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會客廳》走進「神谷中醫」 感受不一樣的中醫魅力

2021-01-14 教育會客廳

你想了解中醫藥文化的起源及近代中國中醫藥的科學發展嗎?你想近距離感受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嗎?5月17日,大連電臺《教育會客廳》走進大連神谷中醫院,開啟了一場中醫藥文化之旅,體驗了不一樣的中醫藥魅力。

一走進「神谷中醫」,就被醫院古色古香的傳統文化氛圍吸引住了。 神谷健康管理、治未病中心主任張世琛帶領大家首先參觀了神谷一樓大廳、藥品展示櫃。張主任頗為自豪地介紹,大連神谷中醫院同時擁有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和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雙重身份。作為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大連神谷中醫院每年都接待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克蘭、日本和韓國等許多國家近2萬人前來康復理療。當這些外國遊客回到本國,就把中國的中醫藥文化帶到世界各地。

在蘄艾體驗館和中醫養生茶坊的兩側,一副對聯頗引人注目:「神為精氣所聚,谷乃食物精華」。這兩句話蘊含著中醫精氣和藥食同源學說,同時也是「神谷中醫」的名稱的由來。

醫院二樓,平日這裡是老中醫坐堂問診的地方。不經意間,你就可能與一位聞名遐邇的全國名老中醫「邂逅」。藥局裡更是瀰漫著濃濃的中草藥香。據張主任介紹,神谷中醫院醫生團隊陣容強大,有50餘位中醫、中西醫結合的國家級、省級和市級醫學、藥學、檢驗學專家。三樓是「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同時也是西崗區中醫藥文化展覽館兼中醫藥收藏館。陳列了琳琅滿目的中醫藥文化收藏品、包含中藥標本和諸多中醫藥文獻,民國時期老中醫手寫的藥方,解放前老中藥店的牌匾,近代不同歷史時期的中藥的宣傳畫、掛圖等。一件件藏品折射了我國中醫藥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進程。

通過張主任的講解,了解到在中華文化的背景下,中國中醫藥發展的歷史過程和偉大成就,同時感受到了中醫藥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神谷中醫」作為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曾兩度走進夏季達沃斯,在會議現場向全世界展示中醫藥文化。會議期間,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和許多國家領導及國際知名人士都親臨大連神谷中醫院現場感受中醫藥文化。

在神谷壹膳堂,張主任介紹了神谷中醫的特色美食。他對藥膳文化頗有了解,參與了諸多養生膳食的研發工作。他介紹在養生菜品中翻牌率比較高的經典菜品有食靈芝雞燉土豆,黑椒口蘑燒香螺,石斛花枸杞瘦肉湯,新會陳皮魚丸湯等。這裡的特色膳食巧妙運用國家頒布的110種藥食同源食材,結合大連海鮮優勢,融入粵菜及日料的製作技法,開發了上百種特色鮮明的養生菜品,如松茸山藥燉鮮鮑,薑黃串燒大海蝦都是其中的代表,推出以來受到人們盛讚。

張主任還帶領品嘗了黃精茶,黃精茶湯色微黃明亮,滋味甘和。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裡寫到黃精具有補諸虛,填精髓等功效,長期飲用,抗衰延年,益壽養顏。此外,還認識了「神谷中醫」的其它頗有特色的中藥養生品:葛根陳皮茶、蒲公英根枸杞茶和九制黑芝麻丸等。

通過本次中醫藥文化之旅,了解到中醫藥從始創到繁榮、從繼承到創新的發展軌跡,感慨我國中醫藥文化博大精深,《教育會客廳》也希望能讓更多的人感受中醫藥的魅力!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拜訪「海派中醫」朱氏婦科
    為進一步推進中醫藥傳承發展創新,2020年7月16日,一代宗師素樸中醫院和《中國中醫藥報》社共同創辦的《中醫特色流派》欄目組走進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醫院國醫大師朱南孫傳承工作室,帶您一起遨遊歷史長河,領略「海派中醫」朱氏婦科的獨特魅力!傳承三世 仁術懸壺一甲春秋朱氏婦科歷史悠久,是滬上有名的婦科流派,至今已歷百年。
  • 走進中醫世界|第五講:中醫怎麼辨識人的體質
    提起中醫養生,相信不少同學都有所耳聞。中醫調理講求「辨體施膳」,不同體質對應著不同的調理方式。那麼你知道自己是什麼體質嗎?在本節課中,江蘇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南京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盧子傑將為同學們詳細介紹中醫學的九種體質。
  • 安陽:中醫文化進校園,端午艾香惠園丁
    尤其當前新冠肆虐,為了繼承端午節積極健康的民俗傳統,關愛老師身體健康,促進古老的中醫文化走進校園。6月24日端午節前夕,安陽市中醫院中醫特色治療小組的醫護人員在護理部董俊平主任的帶領下來到東南營小學為全校二百多名教職員工進行中醫藥文化宣講和體驗活動。學校特聘請董俊平主任為衛生健康副校長,幫助學校提升衛生健康管理水平。
  • 初學中醫的啟蒙讀物 「國醫大師熊繼柏手書中醫四小經典」在湘首發
    紅網時刻10月17日訊(記者 蔡娟)「中醫啟蒙讀物是十分重要的,很多中醫大家就是通過背誦『四小經典』啟蒙的,他們從開始學習中醫藥知識的時候就要掌握。」今日,第二期「國醫大師熊繼柏全國中醫經典與臨床高級研修班」在湖南長沙開班,國醫大師熊繼柏走進湖南中醫藥大學含浦校區講學交流。
  • 中醫對不孕不育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辨證施治」
    經過多家醫院確診,王女士兩側輸卵管通而不暢,卵泡發育不成熟,多方治療始終沒有懷孕的跡象。當她接近徹底失望的時候,偶然得知大連神谷中醫醫院的鮑晶昌主任是這方面的專家,曾經多次給俄羅斯患者治好了不孕症。鮑晶昌主任通過把脈找到病因,「因為氣血淤滯、腎精不足,所以表現出來的症狀是月經量少、月經拖後子宮內膜薄、卵泡發育不成熟。」鮑晶昌主任告訴她。治療主要是口服中藥,同時結合針灸。
  • 無證的民間中醫到底對民眾危害有多大?民間中醫靠不靠譜?
    就這麼說吧,如果停電醫院就會癱瘓,別說儀器不能用,醫生離了儀器不會看病,就說掛號收費系統不能用了就會停止看病,不然怎麼撈你錢,中醫望聞問切估計他們一點不會,就會去這個儀器那個儀器去查,像流水線一樣,一套下來錢花的你頭暈,病情還差不很明白。
  • 中醫內科陳昌雨:脈診是中醫不傳之秘,是最真實的「主訴
    中醫內科陳昌雨:脈診是中醫不傳之秘,是最真實的「主訴 時間: 2020-09-04 15:5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辨證論治」與「舍症從脈」  「辨證論治」是中醫認識疾病和治療疾病的基本原則,它包括「辨證」和「論治」兩個過程。其中的「證」是用「望、聞、問、切」綜合獲得的結論,用以指導治療。但是每一個醫生都不是會「平等」的對待這四種辨證方法。
  • 徐愛軍:疏通中醫針灸傳承鏈
    口傳心授的傳承範圍是有限的,傳承效果非常不確定。歷史上,針灸技術流傳往往採用家族傳承、師徒傳承,這種私密的傳承模式,既有優點也有不足。從傳承意願來看,當學生的學習意願不強烈時,針灸知識的良好轉移是比較困難的,這個情形下家傳、師承就會帶來針灸技術的失傳。傳承效率方面,一個老師培養的學生數量非常有限,傳承的廣度不夠也會容易導致失傳。
  • 理工科碩士的中醫跨行記
    「中醫是治得病的人,西醫是治人得的病。」這是我小時候偶然聽過的一句話,當時並不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只覺得這其中蘊含的思辨與神秘深深吸引著我。沒想到這份埋藏心底的感受卻成為日後我為之奮鬥的目標,令我從一個理工科碩士歷經艱辛成為一名中醫臨床大夫。  從小到大,理工科始終是我的強項,大學專業我選擇了電子信息工程。
  • 中國傳統文化之中醫魅力
    連人體生命的真相都不知道,怎麼能治好病呢?更可怕的是,人們失去了精氣神之心神,失去了正本清源的主宰,不就只剩下物質和精神的假大空了嗎?沒有根,人如浮萍,還何來正心正氣?沒有正氣如何抵禦外邪?能不生病嗎?民族文化失去了靈魂,失去了心神正本清源的感召力,人也失魂落魄,還何來文化自信呢?
  • 雲南姚氏中醫婦科療法研修班在聖愛中醫禮堂開班
    2020年10月24日,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繼續教育委員會的支持下,由雲南省中醫藥學會主辦,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婦科流派分會、雲南昆明姚氏婦科流派傳承工作室協辦,聖愛中醫館承辦的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全國中醫婦科流派臨床診療技術傳承與創新暨雲南姚氏中醫婦科療法特色診療技藝研修班」在華龍聖愛中醫集團聖愛禮堂開班。
  • 中醫| 李彬—細談各因素下中醫與科技的交融
    新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第4次工業革命的前夜,以人工智慧為代表在醫療領域裡面的應用,機器人已經在臨床上應用,中醫也不甘落後,目前有很多有志之士在進行這兩者的融合和發展,中醫和西醫相比各方面是不一樣的,現在中醫機器人的現狀?請李主任分享一下。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走進汕頭
    為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省中醫藥局決定從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下旬,在全省開展「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
  • 兩位遼寧省名中醫專家即將蒞臨大連神谷中醫醫院
    高明利    遼寧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首任風溼科主任、主任醫師、博士/博士後導師、七代醫學世家、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指導老師、遼寧省名中醫。    擅長中醫治療:從事風溼免疫工作30餘年,繼承名老中醫治療風溼病的經驗,善將中西醫兩種理論和方法有機結合,中醫辨證論治與西醫的辨病治療相結合、宏觀辯證與微觀辯證相結合,優勢互補,療效顯著,擅長產後風溼、系統性紅斑狼瘡、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溼關節炎、血管炎、銀屑病關節炎、骨關節炎、痛風、骨質疏鬆等風溼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治療。
  • 「貴州四大名醫」之石氏中醫:三代中醫人 百年中醫情
    石玉書情面難卻,只好服從,但提出「不穿軍裝,不配軍銜」的條件,毛光翔一一應可,從此移家貴陽。新中國成立後,石玉書出任貴陽中醫醫院院首任院長,1963年,被原貴州省衛生廳授予省名中醫師稱號。1965 年任貴陽中醫學院附屬醫院(現為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1973 年卒於貴陽。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石玉書與家人合影。
  • 「點讚」繼承不泥古!「鐵桿中醫」談如何讓中醫經典「活起來」
    我高考的分數不錯,當時希望能去重點大學讀理科專業,結果被中醫學院錄取。後來想,既然學了就要學好,就試著報考『杏林北鬥』鄧鐵濤教授的研究生。」憑藉著紮實的學術功底,馮崇廉一考即中,鄧鐵濤教授成為真正引他走入中醫門的老師。馮崇廉說,鄧老對學生有個要求,就是一定要跟他出診,手把手地教。馮崇廉從頭到尾地跟診學習,一個細節也不落下,潛移默化中對中醫越來越感興趣。
  • 幫不了吐槽:為什麼要誹謗和攻擊中醫?為什麼我們看不到中醫的復
    請說清楚,是那些騙子拍著你的胸脯說他們會治好你,欺騙你,不要輕易地把那些「大師」帽子和擦乾淨屁股放在中醫上!醫療技術保障人體健康,收費標準應體現醫療價值,因此憑什麼必須要求中醫便宜嗎?我們是否必須站在道德的高地,要求中醫終身免費醫療?再說,中醫動了誰的奶酪?
  • 這個民族的中醫
    中醫頑強地生存著,「清貧」是它的特徵,也是它與人民不可斷的紐帶。其實,無論什麼社會階層,中國人早將中藥視為家常必備之物。誰家抽屜裡不會收著幾盒廉價的中成藥呢,藿香正氣丸、通宣理肺丸,更有速效救心丸,可謂功德無量。因為樸素,因為可靠,反而被輕視,這很像是一個不成熟的孩子對待親人的態度。多年來,我們不就是這樣對待中醫的嗎?
  • 一位西醫談中醫:中醫黑請閉嘴!中醫的「腎」何止是腎
    從這點來說,如何誇中醫都不為過。作為一個西醫,我必須為中醫來說兩句,很多黑中醫的,都是不認真學習和研究中醫就隨便噴的。我自己越學中醫,越覺得中醫厲害,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就已經認識到很多疾病發生的機理和規律,可以治療諸多疾病,其中還包括很多現代醫學無法治療的疾病。
  • 今天你對中醫愛答不理,明天中醫讓你高攀不起
    我們不重視的中醫外國人卻當做寶貝壹世界人口的80%,用中醫治病你還活在蓬頭垢面奔向機場的大媽背著的中草藥中國傳統醫學的惶恐年代其實早已經過去了,中醫在世界範圍內的推廣說出來會讓你不可思議。還記得奧運會上拔火罐的菲爾普斯嗎,當時就成了頭條新聞,中國的傳統中醫療法一時風靡於運動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