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新茶客,還是老茶友,說到煮老白茶,都會問到這幾個問題

2020-12-1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杜鵑花開了。

走在園區裡,遠處紫紅色的杜鵑花,開得正穠麗。

其實早在春節時,就有杜鵑花的盆栽售賣,一朵朵重瓣的杜鵑花,多了幾分端莊、穩重。

玫紅色,粉紅色,白色的杜鵑花,爭奇鬥豔,好一個奼紫嫣紅總是春。

但是,真正能代表春天的,還是那不起眼的灌木叢中,忽然接二連三地冒出花兒來。

不到春季,你簡直難以分辨出,這叢灌木,居然是杜鵑花。且統一綠色的葉,你根本猜不到未來它開出的花,是白的,還是紅的。

這是不是一種驚喜呢?

就好像我們買了一款新白茶,自己存了,不到未來開箱的那一天,我們永遠不知道,它陳化出什麼香氣和滋味來。

一切,充滿了未知,而這種期盼,也是我們存茶的動力之一。

桃紅柳綠,草色入簾青。接連三五天的高溫天氣,加速了春季的到來。原本還是料峭春寒,這下成了春光明媚,讓人不自覺聯想到了——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那片鵝黃,你是。

春天到了,關於煮茶,大家好像都約定俗成的,把它翻篇了。

仿佛煮茶,只存在於上一個冬季,要等到下一個冬季,初雪飄起的時候,才會再次想起煮茶。

其實煮茶,並非只適合秋冬,一年四季,都行。只是天氣一熱,大家更偏愛用蓋碗泡茶,而非煮茶了。

但,也有煮茶的忠實愛好者,春夏秋冬,都有煮茶的習慣。

說來也奇怪,不管是新茶客,還是老茶友,說到煮茶,都會問到這幾個問題。

列位看官,不妨來對號入座,看看你在煮茶時,是否也遇到過這些問題。

《2》

煮茶之前,要不要洗茶?

嗯,又是問洗茶的。

講真的,這個洗茶話題的出現頻率,不低,甚至風頭要直接蓋過怎麼挑選。

為什麼大家都關注洗茶這個細節?

其實也簡單,這事關我們接下來的喝茶體驗,自然就關注咯。

不僅僅是蓋碗泡白茶,大家會關注洗茶。就連煮茶的時候,特別是推薦朋友們在煮幹茶的時候,茶友一定會問:「唉,白茶不要洗的嗎?」

有一回,小仙女直播,與大家分享怎麼煮茶。

其中一種分享方法,是煮幹茶。

也就是沒有經過衝泡的白茶,直接拿來煮著喝。

小仙女在水沸騰之後,就把稱好的白茶餅,投入其中。

茶友看了,就很疑惑:「煮幹茶,不要洗一下再煮?」

要不要洗茶呢?

對於煮茶前要不要洗茶,我們其實可以根據茶葉品質而定。

品質有保證,來源靠譜的白茶,第一次衝泡時,可以不必洗。

這是我們感受白茶品質的重要環節之一。

從幹茶開始煮,沒有經過洗茶,是可以比較全面地保留內在物質,這些內在物質,就包括提供香氣,提供滋味的各類物質,如茶氨酸、茶多糖等,這些物質沒有被大量消耗,我們喝到的白茶,自然是最原始的,最豐富的,香氣最多,滋味最好的。

如果洗了茶,反而會讓我們的喝茶體驗,大打折扣呢,倒是可惜了,浪費了。

那如果,您對手中的白茶,沒有信心,擔心它的潔淨程度不佳,不洗了再煮,心有餘悸,那也大可不必糾結,洗一遍,就是了。

白茶的洗茶,與普洱茶不同,尤其是熟普,它一般會洗茶兩遍,然後才開始正式飲用。但白茶不必,一次就夠。洗茶的時候,也講究快出水。要是出水速度太慢,白茶當中的味道、香氣等物質,就會被比較多地消耗,當然也就會影響下一衝的味道。

故而,洗茶,也要講究快,而非慢。

《3》

我的白茶泡四五次沒味道了,可以煮嗎?

煮,可以。但有個前提條件——白茶適合煮。

適合煮,指的是您手中的這泡白茶,它已經有一定的年份了,兩年、三年、四年,甚至是更老的年份。這是一款白茶適合煮的前提。

為什麼白茶要有年份才能煮?新茶不行?

其實這和茶葉當中的內在成分密切相關。

新白茶,它的最大特別,是內在物質豐富。這些內在物質,就包括茶多酚、咖啡鹼、茶氨酸。對了,這三種物質以合適的比例存在,茶湯喝起來是清甜的,順滑的,甘醇的,柔和的。

如果說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太高,那麼白茶的味道,就容易變得苦、澀,喝起來特別地刺激,一喝,感覺整個靈魂都在顫抖,是真的難喝。

並且,茶多酚和咖啡鹼的釋放時間,會早於茶氨酸。

而且,新白茶當中,茶多酚和咖啡鹼的含量,還比較高,所以新茶一煮,味道就容易變濃,滋味就容易苦澀。最後喝起來,茶湯是苦澀交織的。

像是新白茶泡了四五衝,要是淡了,煮著喝,是行不通的。倒是可以考慮適量地坐杯,讓茶葉和水,可以比較長時間地接觸在一起,更好地釋放滋味物質。

如果是有年份的白茶,可以煮。

年份,帶來的是白茶當中物質的轉化,有物質的消失,就有物質的生成。

這些隨著年份而改變的白茶,它的茶多酚和咖啡鹼會慢慢變少,這樣一來,年份老的白茶,它就慢慢地適合煮著喝。因為這兩種物質少了,哪怕是煮著喝,也不容易苦澀。

茶湯的味道,會比較好。

所以,這些有年份的白茶,泡了四五次之後,您自己要是覺得淡了,可以改用煮茶法。

《4》

煮衝泡後的葉底,有經驗要分享。

煮葉底,要注意三個細節。

一是煮茶的水溫。二是茶水比例。三是煮茶時間。

煮葉底的水溫,建議大家從冷水開始煮。

葉底,指的是衝泡多次後的茶葉,它表面的物質,已經被大量消耗。要想讓茶湯的味道更好,風味無窮,就要讓茶和水接觸的時間,變長。

這個時候,選擇冷水煮茶,是最好的。

從冷水開始加熱,茶葉和水就會一直密切地接觸,能夠更好地激發茶葉中的內在物質,確保茶湯中的物質比例,更加適中。

冷水煮葉底,能夠確保茶葉的味道,更為濃鬱。

而茶水比例,一般是5克的茶衝泡後的葉底,直接搭配300-400毫升的水,足夠。

因為這些茶,它的葉底,已經有大部分的物質,都已經在之前的衝泡當中,釋放了,這個時候,投茶量當然要變多。否則,就很難實現白茶的茶湯滋味豐富。

最後,是煮茶的時間。

之前的文章當中,分享過煮幹茶的技巧,是水沸騰之後,就關閉電源。利用餘溫加熱,10-30秒之後,就能倒出茶湯,感受它的風味。

但煮葉底,得變化。

葉底,它的內在物質,已經大量消耗了。

此時,煮茶的時間,要長一些。具體有多長呢,建議是水沸騰10秒後關閉電源,用餘溫加熱半分鐘到一分鐘後,再倒出茶湯。

茶和水沸騰的時間,要足夠,就像熬高湯,除了配料要齊全,更重要的是時間的付出。

唯有茶與水交融的時間長,才能讓葉底中的精華,全部釋放。

《5》

有人問,春天適合煮白茶嗎?

為什麼不適合呢?

其實白茶,它是一年四季,都能喝的茶。

能喝,怎么喝?

不論是泡,還是煮,都適合。

未必只有在秋冬季節,才可以把白茶煮著喝。

雖說秋冬溫度低,的確會更適合煮茶,寒夜客來茶當酒。再加上紅泥小火爐,圍爐煮茶,還能驅趕寒冷。卻是冬季煮茶,更加絕妙。

但春天,也可以。

春寒料峭,還時不時有一兩次的倒春寒。這種低溫的天氣,也適合我們煮茶。

尤其的低溫的時候,水溫下降快,仿佛燒水,稍顯麻煩。

煮茶就不一樣了。

煮一壺茶,保溫著,想喝的時候,隨時都有茶可喝。

當然,春天適合煮茶,也不僅僅是因為有熱茶可以喝,更重要的是,煮茶可以讓白茶的精華物質更好的釋放。

都說春生,春季陽氣生發,是養肝的最好時節。喝一杯白茶,這些黃酮類化合物,是可以比較好地清除自由基,為我們的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只要對身體有益,煮茶為什麼要挑季節呢?

當然,如果在暮春時節,覺得天氣太熱,煮茶溫度太高,咱們可以調整,改用蓋碗泡茶。

要喝茶,喝好茶,其實不難。

衝泡還是煮茶,只是形式上的選擇。

《6》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

四季,在輪迴。

二十四節氣,七十二物候,千百年來,從未停下腳步。

喝茶的習慣,也在二十四節氣當中,綿延了千年。

喝茶的方式,也多。

從最早的生嚼,再到後來的煎茶、點茶,以及現在常用的功夫茶泡法……每一種方式,都拉進了我們與茶之間的距離。

煮茶,更是開啟了新紀元,讓我們可以感受到截然不同的風味。

煮白茶,更不難,重在細節。

茶,香茗。

從來佳茗似佳人,這樣一杯清茶,誰人不喜,誰人不愛?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新白茶什麼時候才能喝?老茶客提醒:這幾個時間點適合!
    品質好的新白茶裝箱陳化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氣力恢復大半,對新茶思念如狂的茶友,此時就可以飲用新茶,這正是它未經歲月刻刀雕塑的最初模樣。陳化一個月到一年這段時間的新白茶,鮮爽的特點尤其明顯,在炎熱的夏季可當做解暑降火的茶葉日常飲用。
  • 為什麼一說到煮老白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玻璃壺?
    例如,說到柳枝的時候,便會想到離別,會想到對遊子的不舍和留戀。 說到月亮,便是思念當道。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那麼在寒夜裡,提到煮茶的時候,茶客的腦海中,也會自然而然的想到。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 答疑解惑,不懂這三十個白茶知識,喝再多白茶也是茶界小白
    說的是太平天國的時候,有個住在船上的少年,四處漂泊,四海為家。有一次,他的航行,到了江蘇。這是一個水道兩側,粉牆黛瓦,炊煙嫋嫋,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與世無爭,戰火還未波及。這一天,男子照例,走出他的船,在船的對面,是一座繡樓。
  • 白茶性價比超高的三點購茶攻略,閉著眼睛買,絕對不吃虧
    喝著茶的下午,朋友提起,家裡還有口糧茶,打算再入手一些性價比高的白茶,要怎麼選? 性價比高的白茶總是更能吸引眼球,要怎麼選,主要還是看這四個方面。
  • 從春茶到秋茶,新白茶到老白茶,白茶你知道多少?一篇滿滿的乾貨
    因此,就開始從泡茶姿勢,到茶席布置,再到茶葉品類,無話不談。那天,和朋友喝的其中一款,是拋荒銀針。這是他為數不多接觸的白茶。新人一枚,難免會產生許多好奇,「我以前還聽說過荒野茶,和拋荒有什麼不一樣?」新茶友們在剛入門時,總是對白茶抱有十足的探索精神。於是乎,準備了三大新手入門的基礎知識盤點,有助於大家更好的了解白茶。
  • 新茶為什麼會越喝越渴,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解決方法:就是把新茶變「舊茶」。綠茶講究新鮮,火氣大概在放置一周左右即可退去,而普洱則至少要放置3~6個月才可品飲。2、茶葉本身有問題想必大家也知道了,一些黑心茶商,為了以次充好,於是在茶葉上面添加色素和香精。那麼在售賣的時候,就可以賣個好價錢。
  • 從新茶到老茶,白茶身上到底發生了哪些驚人變化|吾雨茶課堂
    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從新茶到老白茶,白茶發生了那些變化。一、茶幹的色澤變化白茶隨著存儲年份的增加,它的茶幹總體呈現由綠色系向黃色系最後到褐色系的過程。再加上兒茶素等這類多酚類物質,在各種酶的作用下,會形成各種呈色氧化產物。
  • 白茶的梅子味是異味嗎?
    白茶常見的香氣有毫香、花香、果香等,而老白茶常見香氣有陳香、棗香、藥香等。總的來說,新茶的香氣是清爽的,而老茶的香氣是純正的,不管是新茶還是老茶,它們的香氣是聞著讓人感到舒適的,不會有異樣感覺。除了以上香氣之外,白茶還會產生什麼香氣?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怎麼泡好喝?請掌握正確投茶量
    但這茶葉手感的掂量,和醬油、和豬肉、和大米都不同,它的變量太大了。茶葉的幹度,形態(條形茶、捲曲茶、緊壓茶)、整碎度等等,都會影響「一手抓」功夫的發揮。哪怕是長年累月和茶葉打交道,也很難練就一手了得的抓茶功夫。
  • 紅茶加牛奶、煮老白茶加陳皮、溫水泡巖茶,三種喝茶方式耽誤好茶
    綠茶、紅茶、白茶、黃茶、青茶、黑茶,滋味風採不一。不過並非全世界的人,喝茶的風格都相同。英國人愛喝紅茶,這三百多年來形成的飲茶習慣,已逐漸滲透進他們的日常生活裡。早餐喝紅茶,下午喝紅茶,晚上還是泡紅茶。
  • 春白茶好儲存嗎?水分會不會比較高?春季多雨不等於含水量超標哦
    不過,這裡要問一個問題:去年的秋天是什麼味道,大家還記得嗎?霜降節的時候,在太姥山上採了一把野菊花。經過幾日連續的北風天后,乾花很快就曬成了。將曬乾的小花,放在一個精巧的罐子裡。這不,曾經就有位外省的朋友,疑慮重重的問:春白茶好儲存嗎?它的水分會不會比較高?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朋友們大可放寬心。含水量合格的,品質正常的白茶,大可放安心儲存!
  • 你喝到過發酸的白茶嗎?到底是存壞了還是正處於轉化之中?
    你喝到過發酸的白茶嗎?前兩年因為搬家,把再往前一兩年買的白茶落在了朋友家裡,為了省點兒地方,一直就擱朋友家裡了。正好今年朋友打算買點白茶送人,我就讓她把我之前落那兒的白茶翻出來,想著這又過了兩年,加起來也存放了4年有餘,應該轉化得不錯了。
  • 白茶要存多久才能出藥香?是3年、5年,還是10年?答案很意外
    白茶本身擁有的藥香,亦是植物正常該有的,天然的,原生態的氣味。新白茶是資歷尚淺,渾身上下洋溢著尚新,尚鮮的風味。是以,新白茶藥香,大多數時候得從比較新鮮的草藥草木植物身上還能找到相似的香氣。比方說,新鮮採下來的根莖葉類的新鮮草藥。
  • 只有劣質白茶才會壓餅,好白茶捨不得壓餅?這3個因素會給你答案
    但話又說回來,也正是因為如此,提起老白茶,很多人的腦海裡都會自動想到一塊塊白茶餅。 事實證明,白茶餅在茶圈中佔有重要地位。 不過,老白茶只是一個時間的界定,散茶和餅茶都可以存為老茶。 在茶圈中,對於散茶與餅茶的選擇,也都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 什麼是白茶的梅子味,是一開始就有,還是喝到後面才有?
    「手足耽耽小動唇舌,不肖種種大承笞撻」這一回裡,寶玉被老爹暴打一頓,抬回房裡,襲人問他想吃點什麼,他第一反應就是想吃酸梅湯。然而,襲人覺得酸的東西是個收斂之物,大夏天被打了,身體裡有淤血,該當發散行淤,如果再收斂進去,對身體不好。於是騙他喝了進貢來的玫瑰露。
  • 每到年底,這種茶就漲價!原因竟是…
    臨近年底,記者在朋友圈注意到,有部分白茶經銷商紛紛發布了所代理的白茶品牌即將漲價的通知,隨後記者在幾家白茶企業的官網或公眾號了解到廠家確實發布了漲價通知,其中既有鼎白、綠雪芽等老牌茶企,也有國之白茶、白大師等創建時間不長的茶企。
  • 鑑定做舊老白茶的望聞問切,第一眼,還是要先看它的顏色!
    那麼,為什麼會有一款老白茶,香氣基本上沒有大問題,而顏色卻與正常老白茶差異很大呢?讓我們用宋慈辦案的精神,找線索,作推斷,一步一步,揭開這款茶的神秘面紗。香氣為什麼沒有問題?正常福鼎白茶的香氣,或者範圍再縮小一點,正常福鼎秋季壽眉的香氣,比如現在正在採摘的立秋壽眉,它做好之後,經過日曬、烘乾之後的香氣,應該具有哪些香型呢?
  •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2》說到散茶與餅茶,想起前些日子,有個茶友問了個問題。「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與熟之分嗎?」看到茶友的留言,第一反應便是——這位朋友,一定是很忠實的普洱茶粉。普洱茶裡頭的生茶,並不是說它是生的,沒有煮熟。同理,熟茶,並不是指加熱到成熟狀態的茶。劃分普洱茶屬於生茶,還是熟茶,主要是根據茶葉是否有「渥堆」這一道工序。渥堆,從某百科上就能看到介紹。
  • 從酸味,到梅子香,從大紅袍,到老白茶,說說梅子香的那些謬論們
    連帶著這陰雨連綿的天氣,也讓人厭惡不起來了。楊梅自然是好水果,但福州人生來怕熱,必定要一顆楊梅一口涼茶,方才放心啖下這紫紅的果實,相信它不會在身體裡生出燥熱來。朋友電話來,問你在幹嘛?我說,吃楊梅,看電影,泡肉桂。她一臉鄙夷:那麼酸,你也不怕掉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