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解惑,不懂這三十個白茶知識,喝再多白茶也是茶界小白

2020-12-0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聽過一個故事。

看似很平常的愛情故事,結局卻很顛覆。

說的是太平天國的時候,有個住在船上的少年,四處漂泊,四海為家。

有一次,他的航行,到了江蘇。

這是一個水道兩側,粉牆黛瓦,炊煙嫋嫋,宛若世外桃源的地方,與世無爭,戰火還未波及。

這一天,男子照例,走出他的船,在船的對面,是一座繡樓。正好有一繡娘,推開窗倒水。

兩人的目光,相遇了。

不過是驚鴻一瞥,男人的身影,卻深深地融進女子的眼中。

就如天地初開一般,有一股神奇的電流,穿過兩人。繡娘手一抖,盆差點掉了,還好定力足夠,穩住了,不至於太丟人。

天上的月老,暗中牽了一根紅線,配對成功。

按照我們都喜歡「happy ending」的心理,這個故事,該是一個大團圓結局。在那戰亂紛飛的時代,兩人攜手共度艱難時代。

然而,你們猜錯了,就像我一樣。

這其實,是一個悲哀的故事結局。

後來,繡娘死於戰亂。

兩個人的故事,有一個特別美好的開頭,卻因為沒有鼓起勇氣,兩人都沒能說出心意,最後這份天地初開的情,也換了個湮沒的結局。

這個故事,和我們喝白茶,也特別像。

開頭,總是特別美好,但結果是——喝了半年白茶,你還在新人階段!

這個結果,是不是很難接受?

《2》

你還別說,這種新人的表現,還具有普遍性。

先系統羅列出新人的表現,這時候,倒是可以對號入座看看,看看自己是否還在新人階段。

溫故知新,回憶看看,自己在新人時期,是否也有這些想法?別羞於承認,誰還不是從新人階段過渡來的?

準備好了嗎?

開始羅列新人30個典型表現。

1.白茶,一定是白色的。

2.唉,壽眉的葉子,這麼大,也能叫做茶嗎?

3.貢眉和壽眉,是同一種茶嗎

4.白茶,曬曬就能喝

5.純日曬白茶,它是概念炒作,太陽怎麼可能曬24個小時

6.白茶不揉不捻不炒,所以它怎麼樣都不會泡的苦澀

7.白茶,都是香香甜甜的,所以它好喝

8.白毫銀針,不管新茶還是老茶,都可以煮著喝。因為貴啊!

9.煮老白茶,各種東西加一起,冰糖、雪梨、陳皮、紅棗、稻草,能加的都加

10.煮老白茶,一定要煮長一點,慢慢熬才能熬出精華

11.泡白茶,不都是要低溫嗎?因為白茶嫩啊

12.煮老白茶,要煮出醬油色才是好茶,顏色淡的都不叫做好白茶

13.泡白茶,一定要悶泡,不然沒味道

14.是白茶,都煮著喝

15.買白茶,專挑貴的,貴的就是一定是最好的

16.白茶,只有老白茶才好喝

17.老白茶,越老才越好

18.白茶保存在冰箱裡

19.每天開箱三五次,就想看看我的白茶有沒有存好

20.每年三月就買當年的新白茶

21.壽眉是白茶中最劣質的

22.白茶這麼會這麼綠

23.白茶和其他茶保存在一起

24.白茶存紫砂罐

25.白茶保存,只用塑膠袋存

26.白毫銀針一定不能用高溫衝泡,會燙熟

27.我買的是太姥山高山白茶啊。一看產地太姥山麓……

28.白露茶不能喝,因為採白露茶的時候,天氣太冷了,它的茶性是寒涼的……

29.這是高山白茶,XXX地產的,它的海拔,比太姥山還要高呢

30.白毫銀針,味道很清淡

未完待續……

《3》

以上,羅列出的30個新人典型表現,還只是其中之一,還有不少茶友,在入門的時候,會有各類奇思妙想。

這30條,您中了哪一條。

有些,其實是新人的典型,這麼多年以來,就沒有中斷過。

比如說,第30個,白毫銀針,味道很清淡。

說白毫銀針味道淡,並未一個兩個人。基本新人都有這種誤區,特別是從其他茶類當中,轉喝白茶的朋友,這種關於喝白茶的誤區,會更加明顯。

像是喝過普洱茶、武夷巖茶的茶友,以「重口味」自居,第一次遇上白毫銀針的時候,十之八九都會說白毫銀針味道好淡啊,沒有味道啊,是不是茶葉不好?

當然不是。

白毫銀針味道一點都不淡,它可是「鮮香醇爽」的典型代表呢,茶湯裡頭的風味,那是擋也擋不住。

茶湯柔和當中,又帶著勁道,認真喝一口,你會覺得茶湯裡帶著的綿勁,十分有識別性,這是白毫銀針在春季低溫中,為了發芽,所卯足的力氣。

用盡了所有的力氣,冒出的芽頭,精華物質都濃縮在這兒了。

之所以覺得白毫銀針味道淡,不排除兩種情況。

第一:白毫銀針品質太差,本身就沒有什麼營養物質,喝起來當然覺得清淡,寡淡,毫無味道。

第二:您還處於新人階段,尚未領會到白毫銀針的精髓。

簡而言之,真正品質好的白毫銀針,味道絕對不會是清淡的。

還有的新人朋友,特別新的那一類,甚至對白茶是什麼茶,是一臉懵。有的看到了鏡頭前的春白茶,還會發出疑惑:「咦,這個是什麼茶,怎麼這麼綠?」

呃……綠,這是春白茶啊,頂級春白茶才會有的綠色。

所以,現在連綠色,都備受質疑嗎?

還是那句話,這是頂級春白茶,它才會有的顏色。春白茶,它生活的環境,溫度不高,光線不猛烈,茶葉中的葉綠素沒有提前、快速、大量分解,就被比較大量地保留下來。而這些葉綠素,在白茶萎凋的時候,配合上及時攤晾、薄攤,也不會被大量、提前分解,所以這些綠色,就被留下來了。

若是工藝不好,比如渥堆了。那這些葉綠素,就會大量被提前分解,這些茶紅素,茶黃素等物質,比例就會增高。春白茶,看起來就比較紅、黃,顏色深,看著就不是這些綠。

故而,春白茶綠,這是原料、工藝等比較完整保留的白茶,它才有的。

要是非頂級的,它的顏色看起來未必有這麼鮮活。

《4》

還有煮白茶,也是新茶友入門必備。

在新人階段,最經常提的問題,就是:「白茶,都能煮嗎?」

後來,通過學習,終於明白了一個道理——並不是所有的白茶,都適合煮著喝。

白茶要能煮,離不開先決條件:年份。

換個說法,白茶要能煮,少不了保存一段時間。這個保存的時間,可以是一年、兩年,也可以是三年、五年。總之,就是要存一段時間再煮。

存,會讓白茶發生一系列有趣的變化。

這種變化,會讓茶多酚和咖啡鹼減少,白茶煮著喝,味道就不會那麼苦、澀,喝起來味道會更為順滑、香甜,整體喝茶口感,更有意思,不再變得單調,甚至會提高愉悅感。

如果沒有陳放,從新茶買了,就直接用煮茶壺煮了,自然會讓茶湯變得苦、澀,味道太濃,那味道,簡直不是味蕾願意接受的。

除了關注什麼白茶能煮,新人還容易踩雷。

那就是煮白茶的時候,什麼東西都往裡面加。

最典型的,就是往白茶裡面加陳皮、加紅棗。

加陳皮?

忽然發現陳皮這種東西,是真的不錯啊。煮普洱茶,加陳皮。煮紅茶,加陳皮。感覺,這陳皮,是百搭啊!

但是,真正煮茶的精髓,不在於加陳皮。

真正懂得喝茶的人,是清飲,就是不添加任何東西,喝的是白茶的原汁原味。如果加了陳皮,屬於陳皮的辛味,它的氣味,會影響茶湯口感,反倒失去了白茶的精髓,讓白茶的口感,變得不再純粹。

再說加紅棗。

這完全就是老白茶棗香沒有,紅棗來湊。試圖通過添加紅棗,讓老白茶喝起來,有一股紅棗的香氣。

捨本逐末的做法。

老白茶裡加了紅棗,這哪裡是茶自帶的棗香,完全就是天外來物啊!

而且,我們要明確喝茶的目的,是為了保健,為了健康,甚至是為了降三高。如果加了紅棗,這對降三高毫無幫助。甚至,紅棗的含糖量比較高,還要多多注意,攝入紅棗之後,會不會對血糖有影響。

並且,我們嘗試過煮老白茶加紅棗。

煮出來的茶湯,嗯,有紅棗的味道,湯水裡,也多了紅棗的甜味。但是,紅棗甜味小時候,留在嘴巴裡的那種酸酸的感覺,也足夠深刻。

喝完用紅棗煮的老白茶之後,覺得整個口腔一點兒也不清爽,沉悶,還有點兒難受。

整體喝茶體驗,並不好。

喝老白茶,最好的方式,是清飲,不加任何東西。正如海鮮的最佳烹飪方式,是水焯,而不是加辣椒、花椒、蒜頭、八角拿來爆炒。

《5》

當然,新茶友入門,還會在存茶上,栽跟頭。

比如,存白茶的時候,全然忽視三層包裝法。

簡單回顧,三層包裝法,指的是用鋁袋、塑膠袋、五層瓦楞紙箱組合保存的方法,是目前最適合白茶,且行之有效的存茶方式。

就遇到不少的朋友,存白茶的時候,講的是一個天性自然,放蕩不羈,讓白茶和自然來了一個親密接觸。

把存白茶的那些裝備,通通去掉。

什麼鋁袋,不要。

什麼塑膠袋,不要。

紙箱?也不需要。

指留下一餅茶,包著一層白棉紙,就放在柜子裡。

我知道,這是茶友們存普洱茶,存慣了,習慣性地讓白茶,也像普洱茶一樣,和空氣自由接觸,讓白茶也來一次自由呼吸。

然而,後果昭然若揭。

就是這白茶,它最後,會變質。

這是沒有交過學費啊!才敢把白茶直接存在空氣中。

真正的做法,應該是把白茶藏著掖著,遠離空氣,遠離光線,遠離會讓白茶變質的一起因素。

任何的水汽、異味、強氧等,都不要靠近白茶。

唯有這樣,茶葉才可以長久保存,才會朝著我們預期的效果,大步邁進。

否則,茶就會跟你說再見了。

人間不值得,存茶太隨便,可不行。

《6》

其實,每個人喝白茶,都是從一無所知到精通,這是自然規律,誰都逃不過。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喝白茶,有迷惑,沒關係,解決它。

等到一個個問題得到答疑解惑,您自然能拜託新人的身份,成為資深茶客。

每一個喝茶大咖,誰曾經不是茶小白?

哦,對了,疑惑要得以解答,可別忘記一個重點:找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學習對的方法。否則,學了錯誤的方法,一切也將成為海市蜃樓,看似華美,實則是鏡花水月,轉瞬即逝。

希望每一個閱讀本文的朋友,都能成為喝茶大師!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相關焦點

  • 白茶什麼時候最好喝?了解白茶的蛻變過程,做到喝茶心中有數
    文 | 小白01白茶,是可以長期存的。這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觀念,尤其是這兩三年來,白茶可以長期保存更是深入人心。白茶可以長期保存,這是受到官方認可的。這是一個非常有代表性的問題,甚至好多茶友,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喝白茶最好。要小白說,白茶最好的狀態,其實早已有跡可循。小白就分享一二,給大家做一個參考,別錯過了不同階段的白茶風採哦。
  • 令人費解,為什麼你喝白茶會口渴,而我不會?這3個原因可以解惑
    喝茶也是一樣,喝白茶覺得口渴,或許與個人的體質有關。白茶的加工屬於六大茶類中,較為簡樸。因為不殺青不揉捻,茶葉芽葉上的白毫較完整地保留了下來。這類比較纖細的白毫,有的人對其比較敏感。連喝下幾大杯,那樣的感覺才有所消失,這就怪白毫具有防水的作用,需要多喝水才可以將其衝刷到我們的肚子裡。大家聽到這裡,是不是會有些嫌棄白毫。可千萬別這樣想,白毫可是個好東西。白毫是白茶毫香的主要來源,它可以為茶葉更添風姿。
  • 茶界「大師」胡言亂語錄,兩三年左右的白茶,都會轉化出酸味?
    再繼續存下去,就會是特別甘甜的味道。不信你們再喝一喝茶,看看這酸味是不是就藏在茶湯裡,聞起來沒什麼酸。」聽了這番引導後,朋友當場覺得古怪,但又好像有幾分道理。最後他帶著疑惑過來找我們,李麻花直接「嘲笑」了他,你被騙了。
  • 小剛解說福鼎白茶與安吉白茶的區別
    中國六大茶類是白茶、紅茶、綠茶、烏龍茶(青茶)、黃茶、黑茶。其中對於白茶是中國發展六大茶類之一,主要採用產自福建省福鼎。安吉白茶,產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但是福鼎白茶和安吉白茶有什麼區別呢?白牡丹是採自大白茶樹或水仙種的短小芽葉新梢的一芽一二葉製成的,是白茶中的上乘佳品。3.貢眉,有時又被稱為壽眉,是白茶中產量最高的一個品種,它是以菜茶茶樹的芽葉製成,這種用菜茶芽葉製成的毛茶稱為「小白」,以區別於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樹芽葉製成的「大白」毛茶。
  • 煮白茶喝起來苦澀,你知道為什麼嗎?
    蓋碗衝泡,能夠體會每一衝的滋味,但煮白茶更能將白茶的豐富滋味浸入水中,更加沉穩渾厚。蓋碗衝泡過幾衝後,還可以煮衝泡後的葉底。將葉底煮來喝,真真就是完全不給內質物逃跑的機會,將白茶的內質物做到不浪費,這樣也是對一款好茶最大的尊重了。
  • 別被誤導了,不然會喝不懂白茶
    老白茶當中的香氣很多,有稻穀香,有花香,有藥香,有陳香,有竹葉香。 毫香,是新白茶當中的毫香延續過來的。花香,藥香,也是新白茶當中的花香與藥香延續而來的。竹葉香亦是新白茶時期就有的老朋友了。 陳香,是老植物老枝老葉自然會生成的氣味,也是正常的該有的香氣。
  • 新白茶什麼時候才能喝?老茶客提醒:這幾個時間點適合!
    雖然將茶放在倉庫中多一天,就多了一天的電費和人工管理成本,但是大量的茶放在一起進行呼吸吐納,茶葉內物質被轉化的更為透徹和深刻。品質好的新白茶裝箱陳化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之後,氣力恢復大半,對新茶思念如狂的茶友,此時就可以飲用新茶,這正是它未經歲月刻刀雕塑的最初模樣。
  • 隔夜茶可以喝嗎?白茶第一天沒喝幾泡扔掉,太可惜了!
    這是很多擁有好茶的茶友,會遇到的難題。為什麼將這個問題,僅限於擁有好茶的茶友呢?若是超市,或是網上所購買的,二三十元一斤的茶葉。同一天沒有喝完,第二天換新茶,毫不心疼。但是再好的茶,被隔夜之後,也不建議茶友繼續飲用了。《2》不建議喝隔夜茶,是因為不好喝關於喝隔夜茶,對身體是否有害這方面,爭議比較大。
  • 什麼是白茶的梅子味,是一開始就有,還是喝到後面才有?
    於是,我吃楊梅的造型就是這樣的——左手一杯涼茶,右手一顆楊梅,楊梅咽下,涼茶跟下,再接著吃下一顆楊梅。這一熱一涼的組合,居然沒有拉肚子,也是神奇了。當然吃楊梅很麻煩,要先用淡鹽水浸泡,把裡面的小蟲子泡出來,再反覆衝洗乾淨,才能吃。
  • 「普洱茶」與「白茶」,競爭味越來越濃了?|興茶視角
    如果再進一步觀察,我們會發現,普洱茶一邊在走精品化路線釋放新勢能,一邊在尋找新的市場機會,而市場熱捧的白茶,在持續釋放熱度的同時 在今年的2020深圳秋季茶博會上,福建的白茶品牌參展數量多,但興茶君最為明顯的感受是,這些白茶品牌在產品上呈現出了創新的力量,一邊在學習借鑑普洱茶的發展思路,
  • 無論白茶、巖茶、普洱茶、紅茶,日常喝茶,家裡要備這麼多品種嗎
    《2》喝茶也是一樣的。中國的茶類何其多,除六大茶類之外,還有各種花草茶,再加工茶.....在紅茶、綠茶、黃茶、黑茶、青茶、白茶之外,還有茉莉花茶......並且,如果不是茶界的從業人員,要靠這門技術行走江湖賺回銀子買花戴的,更是完全沒有必要去修煉這門武功。把一個興趣愛好,當成自己的專業去研究,是太浪費生命的一件事。興趣愛好,愛好一種就可以了。比如喜歡白茶,就專門喝白茶,專門研究白茶便是。
  • 咦,這片葉子好奇怪,能喝嗎?揭開白茶中「異類」的神秘面紗
    喝白茶的時候總是會遇到幾片格格不入的葉子這葉子,長相與眾不同有時候它張揚舞爪,挺立在蓋碗上有時候又成碎片狀,耷拉在蓋碗中這……到底是怎樣的存在?文 | 小白01今天的文章,暫停衝泡系列,插個題外話。嗯,就是那位放棄用紫砂壺泡茶白茶,改用蓋碗泡白茶的朋友。茶友發來一張圖片,問小白,「這是啥?」嘿,看葉底,一芽二葉的模樣,它當然是白牡丹啊~多美的姿態呀。額……當然,有一片葉子,格格不入,亂入啦!
  • 白茶只是工藝?這4句糊弄人的白茶經典語錄,看看你有沒有中過招
    《2》瞎話一:白茶就是種工藝而已。這已經寫過很多文章,撥亂反正過了。但是某些茶掌柜如同雨後的春筍一般冒了出來,一個個聲稱,白茶就是種工藝。只要採用白茶的工藝做出的茶,都叫做白茶。真是令人一腦門子的問號……每每這個時候,我就想翻出白茶國標來,給他們科普一番。
  • 白茶為什麼年代越久遠,越好喝?
    茶友們都知道,白茶年代越久遠,其價格就越貴,放得越久,越好喝,相對於很多綠茶來說,白茶永遠沒有保質期,只要保存得夠好,越來越好喝,這是為什麼呢?俗話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說的就是白茶。而通常的老白茶,就是年代久遠的白茶,白茶你放個十幾二十年,茶中物質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沉澱,香氣成分慢慢揮發,湯色也會越來越紅,茶性也會逐漸由涼轉溫。隨著茶葉的慢慢轉化,茶性也會從新茶的寒性轉化為老茶的溫性,內在物質和口感,湯色也在轉化,越陳口感變化也越豐富。
  • 為什麼樹齡長的福鼎白茶越喝越甜?
    不少茶友,從初級小白入門福鼎白茶,之後漸漸接觸到更多的種類,如荒野白茶、老樹白茶。這其中小夥伴們的體會最強烈的,該屬老樹白茶了,真是有越泡越甜的印象。為何老樹白茶越泡越甜?一、這其中就與樹齡有很大關係。
  • 大年初六,該想想今年應該剁手哪些白茶了
    有些茶友看似漫不經心的選購總能喝到好茶而有些茶友精挑細選後卻老是碰到劣質的白茶這其中的差異>小白今天就為大家揭曉謎底文 | 小白01最近這幾天,除了溫度比較低之外,屋外的天氣都還是不錯的。二,是這款白茶的品質不佳。撇開第一點的主觀原因,我們先看看第二點的客觀因素,白茶的品質。品質,是決定一款白茶好不好喝的首要條件。如果一款白茶的品質不好,內質物不夠豐富,那麼,這款白茶的香氣和滋味,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會讓人大失所望的。
  • 又有茶友買到做舊老白茶了?看完這3點,讓你少花冤枉錢
    其中最多的,便是買到做舊老白茶。某些黑心的茶商,佔著新人們懵懵懂懂,一知半解。不斷吹噓自家的老白茶,年份高,夠「老」。於是從中大撈了一筆。等到茶友們反應過來,早已中了圈套,追悔莫及。小白一直在苦惱著,該如何幫助大家走出困境。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地輸出知識,告訴大家真正老白茶是什麼樣。
  • 家中存放了三年的綠茶、茉莉花茶、白茶、紅茶,還能繼續喝嗎?
    茉莉花茶,屬於再加工茶,不在六大茶類的範圍裡。採用新鮮茉莉花窨制而成的花茶,茶坯的選擇很豐富,包括了綠茶、紅茶、白茶等。但從最終的來的風味看,茉莉花茶的最大特點,在於清雅馥鬱的花香。喝茶時,為了更好感受這股曼妙的茶香,茉莉花茶也不宜久存,在一、兩年內及時飲用 ,品嘗到的風味更好。
  • 只有劣質白茶才會壓餅,好白茶捨不得壓餅?這3個因素會給你答案
    需要恰到好處的力道和持久的耐力,這怎麼能算簡單呢? 白茶壓餅也是門技術活,並不是人人都會的,而需要制茶師傅熟練的手法和經驗。 這也是為什麼大多數茶友偏愛壽眉餅,因為不佔地方呀。 想起了之前有位茶友說,自己家裡有個大房間專門用來存白茶。 之前獨愛散茶,但漸漸地,發現空間越來越小,甚至已經沒地方下腳了。 看著今年上新的白茶,望而卻步啊!
  • 日常知識科普,老白茶味道淡些好,還是濃些好?
    這種問題,看似簡單,但若要回答得令人信服,恐怕,得把整個白茶的基礎知識體系全講一遍,才能得出最終的結論來。這便太浪費時間了。關於濃與淡,其實,古人早就用辨證法幫我們解決過了。老蘇和老曹,都說過了,東西好就行,景色美就好,濃還是淡,都沒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