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白茶中的大餅和小餅有區別嗎?一般什麼樣的白茶會做小餅?

2020-12-16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茶友提了個很細的問題。

「白茶的大餅和小餅有區別嗎?一般什麼樣的白茶會做小餅?」

村姑陳初初一看,本能的反應是,這是個很細節的問題,這位茶友好細的心呀,不說心如比幹吧,也快趕上林妹妹了。

喝過一泡茶之後,再一回思,呀,這可不是細節問題。

這是要是細細掰開來,可是一個很深刻的話題,事關白茶的儲存、白茶的收藏選擇。

有可能會影響到茶友的存茶數量與類型,從而影響到未來的收藏級數。

在村姑陳這裡,跟茶友的毛爺爺有關的,都不是小問題。

故而,還是專文來說清楚,比較好。

對茶友負責,是村姑陳的本分。

《2》

白茶壓餅,也就十來年的事。

當然千年前的大宋朝時,白茶也壓餅,但這不算特殊,那時候全國都流行喝餅茶(團茶),不獨白茶。

而自從明朝的朱重八廢團茶興散茶之後,餅茶就一直在中原地區銷聲匿跡,唯有在老少邊窮地區的邊茶裡,還有餅茶和磚茶的影子。

直到08年奧運會之後,白茶餅才漸漸進入大家的視線。

那時候福鼎白茶壓餅,大多數是壓七兩餅。

這許是受了黑茶七兩餅的影響;也許是因為市面上通行的壓餅模具都是七兩;也許是市面上能買到的包餅的紙,裝餅的禮盒,都是按七兩餅度身訂製......

總之,那時候還不流行壓小餅——就是100克、200克的小餅。

不管是銀針、壽眉,牡丹,一律都按七兩來壓。

七兩就是350克,放在手上是一塊像小時候體育課上的鉛球一樣的尺寸,舉在手上把玩的時候,幾乎會玩出兒時的歡樂來——舉在頭頂上就差點飛出去。

包在一張白棉紙裡,裝進包裝裡,就可以送人。

一箱48餅,或者50餅,封起來,就可以儲存。一層一層堆疊起來,沿牆佇立著,不佔空間就能多存下一大半的茶。

壓餅,一直是節省空間和便於運輸的不二法門。

《3》

小餅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呢?

大約是在2016年之後。

為什麼會興起壓小餅呢?因為白茶的價格開始起來了。

洛陽紙貴。

當白茶的價格開始起來了之後,白茶當中的高端茶,像銀針,牡丹王這些茶,價格自然就高了,能喝得起的人自然就少了。

茶農為了能在價格漲起來之後,還可以繼續保持白毫銀針,牡丹王這些等級較高的白茶的銷售量,想出了個聰明的法子——壓小餅。

以白毫銀針2000塊錢500克為例。

從前,壓七兩餅的時候,一塊白毫銀針餅,是1400元。

而如果壓成小餅,100克的小餅,是400元,比七兩餅便宜了1000元。

如果壓成200克的小餅,是800元,比七兩餅便宜了600元。

是不是很合算?

對於消費者來說,從前,要想嘗到一塊白毫銀針餅,需要花費1400元錢。而現在,只需要花費從前的一半甚至更低的價格,就能喝到一塊白毫銀針餅!

這簡直太幸福了。

於那些只想嘗個鮮,嘗嘗銀針餅味道,卻並不想收藏銀針餅的茶客來說,花最少的代價就能嘗個鮮,真是省到家了。

有了市場需求,自然有人生產。

於是,小餅就應運而生了。

《4》

當然,壓小餅除了符合嘗鮮者的購買需求之外,還有一部分購買小餅的茶友,是貪圖小餅的便捷性。

大餅,塊頭大,個頭大,隨身攜帶,是很不方便的。

買到一塊好餅,想出去跟人鬥個茶,帶整塊餅出去,不現實——萬一碰壞了那不心疼死。

只能撬出幾小片,拿個塑膠袋裝了去。

但是,這樣的簡易包裝,太LOW。

到了鬥茶的現場,人家都是拿著高檔的禮盒出來鬥茶,而你從小塑膠袋裡抖抖索索地倒出在家撬的茶來,這從包裝上,從氣勢上,就輸了對方一大截。

而且,在場的觀眾,看到你從一個塑膠袋裡掏茶,不知道會不會因此而對這泡茶的珍貴程度和價值,產生懷疑,從而對他們未來對這款茶的判斷產生誤導?

人靠衣裝,馬靠鞍裝,茶靠包裝。

自從有人發明了小餅,這些問題都迎刃而解。

100克或者200克的小銀針餅,小牡丹餅,正好一隻手掌大小的尺寸。

拿在手上,不大不小。揣在口袋裡,重量正好。

放在包裡,也不輕不重,不佔地方。

出去跟朋友約茶或者鬥茶,帶塊小餅,簡直完美。

尤其它小,萬一存茶的時候不小心,袋口沒拈緊跑氣了,茶壞了,也只是損失了一塊小餅,也就100克200克茶,比起原來七兩餅350克的重量,這損耗簡直就是小兒科。

《5》

當然,如果是認真要收藏白茶,大量存白茶,還是建議存大餅。

為什麼?

團隊陳化啊。

白茶最需要的,就是團隊陳化——讓大量的白茶餅,不包紙皮,裸露著存放在大箱裡,最是利於陳化。

大箱空間大,48或者50餅白茶餅,放在一起,互相刺激,互相轉化,互相激發,比一塊餅單獨陳化,效果好太多了。

七兩餅是350克,48餅是16800克,50餅是17500克,這麼龐大的一個數量的白茶存在一箱,那刺激和轉化起來,可不得了。

一萬多個人一起喝歌,那聲音可宏亮極了。

相比之下,小餅的100克、200克存一箱,就算一箱50餅計算,整箱的重量也只有5000到10000克。

重量多的大餅,當然陳化更好。

人多力量大。

茶多陳化好。

在未來的香氣與滋味方面,大餅當然會比小餅更出色。

尤其是兩三年之後,五六年之後,同一個年份的大餅與小餅相比,大餅的香氣更濃鬱,湯水更稠滑,漿感更渾厚。

活脫脫就是極富魅力的老幹部一枚。

而那時候的小餅,仍然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小鮮肉。

《6》

近年來,不獨銀針和牡丹王,普通牡丹和壽眉也開始壓小餅了。

一方面是因為攜帶方便,一方面也是因為嘗鮮的需求。

想要一款餅的時候,如果想先嘗個味道再決定是不是要大量購買,那先買它的小餅回來喝一喝,是實惠的選擇。

當然,前提是,這款茶既壓了大餅,又壓了小餅。

在這種情況下,小餅完全是以茶樣的形式出現的。

它是購買大餅之前的嘗試。

小馬過河,小餅為先。

【後記】

今天村姑陳的手扭了,打字像針扎一樣疼。

所以寫得有點短,請列位看官見諒。

這麼多年,一直堅持日更,不論颳風下雨,寒來暑往。

唯這一次,差點堅持不下去要停更。

想了想,不能負了列位看官。

於是堅持打完。

卻已經汗流浹背。

我盡力了,各位晚安。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散、餅、珠、磚,細數白茶這些年變化過的形態!
    因為,散茶狀態的白茶是乾燥的,乾燥也使得白茶膨脹、蓬鬆,會佔據很大的存儲空間,並且在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被擠壓破碎。為了減少佔地面積,也為了不讓茶葉破碎,更為了能讓白茶走出去,白茶的全新的形態孕育而生,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餅茶。
  • 只有劣質白茶才會壓餅,好白茶捨不得壓餅?這3個因素會給你答案
    大多數人第一次見到的老白茶,是呈現餅狀。 在茶葉店或是茶館裡,古樸的架子上,擺放著一塊塊老白茶餅。 不過,能夠長時間擺在外頭的,一般都是模型。 畢竟優質老白茶來之不易,誰會冒著被存壞的風險,讓它一直暴露在空氣當中呢?
  • 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茶與熟茶之分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散茶和餅茶,是白茶中的一對姐妹花。《2》說到散茶與餅茶,想起前些日子,有個茶友問了個問題。「不論散茶還是餅茶,白茶有生與熟之分嗎?」看到茶友的留言,第一反應便是——這位朋友,一定是很忠實的普洱茶粉。
  • 買到做舊老白茶怎麼辦?喝了還是扔了?圖解三種常見白茶做舊手段
    如此細長的芽頭,更像是福雲六號為原料做的白茶。至於顏色,更是一言難盡,顏色灰白,看起來很沉悶,白毫也沒有銀光熠熠的模樣。(以上均為茶友發來的茶葉圖)再看看葉底。顏色紅得可怖!分明是過度發酵的模樣。綜合來看,這餅所謂的2011年,是做舊茶無疑。茶友聽完,頓時洩氣,問道:「那怎麼辦啊,這茶一餅好幾百呢。」
  • 德物志攜手福鼎白茶傳承人推出瑞鶴系列白茶
    此次德物志與福鼎白茶技藝非遺技藝傳承人合作推出瑞鶴系列白茶,正是德物志品牌在白茶體系深入開發的重要裡程碑。包裝設計元素源自宋徽宗《瑞鶴圖》,系容山堂原創設計,同時也是茶具系列產品的爆款元素。將其運用到德物志白茶上,藉由《瑞鶴圖》將帶我們又一次回到風雅大宋。陳家瑞,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非遺傳承人,國家 級制茶大師,其家族世代做茶,在福鼎白茶製作技藝領域具有明晰傳承譜系,陳家瑞則是第五代傳承人。
  • 小剛匠心講解福鼎白茶
    白毫銀針的泡法白茶的大熱讓白毫銀針開始在大家的視野裡大放異彩,但是真的有人會泡嗎?煮茶法煮老白茶時,由於茶水一體,能夠有效地將芽葉內含物質如胺基酸、果膠、黃酮等更好地釋放出來,完美釋放老白茶的口感和營養。而蒸茶對於內質的釋放會稍微弱一些。因為畢竟是茶水分離,只靠水蒸氣的力量,肯定不如沸水煮的更徹底,一般蒸上兩三分鐘,湯色才微微有變化。
  • 白茶什麼時候最好喝?了解白茶的蛻變過程,做到喝茶心中有數
    02新白茶,鮮爽感最強,花香最豐富!有部分茶友,竟然不知道新白茶是可以喝的。這倒是讓小白大吃一驚,新白茶,它不香嗎?它為什麼不能喝?就是白茶中那股鮮的味道。這種鮮爽,會讓我們想到夏天吃到黃瓜,清新爽口。還有的茶友,會把這種鮮爽感代入想像成是青草的香氣,就是草坪被修剪過後,那種清香的感覺。但白茶這種,不是青味,是鮮爽感哦。
  • 還記得傲嬌貓吾皇和蠢萌狗巴扎黑嗎?白茶帶兩位「網紅」科普抗疫
    還記得傲嬌的貓主子吾皇和蠢萌的寵物狗巴扎黑嗎?這段時間,他們的主人白茶忙著搞創作、為疫區捐款,兩位「網紅」也沒閒著,一直在用二次元的方式為網友普及抗疫知識。遠在西安「雲辦公」的白茶告訴記者,在特殊時期,文化IP更有義務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也是他作為一個創作者起碼的社會責任。
  • 【白茶】為何六大茶類中白茶最特殊?
    日常喝白茶、泡白茶,大多數人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喜歡淡一點或者濃一點,會選擇即刻出湯或是悶一會兒,亦或者是為了達到這款白茶的最佳口感會選擇相應的泡法。 白茶一直是六大茶類中比較特殊的存在,跟其它五大茶類相比,白茶,可謂是中國茶裡的極簡主義:製作最為簡單自然,工序最少。
  • 白茶的梅子味是異味嗎?
    比如經過日光萎凋的白茶會產生一點太陽味,有的人會很喜歡這種味道,怎麼形容呢?有在大太陽底下曬過被子的朋友應該知道,被太陽光沐浴後的被子會發出讓人感到暖心的太陽味,聞著讓人感到極為舒心。白茶曬得太久,內物質會有很大損耗。此外,白茶還會產生梅子香,且不少商家還會以梅子香為噱頭來賣白茶。有些茶友對梅子味白茶愛不釋手,還有些茶友對它嗤之以鼻。那麼白茶產生梅子香到底是好是壞?梅子香算是異味嗎?
  • 白茶散茶也會做舊嗎?別驚訝,望、聞、問、切,四步教你找出破綻
    看著這怪異的顏色,那款茶被做舊的嫌疑非常大。於是,金牛座的村姑陳,向茶友告知了結果。那位鄰省的茶友聽了後,連回復的聲音裡都帶著驚訝:白茶散茶也會做舊嗎?基於散茶和餅茶的不同形態特徵,在白茶的市場裡做舊後的壽眉餅常見,而散茶少見。但,這並不等於,白茶散茶不會做舊。如果茶友們認定了散茶都不會做舊,買茶時放鬆了警惕。這樣反而容易吃虧。
  • 白茶只是工藝?這4句糊弄人的白茶經典語錄,看看你有沒有中過招
    但是某些茶掌柜如同雨後的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一個個聲稱,白茶就是種工藝。只要採用白茶的工藝做出的茶,都叫做白茶。真是令人一腦門子的問號……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想翻出白茶國標來,給他們科普一番。就是在2018年5月1號實施的白茶國標。
  • 它是白茶中的「小可愛」,衝泡簡單攜帶方便,更可愛的是它的名字
    白茶還很適合收藏存放,因為白茶和普洱一樣擁有能長時間保存的特性,只要到了一定的年限,無論是香氣和口感,都會愈發的清甜濃厚。 常常喝白茶,並且是老白茶,不管是對身心都是一種保持健康的好習慣。 而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白茶,是貢眉龍珠,聽名字是不是就很可愛呢?
  • 做舊白茶C位出道,察言觀色,兩種技巧輕鬆選出真實老白茶!
    在渥堆、高溫烤乾後,白茶裡的色素物質被大量破壞,似曬壞的皮膚一般。更糟糕的是,這在某些人看來,是老白茶該有的模樣,是正常情況。然,這類似被烤焦的顏色,實在不是老白茶該有的顏色。自然陳化的老白茶,顏色是鮮活的,充滿活力的,色彩豐富而斑斕。尤其是壽眉這類有芽有葉的茶,顏色最為豐富。
  • 小剛解說福鼎白茶與安吉白茶的區別
    白牡丹是採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製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3.貢眉,有時又被稱為壽眉,是白茶中產量最高的一個品種,它是以菜茶茶樹的芽葉製成,這種用菜茶芽葉製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別於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製成的「大白」毛茶。
  • 答疑解惑,不懂這三十個白茶知識,喝再多白茶也是茶界小白
    3.貢眉和壽眉,是同一種茶嗎4.白茶,曬曬就能喝5.純日曬白茶,它是概念炒作,太陽怎麼可能曬24個小時6.白茶不揉不捻不炒,所以它怎麼樣都不會泡的苦澀7.白茶,都是香香甜甜的,所以它好喝17.老白茶,越老才越好18.白茶保存在冰箱裡19.每天開箱三五次,就想看看我的白茶有沒有存好20.每年三月就買當年的新白茶21.壽眉是白茶中最劣質的22.白茶這麼會這麼綠
  • 春白茶和秋白茶,誰更容易生成棗香?五個角度,為你理清棗香困惑
    若是散茶,那生成棗香的機率,比中五百萬大獎還低。問題二:白茶餅和散白茶存久了都會有棗香嗎?白茶餅和散白茶,就像是一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散白茶,就是人的青少年時期。是植物細胞被破壁之後,細胞中的汁液大量釋放之後,與空氣中的氧分子發生化學反應之後,才會生成的香氣。這種香氣,又如何會出現在沒有破壁經歷的,白壁無瑕的散白茶身上呢?就像沒有遇到乾隆之前的喀絲麗,她天真單純,只是父母兄姐羽翼呵護之下成長起來的小仙女。
  • 安吉白茶是綠茶還是白茶,按照什麼原則劃分的?
    很多人聽到安吉白茶第一反應都以為是白茶,但是安吉白茶卻是沒有任何異議的綠茶,只是名字裡有個白茶,很容易和六大茶類裡面的白茶混淆。那麼是白茶還是綠茶到底是根據什麼規則來劃分的。 六大茶類:綠茶、白茶、紅茶、青茶、黑茶、黃茶。是由安徽農業大學已故茶界泰鬥陳椽教授提出來的。
  • 眼觀、聞香、嘗味,簡單3招教你揭穿渥堆做舊白茶的偽裝,超實用
    1.蓋碗內的白茶,葉片大,茶梗明顯。看著不像白牡丹,更接近壽眉。2.顏色偏暗,偏褐,不像年份真實,自然轉化的老白茶。是以,不排除有做舊的嫌疑。不料,那位茶友在看到回復後,大吃一驚。「白茶的散茶也會有做舊?」「我能從這款老白茶裡聞到棗香,難道它也是做舊嗎?」咦,白茶散茶也能陳化出棗香?
  • 白茶、巖茶、紅茶、綠茶、普洱茶,可以根據茶湯湯色判斷品質嗎?
    按照最新白茶國標來看,白茶中每類茶的湯色都有著不一樣的標準。 比如,特級白毫銀針的湯色是以淺杏黃且清澈透亮,特級白牡丹湯色則寫著黃且清澈。 2017年11月1號發布的,2018年5月1號實施的紅茶第1部分:紅碎茶中,我們可以看到,國標中對紅茶湯色要求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