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公子逸
昨天開始,我們小區停電停水了。
停電,到了晚上就來了。但是,水因為一直找不到漏點,要停兩天。
如果沒有疫情,如果不是處在隔離期,那麼停兩天水不算什麼。但是,因為我們小區1月11號,有從武漢回來的返鄉人員,我們全小區被隔離了。
最好別出門,嚴禁出小區,出去了就真的回不來了。還要自己在外隔離14天,才能進小區。
我不得不說,我們小區的防護還是很到位的。有人上門登記,有人量體溫,有物業放棄了過年,隨時在物業群發布疫情相關的消息。還有小區居然還設置了一個大喇叭,每天都有人在大喇叭上喊:「不要來回走動,你在家就是對社會做貢獻了。不要到別人家去,別人不歡迎你。」
可停水了,怎麼辦。吃的可以湊合兩天,但是上廁所怎麼辦?不要說兩天,就是半天,我也受不了。可總不能不上廁所吧。
好在小區物業,給大家弄了一個出水口。讓大家帶好口罩,分散開,到樓下接水。
到了這個時候,我突覺有老公的重要性。我是抗不動那麼重的水的。而廁所也是我壓根不想清理的。
我們住在高層,因為沒電,要自己搬到樓上。我先生自己去抗水,來來回回六次。因為,我實在受不了不衝廁所這件事,他只能為了我的乾淨買單。
他去了六次,完全累癱了,因為他要從一樓扛到18樓。
他坐在沙發上抱怨我:「你不是天天說自己不需要男人嗎?現在除了我,誰能幫你抗水。你不是覺得自己很牛嗎?你有本事把水拎起來,我就服你。」
我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沒骨氣。於是,我馬上錘著他的腿,揉著他的肩,極盡諂媚:「我太需要你了。老公,你太帥了。如果你把廁所弄乾淨,那就真的是我的無敵英雄。」
你們可能想不到,這就是我們的生活日常,相愛相殺,隨處可見的雞飛狗跳,偶爾一下的歲月靜好。
去年的時候,我寫過我媽媽,我婆婆,還有我姥姥對需不需要男人這件事的想法。
現在,隔離期間,我想說說,我對這件事的一些想法:
女人在困難的時候,是需要男人幫助的。因為自己的力量不夠。
我僅僅從力量來說,很多家裡的重活,都不是我能幹的。比如我家裝修的時候,所有的電器和家具都是男人幫著工人搬的。我不是不想幫忙,而是我作為一個女人,根本沒有那麼大的力氣。
還有帶孩子看病這件事,孩子一直讓抱著。我真的抱不動,而這時候,男人的力氣就派上了用場。我們結婚七年,基本只要我兒子出去看病,都是他比我抱的多。我兒子一直都知道的一件事是:「爸爸是大力士,媽媽是小力士。」
就像這次隔離,需要下去接水。如果沒有他,只有我自己,我可能接一小盆到樓上,就會累癱。但是,有他,他可以往返六次,把家裡的水儲備的很充足。而我,只需要動動嘴,誇誇他就可以。
在這裡,女人一定要注意的一件事是:
不要覺得他是個男人,他應該。夫妻相處之道,最怕的就是這種理所應當。別人付出了,你就要感恩,即使他是你的丈夫,你該感謝了還是得感謝。
特殊時期,女人需要男人的陪伴。這是女人最正常的心理需求。
隔離期,我是十分恐慌的。
我會想,電梯的按鈕會不會有病毒,我會想,家裡要不要消毒,我會想,萬一被傳染了怎麼辦?
那是一種心理的恐慌。尤其是,看到關於疫情的一些新聞時,說實話,我天生膽小,能看到腿軟。
而這時候,就顯出了男人的重要性。男人大多對女人都有保護欲,當我戰戰兢兢的時候,他就會安慰我:「有我在,你怕什麼。咱倆沒一起度過非典,何其遺憾,正好現在一起過一次非典。」
說實話,我只想要跟他共富貴,一點都不想跟他共患難。他這麼醜,我為什麼要跟他一起抗擊疫情。
可他買了口罩,並且開始定期給家裡消毒,連衣服能煮洗的都煮洗了一遍。我們每天洗好幾遍手,並且在樓道裡也噴了消毒水。
這些措施之後,我看著身邊的這個男人,開始心安。反正我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他都不怕,我怕什麼。
在這裡提醒大家:
如果你所在的小區有武漢回來的人員,請你自我隔離,尤其是上下電梯的時候,一定不要直接按電梯的按鈕。你要勤洗手,定期給自己家裡和樓道消毒,尤其是你所在樓層的電梯,按之前,請先消毒。
女人需要男人,還因為我兒子需要爹。
疫情當前,孩子不能出去玩了。
我孩子才5周多,正是愛玩的時候,大人的隔離,可以讀書寫字,而小孩子一直悶在家裡,真的會非常鬱悶。之前,我寫過我們樓下的鄰居,神經衰弱,你踩個拖鞋,她都不能接受,只要我孩子從屋子裡跑2秒鐘,她就發消息打電話,因為她要絕對的安靜。
我是還需要工作的,而這個時候,看孩子這件事,就只能落在了他的身上。當然,他也有工作。可李湘的老公王嶽倫說得好:「男人嘛,要以老婆的事業為重。」
我跟他,狹路相逢,誰會哭,誰就勝。
他哭不過我,只好去看孩子。然後,我發現了傅首爾說的太對了,女人為什麼不離婚,因為我孩子需要爹。
我陪孩子玩,從來都是背個詩,寫個字,要麼讀會兒故事。可是,孩子爹看孩子,是完全可以把家裡變成滑冰場的。不出三天,我孩子已經是這樣的話了:「吃飯的時候,找媽媽。玩的時候,找爸爸。」
我被孩子嫌棄了,因為玩的花樣太少了。也因為女人跟男人的運動量差太遠了。他們倆,可以全天在指壓板上又蹦又跳,而我只想早點睡覺。
在這個隔離期,我深切地理解了很多女人為了孩子不離婚的真相:
父愛和母愛,完全不同。男人能給予孩子的愛,是我們女人很難給予的。在孩子心裡,父母各是一個半圓,而只有湊在一起,才是真的圓滿。
關於隔離期的心理問題,寫在最後:
不要怕,你不是一個人,很多人都在為你努力。前線的醫生,在用自己的命,救我們的命。身邊的人,在時刻準備跟你共患難,有什麼可怕的呢?
我們這一生,總會遇到很多風雨。
但總有晴時。
我們該怕的從來不是困難,而是有沒有必勝的勇氣。
我相信鍾南山說的那句話:「我們會共渡難關。」
加油,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