像夏季暴雨,擲地猛烈。

所以通常茶多酚、咖啡鹼含量高的茶,會讓茶葉的滋味濃;而滋味淡的茶,其實並不是等同於無味、淡薄,只是因為胺基酸、茶多糖等物質更為豐富,茶湯鮮爽、苦澀味低,因而感覺「淡」。

但是,茶葉的濃與淡,其實只是茶湯帶給我們最表象的一個感知,飽滿度與協調性才是評價一款茶好與壞的標準。

胺基酸具有鮮、爽、微甜的口感特徵,決定茶湯的鮮爽度;茶多酚決定了茶湯的濃度,兩者比例適中,會使茶湯呈現醇爽的滋味特徵。而胺基酸和咖啡鹼之間,更是一鮮一苦,互相平衡,相互協調。

l 茶葉當中呈味物質的含量對口感的影響

在茶葉當中,胺基酸、茶多酚、咖啡鹼的含量都呈現細嫩部位高於老葉部位的現象。細嫩茶葉由於胺基酸的含量高於老葉,鮮爽味和苦澀味通過協調,讓苦澀味並不會很突出,所以更能夠感受到茶湯的鮮甜;

但老葉中由於胺基酸含量少,茶多酚和咖啡鹼起主要作用,所以苦澀味濃。

在茶葉的等級判定當中,通常原料嫩、採摘時間早的茶等級高於原料粗老、採摘時間晚的茶,價格自然也越貴,這類茶普遍胺基酸豐富,鮮爽度更高,讓人會覺得「淡 」。

但是這種淡,如果是單純的茶湯「薄」,滋味寡,喝下去一股水味,那就是內含物質不足的表現。

真正等級高的茶,正因為內含物質豐富、不同物質之間相互協調,最終達到一個滋味的平衡,才使它淡而飽滿;同時茶葉茶湯的順滑、馥鬱的花香是味道濃、等級低的茶所不能比擬的。

並不是所有的茶都是等級越高,滋味越淡

等級越高,滋味越淡,這說得沒錯;但是不完全對,並不是所有的茶都是越貴越淡。

在六大類茶葉當中,綠茶、黃茶和白茶是最符合這個描述的。

綠茶和黃茶相近,都講究鮮嫩,明前茶鮮甜,明後茶濃醇,價格上明前茶遠高於明後茶。

白茶當中,原料等級越高的白毫銀針和白牡丹比起主要採摘葉片製作的壽眉也會更加的「清淡」,尤其是白毫銀針,看茶湯就像一杯白開水,色澤淡黃,但其實入口鮮甜、毫香明顯。

而紅茶,以芽為主的茶的金駿眉、滇紅金芽等也會以芽葉為主的正山小種、野生滇紅等感覺上更清淡,但是其耐泡度、花香蜜蘊絲毫也不遜色。

烏龍茶、黑茶都是採原料粗老的葉片或者帶梗的芽葉製作才能體現出濃稠的口感,保證後期的轉化,而做得不好就容易造成不耐泡、滋味寡淡,是真正意義上的「淡」了。

結 語:

有些人喝茶總會犯這樣的疑惑:這茶明明沒有味道,怎麼還這麼貴?

這個時候,你需要弄清楚,到底是茶葉淡薄、寡淡無味還是鮮爽的清淡。絕不能因為一款茶滋味「淡」就覺得茶葉不好。

喝茶,就像一日三餐飲食,重油重辣的更加香濃,更容易激起人的食慾;但並不意味著清淡、本真滋味的菜系就不好吃,往往越新鮮、越清淡的菜反而更貴。

其實和喝茶都是一樣的道理,有人喜歡清淡、有人喜歡重口。

相關焦點

  • 終於弄明白了,味道淡的茶和味道濃的茶,二者之間的區別了
    後來我們討論了一個問題:為什麼越好越貴的茶,口感反而會覺得很「清淡」?這就引起了我們今天的話題。「純料冰島這麼淡,為什麼值這個錢?」面對這種情況該怎麼回答?為了解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澄清兩個概念:茶湯的「豐滿度」和「濃淡度」。
  • 茶葉「越便宜越濃,越貴越淡」,這個說法有道理嗎?
    茶圈有些簡單直白的概念,能快速帶小白入門,但卻容易把人引入歧途。「越陳越香」是最著名的一個。今天講另外一個「茶葉越便宜越濃,越貴越淡」。從濃淡二字講起「濃」和「淡」兩個字,很多時候用來形容湯,比如我們會用「香濃」、「濃鬱」「濃醇」等詞。
  • 為什麼買到的肉桂,泡出來味道那麼淡?主要是與這兩個因素有關
    如果一款茶,它的蓋香清晰,落水香明顯。但唯獨缺了滋味,口感喝起來索然無味,空洞乏趣。這是什麼情況?近期就有一位朋友,聊到了這茬話題。他說,為什麼買到的肉桂,泡出來味道那麼淡?因為內質很淺,所以焙茶的時候,茶葉內部吃不進火。不耐焙火的,已經被焙空的肉桂。經過正常的蓋碗衝泡後,得出來的茶湯往往嘗起來,湯水淡薄。從第一泡,接著到第二次衝泡,滋味感下降得飛快。一點兒,也不夠耐泡。
  • 喝茶解渴,為什麼有的人越喝越渴?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很多飲料,因為太甜了,喝了它並不能解渴。茶水為什麼有解渴作用你喝一個東西,是否能起到解渴作用,關鍵在於,那個飲品與你身體體液的相對濃度。即,假如你身體極度缺水,體液濃度很高,那麼就算你喝鹽水,只要它的濃度是低於你體液的濃度,那麼理論上就是解渴的。
  • 白茶年份越老越好,紅茶香氣越高越佳,是購茶指南還是誤區?
    「江湖」傳說的買茶秘籍:白茶年份越老越好,紅茶香氣越高越佳,綠茶,嫩度為王。是真理還是誤區?且聽我細細道來。 01 買白茶,年份越老,價值越高? 白茶經過存放,茶葉內質變化,茶湯變得柔和甜潤,湯感稠滑,而且茶葉的性質也發生了改變,茶性溫和,適合在冬天煮飲,暖心暖胃。
  • 為什麼有時候茶越喝越渴?
    解渴的飲品有很多,比如水、飲料、茶等等,白開水無味,飲料喝多了感覺不太好,所以說喝茶是很多人的解渴選擇。確實,飲茶是一個好習慣,不僅解渴,滋味還好,不單調。不過讓人感到鬱悶的是,有時候茶越喝越渴,這是怎麼回事?茶不是解渴的飲品嗎?為什麼起了反作用?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來看看出現渴的原因。
  • 最容易誤解的茶葉品質鑑定方法,為什麼越高品質的茶葉越「清淡」
    Hello大家好,我是鮮哉君,一個主營六堡茶和茉莉花茶的90後小夥。不知道你們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一些人,常常在喝茶的時候跟我們說,你這款茶口味那麼淡,香氣那麼低沉,能是好茶嗎?這個現象在我們茶行業就能經常碰到,因為有的茶友時常跟我們反饋說,低品質低價格的茶葉香氣和味道都要比高品質高價格的茶葉濃,這個是為什麼,首先我們要明確的是,茶香並不是唯一代表茶葉品質的因素之一,還有其他的各方面綜合因素。但是對於解答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要了解茶葉的味道是怎麼來的。
  • 茶也會越喝越渴?為什麼有人喝茶會口乾舌燥?這種情況正常嗎?
    生津,即指口腔受到刺激而分泌出唾液,口中生津,不僅可以解渴,舒順潤喉,更可以滋養我們的生命,益氣延年,茶可生津,這也形成了品茗的精神意境。我們一直懷著茶可以解渴的概念,卻忽視了飲茶時的真實感受,有不少茶友便反映,有時候喝了茶,反而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茶越喝越渴,是茶葉的問題嗎?這種情況究竟正不正常呢?喝茶感到口乾舌燥,主要有4個原因,下面就為大家解開疑惑吧!
  • 為什麼樹齡長的福鼎白茶越喝越甜?
    不少茶友,從初級小白入門福鼎白茶,之後漸漸接觸到更多的種類,如荒野白茶、老樹白茶。這其中小夥伴們的體會最強烈的,該屬老樹白茶了,真是有越泡越甜的印象。為何老樹白茶越泡越甜?一、這其中就與樹齡有很大關係。
  • 茶的滋味從何而來?看完這篇你就懂了
    最近常有茶友問老墨,說這茶的滋味該如何品?與老茶客一同品茶,他們總能說出這茶湯中的各般滋味,如鮮甜、苦澀等。可自己喝茶,總感受不到這些細微的滋味差別!我們今天就換個角度,從茶的物質元素的角度,來分析茶的滋味來源。
  • 為什么喝茶會上癮?是好是壞?
    很多老茶客都有這樣的體驗,茶齡越長,對茶的依賴性也就越高。幾乎每天都要喝茶,一天不喝就難受得慌,越來越追求茶的品質,會自然而然地將更多的錢花費在茶葉上。今天阿呆就給茶友們揭開茶癮背後的真相!為什么喝茶會上癮喝茶上癮是有科學依據的,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是讓人成癮的最重要的因素。研究表明,長期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會增加腺苷感受器的數量。
  • 人生是一杯茶,由濃變淡,滋味悠長!
    這滋味猶如一杯茶,三分激情,三分爛漫,三分苦澀,還有一分不羈的輕狂……當杯子空了,還意猶未盡,會有一絲甘甜在心頭。茶若人生,茶有濃淡,有冷暖,亦有悲歡,品茶相隨四季,品茶甚至可以感受四季,春天品花茶,夏天品綠茶,秋天品烏龍茶,冬天品紅茶,在時節的交替中真實觸摸到自然的魅力, 茶使一年四季的生活變得更加有情趣!
  • 白茶為什麼年代越久遠,越好喝?
    茶友們都知道,白茶年代越久遠,其價格就越貴,放得越久,越好喝,相對於很多綠茶來說,白茶永遠沒有保質期,只要保存得夠好,越來越好喝,這是為什麼呢?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說的就是白茶。隨著茶葉的慢慢轉化,茶性也會從新茶的寒性轉化為老茶的溫性,內在物質和口感,湯色也在轉化,越陳口感變化也越豐富。「一年茶」說的是白茶剛出的時候,口感接近綠茶,茶性較寒,香氣清新鮮純,湯色淺黃明亮,清澈,滋味相對平淡些。
  • 你知道普洱茶熟茶的等級劃分和品質區分嗎?
    普洱熟茶不同等級的劃分依據普洱茶熟茶(散茶)傳統等級劃分是以嫩度為基礎,嫩度越高的級別越高;級別分為特級和一到十級,為滿足市場需求在特級以上衍生的宮廷普洱、禮茶、普洱金芽,甚至更獨特的普洱皇等,派生副茶小類老茶頭等。
  • 夢幻西遊:煉妖石煉化的時候不能圖便宜,等級越低失敗的機率越高
    No2.這才是真實的月卡禮券開獎玩家每個月兌換月卡時都會獲得一張月卡禮券,月卡禮券的等級隨著連續開通月卡的次數增加,在月卡禮券中玩家是有機率刮出高價值物品的。No3.群雄逐鹿中可以白嫖的獎勵群雄逐鹿是夢幻中周期的一個PK賽事,各等級段的玩家都可以報名參與,在贏得了各階段的冠軍以後都可以獲得不菲的獎勵,但是對於那些沒有參與比賽的玩家來說也是有福利可以拿的,玩家可以對自己支持的戰隊進行投票,投票以後的玩家在領取支持獎勵時就有可能會獲得額外的物品,就像這位玩家獲得了一個超級金柳露,
  • 一年四季只喝一種茶?好茶那麼多,是時候改變一下了
    為什麼有些人越喝臉色越不好,越喝胃越難受,越喝越上火?喝對的茶,確實能給我們身體帶來不少好處,但是前提是大家要學會在不同情況下來調節自己喝的茶,而不是一味地跟風市場上所謂的養生茶。茶,因為本身茶樹品種,生長的環境,採摘標準,製作工藝,儲存條件等等,會體現出不同的茶性,這些不同的茶性,帶來人身體的作用和療愈都是不一樣的。
  • 新茶為什麼會越喝越渴,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為什麼新茶越喝越渴?1、新加工的茶葉火氣沒消新加工出的茶葉,身上的「火氣」未消,這個時候的茶,喝下去會使得舌頭和嗓子十分乾澀,產生燥感。如果你的體質屬於燥熱類的,那麼如果經常喝熟普洱,紅茶這些全發酵偏熱類的茶,也會發生口渴的現象。解決辦法:選擇適宜自身體質的茶十分重要。寒性的茶:綠茶和烏龍茶中的鐵觀音,由於發酵程度比較低,屬於涼性的茶,適宜體質偏熱人群。中性的茶:烏龍茶如大紅袍,各類體質人群無不適感皆可。
  • 為什麼有些艾條香味比較大?有些艾條聞起來香味淡?像是發酵味道
    為什麼有些艾條香味比較大:關於這個問題的話,其實也很很好解釋的,如果買的艾條香味比較大的話,一般可能就是艾葉陳放時間不足引起的,如果艾葉陳放時間不足,那麼香味聞起來的話就非常好聞,有點像清涼油的味道。為什麼有些艾條聞起來香味淡:關於這個問題的話,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基本上就是買到好艾條了,陳艾的話香味是比較淡的,因為大家也知道陳艾條的話一般分為三年陳以及五年陳兩種艾條的,年份越久的艾葉製作的艾絨香味就會越淡一些的。
  • 作家三毛說:人生如茶!一苦二甜三淡!苦才是茶的本味!
    三毛苦瓜不苦的故事一杯茶的滋味首先在於苦,理解了一杯茶的苦,才能真正懂得一杯茶的淡。茶文化人生的經歷讓三毛在《撒哈拉的故事》、《三毛流浪記》、《夢裡花落知多少》等作品中都有這一口的苦,第二口的甜,還有故事娓娓道來的淡。
  • 雪茄是越粗越濃鬱,越細越淡嗎?
    可能我們大多數人都會認為雪茄越細濃度越低,口感可能也會更好。雪茄越粗,雪茄心所含有的成分也會更多,相對應的它的複雜度和變化度可能也就會更大。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雪茄是越粗越濃鬱?越細越淡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帶著這個疑問去尋找答案吧!下面,先讓我們一起來做一個實驗來證實一下吧!首先,需要兩支一模一樣的雪茄,包括廠家,包裝,配方,結構方面也都得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