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友們都知道,白茶年代越久遠,其價格就越貴,放得越久,越好喝,相對於很多綠茶來說,白茶永遠沒有保質期,只要保存得夠好,越來越好喝,這是為什麼呢?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說的就是白茶。而通常的老白茶,就是年代久遠的白茶,白茶你放個十幾二十年,茶中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沉澱,香氣成分慢慢揮發,湯色也會越來越紅,茶性也會逐漸由涼轉溫。隨著茶葉的慢慢轉化,茶性也會從新茶的寒性轉化為老茶的溫性,內在物質和口感,湯色也在轉化,越陳口感變化也越豐富。
「一年茶」說的是白茶剛出的時候,口感接近綠茶,茶性較寒,香氣清新鮮純,湯色淺黃明亮,清澈,滋味相對平淡些。當茶存儲到兩三年的時候,茶葉已發生變化,青色逐漸褪去,湯色加深,由淺黃變成深黃,泡茶時會出現淡淡的荷葉香,香氣逐漸醇和,這個時候的白茶,口感甚好,深受大眾喜愛。對於存至五六年的白茶,真正成為「老白茶」了,所謂「七年寶」,是因為這個時候的白茶,香氣清甜爽口,陳香四溢,越長久的白茶,越有棗香出現,湯如棗色,入口順滑,甜度和黏稠度也會逐漸增加,喝一口回味無窮,非常值得品嘗。
白茶隨時間轉化,是一個複雜的生化過程,傳統白茶都具備的基礎條件,擁有豐厚的底物,和起到催化作用的酶、良好儲存環境等,這些都是白茶轉化需要的因素。白茶是一種不炒不揉,只經過菱凋、乾燥的茶葉,這樣的加工工序,也意味著白茶所保留的是完整的葉子,相當於保存了完整的葉子細胞,且沒有經過高溫的白茶很好地保留了催化作用酶的活性,不僅保存完整的物理結構,而且還保留了最自然的生化反應基礎。
白茶的存放過程中,在活性酶的催化作用下,白茶中的沉澱物質水解為單糖多糖,所以就增加了老茶的甜度;同時分解的糖分又可以作為其它能量液,不斷地被消耗;蛋白質類水解為胺基酸等物質,各類大分子物質不斷被降解、水解,各類輔助的綜合反應下,不斷的促進不溶於水的大分子物質。因此,大家在衝泡老白茶時,往往會發現它的的豐富度、飽滿度都比沒存放的高很多,這是綜合協調下的滋味體驗。還有一點,經過時間轉化的老白茶,裡面的黃酮類物質比起新茶高出許多。抗氧化性的物質不會通過氧化生成,可以說,老白茶的黃酮類物質可能是通過酶促反應等水解或反應生成。
說下白茶的存儲,所謂「七年寶」也是要正常保存;白茶保存時,選錫罐最好,鐵管次之,一定要密封好;放置在低溫,避光存儲。還有一點,白茶存儲年份越久,葉片越容易碎,這是正常現象,儲存條件好的白茶,拿出來後雖然有碎末,不如完整的芽葉衝泡方便,但它的香氣、口感是毫不遜色的。
所以,白茶比起其他茶來說,年代越久遠越好喝,珍藏價值越高!
更多茶資訊,關注茶連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