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相撲運動員飲食習慣,發現你「難瘦」的原因,不妨了解下
物質豐富而導致營養過剩,在這個以瘦為美的時代,讓很多人感覺到十分糾結,一面是可口的美食,一邊是婀娜多姿的身材,讓人難以抉擇。沒辦法,只能邊吃邊努力的減肥了。
在減肥的道路上,我們一直秉承一個思想,那便是「管住嘴、邁開腿」,除了運動之外,就是要如何控制飲食才能避免肥胖。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減肥,肉是不能多吃的,因為含有太高的熱量。然而這還是並不能阻止一些人發胖。
「吃哪些食物可以幫助減脂?」在這個問題上人們走了很多彎路,有些商業「陷阱」讓不少人吃了虧。今天我們反過來思考一下,「如何吃會發胖?」搞清楚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發現「難瘦」的原因。
從日本相撲運動員的飲食習慣中,發現你「難瘦」的原因
或許你認為肥胖是不可理喻的,然而在日本有一種運動的運動員,他們每天都在為如何發胖而煩惱,那就是「相撲」運動員。
相撲是一種競技體育運動。相傳是起源於中國春秋時代,從春秋到秦漢時期時名為「角牴」,《漢書·刑法志》有記載:「 春秋之後,滅弱吞小,並為戰國 ,稍增講武之禮,以為戲樂,用相誇視。而秦更名角牴,先王之禮沒於滛樂中矣。」到南宋時期叫「相撲」;到了宋代,相撲從武術中分化出來,只撲不打,更不許踢腳,以將對方扳倒為勝。現代相撲的規則也跟這差不多。
相撲於唐朝時期傳入日本後,成為一種流行的體育運動。現成為日本的。作為專業競技項目,在日本國內稱作「大相撲」。由於體重在相撲運動中佔有絕對的優勢,因此從事相撲的運動員,除了訓練技藝之外,增加體重也是非常重要的訓練科目之一。
肥胖與膳食營養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日本相撲選手怎麼增肥有一套科學、嚴密的運動與飲食制度。主要可概括成一句話:「用填鴨式的過量飲食吃出體型來。」但是他們並不吃油膩的脂肪,而是以獨特的食品結構,科學地攝入蛋白質。比如:
早晨起床後,先是慢跑1.5個小時,再進行一段時間的功能訓練,在飢腸轆轆的狀況下攝取大量食物,甜湯是他們的主要食物之一。接著是長時間的午睡,然後再起來進行功能性的訓練。晚餐是十分豐富的「相撲火鍋」,主要食物以是油炸食品為主。
總結一下肥胖的原因:
首先、暴飲暴食
不吃則已吃則要吃到撐,經常出現餓不行,之後就是吃得非常飽。不知道你是否有這樣的情況,如果有,那就要恭喜你,是一個相撲的種子選手。
其次、吃飽就睡
日本相撲選手在上午進行一段時間訓練之後,緊接著就是暴飲暴食,然後就是去睡午覺,晚上也是如此。所以他們的體型給我們的感覺是一個龐然大物。生活中,我們常見到一些過於肥胖者,大都有此習慣。
第三、喜歡吃高熱量食物
什麼是高熱量食物?或許很多人就會想到肥肉。確實如此,肉類食物中含有熱量是非常高的,如果要減肥就一定要控制。然而高熱量食物不僅僅是指肉類。還有很多,我大致的給排一下序號:
首先是各類甜食(比如一些甜點、甜湯、糖果等等);然後依次是油炸食品;主食(米飯、麵條、包子饅頭等);堅果類食物(花生、核桃、松子等);根塊類食物(土豆、山藥、番薯等);水果按照其甜味濃密,也會含有一定的熱量;瓜果與蔬菜中含有的熱量較少。所以,越是喜歡吃前面高熱量的食物,那麼肥胖的速度越快。
總的來說,如果想要減肥,除了要少吃高熱量食物之外,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不是相撲運動員,就不要向他們學習了。