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
這是茶圈中對白茶的讚美
而有的茶友就納悶了
自己的白茶足足陳了3年
卻沒有出藥香?
這是為什麼呢?
文 | 小白
01
白茶被茶圈裡稱「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一年茶指的是新製作出的新白茶,香氣清新鮮純。
三年藥指的是陳了三四年的白茶,可以稱之為老白茶了。這時候的白茶內部成分緩慢地發生變化,香氣轉陳,有絲絲藥香,醇和甘甜。
七年寶指的是陳了五到七年的老白茶,香氣越來越醇厚,能算得上是個寶了!
品質好的老白茶,香氣層次豐富,香型馥鬱。如常見的老壽眉茶,幹茶時就能聞到溫暖素雅的藥香,低調沉穩。而衝泡過後不僅有藥香,還有高揚的花香。
但有的茶友就感到困惑了,「為什麼我的白茶足足陳了3年,卻沒有藥香呢?」難道不是所有老白茶都會出藥香嗎?
真正品質好的老白茶是一定會出藥香的,而你的老白茶沒有出藥香,可能是以下三個原因。
02
你的白茶陳足3年還出不了藥香,可能是買到了平地茶。
首先,生產平地茶的平地茶園海拔較低,春天溫度高。在這樣的條件下,萬物都蓬勃生長,茶樹也是如此。如此快的生長速度,茶樹內部還未累積充分的芳香物質就發芽了,產出的茶葉香氣自然寡淡。
其次,平地茶園附近沒有高大的樹木遮擋,且雲霧也比較少,導致直射光多,光照強烈,芳香物質容易受損。
接著,平地茶園植被覆蓋少,土壤層薄,微量元素含量少,且排水不好,土壤的通透性不佳,不適合茶葉的生長,芳香物質積累不足。
最後,平地茶園離人類生活區近,受環境汙染影響大,如垃圾、汙水的排放,靠近路邊,茶葉容易吸附汽車尾氣、揚塵等,空氣品質不佳,白茶的品質受到影響,容易出現雜味,影響到清爽的香氣。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意為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會隨之改變。
而白茶也是如此,在這種地方產出的白茶,香氣怎麼能好呢?平地茶即使陳上再多年,也很難出藥香。
03
陳足3年還出不了藥香,可能是買到了工藝不佳的白茶。
白茶不炒不揉,只經歷了簡單、樸素的萎凋和烘乾為主的加工工藝,這樣做才能最大程度的保留白茶的營養物質,保證其「原生態」。
而萎凋和烘乾不當則會造成白茶的品質不過關。萎凋不是簡單的將剛採摘下來的茶青放在地面上暴曬,而是要及時的攤薄攤晾。為什麼呢?
沒有及時攤薄攤晾,剛採摘下來的茶青水分多,堆積在一起久了,很容易就出現悶臭味。就像把成堆新鮮的蔬菜堆放在一起,第二天後便會生出不新鮮、刺鼻的悶臭味。
同時,茶青剛摘下來後還殘留著陽光的溫度,日光的溫度再加上水分,悶在一起相互作用後,使茶氨酸嚴重流失,清新鮮爽的香氣也漸漸消散,這樣怎麼能製作出品質優良的白茶呢?
除了及時攤薄攤晾,日光萎凋還講究離地70公分,光照不能太強,掌控好風力。如果將茶青直接放在地面上萎凋,則會影響水篩下方的對流,造成上層的茶青水分蒸快,下層的茶青水分蒸發不足,影響整批茶的香氣。
除了萎凋,還有烘乾。烘乾是對萎凋的補充工藝,通過萎凋蒸發的水分還遠遠達不到標準茶葉的乾燥度。這時候就需要烘乾來進一步實現了,烘乾不能是高溫快烘,而應該文火慢烘。
如果採用的是高溫快烘,那很可能把茶葉的葉片烤焦,而中間的芽頭卻還是沒有烘乾透徹,產出的白茶含水量是不過關的,帶著難聞的黴味。
白茶的加工工藝不佳,萎凋不當或烘乾不透徹,都會對白茶的香氣產生影響。這樣的白茶,想要陳出藥香,可真是難上加難啊!
04
陳足了3年還出不了藥香,可能是白茶的儲存方式不當。
之前有位茶友說,「我把白茶放在地下室裡儲存了足足4年,前幾天想取出來品嘗,卻發現不僅沒有聞到藥香,連茶本身的香氣都減弱了。
這是為什麼呢?首先小白辨認後,肯定了這位茶友買到的白茶產區、工藝都是極佳的,那問題就出在這儲存方式上了。
地下室適合儲存白茶嗎?當然不!地下室雖然溫度較低,是陰涼之地,但空氣不流通,容易有異味,且潮氣較重,這就大大影響了白茶本身的鮮爽香氣。
白茶的儲存必須是在避光、乾燥、無異味的陰涼之處密封保存,這些因素缺一不可。
若存放的地方溼度太大,白茶就容易受潮變質,產生黴味;光照太強,在光熱的作用下白茶葉片色素發生分解,不僅使之失去了鮮活的狀態,內在芳香也分解消散了。
白茶容易吸附氣味,存在有異味的地方,不管香味還是臭味統統都被白茶吸收,幹擾了白茶本身的香氣,浪費了這香氣純正濃鬱的好白茶。
密封對白茶同樣重要,如果沒有仔細密封,白茶與空氣長期接觸,空氣中的強氧與白茶發生反應,不僅使白茶香氣減弱、變味,還會使白茶受潮變質。
若將白茶儲存在一個光照強烈、溼度較大、異味重的地方,並且使其長期與空氣接觸。這樣儲存出來的白茶,即使放上10年,也出不了藥香。
05
品質好的老白茶是一定可以出藥香的,若你發現自己家的老白茶明明存夠了年份,卻沒有出藥香。
要當心了!看看你的白茶是不是產區不好的平地茶,或者是加工工藝不當的白茶。若都排除了這些原因,那原因可能是你的白茶儲存不當了。
只有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的老白茶,才能陳出藥香。
老白茶的藥香經過時間的沉澱而來,實在難得可貴,所以更需要花心思去好好對待。
如果看完小白的文章後,茶友們發現了自己的問題,那就及時改正過來吧。早發現,早排查,早處理。
小白相信,茶友們只要肯花心思,細心辨別白茶的產區、工藝,經過良好的儲存,大家的老白茶一定會生出令人可喜的藥香。
▽
點擊閱讀原文
一鍵下單「最想念的白茶」
2020高山牡丹王,
產自太姥山高山茶園,
在白毫銀針之後採摘。
2020年,
高山茶園裡三不五時拜訪的低溫天氣,
讓牡丹王擁有了更豐沛的內質,
比去年的牡丹王更驚豔。
肥壯的芽頭,密實的白毫。
偶爾有幾根像是銀針一樣肥碩的茶芽,
讓人驚呼買的真划算。
身為牡丹王,
卻擁有白毫銀針一樣的毫香,
更兼備白牡丹的花香,
梔子、蘭花,
還有山上經常看到的白色野花。
今天,
2020高山牡丹王正式上架!
【2020年7月16日】
白茶家族 堅持原創的白茶自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