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這部電影必須是年度最佳

2021-01-07 五崽說電影

寫在前面

還是想再重複一遍一個月前看完小丑之後,我在微博發的:

我始終覺得,用劃時代,神作,年度最佳這種俗詞去形容《小丑》都覺得不足夠。

這部片是應該被放進電影史裡供奉起來的。

於我個人,這就是無可挑剔。

《小丑》

毫無疑問,《小丑》就是一部zz語調下的電影。

和DC原著,超級英雄這些商業元素早就沒有一絲一毫的關係。

甚至你問我誰是反派,我都沒辦法回答你。

哪怕我們知道,電影最後目睹了自己的父母被示威者槍殺的小韋恩,在十年後會成為那個被叫做蝙蝠俠的男人。

哪怕我們被預設好了正邪,對錯這樣的概念,但《小丑》都依舊有足夠的魅力將你所有預設一一推翻。

它的可解讀性也決定了一篇三四千字的文根本不足以將它道出一二。

從表演到劇本,再到導演的視聽語言,各方面幾乎都具有稱神般的發揮,每一點也都可以單獨成文。

如果大家想看我們可以後面幾天再試著寫寫。

今晚我們就只是單純從「舞蹈」和「樓梯」這兩個意象,從意象,符號,象徵意義角度去簡單地聊一聊:

《小丑》到底想給我們看些什麼?(有劇透)

舞蹈

如果你把小丑和亞瑟當做兩個人格來理解,你就能更容易理解編劇為什麼要在電影中加入那麼多段舞蹈。

亞瑟代表被邊緣化的普通人,而小丑代表他內心暴戾的陰暗面。

一體兩面,互相對話,也互相對抗。

舞蹈則被處理成了一個面向「亞瑟」這個個體的象徵符號。

它更接近於一個進度條的作用,通過每一次亞瑟的起舞來暗示「小丑」這個人格侵入亞瑟的程度。

電影除了結局,一共出現了三次完整的舞蹈,對應亞瑟黑化成小丑的三個階段。

第一次起舞,0%

電影一開始,亞瑟的登場是穿著小丑服,畫著油彩妝,舉著廣告牌在商店門口用跳舞招攬顧客。

因為這段在電影一開始就出現了,導致很多人可能忽略都忽略了這一段舞蹈。

但是對於電影的對比手法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對照組」。

這是電影的第一次起舞,也是唯一一次相對輕快的小丑舞步。

那個時候亞瑟還是對生活報以希望的。小丑對於他來說僅僅還只是一種工具,是他熱愛的謀生工具。

他依舊信仰著母親賦予他的使命感:

「你生來就是為了給別人帶來歡笑的。」

他會在公交車上逗小孩開心,雖然換來的是孩子媽媽的厭棄和驅趕。

會按時吃精神類鎮定藥物,雖然政府正在逐漸削減社會福利開支。

會繼續努力想成為一名帶給大家歡笑的脫口秀演員,雖然在大部分人眼裡,亞瑟自己就是個笑話。

會微笑著聽母親講述那些精英政治家的善良和偉大,會幻想被精英主義擁抱,會幻想在電梯裡遇到喜歡的女孩。

他意識不到生活正在把他逐漸拋棄,依舊相信精英主義可以治療好這個千瘡百孔的哥譚市。

而那一聲地鐵的槍響,直接撕碎了他所有的幻想

第二次起舞,50%

三個代表精英階層的華爾街子弟,在地鐵上想羞辱剛剛被公司的辭退的亞瑟來取樂,亞瑟拔槍自衛,一場地鐵屠殺,亞瑟沒有放過任何一個。

隨後,編劇讓逃跑的亞瑟遁入了城市最骯髒的公共廁所,沉默之後,亞瑟突然對著鏡子第二次起舞。

這裡表現出了導演高超的鏡頭語言。

為了能夠具象化小丑逐漸佔據亞瑟的過程,他先聚焦起舞的亞瑟,遮蓋虛化對面的鏡子,而後慢慢地切換景別,聚焦到鏡子裡的小丑,虛化亞瑟本體,最後的定格更是讓亞瑟直接出畫,暗示小丑已經在亞瑟體內佔據了上風。

鏡子裡,亞瑟的彩妝早已被弄花,但不重要了,亞瑟的惡念已經被打開,小丑降臨。

在那一幕之後,小丑(亞瑟的惡念)開始頻繁地被外部環境逼著現身。

第一次是看到那個自己曾經相信的政治家,在電視節目中評價地鐵槍擊案是「在我們這些功成名就的人眼裡,那些一事無成的人,永遠都是跳梁小丑。」

這裡甚至都不需要油彩,只是亞瑟的兩聲乾笑,一次後仰,不停抖動的雙腿,你就知道,小丑已經快和亞瑟劃為等號了,這一幕也預示著亞瑟對精英主義(執政者)的幻想徹底破滅。

第二次出現是他幻想裡的那個女孩對他說:哥譚市少了三個混蛋,還剩一百多萬個。

他和那個女孩的故事都是亞瑟的幻想,這句話代表的只是他快蠢蠢欲動的邪惡,也就是內心的小丑在和他對話。

他在對自己說:「你沒有殺錯,要不停地殺下去。」

第三次是他發現唯一能讓自己感受到愛的母親,其實一直在欺騙自己,自己的精神疾病都是來自母親曾經間接家暴和虐待。

這種破滅感讓亞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歇斯底裡。

什麼都沒了。

在弒母的那一刻,小丑和亞瑟徹底合二為一,第三段舞蹈出現,黑化的進度條也進入爆表。

第三段舞蹈,100%

當小丑一邊起舞,一邊從那個樓梯拾級而下,計程車司機,喜劇之王,V字仇殺者在那三分鐘裡靈魂附體。

世界的棄嬰,入海的泥牛。

當小丑們的路被炸毀,彩妝被血蓋住,他們還有什麼選擇。

小丑的整一個角色語態都是極端被動式的,這是整部電影的壓抑之源,你會下意識地被捲入進去,然後全程和亞瑟一樣被推著向前。

你以善待人,別人以惡報你。

這種推並不是一種動作,而是一個普通人在生活中本該有的選擇和權利被逐一關閉剝奪後,被逼入一種走投無路的困境。

但沒有選擇,本身就是一種選擇。

當小丑拿起手槍,這就是它最後的唯一選擇。

沒有人永遠會被欺負,只能以暴制暴,只能不停地以暴制暴。

「我已不在意深陷骯髒,因為這世界本就不滿汙穢。」

最後,電影陷入一種極端的癲狂之中。

配樂大提琴聲轟擊每一處聲色犬馬,一切泥沙俱下,世界在以每個人肉眼可見的速度下沉,人們在街頭高舉民粹主義狂歡。對錯黑白全部被重新洗牌。

「是我想太多,還是這個世界太瘋狂?」

何其微妙,何曾相識。

樓梯

如果說「舞蹈」指向的還是電影中個體內部變化的符號。

那麼樓梯,就是在代表《小丑》裡那些外部社會因素的重壓。

電影一共出現了4次樓梯,2次向上走,2次向下走。

每一段樓梯都非常陡峭,寓意也很明顯,就是階級的高低落差。

第一個樓梯出現是在亞瑟第一次舞蹈之後的階段,亞瑟一共步行向上了兩次,也是整部電影唯二的兩次向上。

那是亞瑟唯一的一個想要努力打破階級鴻溝的希望階段。

但很妙的是,導演兩次都給了我們亞瑟背後的視角,我們能看到亞瑟這唯一一次「向上爬」有多麼的疲憊和吃力。

第二個樓梯出現在第二個階段,是被公司開除後從公司離開的樓梯。

這是他第一次向下走,導演給了我們極端狹窄的視角,那個時候小丑已經快佔領了他的身體,那是小丑的視角。

「如果世界在下沉,那我就順著那個樓梯一起向下。」

最明顯的暗示就是,在往下的時候,亞瑟塗掉了自己以前信仰的「別忘了微笑」,改成了陰暗化的「別微笑」。

最後一次也就是全片最高光的第三次舞蹈。

亞瑟一邊跳舞一邊向下,那是全片他最從容的三分鐘。

他不想要往上了, 他嘗試過往上,但那沒有用處,沒有任何人告訴過他光明在哪,「樓梯」上面到處都是互相毫不尊重,自相殘殺的動物市民。

他嘗試過生活,嘗試過去說一個脫口秀,嘗試每天按時吃藥,嘗試把自己的幻想帶給每一個身邊的人,嘗試用他媽的最正能量的方式在這個不斷崩壞的城市裡面生活。

後來他就想活在自己的幻想裡,可是他們連這個也不允許了。

當他想努力給你們帶來歡笑的時候,你們沒有人把我當一回事。

當他嚴肅地想給你們說一些話的時候,你們又都只知道笑他。

他說他殺了那三個華爾街的人渣,你們說你們在等他抖下一個笑料呢

小丑只是想要有些人明白。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是否真的健康,看得不是有多好的經濟和多少的富人,而是他們如何對待那一群少數窮困的邊緣人。

《小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煽動?

不是。

電影想給我們看的不是一個個體的瘋魔。

而是透過這個個體去表現出,當架構這個社會的人瘋了,才會導致組成這個社會的人陷入一種集體性,無意識的瘋狂。

它只是想給我們看,一個個體遭遇是如何凝結成社會運動,整個過程其實可以完全是無意的,被動的。

它想給我們看,壓迫和反壓迫,最後都會被推向了暴力的惡念深淵。

那麼《小丑》又只是單面的在抨擊精英主義嗎?

又不是。

它根本就沒有立場,再仔細看看,開頭暴打亞瑟的青年人,和結尾擁他為反抗的精神符號的人,難道不是同一群嗎?

到底誰在毀掉這個城市?

注意,蒙住小丑眼睛的,是兩隻不屬於同一個人的手。

配圖/《小丑》

相關焦點

  • 《小丑》獲日本《電影旬報》年度海外最佳
    時光網訊 日本《電影旬報》2019年獲獎名單正式出爐,荒井晴彥導演的愛情片《火口的兩人》登頂日本十佳第一名,同時獲得女主角獎。  第二名《半世界》獲得最佳編劇、最佳女配角以及讀者選最佳日本導演。白石合彌(《一夜》《待風平浪靜》《麻將放浪記2020》)獲得年度最佳導演。  DC電影《小丑》拿下了海外影片的第一名,同時包攬讀者選最佳海外影片與讀者選最佳海外導演的稱號。邦畫年度十佳:1.《火口的兩人》6.《再見,嘴唇》9.
  • 電影《紀念品》登頂年度最佳 《小丑》僅排第39位
    電影《紀念品》登頂年度最佳 《小丑》僅排第39位 時間:2019.11.29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美國電影協會公布年度十佳電影 《小丑》《好萊塢往事》領銜
    《小丑》劇照 當地時間本周三,美國電影協會(The American Film Institute)按照慣例公布了年度十佳電影的名單,《小丑》、《好萊塢往事》和《愛爾蘭人》等奧斯卡熱門電影悉數入圍
  • 《寄生蟲》奪得奧斯卡最佳電影爆冷門,這部電影到底有什麼魔力?
    首先,我給大家一個電影列表:《拆彈部隊》/《國王的演講》/《藝術家》/《逃離德黑蘭》/《為奴十二年》/《鳥人》/《聚焦》/《月光男孩》/《水形物語》/《綠皮書》/《寄生蟲》這,是奧斯卡近十年來的最佳電影獎項獲獎的電影。
  • 電影《小丑》力奪威尼斯最佳影片,下一步是進軍奧斯卡?
    雖然我早已經預料到了《小丑》這部電影大概率將會得獎,但是沒有人能夠預料到它會成為了威尼斯電影節上最棒的一部。《小丑》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獅獎!在託德·菲利普斯導演為《小丑》這部電影奔波勞累了將近兩年的時間之後,他的努力終於獲得了回報。
  • 《小丑》:笑是負面情緒的表達,所以舞蹈的作用是表達小丑的愉悅
    看了《小丑》,我有一種強烈的感覺:要是我在高中時看這部電影時,我肯定將其奉為經典,因為那時我還稚嫩,只是一個涉世不深的小憤青,哪裡懂得社會運行規律,懂得階級矛盾論,只知道「哦,這世界真殘酷,窮人過得暗無天日,富人和邪惡政治家都該死!殺殺殺!」
  • 金球獎打敗《小丑》,今年最佳影片之一,憑什麼是這部戰爭片?
    金球獎開獎,想到了這部好口碑的一戰題材電影可能會拿獎,但恐怕很多人都沒想到,它會爆冷,直接拿下電影劇情類最佳影片。這部被高度讚揚為「《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片」,打敗的對手個個都是勁敵,包括《小丑》《愛爾蘭人》《婚姻故事》《教宗的承繼》。
  • 希斯萊傑小丑電影叫什麼 希斯萊傑演的小丑是哪部電影
    希斯萊傑飾演的小丑形象非常深刻,記得以前還有很多人用他的小丑形象做頭像。那你知道希斯萊傑小丑電影叫什麼嗎?下面就來看看希斯萊傑演的小丑是哪部電影吧!  希斯萊傑小丑電影叫什麼  希斯萊傑小丑電影叫《蝙蝠俠·黑暗騎士》,這部電影是改編自DC漫畫公司的經典超級英雄漫畫
  • 11項奧斯卡獎提名,主演解釋電影中舞蹈靈感的來源——《小丑》
    在眾多的超級英雄電影中DC的《小丑》是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這部電影榮獲了諸多電影節的獎項。在《小丑》的主演傑昆·菲尼克斯捧回金球獎最佳男演員後,託德·菲利普斯的這部電影,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獲得了11項提名。
  •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華金·菲尼克斯《小丑》,實至名歸,恭喜鳳凰叔
    《寄生蟲》入圍奧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國際電影,《小丑》11提領跑,《愛爾蘭人》《好萊塢往事》《1917》均獲得10項提名。最終是由華金·菲尼克斯《小丑》獲得第92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該榮譽。如今他已經拿下了奧斯卡、英奧、金球、坎城和威尼斯影帝,可謂是實至名歸,恭喜鳳凰。
  • 斬獲劇情類影帝的《小丑》我們害怕的不是小丑,是自己
    在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小丑》眾望所歸斬獲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電影配樂。傑昆·菲尼克斯《小丑》的演出,幾乎已為該年度想角逐各大影展的最佳男主角獎演員們,設下一個高門檻。因為他的演技實在很難再用讚譽的言語來形容他神級般的詮釋小丑。
  • 淘氣電影日爆「小丑」獲金球獎最佳男主,《1917》爆冷奪最佳影片
    電影《1917》在一眾強敵(《婚姻故事》《小丑》《教宗的承繼》《愛爾蘭人》)中爆冷奪冠,摘得劇情類最佳電影獎項。華金·菲尼克斯憑藉《小丑》獲得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蕾妮·齊薇格憑《朱迪》獲得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好萊塢往事》也是當天的贏家,將音樂/喜劇類最佳電影、最佳劇本、電影最佳男配角3大獎項收入囊中。
  • 一部電影驚動了軍方,這部豆瓣9.3的《小丑》,到底演出了多少人的...
    當社會發展,必然會造成窮、富兩極分化的局面,而《小丑》這部電影就是塑造了一個反派角色小丑,來表達社會邊緣人員的遭遇與反抗的心路歷程。拿下豆瓣影評9.3分的高分,整部影片劇情壓抑緊張,用普通平凡的故事講述了一個最現實的。而最讓人意外的是,這部看似平常的影片竟然對美國造成了這麼大的影響。
  • 《小丑》元威尼斯金獅獎,這部電影好嗎?
    這一次,電影《小丑》將向我們展示小丑是如何產生的,因此他將使觀眾期待。以前,觀眾在知道小丑這個角色後,一直在想,是什麼樣的故事能催生出如此恐怖的角色?這部《小丑》電影將給我們一個最好的答案。自從《小丑》出現在威尼斯電影節之後,他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即使到了他在威尼斯電影節上也獲得了金獅獎,這不僅讓我們多了期待,而且還獲得了高達9.3分的評價,許多細節表現將是一個傑作。那麼,這部DC激進電影有什麼資本讓我們相信他是好的呢?
  • 電影《小丑》,為什麼說能讀懂這部電影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截至2019年11月8日,《小丑》全球票房將超過9.57億美元,成為了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為什麼要拍小丑?託德·菲利普斯(導演):「我喜歡壞人,他為什麼那樣?是什麼讓他那樣?這很有趣。這才是這部電影最終的目標。我從沒想過拍漫畫電影,這是關於這樣一個人,人們不知道他是誰,來自何方。
  • 聽電影 | 《小丑》-- 揭開笑容背後的真相
    Hello各位,又到了周五晚上,又到了周末,忙碌了一周,今天就休息休息眼睛,來「聽電影」吧!
  • IGN年度最佳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4》
    前不久,IGN公布了自家評選的年度最佳電影《寄生蟲》,觀眾選擇獎頒給了《小丑》,今日(12月23日),IGN公布了自家評選的年度最佳動畫《玩具總動員4》,觀眾選擇獎也是一樣。IGN年度最佳動畫《玩具總動員4》IGN: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一直都很讓人滿意,但《玩具總動員》可能是第一部真正讓大人感到更加親切的電影,它講述了一個令人驚訝的微妙故事,講述了如何應對變化,在失去後繼續朝前走的故事。 雖然《玩具總動員3》給這些經典角色帶來了完美的結局,但《玩具總動員4》出人意料的尾聲和之前的電影一樣有意義。
  • 蝙蝠俠和小丑:到底哪種人比較受歡迎?
    那個坐擁10億美元的瘋子不過也已經有無數的公眾號或者媒體已經把這部電影講的差不多了,所以今天不需要聊這部電影,讓我們從客觀的角度分析一下他們的魅力和兩人之間的聯繫吧。 對了!他和蝙蝠俠到底是不是失散多年的兄弟?」混淆著真假難辨的故事,真相是什麼也許永遠只有小丑他自己知道吧。
  • 蝙蝠俠宿敵小丑身份揭秘,這部電影揭露了人性與社會
    這部電影獲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影片獎和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等榮譽。 因為這不僅僅是一部DC小丑起源電影,更是一部揭露人性與社會的深度影片。 亞瑟穿過小丑抗議遊行的人群,走進了韋恩的慈善晚會,在衛生間裡與託馬斯·韋恩相見,他告訴韋恩,他什麼都不想要,只想要一個溫暖的擁抱。 韋恩沒有擁抱他,而是告訴他,他是被母親收養,他的母親有病,還曾被逮捕過。
  • 電影《小丑》將會是徹底的悲劇?小丑的故事應該更有深度!
    希斯·萊傑的小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託馬斯火車是什麼東西呢?童年記憶。「託馬斯小火車來嘍!」很多人可能看到這句話才會想起來這個大黑臉的小火車,我印象中我小時候確實看過,但是印象不太深刻,可能我並不喜歡這種類型的兒童動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