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白茶好儲存嗎?水分會不會比較高?春季多雨不等於含水量超標哦

2020-12-24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現在是春天,陽春三月。

不過,這裡要問一個問題:

去年的秋天是什麼味道,大家還記得嗎?

霜降節的時候,在太姥山上採了一把野菊花。

經過幾日連續的北風天后,乾花很快就曬成了。

將曬乾的小花,放在一個精巧的罐子裡。

一打開,那股子乾燥溫暖的香氣,能夠讓人重尋天高雲闊,晴空一片的太姥秋天意蘊。

鵝黃的小野菊們,經過秋陽的乾燥後依舊沒有褪色,清香依舊在。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這是它的本性。

經年四季裡,秋日多晴天,空氣乾燥。

而多雨的春季,纏綿的雨絲飄灑,溫柔而細密。

這多雨的春季,引起了不少朋友的惆悵。

這不,曾經就有位外省的朋友,疑慮重重的問:

春白茶好儲存嗎?它的水分會不會比較高?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朋友們大可放寬心。

含水量合格的,品質正常的白茶,大可放安心儲存!

《2》

春天多雨,這點不假。

但,這並不會影響白茶成品裡的水分。

因為我們在買茶時,買到的是經過加工的幹茶,而並非是茶青鮮葉。

但凡是工藝到位,品質合格的白茶。

不論是春茶也好,秋茶也罷,它的含水量都處於極低的狀態。

在妥當的儲存保管之下,可以經得起長時間的倉儲。

只要有足夠的耐心,那麼將一款白茶存上三年,將其存成老白茶不是難事。

再退一萬步來說,春雨貴如油。

春天,作為茶樹的生長旺盛期。

這時候,恰當好處的豐沛降雨,能夠為茶樹的快速生長,提供必需的水分。

每年的春茶採摘前,茶樹們處於孕育階段時,內部需要積累足夠的水分。

有研究數據顯示,對茶樹的光合作用而言,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原料。

處於生長旺盛期的茶樹,新梢內部需要保證足夠的水分,才能讓芽葉生機盎然的狀態。

早春時節,茶樹嫩梢的芽葉模樣,看起來水靈靈的。

在開始採茶前,茶樹新生的大量新芽與新葉,唯有積累下足夠的養分,才能得出高品質的茶青原料。

等到春茶季開始後,正式開始採茶後。

對於茶樹的生長而言,並非是一直晴日當空,才算好天氣。

按理想的春茶季天氣設想,最佳的狀態應當是三晴兩雨,早晚多雲霧天氣。

晴朗三天,茶樹們可以曬一曬。

雨兩日,茶苗們可以潤一潤。

再加上,高山茶園間,早晚多細潤的雲霧,可以為茶樹提供全方面的滋養和潤澤。

從芽到葉,從梗到莖,被細膩的雲霧分子,溫柔的撫摸和滋潤,補水效果極好。

故而,得到充足水汽滋養的高山茶樹們,看起來要更加的鮮活、芽葉飽滿。

與此同時,春雷響,萬物長。

當春季下過一場大雨後,雨水還可以疏鬆茶樹根系土壤的板結層,讓早前幾日被連曬了好幾日的泥土,重新變得鬆軟。

並且,震響大地的春雷,能夠增強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在一場春雷和大雨過後,茶樹的生長和新陳代謝,要比平常更加旺盛。

可以說,農諺裡常說的,雨潤萬物生長,並不是沒有道理!

《3》

春季,是茶樹的生長旺盛期。

春茶,同樣是白茶裡一年最重要的主產。

一年之計在於春。

要說到春白茶為什麼好?大抵上是因為,它一次性集結了白茶裡的重要主產。

白毫銀針,白牡丹,春壽眉們,都將在不久後陸續開採。

從春白茶的儲存收藏價值而言,選擇很豐富。

譬如,光是白毫銀針這一類,就有不少的門道。

荒野銀針,拋荒銀針,頭採米針……

這些在白毫銀針裡,各有特色的亮點。

在白茶江湖裡,這些茶實屬珍品,產量極少。

每年春茶季還未開始前,就已有不少相熟的老茶友預定。

這些量少而珍的白茶,若非趁著新茶上市時入手,那麼後期在市場上,可就難得一見了。

從儲存收藏的角度看,物以稀為貴。

白茶裡產量少,養分高的白毫銀針,屬於每年春茶季裡的重要看點。

畢竟,按正常的市場行情推算。

在老白茶的市場裡,老壽眉多見,而老銀針難尋。

當和朋友一同喝白茶時,在茶桌上亮出自己珍藏的白毫銀針老茶,絕對有面子。

更何況,芽頭粗壯的白毫銀針,含茶氨酸豐富,養分價值高。

從舒心喝茶的角度看,喝己存出來的年份真實的老銀針,既有面子,又有裡子。

漫漫歲月裡,藏一箱老茶陪伴自己,更有安心感。

《4》

提到春白茶的收藏價值,除了品類豐富,養分高之外。

它的第二點儲存收藏意義,在於它的獨特風味。

春白茶最大的風味特徵,在於鮮爽二字。

山花爛漫,桃紅梨白的季節,茶樹們新生的嫩芽香葉,尤為的細嫩。

豐滿圓潤的芽頭,由外到內,逐層密布著不少的白毫。

纖細的白毫,看似模樣雖不起眼。

但對於白茶的風味而言,卻是大有裨益。

它除了是毫香的重要來源外,還擁有豐富的茶氨酸含量,能夠為茶湯帶來清甜鮮爽的風味。

以鮮著稱的春白茶,不論白毫銀針也好,白牡丹和春壽眉也罷。

在它們的芽頭, 或是葉背上,都分布著細密的白毫,如同一層晶瑩的糖霜般,潔白無瑕。

故而,春白茶的整體風味,擁有清新的花香、毫香、嫩筍香、草藥香、雨後竹林等香氣。

茶香清揚,而又分外靈動。

另外,在茶湯的滋味上,春茶的滋味同樣美妙非凡。

由於茶氨酸含量豐富,春白茶的湯水品嘗起來,特別的清潤爽口。

趁著新茶期去喝,茶湯裡的花香落水明顯。

喝著衝泡出來的茶湯,仿佛是在喝竹林清露,既清涼,又爽口。

嘴巴裡清清爽爽,唇齒間留著清芬的茶香,特別的舒適。

最後,品質出色的春白茶,由於茶葉內部的養分含量豐富。

所以它的茶湯,喝起來特別的淳和細膩,飽滿。

稠潤得堪比楊枝甘露,入口順滑,滋味飽滿,回味悠揚,清韻嫋嫋。

春白茶的滋味,層次豐富極了。

透過一杯清爽鮮香的茶湯,能匯聚一整個春天的極致美好。

《5》

收藏春白茶,妥當儲存是關鍵。

春白茶的儲存價值是否高?重點是看品質。

而至於一款春白茶,是否好儲存,主要是看它的工藝。

簡單的說,白茶制茶工藝的最大精髓,在於一點:

在最大程度保全一款茶的內部養分和風味的同時,將其含水量做到最低。

細嫩嬌妍的春白茶茶青,在採摘下來後,需要及時的攤晾。

將香嫩的白茶鮮葉原料,薄薄的攤晾在水篩上,最好是葉片之間不要交疊。

這時,藉助自然的風力、熱力等,能夠快速的幫助茶葉內部的水汽散失。

精細的萎凋過後,當白茶的萎凋葉達到含水量只有百分之十幾的狀態時,就可以進一步乾燥了。

傳統的白茶制茶,基礎工序只有簡樸的兩道,萎凋和乾燥。

不揉捻、不殺青的制茶,能夠最大程度的保留一款茶的內質風味。

不過,白茶看似簡約的制茶過程,其實並不簡單。

更不是一部分朋友認為的那樣,簡單的曬一曬就能喝。

畢竟,隔行如隔山。

如果只簡單的利用溫和日光去曬,那麼茶葉內部的深層次水分,一時間難以烘乾。

而這部分沒徹底烘乾的水汽,一旦遺留了下來,會成為存茶的隱患。

內部沒有烘乾,含水量沒有合格的白茶,經不起長時間的儲存。

哪怕存茶方法再妥當,茶葉內部的多餘水汽,仍會不受控制的逸出。

在水汽由內而外的作用下,一款茶會不受控制的受潮變質。

故而,茶友們在入手春白茶進行儲存和收藏前,需要多留意茶葉的幹度問題。

通過聞茶香,判斷香氣是否馥鬱,乾燥。

或是憑藉的手感,初步感覺一款茶的含水量是否足夠低。

優質的白茶,只有幹度足夠低,摸上去有乾燥粗礪的質感,才是屬於好茶的表現!

《6》

帶著花香的氣息,三月悄然而至。

桃花如期而開,陽春按時而來。

到了三月,不知太姥山上那幾株桃樹和梨樹,有沒有盛開。

是早已經滿樹繁花似錦。

還是由於山上氣溫冷一些,花枝開得數量並不多?

總而之,三月已經來了,氣溫正緩緩的回升。

再過不久,一年一度的春白茶開採,又將開啟。

這真真是,讓人期盼!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別被誤導了,不然會喝不懂白茶
    因為沸水一衝入,巧克力味,酸梅味,會清晰地出現在蓋香上,隨著熱汽騰空而起,燻得人極為不適,絲毫沒有白茶的「鮮、香、醇、爽」之美,煩悶得只想摔杯。 喝這種存壞的老白茶,還不如喝一杯香清甘活的新白茶,來得怡神靜心。 有的時候,老白茶並非好白茶,只是存壞的劣等貨罷了。
  • 別再概念炒作了,可可粉味,巧克力味,梅子味,都不是白茶的本味
    茶葉會帶酸味,與之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那就是在不正常的情況下,發酵太過頭了,才會帶有酸味,也就是所謂的梅子味。這裡的不正常的情況,歸根結底是茶葉的含水量超標了。茶葉中的水分過多,在高溫高溼的環境內,就會誘發生出酸味。
  • 黃梅時節家家雨,梅雨來臨,巖茶、普洱、白茶、綠茶該如何儲存?
    木板乾燥,不導熱,還能防潮,對茶葉的保存比較好。在平時,庫房一般門都是緊閉著。霧比較大的天氣,陰雨天,梅雨季節等潮溼的時候,更是沒事不會開門。更細緻一些的,就在庫房放上抽溼機,控制室內的溼度變化。特別是在梅雨季節裡,空氣溼度比較高。頻繁的從大箱內開箱取茶,反而會增加水汽入箱的機會。容易讓整箱的茶,都受潮變味,不能再賣。參考茶農的做法,普通茶友在保存巖茶時可以留意以下幾點。1、多檢查。
  • 三年陳的白茶一定會有藥香嗎?那可未必
    其次,平地茶園附近沒有高大的樹木遮擋,且雲霧也比較少,導致直射光多,光照強烈,芳香物質容易受損。接著,平地茶園植被覆蓋少,土壤層薄,微量元素含量少,且排水不好,土壤的通透性不佳,不適合茶葉的生長,芳香物質積累不足。
  • 從酸味,到梅子香,從大紅袍,到老白茶,說說梅子香的那些謬論們
    這位10後宣布,他長大了要發明一種粉末,有茶葉一樣的香味,撒一把到天空去,雨就停了。我抱著他胖胖的身體,想像著他的發明創造,信手捻起一顆漳州來的大楊梅,肥嫩多汁的口感,甜裡泛酸的感覺,酸得我眯上了眼。楊梅的季節,雨就是多。
  • 白茶只是工藝?這4句糊弄人的白茶經典語錄,看看你有沒有中過招
    喝一款含水量超標的白毫銀針,這就是傳說中,帶有高級香氣的巧克力味的白茶。一種因為受潮了的白茶才會生出的巧克力味,被不少茶掌柜說成是高級白茶香氣。但劣質茶就是劣質茶,就算是誇出花來,這也是不能改變的事實。話不多說,開始泡茶。接上純淨水燒沸後,注入蓋碗中,快速倒出茶湯。趁熱聞香,我被燻到了。
  • 白茶性價比超高的三點購茶攻略,閉著眼睛買,絕對不吃虧
    白落梅說:「我們在茶的安靜,茶的溫的溼潤裡,從容不驚的老去」。一杯好茶也是一段美好的時光。 喝著茶的下午,朋友提起,家裡還有口糧茶,打算再入手一些性價比高的白茶,要怎麼選? 性價比高的白茶總是更能吸引眼球,要怎麼選,主要還是看這四個方面。
  • 野放春白茶為何如此珍稀?又為何如此受茶友追捧?
    經過一整個冬天休養生息的茶樹,儲存了更多內含物質,加之春季氣溫持續保持低溫狀態,茶樹在吸收養分的同時,消耗也少,這讓春白茶更加茁壯生長,外形飽滿肥壯,滿披白毫,葉質柔軟,香氣充盈。 那麼為什麼說春白茶的營養價值高呢?
  • 含水量高的隱形眼鏡是不是不容易乾澀?
    那麼,是不是含水量高一些,鏡片保溼度就更好一些,佩戴起來也就不那麼容易乾澀了呢?事實恰恰相反。隱形眼鏡的含水量高,說明鏡片需要的水分就更多,吸水性也就更強,一旦水分不足,鏡片便會吸收淚液補充水分來達到本身的含水量,從而導致眼睛更加乾澀難受。因此,淚液分泌較少、眼睛容易乾澀的人群應儘量避免使用含水過高的鏡片。
  • 從新茶到老茶,白茶身上到底發生了哪些驚人變化|吾雨茶課堂
    ,白天日光也比較強烈,葉綠素轉化分解程度比較深,因此秋茶的顏色也會比較花雜,綠色、墨綠、黃色、磚紅、紅褐皆有。在這個過程中茶葉會形成多種呈色物質,比如部分兒茶素會轉化成茶黃素等等。這些水溶性呈色物質以黃色為主,但是量相對比較少,加上脂溶性的葉綠素影響,新白茶衝泡出來的茶會呈現淺黃色。
  • 有茶梗的白茶是壞茶?壽眉感覺很冤枉!
    在白茶圈內主流白茶種類有: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由芽頭製成的是白毫銀針,鮮嫩的芽頭,形態均勻,眾多茶友都認為白毫銀針是最好的,其他的種類就不太好。但是事實卻不是這樣的。正是因為這長長的茶梗,寬大的葉片,壽眉總是被人說是品質不好的茶,奈何壽眉不會自己說話,小白就替壽眉喊喊冤。不能根據白茶是否有茶梗來判斷一款白茶是不是茶,判斷一款白茶是不是好茶,應該從產區、工藝、儲存來看。
  • 4個維度說白茶,帶你讀懂白茶鮮為人知的一面|吾雨茶課堂
    ,茶葉表皮比較厚,比較適合做白茶。,不適合久放,一般只有2—5年的儲存期限,香氣隨著儲存時間增長而減弱,當年飲用清鮮甘醇,口感最好。▲鮮嫩的小魚葉三、按儲存年份劃分白茶的天然工藝,不會損傷白茶芽葉,>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白茶內質,也賦予了白茶能長期儲存的特殊屬性。
  • 身體成分含水量超標,怎麼辦?
    發現身體含水量超過標準水平,想問如何降低?不用擔心水的問題,生物電阻體脂稱秤的原理,簡單講就是測身體的電阻率,脂肪電阻高,水分電阻低。一般來看,體重變輕或不變,且身體脂肪組織佔比下降,水分相對就上升了,肌肉組織也是水的範圍,但不是說看到水分比例上升就是水腫,鑑別方法也簡單,自己按著身體沒凹陷水腫就沒多大事。
  • 答疑解惑,不懂這三十個白茶知識,喝再多白茶也是茶界小白
    3.貢眉和壽眉,是同一種茶嗎4.白茶,曬曬就能喝5.純日曬白茶,它是概念炒作,太陽怎麼可能曬24個小時6.白茶不揉不捻不炒,所以它怎麼樣都不會泡的苦澀7.白茶,都是香香甜甜的,所以它好喝還有的新人朋友,特別新的那一類,甚至對白茶是什麼茶,是一臉懵。有的看到了鏡頭前的春白茶,還會發出疑惑:「咦,這個是什麼茶,怎麼這麼綠?」呃……綠,這是春白茶啊,頂級春白茶才會有的綠色。所以,現在連綠色,都備受質疑嗎?
  •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餅茶湯感豐腴,飽滿多汁。散茶餅茶,風華萬千。散茶活潑靈動。餅茶成熟穩重。《2》說到散茶與餅茶,想起前些日子,有個茶友問了個問題。「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與熟之分嗎?」在萎凋的過程中,原本飽滿多汁,看起來油潤的茶青,逐漸變得乾癟,同時翠綠色也逐漸變深,變為深綠色。白茶茶青,在失水的過程當中,還會散發出各類香氣。香氣白牡丹和春壽眉的茶青,在萎凋過程中,會散發出類似蘭花的香氣。
  • 只有劣質白茶才會壓餅,好白茶捨不得壓餅?這3個因素會給你答案
    畢竟優質老白茶來之不易,誰會冒著被存壞的風險,讓它一直暴露在空氣當中呢? 薄薄的一層白綿紙或塑膠袋,是保不了它周全的。 如果有哪個茶掌柜把自己家的白茶餅,一年四季都擺在架子上。
  • 令人費解,為什麼你喝白茶會口渴,而我不會?這3個原因可以解惑
    喝茶也是一樣,喝白茶覺得口渴,或許與個人的體質有關。白茶的加工屬於六大茶類中,較為簡樸。因為不殺青不揉捻,茶葉芽葉上的白毫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類比較纖細的白毫,有的人對其比較敏感。在喝下一杯白毫數量豐富的茶湯入肚時,有部分白毫會粘在喉嚨處和口腔內,從而使得口腔黏膜和口腔與水分隔絕,接觸水分,從而讓人產生口渴的感覺。於是這時就有人,會利用喝水來緩解這樣的情況。
  • 老茶農怒了,深扒梅子味老白茶的真相
    最近,有新茶友私信問,「茶葉聞起來有酸味正常嗎?」 當然不。 對大多數的茶葉而言,酸味都在扮演著大反派的角色。 茶友不解,為什麼他們當地有許多開店的茶掌柜,都說老白茶存久會有梅子味呢?
  • 你喝到過發酸的白茶嗎?到底是存壞了還是正處於轉化之中?
    正期待著這份時間的驚喜,沒想到朋友試了卻說有股酸味,也不知道正不正常,還能不能喝。白茶發酸正常嗎?其實我也是第一次遇到有酸味的白茶。鮮爽、回味清甜、毫香濃鬱、棗香、藥香,我們通常會用這些美好的詞來形容好的白茶應該具有的滋味,從來不會用到酸這個詞。就像食物發酸就會讓人聯想到變質一樣,一提到茶湯有酸味,大家第一反應就會和變質、劣質聯繫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