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茶友的困惑,不是說喝茶能解暑嗎?為什麼有的白茶卻越喝越渴?

2020-12-22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三伏天裡,天氣很燥。

為了清涼解暑,從浙江過來的老友說,可以喝點青梅酒。

她搬出了陸遊的一句詩,青梅薦煮酒,綠樹變鳴禽。

有人,有樹,有院子,有蟬鳴,有雞鴨鳴叫,一杯清韻嫋嫋的梅酒入口,整個夏天裡溢滿了微醺的感覺。

然而歷史上,關於青梅煮酒最有名的故事,是老曹請老劉喝了一回酒。

「盤貯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對坐,開懷暢飲。」

自此後,青梅煮酒,帶上了幾分英雄豪傑的氣質。

夏天悶熱,爽口的梅酸,止渴生津又解渴。

當年曹孟德在帶兵打仗時,因為後方給養沒能跟上,行軍許久後戰士們紛紛口乾舌燥。

急中生智的老曹想出了一個妙計,提出前不久就有梅林可以止渴。

在精神鼓勵下,大家光是想到酸溜溜的青梅味道,嘴巴內大量的唾液分泌了出來,不由解了渴。

望梅止渴的故事,也就傳了下來。

燥熱的酷暑天,人體易燥、易口渴,需要多補充水分。

不然,這口熱燥悶的狀態下,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消暑度夏,喝青梅酒、檸檬蘇打水,以及民間傳統降暑的涼茶等,都能很好的解暑解渴。

夏天去暑氣,飲茶更是健康養生的不二之選。

不過有位外省的茶友很疑惑, 不是說喝茶能解暑嗎,為什麼有的白茶卻越喝越渴?

對於這樣不合常理的怪現象,今天就來好好分析。

《2》

先從「口渴」這種感覺的產生原理說起。

通常的理解是,當人體處於較缺水的狀態時,大腦會源源不斷的收到「渴」的信號,從而讓人想喝水解渴。

但茶作為一種飲料,現實生活裡極少會有人幹嚼茶葉,絕大部分正常情況是用傳統的熱水衝泡,再飲用茶湯。

一杯茶湯內,除了可溶於水的茶味物質外,大部分的組成是水。

正常而言,在飲用茶湯的過程中能攝入到適當的水分,補充維持人體正常機體運轉的水分,解渴降暑。

可見,喝茶理應是起到解渴的作用,為什麼會越喝越渴呢?

這得從「口渴」的外在表現上,找到原因。

當口渴缺水時,人體內的體液濃度會升高。從而會產生口乾舌燥的感覺。

換言之,口渴的感覺和體液的濃度,有直接關聯。

如果平時吃飯點了一桌重油鹽的菜。那等吃飯吃到一半時就會被鹹到齁人。

這時因為體液濃度的升高,會讓人口渴想喝水。

過去看探險的外國小說,也有寫魯濱遜漂流到了無人的孤島,但是四周全是海水根本喝不了。

正當他口渴難耐,喉嚨乾渴得快要冒煙時,好在及時發現了島上的淡水資源,從而解了渴。

可見,不是所有「帶水分」的液體,都能讓人解渴。

滋味太重,味道太鹹,或者含糖量太高的飲料等等,就會讓人越喝越渴。

白茶越喝越感覺口乾口渴,這肯定不正常。

《3》

第一,和個人體質有關。

白茶的加工在六大茶類裡,相對較為簡樸。

因不揉捻,不殺青,白茶芽葉上的白毫能夠得到較為完好的保留。

對於這層纖細的白毫,個別朋友會比較敏感。喝到一杯白毫含量比較高的茶湯時,容易粘在喉嚨和口腔內 ,隔絕口腔黏膜和口腔裡的水分接觸,讓人產生缺水的感覺。

於是,就會讓人形成越喝茶,越口乾,越口渴的錯覺。

但是對大部分朋友而言,在喝白毫銀針、白牡丹等白毫含量較高的茶湯時,不會有口乾的困擾。

這是因為,茶湯剛被衝泡出來的時候,湯水的稠度恰到好處。

斟茶入杯,讓茶湯稍涼了一會後,及時將茶湯飲入,稠度和風味口感好,入口順滑。

啜一口湯水,淳和飽滿的茶湯,似瓊漿般包裹著白毫,一丁點都不會露出來。

這時喝茶湯,像是喝嫩豆腐湯茶湯,輕輕一咽下,湯水就在喉嚨間化成了一片甘涼。

所以,對大多數喜歡喝白茶的朋友而言,除非體質特殊,否則不會因為湯水含白毫過多,從而感覺口乾、口渴。

除非是茶湯泡出來後,放了很久,湯水部分氧化,稠度變低,膠質減少。再去將茶湯飲入,湯水內殘留的膠質不好徹底將白毫包裹住。

所以,在喝到這樣溫度徹底放冷的,稠度不佳的茶湯時,才容易產生白毫粘喉嚨,有點「口乾」的感覺!

《4》

第二,和茶葉的品質有關

白茶的滋味,以鮮醇甘爽為代表。

喝一杯香清甘活的好茶,能讓人生津回甘持久,喉嚨特別舒爽。

除去個人體質的影響,對白毫比較敏感,白茶越喝越渴與茶葉的品質有關。

往白了說,和茶葉本身的內含物質積累不同。

飲茶喝茶,茶水喝入後有解暑的效果,這點解釋起來很簡單。

因為一杯濃淡適宜,有益物質含量高,清甜鮮爽的茶湯,既能補充人體所需的水分,又能去燥降火,讓人由內而外的感覺到清涼,酷熱和焦躁的渴意盡消。

但如果是遇到質量不佳的白茶,喝茶過程容易越喝越燥,當然一點不解暑止渴。

首先,從工藝看。越喝越渴的白茶,制茶技術會有缺陷。

白茶的加工,並不簡單。看起來雖然只有萎凋和烘乾這兩道基礎工序,但要做出好茶並不容易。

假使做茶技術不好,烘乾時沒能將白茶穩妥的烘到位,沒有控制好烘茶的溫度,一下子起溫太快,或者高溫烘乾時間太長等,會讓白茶喝起來帶有一股燥熱感。

衝泡後喝進去,又燥又悶,很不舒服。

這種工藝不好的白茶,喝起來給人感覺喉嚨乾乾的,自然會有越喝越渴的情況出現。

其次,在儲存方面,越喝越渴的白茶,很有可能沒存好。

長期存茶時,要關愛關注白茶的貯藏情況,大環境下要密封、 乾燥、避光、陰涼。具體到存茶包裝上,最好是用「三層包裝法」逐層密封,防止好茶跑氣。

用紙箱、塑膠袋、鋁袋,分別三層密封后,為白茶提供層層的保護,再放在隔離牆面和地面潮溼處的環境,存茶過程更穩妥。

如果白茶儲存沒能防潮,外箱在取茶後一直敞開沒封緊,將茶葉直接放進地下室或落地一樓等潮溼的環境,容易讓白茶受潮,發生不利的轉變,生出不好的物質。

這些不好的物質,在衝泡時會釋放到湯水內,導致茶湯口感嘗起來變差,甚至喝起來會感覺毛躁不舒爽,喉嚨有緊縮感,湯水粗糙刮喉嚨等感覺,讓人產生「渴意」,想喝清水漱口解渴,並去除嘴巴裡的怪味。

最後,在產區方面,越喝越渴的白茶,先天生長環境不佳。

高山出好茶,優質出色的茶葉,自然生長環境出色,溫度適宜,光照溫和,土壤通透,植物生態好,空氣品質高。佔據了先天優勢下,才能出產品質極佳的好茶。

假如產區環境不佳,甚至茶樹就直接種在馬路邊,揚塵多,茶青鮮葉容易受到環境汙染,葉片沾著一層灰塵雜質。

這樣原料品質就特別差勁,衛生沒有保障的白茶,衝泡出來的茶湯,容易出現湯水渾濁,喝起來不順口,茶湯滋味不清爽的感覺,讓人越喝越渴。

所以,如果一款茶不論怎麼泡,嘗到的茶湯都讓人越喝越渴,那它的品質半點也不可信。

從穩妥起見,這樣不好喝,讓人不舒爽並口乾舌燥的茶葉,不喝為好。

寧喝白開水,也不能選這樣的劣質茶!

《5》

第三,和泡茶喝茶方式有關。

這背後,有很多的因素,能舉出很多的例子。

比如,泡茶用水的水質影響。

泡好茶,講究一些的人,會用山泉水、純淨水、礦泉水,讓一泡好茶的風採得到原汁原味的發揮。

水是茶之母,水作為茶味的載體,水質的好壞對茶味有著直接影響。

如果是水質不好,用了鈣鎂離子含量較高的硬水泡茶,容易讓泡出來的茶湯喝起來帶著怪味,越喝越渴。

去年有一回在上海的體驗中心,送水員給我們送錯了水,送了一批礦化水(人工添加了微量礦物質成分)過來。

結果當時泡出來的茶,味道就感覺很奇怪,泡同樣的茶卻喝出了喉嚨毛毛的感覺。

經一番排查,發現是泡茶用水的原因。可見泡茶喝茶,為了嘗準一泡茶的滋味,選對水很關鍵。

又比如,茶湯的濃度影響。

夏季養生喝茶,老話講究「溫茶淡飲更養人。」

高溫的天氣下,人體排汗量變大,更需要及時補充水分,才能避免口乾口渴。

這時喝幾杯涼白開,或者淡一點的茶水,都可以解渴。

但如果是喝一杯過濃的茶,茶湯內含有大量的茶多酚、咖啡鹼,滋味苦澀濃烈。

將這樣的濃茶飲下,會讓人覺得一點也不舒爽。甚至會越喝越渴,一點不解渴。

《6》

頭伏還未過,蟬鳴不歇,連吹來的風都是熱的。

高溫的天氣裡,難免容易讓人心浮氣躁,難尋安寧。

夏天喝茶,尋求清涼與解渴,是不少朋友的出發點。

但如果這杯茶,喝起來不僅沒有回甘生津,清爽舒適的口感,反而是越喝越渴,越喝越燥。

到頭來,飲茶過後讓人口乾舌燥,更是煩躁。

這時,可不能太急躁。

找準原因,分析因由,才是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整天不停地喝茶,反而越喝越渴?
    很多人喜歡把茶湯當成開水來喝,然而茶與開水並不同,喝開水非常能解渴,而茶的解渴能力要輸給開水,甚至有一種越喝越渴的錯覺。其實這並不是錯覺,是真實存在的事。在大家的印象中,我們不就是因為渴才喝茶的,既然越喝越渴,我們為何還要喝茶。
  • 新茶為什麼會越喝越渴,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為什麼新茶越喝越渴?1、新加工的茶葉火氣沒消新加工出的茶葉,身上的「火氣」未消,這個時候的茶,喝下去會使得舌頭和嗓子十分乾澀,產生燥感。因此我們在喝茶的時候,就會出現口乾舌燥的現象。解決方法:在購買茶葉時,一定要小心躲開那些添加了不良物質的茶葉,如果是剛開始喝茶,缺少鑑別經驗,也可以直接選擇大品牌商的產品購買。3、個人的體質不適合該款茶其實也就是說,茶葉和體質有排斥。
  • 喝茶解渴,為什麼有的人越喝越渴?
    在影視劇和日常生活中,我們看到很多人用茶水解渴,但是也有茶客反映,自己喝茶越喝越渴,貝葉今天就來分析一下這是怎麼回事。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的很多飲料,因為太甜了,喝了它並不能解渴。茶水為什麼有解渴作用你喝一個東西,是否能起到解渴作用,關鍵在於,那個飲品與你身體體液的相對濃度。即,假如你身體極度缺水,體液濃度很高,那麼就算你喝鹽水,只要它的濃度是低於你體液的濃度,那麼理論上就是解渴的。
  • 茶也會越喝越渴?為什麼有人喝茶會口乾舌燥?這種情況正常嗎?
    我們常說,飲茶有生津止渴之效,具有良好的喉韻感。生津,即指口腔受到刺激而分泌出唾液,口中生津,不僅可以解渴,舒順潤喉,更可以滋養我們的生命,益氣延年,茶可生津,這也形成了品茗的精神意境。我們一直懷著茶可以解渴的概念,卻忽視了飲茶時的真實感受,有不少茶友便反映,有時候喝了茶,反而會有口乾舌燥的感覺。茶越喝越渴,是茶葉的問題嗎?這種情況究竟正不正常呢?喝茶感到口乾舌燥,主要有4個原因,下面就為大家解開疑惑吧!
  • 為什麼有時候茶越喝越渴?
    水是生命之源,我們每天都在補充水分,如果一段時間沒喝水,那麼我們可能就會覺得很渴。解渴的飲品有很多,比如水、飲料、茶等等,白開水無味,飲料喝多了感覺不太好,所以說喝茶是很多人的解渴選擇。確實,飲茶是一個好習慣,不僅解渴,滋味還好,不單調。不過讓人感到鬱悶的是,有時候茶越喝越渴,這是怎麼回事?茶不是解渴的飲品嗎?
  • 茶,你會越喝越渴嗎?
    但是在飲用的茶水的時候不少人都覺得當時很解渴,但是卻越喝越渴,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茶水越喝越渴什麼原因。那麼茶水為什麼越喝越渴?茶水越喝越渴是怎麼回事?喝茶越喝越渴咋辦?1.茶的製作過程中有高火烤焙的工序,這樣會導致茶葉的火燥,飲用會引起火氣的上升,有口渴感。
  • 白茶為什麼年代越久遠,越好喝?
    茶友們都知道,白茶年代越久遠,其價格就越貴,放得越久,越好喝,相對於很多綠茶來說,白茶永遠沒有保質期,只要保存得夠好,越來越好喝,這是為什麼呢?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說的就是白茶。而通常的老白茶,就是年代久遠的白茶,白茶你放個十幾二十年,茶中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沉澱,香氣成分慢慢揮發,湯色也會越來越紅,茶性也會逐漸由涼轉溫。隨著茶葉的慢慢轉化,茶性也會從新茶的寒性轉化為老茶的溫性,內在物質和口感,湯色也在轉化,越陳口感變化也越豐富。
  • 茶越喝越渴,主要是這五個原因
    茶,最基本的作用就是生津解渴,但也有不少人在喝茶後,會有這樣的疑問:剛開始喝覺得解渴,但是越喝卻越渴,是茶的問題嗎?造成喝茶後卻口渴的情況,可能是因為以下因素。如果不看自身體質喝茶,就可能越喝越渴或可能會有不適症狀。如體質偏寒儘量少飲綠茶、生普等涼性茶,經常飲用的話可能損傷火氣,攝入的水分難以吸收,身體缺水,就會出現口渴的感覺。同上,體質偏燥熱的、易上火,常飲用熟普、紅茶等偏熱性的茶,也是容易口渴的。
  • 【茶問】茶,你會越喝越渴嗎?
    但是在飲用的茶水的時候不少人都覺得當時很解渴,但是卻越喝越渴,而大多數人都不知道是茶水越喝越渴什麼原因。那麼茶水為什麼越喝越渴?茶水越喝越渴是怎麼回事?喝茶越喝越渴咋辦?031.喝茶會使人越喝越渴,但是喝茶也具有其他好的功效,因此,為了避免失水口渴可以在喝茶之前先補充一些水分,避免機體嚴重缺水。2.選用合適自己的茶葉也是喝茶的關鍵,有些人適合喝普洱,而有些人則適合喝龍井。
  • 夏天喝老白茶容易上火?因時制宜,喝茶還要看體質!
    夏天喝新茶消暑解膩,那麼夏天能喝老白茶嗎?近幾日,天氣越發炎熱,不少老白茶的忠實愛好者私信問:「夏天能不能喝老白茶?為什麼清熱降火的茶,我卻越喝越上火?」夏天,當然可以喝老白茶。但是,夏季喝茶需要因時制宜。
  • 為什麼整天不停的喝茶,反而越喝越渴?背後的真相竟然是這樣!
    有些人在喝綠茶的時候,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的體質是不一樣的,所以對於茶葉的感受,對於茶葉的接受能力也有一定的區別。比如說我們經常講有些人體質偏寒,不適宜喝綠茶。或者說有些人腸胃消化功能不好,儘量少喝帶有強烈刺激性的茶葉。而喝茶出現口渴的情況也是如此。這是一種核查過程中的主觀感受,並不是真的,因為喝茶就越喝越渴。
  • 喝白茶為什麼既安神,又提神?看完茶友喝茶的完整親歷,你就懂了
    不過從去年開始, 聽身邊的朋友都在說,喝白茶對身體有好處。 於是,就陸陸續續喝了大半年的白茶。 並且由於白天工作比較忙, 他大多數時候是晚上喝茶。 然後,經過多次真實經歷後, 他發現了個奇怪的現象。
  • 為啥感覺喝茶不光不解渴,還越喝越渴,這是咋回事?
    夏天很多人都會喝茶,主要是能夠消暑降溫。但是有些人就很疑惑了,為什么喝茶喝多了,會發現越來越渴,這是怎麼回事,喝茶不也有解渴的作用嗎?還是自己出了什麼問題? 事實上,是因為喝多了茶水,茶葉中的茶多酚和咖啡因悄悄在作怪。
  • 令人費解,為什麼你喝白茶會口渴,而我不會?這3個原因可以解惑
    除了因為個人體質的原因,對白毫格外敏感之外,喝新白茶越喝越口渴與茶葉的品質有關。說得更加直白一點,就是喝劣質白茶會越喝越口渴。喝茶飲茶,本是解渴的作用,誰曾想,會越喝越渴。但是並非所有白茶都會有這樣的感受,一款品質不佳的茶葉,在喝茶的過程中或許就會越喝越渴。這樣的茶葉或許產區不佳。也就是生長在非常惡劣的環境內的茶樹,在煙塵密布,塵土飛揚的地區內生長,茶樹受到的環境汙染嚴重,滿是雜質滿是灰塵。
  • 為什麼樹齡長的福鼎白茶越喝越甜?
    不少茶友,從初級小白入門福鼎白茶,之後漸漸接觸到更多的種類,如荒野白茶、老樹白茶。這其中小夥伴們的體會最強烈的,該屬老樹白茶了,真是有越泡越甜的印象。為何老樹白茶越泡越甜?一、這其中就與樹齡有很大關係。
  • 答疑解惑,不懂這三十個白茶知識,喝再多白茶也是茶界小白
    別羞於承認,誰還不是從新人階段過渡來的?準備好了嗎?開始羅列新人30個典型表現。1.白茶,一定是白色的。2.唉,壽眉的葉子,這麼大,也能叫做茶嗎?8.白毫銀針,不管新茶還是老茶,都可以煮著喝。說白毫銀針味道淡,並未一個兩個人。基本新人都有這種誤區,特別是從其他茶類當中,轉喝白茶的朋友,這種關於喝白茶的誤區,會更加明顯。像是喝過普洱茶、武夷巖茶的茶友,以「重口味」自居,第一次遇上白毫銀針的時候,十之八九都會說白毫銀針味道好淡啊,沒有味道啊,是不是茶葉不好?當然不是。
  • 白茶什麼時候最好喝?了解白茶的蛻變過程,做到喝茶心中有數
    這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甚至好多茶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喝白茶最好。要小白說,白茶最好的狀態,其實早已有跡可循。小白就分享一二,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別錯過了不同階段的白茶風採哦。02新白茶,鮮爽感最強,花香最豐富!有部分茶友,竟然不知道新白茶是可以喝的。這倒是讓小白大吃一驚,新白茶,它不香嗎?它為什麼不能喝?
  • 不管是新茶客,還是老茶友,說到煮老白茶,都會問到這幾個問題
    為什麼大家都關注洗茶這個細節?其實也簡單,這事關我們接下來的喝茶體驗,自然就關注咯。不僅僅是蓋碗泡白茶,大家會關注洗茶。就連煮茶的時候,特別是推薦朋友們在煮幹茶的時候,茶友一定會問:「唉,白茶不要洗的嗎?」
  • 紅茶趁早喝,還是放一放更好喝?老茶客10年的喝茶經驗給你答案
    而許多茶友在買到了紅茶之後,卻猶豫了,「紅茶是趁早及時喝,還是放一放再喝呢?」其實,這個問題不是個例,而是多數人在喝紅茶前都在思考的。今天,作為超過10年的老茶客,村姑陳跟茶友們分享一下紅茶的喝茶經驗。
  • 新白茶什麼時候才能喝?老茶客提醒:這幾個時間點適合!
    品質好的新白茶裝箱陳化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氣力恢復大半,對新茶思念如狂的茶友,此時就可以飲用新茶,這正是它未經歲月刻刀雕塑的最初模樣。陳化一個月到一年這段時間的新白茶,鮮爽的特點尤其明顯,在炎熱的夏季可當做解暑降火的茶葉日常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